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張良的迴應,衛莊冷笑著輕蔑應道:


    “孔丘的徒子徒孫念道了幾百年的仁義道德,倒是把自己祖師爺能周遊列國的最大能耐給丟了個一幹二淨!”


    孔夫子當年能周遊列國,傳播儒學,還對著各個諸侯國指手畫腳,靠的是什麽?


    還不是武德充沛!


    他特麽可是有三千弟子,雖說隻是個虛數,但數量多是個事實。


    幾千人的規模,對那個時代來說,都夠諸侯國之間打一場仗了。


    等閑自然沒人敢動他,敢惹他。


    在春秋戰國這樣的動蕩時代,一個人乃至一個組織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一定的實力是必不可少的。


    和儒家同為顯學的墨家也差不多。


    墨翟本就出身儒家,雖然不認同孔夫子的學術思想,但應該很認同他的武德充沛。


    所以墨家不僅戰力突出,有機關術這種大殺器,甚至還特意分出了‘墨俠’這一類存在。


    當年墨翟之所以能輕鬆勸退楚國進攻宋國的計劃,可不僅僅隻是因為墨家的機關術,墨家本身的戰力也是一大威脅。


    幾百年光景過去,墨家武德不改,拋開學術思想不談,僅靠戰力依舊是朝堂江湖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而儒家,卻早已拋卻了武力,隻剩下了嘴皮子的功夫。


    雖說大部分儒家弟子仍舊習練武功,卻隻當作君子六藝的一部分,權且強身健體罷了。


    很難說儒家的變化是對是錯。


    失去攻擊性和威脅性的儒家對於統治者而言,顯然是更家容易接納的。


    但這也讓儒家變得脆弱不堪,開始過分耍弄自己的嘴皮子。


    對於衛莊而言,儒家這種自廢武功的變化等同於退化,自然十分嫌棄。


    張良聞言愣了一下,旋即無奈一笑,迴應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儒家……和墨家終究是不同的。”


    古尋插話打斷了這個話題,轉而問道,“聽說伏念已經聯係一些小聖賢莊的門生故吏了?”


    張良點了點頭。


    “效果如何?”古尋又問。


    張良聳了聳肩,“目前並無反應。”


    “反倒是儒家自身,問題越來越大,一些不合時宜的言論也隨之甚囂塵上啊!”


    一個引起熱議的話題,往往會因為一些不起眼的原因而產生偏斜,從而歪到和它完全無關的事情上。


    放現代這叫歪樓。


    先秦雖然沒有網絡,但也不妨礙這些讀書人‘歪樓’。


    引起這些儒家學士沸騰的是泰山封禪之事,但爭論至今,他們談論的範圍已經遠不止是封禪之事。


    而其中延伸出的另一個熱門是——分封。


    盡管嬴政在廢除分封這件事上一直很強硬,也從未有過任何打算妥協的態度,但始終有人對此抱有幻想。


    儒家,正是對此事最熱衷的群體。


    當然,這不是因為他們有崇尚孔老夫子恢複周禮的意願,而是因為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麽多人鼓吹分封,隻是因為有利可圖。


    儒家,也不過是借著孔夫子的由頭,來攫取這份利益罷了。


    而事態發展到這一步,即使是張良也不得不承認,儒家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而且隨時會掉下去。


    甚至應該說,隨時會被推下去——被嬴政推下去。


    古尋眯著眼睛看了看下方繁華的街道,頗為感慨的說道,“不得不承認,在耍小手段這一方麵,趙高確實是當之無愧的高手。”


    趙高使的是陽謀,可用來實現這個陽謀的手段,就是純純的鬼祟手段了。


    儒家這一場風波,完全是他在背後當推手,一點一點推動儒家走向危險邊緣。


    當然,儒家自己也存在很嚴重的問題,才會被趙高輕易利用。


    “你打算怎麽辦?”衛莊抱著胳膊,斜視著張良問道。


    張良沒有迴答,看向古尋,“古兄有什麽想法?”


    “呃……”古尋想了想,迴道,“沒別的,低頭跪好。”


    “求活命嘛,不丟人!”


