帝國臨淄郡的官道上,古尋和章邯一人一匹馬,悠哉的並行著。


    那日和嬴政交談過後不久,嬴政便打發章邯率領影密衛先行桑海,為蜃樓東巡,以及帝尊駕臨提前做準備。


    古尋索性一並和章邯離開了車隊。


    至於東巡車隊,就遠遠落在他們後麵了。


    嬴政即使再心急於蜃樓出航,長生不老的事,也得先把帝國眼下的局麵顧好。


    他親自東巡各郡,為的就是以皇帝之尊,鎮壓各地的不穩定因素,因此沿途各郡城池,他都得看顧一番,車隊行進的速度實在快不得。


    “大人,您怎麽也著急迴桑海了?”章邯操著韁繩,向一旁的古尋好奇問道。


    以他對古尋的了解,要走早就該走了。


    怎麽在車隊多逗遛了那麽多天,又突然離開呢?


    “留著沒意思,又容易惹人生厭,不如痛快離去。”古尋笑了笑,灑脫的迴道。


    他說的輕巧,章邯聽的可是心頭直跳。


    誰不知道,這天底下從來隻有他古大國師惡心別人的份,何曾有人敢厭煩他?


    不是說沒人有這個想法,而是沒人敢表現出來。


    趙高見了古尋但凡笑臉不夠,挨兩巴掌都沒處說理去,何況是別人。


    但古尋的迴答肯定不是無的放矢,那他口中那個‘人’的身份,就很……不可言說了。


    章邯是堅定的保皇派,雖然他也算明確站隊長公子派係了。


    但若論忠誠,他的心中始終隻有一個太陽——主要是因為嬴政對他算有知遇之恩吧。


    在他看來,陛下的諸多皇子裏唯有長公子扶蘇可堪大任,這儲君之位,乃至未來的至尊之位,肯定都是長公子的。


    他支持長公子,不過是提前效忠未來的皇帝,也是在為當今皇帝效忠。


    之前哪怕長公子扶蘇被貶謫北地,章邯也沒有放棄站隊扶蘇。


    一方麵,他已經被嬴政劃給了長公子扶蘇,無論如何也脫離不了長公子派係。


    另一方麵,也是他確實不認為扶蘇就沒戲了。


    權力的起起伏伏他看的多了,對皇帝他也足夠了解。


    長公子失勢看似板上釘釘,但實際上……一句話可以把人放出去,自然一句話也就可以把人召迴來。


    一句話,便是天差地別,所以他並不太在意這一點。


    章邯真正著眼的,卻是古尋這個帝國國師兼太子太傅。


    隻要作為扶蘇老師的古尋依舊是皇帝最看重,最在意,最親近的臣子,那扶蘇就不算徹底失勢。


    但是現在,他最忠誠的太陽,和他最在意的靠山,貌似有矛盾了……


    這令章邯很不安,也很糾結。


    不安是因為擔心自己夾在中間,或許會兩頭不是人,受到波及。


    糾結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該怎麽做……如果這君臣二人真的心生嫌隙了的話。


    古尋大概猜到章邯會胡思亂想,笑嗬嗬的提醒道,“不要多想,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就行。”


    對於章邯,流沙始終是有所保留的,因為古尋他們都知道章邯更忠於皇帝。


    要是讓他知道了流沙最核心的計劃,天曉得會鬧出什麽亂子。


    不過古尋也無意計較章邯的忠誠問題,更不會為難章邯,讓他夾在中間為難。


    章邯選擇效忠誰,是他的自由,流沙和影密衛沒有任何從屬關係,他和自己也隻勉強算得上上下級關係。


    無論從哪兒論,章邯也沒必要忠於他。


    古尋的提醒是好意,但在章邯聽來,卻是難以平複心中情緒。


    古尋讓他不要多想,恰恰等於承認了他們君臣不和這件事。


    “末將……末將……”章邯抱拳,囁喏著,卻不知該說些什麽。


    這個情況是他從未預料到過的。


    雖然看慣了權力爭鬥,宦海浮沉,可章邯始終沒想過古尋會和皇帝決裂。


    古尋見狀失笑一聲,繼續說道,“說了別多想,你想的還更多了。”


    章邯苦笑,抱著拳沉聲迴道,“是末將逾越了,望大人恕罪。”


    古尋抬手隨意的擺了擺,“放心吧,皇帝不算刻薄寡恩,不至於遷怒到你頭上。”


    “縱使天塌下來,也是我們這些個高的先頂上。”


    “……末將明白。”章邯張了張嘴,最後也隻能如此迴道。


    作為影密衛的統領,他在帝國官場上也算得上一號人物,然而古尋和皇帝之間的爭端,卻不是他可以置喙分毫的。


    古尋這時直接轉移話題問道,“北邊的戰事怎麽樣了?”


