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有什麽想法?”顏路抬手落子,同時含笑問道。


    “什麽想法都有。”伏念跟著落下一子,語氣稍見平靜的迴道,“請願的,拱火的,試探的,聯合的,威脅的,曉之以理的,動之以情的,誘之以利的……”


    “簡而言之,熙熙攘攘。”


    “那大師兄你怎麽看?”顏路反問,同時再度落子。


    “我沒有看法!”伏念語氣嚴肅的迴道,重重的按下一枚黑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師弟不要失了本分。”


    作為儒家弟子,臣不議君,子不評父是本分。


    嬴政這位始皇帝尤其重視這一點,所以直接廢除了周王朝使用的諡號,同時也沒有重新啟用商王朝的廟號,規定單純以代數傳承來代稱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伏念等人身為儒家弟子,自當守好本分,不妄議帝心,更不該妄圖鑽營投機。


    當然,伏念不想摻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顧不上。


    “別忘了,我們現在另有正事要忙。”


    顏路聞言雙眼一跳,心中了然。


    對伏念來說,泰山封禪固然是一等一的大事,但隻要嬴政沒明令要求小聖賢莊負責,那眼下對伏念來說最要緊的就還是抄書的事。


    目前這個工作的推進速度還很堪憂。


    這個時代畢竟沒有自動化,必須全靠人力完成,而且還不能光明正大的幹,速度肯定提不上去。


    效率低就算了,伏念似乎還有些應激障礙加被害妄想……雖然焚書令還沒正式下來。


    他生怕留存的副本少了不保險,在有流沙不限量提供抄寫用紙的情況下,恨不得一卷書抄他一千幾百份的副本。


    多抄點書沒什麽,應該說還是大好事,畢竟這年頭限製百姓讀書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書太少。


    但是沒完沒了的抄書也不是事兒啊!


    人的雙手,生來不隻是為了幹抄書這一件事的。


    好在伏念隻是有些反應過度,理智尚存,還知道先把藏書全部抄錄少量副本後,再考慮進一步的數量擴大。


    “大師兄,眼下齊魯大地都已沸反盈天,小聖賢莊想要不聞不問,隻怕……難啊!”顏路想了一下,語氣微妙的提醒道。


    顏路自己是個與世無爭的性格,並不代表他就一定覺得與世無爭是好事。


    泰山封禪之事,小聖賢莊不摻和,真的就能偏安一隅,恪守規矩了嗎?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伏念淡定的迴道,“為君者既未發話,我等臣民自當緘默。”


    顏路咧了咧嘴,感覺焚書令已經擾得大師兄腦子有點不轉圈了。


    守規矩?


    小聖賢莊做的事和守規矩扯得上關係嗎?


    當然,抄書不違法,偷偷摸摸抄書同樣不違法,探聽尚未公布的朝廷政策才是違法的。


    但焚書令的事不是小聖賢莊刻意打探來的,而是主動送上來的。


    所以嚴格來說,小聖賢莊最多算不主動違背規矩。


    守規矩顯然不等於不違背規矩。


    按照伏念的說法,他其實已經越線了。


    更重要的是,對嬴政來說,上述不等式依舊成立,所以小聖賢莊的所作所為該如何定性,就更是純看他心情了。


    麵對皇帝這種生物,過分的搶奪主動是找死,但一味的被動忍耐就是等死了,尤其是在周圍有一群心懷不軌的敵人……也可能是豬隊友的情況下。


    “大師兄,別忘了你答應長公子扶蘇的事。”顏路輕聲提醒道。


    伏念落子的動作一頓。


    顏路想要提醒他的肯定不是那件事本身,因為他答應的事就是抄書,而這件事他正辦著呢。


    所以他這個師弟要說的,其實是當日扶蘇訪問小聖賢莊,他們私下的那場會談……


    顏路的聲音再次響起,“大師兄,天下大勢的大漩渦,小聖賢莊躲不開,這封禪大典的小漩渦,小聖賢莊隻怕也躲不開啊!”


