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和念端商量了一番雨花劍主之事後,古尋倒也沒有著急忙慌的就去找端木蓉說這件事。


    一件一件來,這個還不著急,正好也能借著這個由頭繼續留念端在府上。


    他還有別的事需要念端的幫助呢,不過需要做些額外的準備,眼下一時顧不上。


    此時,朝議已定,二十萬李信部,五萬蒙恬部出兵在即,他現在首先要解決的,還是陳地的事。


    國師府花園之中,古尋站在人工開鑿的水池旁邊,手裏抓著一把魚食,有一下沒一下的扔著,引來池中魚兒爭食。


    “章邯,昌平君那裏,有什麽收獲嗎?”喂著自家的鯉魚,古尋眼神飄忽的問了身側的章邯一句。


    章邯微微躬身,迴道,“迴大人,有了些許微薄的收獲。”


    “近一個月來,末將發現陳地不止有影密衛一家的探子在活動。”


    “哦。”古尋沒怎麽在意,隨口迴道,“還有誰?羅網嗎?”


    嬴政如果關注了這件事,肯定也會派人去查,多湧現一股勢力很正常。


    章邯立刻給出了迴答,“有羅網,但不止是他們的人,除此之外,至少還有兩家的人手。”


    “經過末將詳加探查後可以確定,其中一家是昌平君的人手,但最後一家……末將無能,始終沒有查出頭緒。”


    “有意思了。”古尋咂摸了下嘴,露出些許意外之色。


    小小一塊陳地,竟然如此熱鬧,真是亂成一鍋粥了啊。


    不過這神秘勢力也是厲害,竟然連影密衛都沒查出一點頭緒。


    古尋稍微在腦子裏盤算了一下後,就決定不管它的來曆了。


    天下有幾家勢力能瞞過影密衛呢?


    答案不言自明,左右繞不開一個人,沒有深查的必要。


    “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他的了?”古尋又問道,“你應該知道,我現在想要的,是更實際一些的情報。”


    章邯趕忙迴道,“有!”


    “蒙大人先前指教,末將派了一批好手前去大澤山,終於發現了些許眉目。”


    “大澤山農家總部的人手,被大量抽離,至少上萬人去向不明。”


    “而在昌平君治理陳地之後,本地湧現了大量的外來人口,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或暫居,或定居。”


    “末將懷疑,這批人手,恐怕是暗中潛入了陳地之內,陰謀作祟。”


    這裏不得不說,農家的弟子迷惑性確實足夠高,平時看起來和做工務農的普通百姓幾乎完全一致,難以區分。


    也難怪當初影密衛的探子把小小一個陳縣裏外裏翻了好幾遍,始終沒有發現大問題。


    畢竟當地主官若是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勢必會吸引其他地區的百姓前來生活定居。


    古人等閑不願離鄉遷家,然而終究是活命最重要,更何況值此戰亂之時,到處都不乏流離失所的難民。


    要不是發現了農家的動靜,章邯也不會發現自己此前疏漏掉的那一絲不對勁到底在何處。


    古尋聽完了也是一副恍然之色,“原來在這安排好了啊!”


    秦楚開戰,陳地是大軍軍需轉運供給的關鍵區域,古尋最開始就是懷疑昌平君會破壞掉大軍補給線。


    但是以他手底下的那些人手,想要破壞補給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在本國境內運輸大軍物資,也要配備足夠多的運糧兵,以二十多萬士兵的規模來算,至少也有兩三千人。


    就算昌平君在陳郢舉旗造反,掀動楚地舊民,想做到這件事也很難。


    甚至於,連舉旗造反這第一步,他都未必能成功。


    不過有了農家弟子的幫助,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有心算無心,昌平君的一切謀劃都會無比順利的按照他的預期實現。


    “農家……倒是不負江湖第一大幫的名聲,上萬人都隻視作等閑。”


    “嗬嗬……好一個‘將相王侯,寧有種乎’!”古尋露出淡淡的笑意,不鹹不淡的品評了一句。


    雖然農家這口號的革命氣息很濃,但對古尋來說,這就是諸子百家中最該消滅掉的一家。


    王侯將相是未必有種,可有朝一日,農家的人若是當了這將相王侯,卻也未必強過別人。


    俠以武犯禁,農家,終究代表不了百姓。


    當然,對付農家,其實也是最麻煩的。


    一殺了之固然簡單快捷,可是會落得個後患無窮的下場。


    因為不管怎麽說,農家的人都是天底下最了解農桑之事的人,每年的春種秋收,十萬農家弟子發揮出的作用不容小覷。


    況且秦滅六國之後,最要緊的事是安撫六國舊地,也抽不出精力再去安排諸子百家,還要再往後放放。


    章邯目光低垂,不發一語,心中卻頗為感慨。


    因為他之前將這些事匯報給自家大王時,也聽了一句類似的話。


    這兩位相處難言融洽的君臣,在某些時候倒是意外的合拍。


    搖了搖頭,古尋將農家的事暫且拋開,等待日後,一並再處理就是,轉而又問章邯道:


    “這件事,宮裏知道了吧?”


    章邯很坦誠的點了點頭。


    通風報信的事,上下級二人之間也是有默契在的,章邯並不害怕古尋因此心生不滿。


    “秦王陛下的反應如何?”古尋饒有興致的問道。


    章邯猶豫了一下,如實迴答道,“王上,並未做任何處置。”


    古尋點了點頭,心下已經了然,這件事上他和嬴政算是達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默契。


    這也實屬正常,他們倆一個為了學生,一個為了兒子,利益上並無衝突。


    “看來我得進宮一趟了。”古尋一把灑盡手中魚食,拍了拍手掌後,做出了接下來的安排。


    ………………


    次日,古尋先入章台宮,再入蒙府,做好了一切安排。


    後日,秦王下旨,著命長公子扶蘇親赴陳縣,代王督戰。


    一個月後,初秋,大軍物資籌措完畢,二十五萬大軍業已集結,在李信、蒙恬二人的帶領下,自陳郢出兵,分兩路齊攻楚國。


    李信率麾下主力大軍進攻平輿,蒙恬率次君進攻寢。


    而此時的楚國,依舊處於內訌之中,君王,大臣,貴族三方之間紛爭不休一片混亂。


    同一時間,秦國長公子扶蘇自鹹陽出發,代秦王前往陳郢督戰,提振軍威。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