    章邯按下心頭雜緒,規規矩矩的迴道,“蒙恬將軍開始調動邊軍,應當要與狼族開展大規模戰事了。”


    古尋點了點頭,笑著說道,“看來北邊應該快要見分曉了。”


    狼族軍隊的機動性普遍高於帝國軍隊,如無必要蒙恬不會妄動大軍,隻以同樣機動性強的黃金火騎兵與之糾纏。


    眼下既然要挑起大規模戰事,自然是有把握了。


    要麽是徹底說動了冒頓手底下那支異族軍隊,要麽就是有萬全把握對付他們了。


    無論如何,都是好事。


    當然,兵者,死生之地,不可不察。


    蒙恬固然是一代將星,卻也不能因此就認定狼族那邊必敗無疑,還是得小心謹慎。


    “多抽調點人手,密切注意北地的戰事。”古尋提醒章邯道。


    南邊的戰事是沒指望了,隻能等靈渠修好,好在也不會出什麽大問題。


    北邊就得小心一些,以免局勢惡化。


    “是。”章邯小心領命。


    雖說他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保證東巡車隊和嬴政的安全,但抽調人手關注北地也是應該的。


    畢竟他現在可是從屬於長公子麾下,他的直係上司人現在就在北地呢。


    “桑海那邊呢,有什麽變故嗎?”簡單了解一下北地的情況後,古尋轉而問起桑海。


    “桑海近日來一直風平浪靜。”章邯迴道,“無論是那些叛逆分子,還是蜃樓上的陰陽家成員,都沒什麽動作。”


    古尋一笑,不由點頭感慨道,“這是山雨欲來啊。”


    “趕緊把你的人都撒過去吧,小心人家暗戳戳的給你一個大驚喜。”


    章邯趕緊迴道,“大人放心,末將已經命令影密衛主力全速趕往桑海。”


    “嗯……”古尋點點頭,“你辦事,我放心。”


    “不過還是要提醒你一句,桑海之事牽扯深遠,一定要盡力而為,不留話柄!”


    章邯心頭一凜,鄭重點頭迴道,“請大人放心,末將明白輕重。”


    章邯很有能力,影密衛也很有實力,但這不代表他們就能把事情做的萬無一失。


    嶧山之事也有影密衛參與,還不是沒能提前攔住那些刺客。


    在帝國內部不知道會出多少問題的前提下,章邯必須要把一切往最壞的情況上想。


    古尋就是在提醒他,蜃樓出航之事事關重大,但凡出了一點差錯都有可能招致嬴政的盛怒。


    當然,人力有時窮。


    古尋的提醒不是讓章邯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而是在提醒他,一定要確保哪怕出事,也有背鍋的人。


    這不是讓章邯甩鍋,而是讓他注意別被人坑了。


    嬴政很多時候是不講理的,但很多時候又很講道理。


    比如說甩鍋這種事,他一般就不會做,也並不允許別人做。


    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


    隻要章邯職責分內的事沒搞出紕漏,嬴政總不會重罰他,就怕不是自己的罪過,卻被別人甩到自己身上。


    章邯顯然是聽出了古尋話裏的意思。


    這一點,他最近可是深有體會。


    大澤山一役,他基本上算是個徹徹底底的受害者,同時也算是個功臣,保住了王離的性命,穩住了部分叛逆分子,沒有讓局勢惡化到最嚴峻的地步。


    即使如此,還是差點給趙高那廝當背鍋俠。


    明明一切禍端都是羅網搞出來的,結果卻讓這家夥把責任甩了個一幹二淨。


    想到這裏,即使以章邯的心性,也不由又升起了一團鬱氣


    他試探著向古尋問道,“大人,羅網在大澤山……”


    古尋抬手打斷了他的話,“知道你肯定不痛快,但是……沒有用,不要再想大澤山的事了。”


    “趙高也是付出了一定代價的,不過別指望羅網會因此而損失慘重。”