    “……我明白了。”伏念沉重的放下手中的棋子,低沉的迴應了一句。


    接著,二人不再言語,專心於棋局。


    或者說看起來專心於棋局。


    ………………


    桑海城,古尋的小院內。


    時間已近黃昏,古尋早早的吃了頓飯,一個人坐在院子裏,盤算接下來該幹什麽。


    這一盤算起來,就發現千頭萬緒,根本沒個頭尾。


    蜃樓的事,儒家的事,羅網的事,還有即將到來的泰山的事……


    一樁樁一件件,似乎他都該過問一下。


    但要是都過問,那他的事也太多了,而且……完全不知道從哪兒開始。


    哪件事都要處理,哪件事也都有難處,就算是古尋,也沒辦法一蹴而就。


    “一介武夫……終究是一介武夫。”古尋抱著胳膊,自嘲的笑了兩聲。


    不過他心裏也沒太在意。


    這些事哪怕辦不成,也就辦不成了,終究隻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


    隻要真正的大事辦成,這些……反正不用他去頭疼。


    正當他閑了沒事胡思亂想之際,院內出現了一聲細微的腳步聲。


    古尋扭頭看過去,來人正是驚鯢,不過她手裏拿的並不是自己的驚鯢劍,而是方方正正的白劍卻邪,穿著的也是卻邪平日裏的衣服,並不能凸顯身材,甚至應該說幹脆就是在遮掩身材。


    古尋既不驚訝她人來,也不驚訝卻邪劍和她的穿著,隻是笑著招手,“難得啊,願意主動來見我,過來坐。”


    “大澤山的情報你收到了嗎?”驚鯢走過來,坐到古尋對麵後,直入正題問道。


    “今早的我收到了,之後的還沒送來。”古尋調整了下坐姿,迴答完反問一句,“怎麽,羅網那邊有消息傳來?”


    之前雖然清洗了一遍桑海區域的羅網殺手,但這裏還殘留不少情報人員,以及古尋他們刻意留下來的少量‘自己人’。


    這些人,共同維持著這片區域的羅網運轉。


    當然,也隻是最基本的運轉,就像一個隻有前台客服的公司。


    不過靠著這些人,也足以暫時糊弄住趙高,讓他仍然以為桑海一切如常。


    羅網的情報自然也會正常朝這邊送,但延時比較高——情報隻是會往這裏送,但不會專門往這裏加急送。


    按理說,驚鯢應該不會這麽快從羅網那邊收到大澤山之戰落幕的消息。


    驚鯢搖了搖頭,“有消息,但不是大澤山的。”


    “羅網在抽調人手前往魯縣博陽周圍。”


    這兩個地方換種說法就是,泰山附近。


    古尋對此並不意外,“嬴政從鹹陽出發才剛開個頭,封禪之事已經傳的沸沸揚揚,天下皆知,羅網肯定是出了大力氣的。”


    從鹹陽到泰山,如果是蓋聶這類江湖人,最快估計三四天就能到,但嬴政的出巡隊伍至少要一個月才能到。


    就古尋所知,朝廷那邊規劃的預定抵達泰山的時間,是在五十天以後,將近兩個月。


    一方麵,嬴政的出巡隊伍在事實上是流動朝廷,沿途經過的城池都要逗留考察。


    另一方麵,皇帝出行,必須得保持體麵。


    嬴政的馬車減震係統再優秀,那也還是馬車,該有的顛簸還是會有。


    減輕≠沒有。


    速度一旦提上去,顛簸的程度就會直線上升,出巡隊伍承擔的出行壓力也會直線上升。


    退一步說,就算嬴政扛得住舟車勞頓,跟著他的還有不少年紀不小的老頭,這群老家夥可未必扛得住造。


    但是就這麽一支慢悠悠的隊伍,才剛出發沒兩天,有關泰山封禪的消息就傳遍天下。


    這怎麽可能沒問題呢?


    而有能力在這麽短時間內將消息傳遍中原大地的組織,寥寥無幾。


    流沙沒幹這事。


    帝國朝廷有能力,但不會做。


    剩下的也就羅網一家了。


    “儒家這一次,算是被羅網成功的給架起來了。”古尋跟著感慨了一句。


    趙高這個逼,雖然一肚子壞水,整天不憋好屁,但能力和手段確實不差。


    那邊剛算計完農家,這邊就開始架儒家,真是一點不耽誤。


    不得不說,論起對付諸子百家,就算是古尋也得承認還是他趙府令更專業。


    行動效率比古尋這個鹹魚強太多了!


    “果然是借封禪之事對付儒家嗎……”驚鯢聽了古尋的話,輕聲呢喃了兩聲。


    “伱在擔心儒家?”古尋聽到後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問完就知道自己想岔了,“你是在擔心顏路吧?”