    “古兄覺得這招能奏效?”張良並未對此不滿,笑嗬嗬的又問道。


    “對付嬴政,這一招未必一定能成,但絕對是成功率最高的。”古尋一攤手迴道,“他是個極容易感情用事的人。”


    “你是說他會心軟?”張良好奇的問道。


    “不!”古尋解釋道,“他會優先打擊跳的最歡的人,對於縮在後麵的說不定會網開一麵。”


    論起對嬴政的了解,古尋不說是第一,至少也能排前三。


    這位始皇帝陛下,就是個極度感情用事的人,情緒一上頭之後做事非常決絕。


    比如說當年因為昌平君叛亂,導致伐楚之戰失敗,他立刻就請動王翦,直接傾盡全國之力舉兵六十萬,再次伐楚。


    這固然有東進之勢不可中斷的緣故,但也不乏他本人的怒火。


    當然,嬴政的上頭也不是說一生氣就紅著眼睛不管不顧開殺。


    他依然能做出準確的,合理的判斷和決斷,隻是基於情緒爆發的大前提下。


    比如說現在的儒家危機。


    從真正理性的角度來說,嬴政應該直接無視儒家的聲音。


    這群儒生除了聲音大一無是處,既影響不到百姓,也幹預不了朝政。


    不疼不癢的玩意,你管它幹什麽呢?


    如果出手處理他們,反而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負麵影響。


    但嬴政就是會出於情緒的原因,選擇對這群儒生動手,乃至對整個儒家展開清洗。


    麵對一個握有權力,又高度情緒化的人,你在已知他一定會被某個群體激怒的情況下,想要把自己從這個群體裏摘出去的辦法是什麽?


    就隻有順著他意思,縮起腦袋躲在後麵,看能不能被網開一麵這一條路。


    這也是古尋的提議。…。。


    當然,理論上也可以選擇正麵抗爭,比如說農家。


    然而二者情況截然不同。


    為了能夠安穩的完成蜃樓出航,達成自己長生不老的目標,嬴政願意一定程度上對內妥協,所以他會暫且放過農家。


    但儒家沒有農家的實力。


    收拾農家可能會導致國內局勢進一步滑落,收拾儒家那特麽屁事沒有!


    換一句話說就是……打不了農家我還打不了你!


    大環境不行,自身實力也不行,還不低頭裝孫子,那真就是死都活該。


    張良點了點頭,若有所思,沒再就這個話題多問。


    他相信這確實是唯一有效的辦法,但……小聖賢莊到底要做到何種程度才能真正奏效呢?


    以及,伏念是否願意做到這種程度呢?


    以張良看來,想要確保小聖賢莊能最大程度的自保,就得旗幟鮮明的完全和其他儒家派係走到對立麵。


    他們支持的,小聖賢莊就要反對,他們反對的,小聖賢莊就要支持。


    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


    小聖賢莊終究是儒家聖地。


    小聖賢莊不該,也不能背棄其他儒家派係。


    也許其他儒家派係的理念和小聖賢莊有所不和,但並非所有理念都不和。


    這麽做的話,就等於為了生存,徹底拋卻小聖賢莊應有的體麵與堅持。


    生存很重要,但對儒家……或者說任意一個有原則有抱負的諸子百家學者來說,生存都不應該是最重要的。


    小聖賢莊,不是一座隻求苟活於世上的書院。


    伏念,也不是一個為了活著可以拋開一切的人。


    他忠君,甚至一定程度上到了愚忠的地步,但他的忠心並不是一味的服從皇帝,畢竟皇帝也會是犯錯的。


    古尋見張良不再說話,便換了話題說道,“我應該就要離開桑海了。”


    “你要去泰山?”衛莊平靜的問了一句。


    古尋點點頭,“肯定要去的,這麽熱鬧的事,怎麽能少得了我呢?”


    “你們要去湊熱鬧嗎?”古尋跟著問了一句。


    這次泰山封禪,既是春秋戰國幾百年亂世之後的重啟之作,也是嬴政這位始皇帝的初次封禪,紀念意義十足。


    衛莊冷淡的迴道,“我沒興趣去給嬴政當護衛。”


    張良沒有拒絕,但也沒答應,“我……恐怕要看伏念師兄的想法了。”


    如果小聖賢莊全麵倒向帝國朝廷一方,他們齊魯三傑八成會直接介入封禪之事,想不去泰山也不行。


    如果沒有的話……那他估計沒興趣去泰山。


    “行吧,那我自己湊這個熱鬧。”古尋聳聳肩,不怎麽在意的迴道。


    泰山封禪這事確實很有紀念意義,但也就隻有一點紀念意義了。


    “古兄你一走,隻怕蜃樓的幾位,會再次按捺不住吧?”張良換了個話題問道。


    古尋下意識的瞥了一眼海裏那個大家夥,然後搖了搖頭,“應該沒事。”…。。


    “現在蜃樓就是個進入了午夜時分的森林,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獵手,也都是獵物。”


    “內鬥尚且沒結束,哪還有空折騰船下麵的人?”


