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結束,李斯背著手,神色凝重的從朝會大殿之中走了出來。


    今天他又失敗了……或者用仍然沒成功來形容更貼切。


    嬴政繼續將存韓亡韓之爭壓了下去。


    這個結果出乎了李斯的意料。


    他對自問對於自家這位大王的心思還是能摸到幾分的。


    對於嬴政來說,韓非很重要,重要到甚至不惜親赴韓都新鄭一敘,重要到甚至不惜放棄疲秦計這麽大好的機會也要迫使韓非入秦。


    也正是因為嬴政的這份重視,李斯才會不遺餘力的針對韓非。


    一山不容二虎,秦廷之內也容不下兩個法學大家,若是韓非入秦為臣,他李斯的位置……又該到何處呢?


    當然,儒家講究兄友弟恭,師兄弟之間也當如此,師兄弟二人同殿為臣,那就該自由競爭,能者為上,但是李斯不想公平競爭,更不想屈居人下。


    人貴自知,李斯是個聰明人,現在更是個腦子清醒的聰明人,所以他清楚自己大概率爭不過自己那位放浪形骸的師兄。


    好在韓非有弱點,他的母國就是他的致命弱點,李斯當然不願意放過這一點,勢必借此要踢他出局,並且對此很有信心。


    嬴政欣賞韓非?


    李斯不擔心這一點。


    嬴政隻欣賞能為他所用的韓非,而一心救國的韓非遲早會徹底站到秦國的對立麵,屆時嬴政不會對韓非有半點手下留情。


    唯一的變故就在於韓國。


    韓國幾時滅亡,其實真的不重要,這個國家是真的半點翻盤的希望都沒有,秦國也不需要這巴掌大的地方來作為跳板。


    可是韓國不亡,韓非就要在秦國為臣。


    時移世易,人心浮變,李斯也不想去賭韓非的想法會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萬一他過幾年後跟昌平君似的一心為秦臣呢?


    韓國還是早點滅亡的好,至少他要努力讓朝廷上下就這一觀點達成一致,到時候,韓非無心事秦,嬴政自然也就不會再對韓非留手。


    雖然朝議一再被嬴政壓下不處置,但李斯對自己的計劃很有信心。


    到目前為止,他那位師兄還是個鐵頭娃,救國之心不死。


    而嬴政的耐心不是無限的,韓非為韓國所做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消磨嬴政有限的耐心,等到消磨光淨之日,韓非的戲,也就唱到頭了。


    昨天半夜……或者應該說今早淩晨,他收到齊王遇刺的消息後,立馬就意識到了這很可能是個提前實先計劃的好機會。


    等到朝會之時,聽到國尉繚說出了自己‘查到’的有關遇刺的情報後,他心中更添了幾分信心,於是迫不及待的在之後的朝爭中以此為由攻訐韓非。


    李斯可以肯定,嬴政的態度確實已經因此發生了轉變,但很可惜……還是沒能成功。


    當然,李斯現在臉色難看不是因為自己又沒成功,這件事就是個水磨工夫,時間到了就會水到渠成,不過是早晚的事。


    讓他糟心的是,今天有些大臣,一反常態的插手了這場往日裏無人問津的辯論。


    齊王遇刺,韓趙魏楚燕五國皆是嫌疑人,韓國也在此列,有人想要順便插一腳試試看有無便宜可占無可厚非。


    李斯可以理解這點變化,但是再加上嬴政不尋常的反應,就不一樣了……


    他隱隱感覺到自己可能無形中被人借來當刀了,盡管他還沒想到究竟是哪裏出了問題。


    就在李斯苦苦思索出問題的環節究竟在哪的時候,韓非步履輕盈的追上了李斯和他並肩而行。


    韓非一出現,李斯的臉色瞬間就恢複了平靜,神色如常的問了一句,“師兄找我有事?”


    韓非看看李斯,咧嘴笑了笑,吊兒郎當的迴道,“沒什麽要緊的事,不過……師弟你似乎有些困惑?”


    李斯也抿嘴笑了笑,“看來,師兄心中早已有數了。”


    韓非的表現,讓李斯更確信了自己的猜測,但是……問題在哪呢?


    韓非濃眉一揚,笑著迴道,“其實今天的情況,也在我意料之外,沒成想我竟然成了靶子,不過師弟你也不用憂心,咱們倆吵了那麽多天了,也不差這一次。”


    李斯對此不做迴應。


    他本來也沒多擔心會因為這個小意外,而影響到自己在嬴政那裏的位置,臉色不愉隻是因為討厭這種不明就裏的狀況而已,擔心會因此引發更多的差錯。


    韓非見他不接腔,也不在意,撇嘴笑笑,接著說道,“我之前聽古兄和我說,再過些時間,伏念大師兄可能會來鹹陽,屆時咱們師兄弟得見見麵啊。”


    李斯扭頭瞥他一眼,露出了他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的笑容。


    伏念要來他當然知道,當初這事嬴政可是安排到他頭上的,不過……


    “大師兄要來,師兄你似乎沒什麽可高興的吧?”


    伏念,儒家禮法的化身。


    而韓非,是伏念終結者。


    二者誰看誰都頭疼好不好。


    韓非自然明白李斯這話的意思,尷尬的撓頭一笑,“哈哈這……當年都是年輕不懂事,現在我和大師兄見麵,肯定不會再像過去一樣了。”


    “是嗎?”李斯對此不置可否,不過心中卻微微搖頭。


    韓非這麽些年,從來就沒變過……


    這時候二人走到了一個岔路口,李斯開口告辭道,“若無其他事,師弟我就先失陪了。”


    韓非要迴國師府,需要轉道向北出宮,而李斯還要去廷尉監處理公務,需要向南,二人並不順路。


    韓非點點頭,“那就明天再見了。”


    二人就此相背而行,分道揚鑣,各去一路。


    師兄弟二人去路不同,前路也不同,不過都藏著沉重的心事,。


    韓非的心思固然沉重,但步履仍舊輕盈,雖然他已是步履蹣跚之境。


    而李斯,他的步伐就要慢的多了,小心而仔細,謹慎而複雜,以至於有些亦步亦趨之勢。


    不過也就在此時,再次陷入凝眉深思的李斯想到了最可能出問題的環節是什麽了。


    古尋……


    韓非入秦之後,除了韓國之事,並不再牽扯半點其他人事物。


    唯有和他相交莫逆的古尋,才可能……


    李斯念頭及此,忍不住迴頭看了一眼國師府的方向。


    這個時間點針對古尋……今日他還是太過急躁了,行事有些失了分寸。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