    “你覺得羅網這一次能成功嗎?”驚鯢沒有正麵迴答,而是反問了一個問題,也算表明態度。


    古尋聳了聳肩,“我不好說,趙高具體什麽計劃我都不知道。”


    “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不管趙高打算做什麽,成功的機率都很高。”


    “羅網最擅長,也最喜歡的就是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與漏洞。”


    “在大澤山,對付農家靠的就是迅速引爆農家內部的矛盾,而儒家……”


    說到這裏,古尋不由笑出了聲。


    如果說農家內部的矛盾更多源自於利益之爭與派係鬥爭,那儒家內部的矛盾就更接近宗教矛盾了。


    大家互相看對方都是異端。


    你要說直接的利益衝突,真的不多,但卻在根源上,在自身派係的存在正義性上,有著不可調節的衝突矛盾。


    這種充斥著更多情緒與思想上對立的矛盾,無疑更加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再加上泰山封禪是嬴政密切關心的大事,以趙高對自己主子的了解,很輕鬆就能將皇帝的怒火引燃到儒家頭上。


    “小聖賢莊也躲不過?”雖然聽到了壞消息,驚鯢表情卻沒有多少變化,依舊平靜的問道。


    古尋又一聳肩,“如果隻是儒家內部衝突,小聖賢莊當然可以避開。”


    作為儒家聖地,小聖賢莊不想下場的話,誰也拉不動它,最多就是被人罵一罵。


    但小聖賢莊在儒家內部本就沒少被diss,也不差多這一兩句罵。


    “但這場矛盾遲早會燒到儒家以外,就像農家在大澤山的情況一樣。”


    通過熒惑之石,農家的矛盾直接被牽連到帝國身上,引來了王離百戰穿甲兵的致命威脅。


    儒家現在的境況看起來還不如農家。


    畢竟農家隻是牽連到一塊嬴政特別想要的石頭,而儒家關聯的泰山封禪,可是直接關係嬴政本人。


    “……”驚鯢沉默了好一會兒後,又問道,“你打算插手嗎?”


    “不好說。”古尋一攤手迴道,“原則上我不希望儒家遭受滅頂之災,但還得看接下來情況怎麽發展。”


    “至於小聖賢莊……也別太擔心,大不了就是存人失地,我還能放任咱老弟出事嗎?”


    古尋說這話的時候感覺有些奇怪,因為名義上被他叫老弟的顏路,看起來可比他大不少……雖然實際上是古尋年紀大。


    驚鯢聞言朝著古尋露出一個溫柔的笑容。


    她很少露出這種表情,即使麵對古尋也總是一臉的清冷。


    不過當她心情好,或者想讓古尋心情好時,表情都會變得柔和。


    此時她的笑容,並不是因為知道了顏路不會出事,隻是為了讓古尋別掛心她——她從不覺得顏路人會出事。


    古尋見狀也給了她一個燦爛的笑容,然後故作委屈的問道,“特意來找我,就為了問問顏路的事?”


    驚鯢聽到這話笑容立刻斂去,恢複平日的高冷,然後迴應道,“有別的事。”


    “你去告訴焰靈姬她們,不要在我周圍閑逛了。”


    和焰靈姬不同,驚鯢倒是從來不對這些‘姐妹’有偏見,或者看不順眼,她是盡可能的包容,嚐試和每個人和諧相處。


    但最近焰靈姬和紅蓮拉著弄玉,有事沒事就在她周圍晃悠。


    要是平日,她也懶得計較。


    但她最近給自己閨女頂包呢!


    這幾個貨老是晃悠,就是在給她平添暴露的風險……雖說桑海地區已經沒有幾個羅網的人了。


    “啊……”古尋聽了這話有些抓瞎,張了張嘴,恨不得給自己一嘴巴子。


    閑了沒事聊什麽騷!


    以焰靈姬她們的本事,不可能時刻鎖定驚鯢的位置,所以……沒錯,是古尋帶的路。


    畢竟是他讓焰靈姬她們給自己打探消息,肯定要他提供必要的情報。


    結果情報沒探來一個,亂倒是搗了不少。


    關鍵驚鯢這話說的占理,人家正忙活正事呢……


    古尋隻能扯動嘴角,訕笑兩聲迴道,“這個,我迴頭就跟她們說,肯定不讓她們繼續胡鬧!”


    驚鯢圓潤的雙眸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眼神中透露的意思很明確——你最好這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