    此時蜃樓上,不僅僅是月神和星魂這兩大護法之間的明爭暗鬥,還牽扯了焱妃和櫻獄裏的那個女人。


    月神想對付星魂,也想自己攫取好處,但她不得不防備目的不明的焱妃,櫻獄中的女人也牽絆著她部分精力。


    星魂不知道焱妃的存在,所以接連兩次在天明身上吃虧,還牽扯到了和月神無關的龍遊之氣後,他下意識的把一切都歸咎到了櫻獄裏的女人身上。


    他也不知道那個女人的具體狀況,隻能確定有這麽個人,也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對方現在情況還不錯,甚至還能借助天明暗算他和月神。


    所以他現在的想法和月神差不多,做法和月神也差不多——隻不過他防備的是櫻獄的女人,同時還要分潤精力去尋找櫻獄的位置。


    如此一來,蜃樓上那一批人巧妙地形成了脆弱的平衡。


    都想做點什麽,但又沒法做的太過,隻能一點點來。


    對於他們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


    雖說距離蜃樓啟航還有一段時間,他們的時間還很充足,但遲則生變,拖得越久變數就越大。


    但對船下的人而言,就是一個好消息了。


    陰陽家能消停相當一段時間,會省去不少人的很多麻煩。


    張良貌似好奇的問了一句,“陰陽家那幾位如此內鬥下去,蜃樓出航還會順利嗎?”


    古尋聞言笑了笑,含糊的迴道,“那艘船上,最不重要的就是陰陽家的那些人。”


    要說東皇太一不知道自己手底下這批人是什麽德行肯定是假的。


    既然他都知道,還敢派他們去,自然是能確保自己的計劃一定會成功。


    如此一來,也就說明月神星魂他們都不重要。


    張良點了點頭,也沒有深究其中的意義。


    對於蜃樓,或者說蒼龍七宿這件事,流沙上下一致的原則是——交給古尋自行處理。


    如無必要,其他人都不會過分深入插手。


    不過出於好奇,他還是多問了一句,“古兄覺得,雲中君真能帶迴長生不老藥嗎?”


    古尋看著遠處的蜃樓,眼神低垂,語氣轉冷迴應道,“他能不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允許!”


    聽到這個迴答,張良和衛莊對視一眼,心照不宣的都沒有說話。


    以他們對古尋的了解,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他也不能確定雲中君,或者說陰陽家能否帶迴長生不老藥。


    某種意義上,這算是……長生不老藥真的可能存在?


    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個有趣的問題。


    當然,張良和衛莊肯定不會追求什麽長生不老,就是單純的好奇一下。


    接著,張良轉移了話題,“古兄,你去了泰山後,什麽時候迴來?”


    古尋表情恢複正常,笑著迴答道,“應該是和東巡車隊一起來吧,不會特意提前過來了。”


    “那下次見麵,就是蜃樓出航之際了。”張良笑著迴了一句。


    “嗯……”古尋沉悶的點了點頭,目光深沉的望著遠方。


    等到蜃樓出航之後,帝國隻怕也距離分崩離析不遠了……


    見古尋不想說話,找書苑.zhshuyuan.張良目光轉向衛莊,“衛莊兄,近日可有別的事忙?”


    “怎麽,你還有錢?”衛莊瞥了他一眼,不鹹不淡的迴道。


    他這是在調侃張良之前花錢雇他的事。


    “錢的問題,總有辦法解決。”張良不在意的迴道,“若是衛莊兄沒有時間,那才是無解的問題。”


    對於他來說,雖說衛莊的收費很貴,但搞錢實在不是什麽難事,哪怕小聖賢莊沒有,也還有墨家這個大戶兜底。


    “說。”衛莊簡潔的迴了一個字。


    “不急,等等再說。”張臉掛著笑意擺了擺手,“隻要衛莊兄有時間就好。”


    衛莊斜眼瞅了他一下,沒有追問。


    張良跟韓非一樣,有賣關子的癮,他早就習慣了。(本章完)


    39314908。。


    ...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