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不太妙……古兄不著急?”張良聽完後含笑問道。


    “有什麽好著急的?”古尋不以為意的捏了顆幹果填嘴裏,“北地足足有二十萬邊軍,哪怕蒙恬不能全部調用,至少也能抽出一半,再加上三萬黃金火騎兵,狼族遲早要敗退。”


    狼族是個問題,但還不是大問題。


    按照古尋所知的曆史,它真正發展起勢應該是在楚漢爭霸,以及漢朝初期那段時間裏。


    那段時間,整個中原都處於沉寂之中,從西域大漠,到北部草原,再到遼東寒土,全都無暇顧及,放任了狼族的肆意瘋長發展,最終演變為了龐大的匈奴帝國,從而反過來壓製住了中原王朝。


    蒙恬此時所要麵對,還僅僅隻是剛剛起勢,最多算是才學會走路的‘幼童’的狼族。


    以帝國虎狼之師的兇悍,再加上蒙恬本人的軍事素養,擊退狼族,奪迴河南地隻是時間問題。


    至於之後怎麽辦……走一步看一步唄,古尋就不信自己特意盯著他們的情況下,還能讓狼族徹底崛起!


    實在不行他去拍死冒頓就完了……要是這麽做的話,這次得保險一點,拍死他全族!


    “你那邊呢?小聖賢莊的狀況如何?”古尋反過來問張良道。


    張良搖了搖頭,“沒什麽好說的。”


    “小聖賢莊是眾矢之的,無從主動出擊,隻能見招拆招,兵來將擋……大師兄最近主要在帶著眾多弟子抄書。”


    無論是因為扶蘇上次訪問時提及的文字統一,還是接下來隨時會頒布的焚書令,都逼得伏念他們不得不大量備份藏書樓的書籍。


    尤其是那些珍藏孤本,要不是這事得隱蔽點,伏念恨不得抄上幾百份,滿天下找地方藏。


    順便一說,藏書樓之所以多為書簡,且備份不足,主要是因為紙張的昂貴。


    再一個,就是抄書的門檻太高,或者說能認字寫字的門檻太高……當然,小聖賢莊的學生肯定都能夠得著這個門檻,但堂堂儒家聖地,也就這麽幾百號人能做,已經說明了一切。


    而在竹簡上刻字還要尤為繁複。


    伏念不能無底線的壓榨小聖賢莊的學生,盡管抄書也算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而這一次伏念之所以能大規模的開始備份藏書,其實是因為得到了流沙的全力支持。


    流沙,是不缺紙的。


    事實證明,中國的兩千年封建王朝時期,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整體上是起起伏伏的,進步真的不大,因為總是退步。


    雖然造紙術一直到唐宋時期,才和印刷術一起走向成熟,但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尋還是把它給搞出來了。


    當然,不是他搞出來的,是他找的工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技術方麵也一樣,在古尋的重金誘惑,再加上他本身提供的一點似是而非的建議幫助下,相對比較成熟的造紙術提前問世了。


    就和之前他幫助齊國進一步優化了製鹽技術差不多。


    不過這一次,古尋全麵封鎖了這項技術,使之一直沒有流傳出去——也沒什麽特殊原因,就是想著可能迴頭能利用到,所以暫時不打算推廣。


    等迴頭天下真正安定了,再普及也不遲。


    嗯……活字印刷術也搞出來。


    不過是古尋認知裏的活字印刷術,和宋代的那種一不一樣他就不清楚了,畢竟這玩意隻在曆史書裏提一嘴,理化生是不教的。


    當然,這個無所謂,能用,好用就行。


    隻是印刷術他還沒有提供給小聖賢莊這邊。


    現在羅網盯得緊,小聖賢莊不宜鬧出太多動靜,大家抄抄書沒問題,畢竟之前扶蘇提過要求了,但鬧得太大,容易引起額外的關注。


    不過……也不需要拖太久,古尋就會給小聖賢莊提供進一步的幫助了。


    趙高,待不了太久了。


    春祭大典不需要他一個宦官特意參與,但是嬴政東巡他必須得隨侍在側。


    況且現在的桑海對他來說也不是很安全——扶蘇出了事,他現在多少有點害怕古尋隨手把他掐死。


    李斯不在了,沒人從中斡旋,他可不敢賭古尋會不會上頭,肯定得盡快抽身離開。


    “迴頭告訴伏念一聲,讓他別著急,過幾天還有驚喜給他。”


    “驚喜?”張良臉上浮現出好奇之色,“古兄的驚喜,還真讓人有些好奇。”


    這些技術方麵的事,張良一向不怎麽了解,流沙有造紙術都是古尋給小聖賢莊供紙之後才知道的,自然猜不到古尋所說的驚喜是印刷術。


    好在他一向沉得住氣,雖然好奇,但並沒有急著讓古尋給他翻譯翻譯。


    “嘿嘿,等趙高走了你就知道了。”古尋也沒有現在就透露給他,隻是說了下大概時間。


    “說起趙高……羅網近日對小聖賢莊的監察正在逐漸削弱。”張良聞言點點頭,暫且翻過驚喜這篇,說起了羅網的事。


    古尋頷首迴道,“肯定的,他的人手一直在向東郡聚集,再加上自己都快離開這兒了,肯定隻會留下最基本的監視力量。”


    羅網的人肯定多,比影密衛,乃至比流沙都多得多,但羅網攤子鋪的也大,哪怕是趙高這個首領也調動不了全部的人手。


    羅網,早就已經不再是帝國的羅網,但同時,它也不是趙高的羅網。


    “等趙高走後,就讓流沙的人把桑海這一片仔細過一遍篩,清除掉所有的羅網人手。”


    古尋打算趁機淨空桑海區域,這樣才方便流沙和小聖賢莊合作。


    “如此刻意……會不會引起某些懷疑?”張良對此有些存疑道。


    “懷疑無所謂,隻要他們抓不住實證就沒問題。”古尋對此並不在意。


    越是臨近東巡,越是靠近桑海,嬴政在其他事情上的心思也就會越淡。


    他又不是對蜃樓動手腳,問題不大,除非趙高能捏住什麽實質性的把柄。


    但古尋已經決定讓桑海在趙高離開後就成為羅網的‘絕緣地帶’,直至嬴政東巡至此為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人,我看你能查到什麽!


    古尋這麽說了,張良也不再多勸。


    本身也不是多麽值得討論的事,古尋既然敢這麽做,那就是有把握,也就沒什麽好說的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之七劍傳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未聞墨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未聞墨卿並收藏秦時之七劍傳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