    “一點不痛不癢的損失,權當個利息吧,想算總賬還是耐心點,靜待時機。”


    “……是。”章邯無奈的抱拳苦笑迴道。


    若說章邯對嬴政這個皇帝最不滿的地方,莫過於這個趙高了。


    其實以前他雖然對羅網多有防備,但遠談不上敵視的地步。


    和羅網有直接且劇烈衝突矛盾的是流沙和古尋,而不是影密衛和他章邯。


    影密衛並不從屬於羅網,自然也不會隨隨便便將同朝勢力列為敵人。


    但最近這段時間,章邯算是真正見識到羅網是個什麽組織了。


    以前他隻以為這是把不好控製的淬毒鋒刃,現在他發現這刀子分明已經插到了帝國的要害上,時不時就要讓帝國好好放放血。


    最可恨的是,明明羅網已經成了一把傷敵更傷己的背主兇器,皇帝卻不懲處它!


    古尋對此倒是看得開。


    嬴政是皇帝,然而不管這個稱謂背後蘊藏著多少意義,代表著多大的權力,這也隻是個身份而已。


    一個身份可以改變很多事,但改變不了嬴政隻是一個人,一個普通人的現實。


    他沒有天眼,沒本事遠在千裏之外實時監控大澤山發生了什麽。


    他也不會讀心,並不能看出章邯和趙高誰說了謊。


    他隻能從雙方的說辭,以及大澤山的情況來判斷,被幹擾是很正常的事。


    當然,或許嬴政背後還有一張不同於影密衛和羅網的情報網,能為他提供更多額外的信息,但……也是於事無補。


    他是人,他手底下的也隻是人。


    就大澤山那個亂局,除了真正身在局中的人,沒人能探查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


    天底下有幾人能躲在暗中旁觀大澤山發生的一切卻完全不被墨家農家鬼穀道家等諸多門派的高手發現?


    哪怕是嬴政,也很難安排這種高手當個情報暗探,更何況想要監察整個大澤山,需要的遠不止一個兩個人。


    嬴政肯定知道這其中問題,但究竟是誰有問題,又有多大的問題,他也很難完全弄清楚。


    其實對嬴政來說,最合適的做法是直接把趙高和章邯全都給罷黜了。


    不管你們誰有問題,我都不用了,問題自然就沒了!


    但他沒這麽做。


    一是因為嬴政不想無故害了其中的有功之臣。


    二是因為現實不允許,一旦罷黜章邯和趙高,他一時半會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接手影密衛和羅網。


    這兩個組織很特殊,需要掌管者有極高的專業水準,不是隨便按個人在蘿卜坑裏就能讓組織正常運轉的。


    帝國朝廷的九卿可以隨便換人,因為有對應的府衙下官協助,哪怕擺條狗在那個位置上,短時間內都很難出問題。


    可是諜報組織這種特種機構,領導的水平一旦不夠,整體實力立刻就會拉胯。


    而拉胯的諜報組織,價值還特麽不如一張報紙!


    嬴政顯然不想在這個時間點,把帝國的兩大重器都給廢了,隻能暫且容忍。


    至於他會不會算後賬,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稍微平複了一下心中的不忿,章邯主動轉移了話題:


    “大人,新一屆的天人論劍要開始了。”


    “天人論劍?”聽到這幾個字,古尋先愣了一下,然後才反應過來是什麽,一拍腦袋,“哦對,差點忘了這一茬。”


    “具體還有多久?”


    “還有月許時間。”章邯有些吞吐的迴答道,“因為泰山封禪等一幹大事,此次天人論劍並未吸引太多注意力,不過末將擔心……”


    “擔心羅網會有動作?”古尋瞥了他一眼,把話挑明了。


    章邯沒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羅網針對江湖門派,諸子百家,其實章邯不在意,隻要別危害帝國就行。


    但道家,或者說道家天宗是個例外。


    古尋想了想,也無法排除這種可能,隻能繼續問道,“有什麽跡象嗎?”


    章邯苦笑著搖了搖頭,“暫無任何發現。”


    他要是有發現,提起此事就不會吞吞吐吐的了。


    古尋皺了皺眉,“沒有跡象……那就先盯著點吧。”


    “天人論劍不同於大澤山和泰山的情況,看起來羅網可插手的餘地不多,或許隻是虛驚一場。”


    “你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桑海那邊。”


    “是,末將明白!”章邯立刻抱拳領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