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齊王健失去了倉庫中將近三百萬噸的糧食之後,他日夜寢食難安,甚至責怪駙馬在與秦國談條件的時候,不幫他把那些糧食要迴來。
秦國退兵後,他立刻派了幾批使者前往魏國,要求龍陽君付款。
現在趙太子那邊以隻收到兩百萬石糧食為由,拒不履行合同支付貨款。
龍陽君收了呂不韋給他的三十萬兩黃金後,他對每一批使者都客客氣氣地表示,正在跟趙國積極溝通,但對於溝通結果隻字不提。
而另一方麵,他再次約見呂不韋。呂不韋幫他弄走穰侯,他自然也想投桃報李,他們又合夥開始搞布料的生意。
魏國的絲織業相當發達,從夏商開始已經發展了一千多年,無論是染色還是紡織工藝已經遠遠超越其它地區。
作為高端布料,織綿更是以豔麗的色彩和豐富的圖案冠絕天下,風行於各國貴族之間,供不應求。
呂不韋這次從秦國迴來,還偷偷帶迴來了一部秦國的最新織機。
龍陽將它送往韓國進行改良後,大大提高了高端絲織品的紡織效率。
在幾個作坊試行成功後,他與呂不韋合夥,辦起了一個絲織品紡織有限公司,送給魏王一半幹股,他自己隻占兩成。
第一個月便迴了本,利潤非常可觀,龍陽君當即拿著財報去找魏王。
禦書房,魏王正在批閱奏折,對自己平白得到了一半幹股的事,還完全不知情。
但他看過財報後,就賞賜給龍陽君一塊魏王令,見令牌如見魏王,可用於當地官吏配合龍陽的一切要求。
有了這塊令牌,龍陽君的紡織品連鎖公司在短短一個月內,開遍了整個魏國。
每個月流水一樣的金錢,如黃河之水滾滾地充入魏國府庫。
魏王有了充足的資金,便與楚國和韓國秘密簽定了一份長期武器訂購合同,用於裝備魏武卒。
他把這事的後續交給了龍陽君處理。
龍陽君非常巧妙地處理了這些合約,把武器和裝備拆分後,向不同廠家訂購,表麵上看完全是正常的武器交易,完全不引人懷疑,但運到商丘拚裝後,第一批五千魏武卒被武裝了起來。
年輕的魏王手中,終於有第一支完全屬於他的重型步兵。
而呂不韋掙到錢後,一部分錢他用於擴大經營,對另一部分錢,他帶到了齊國,找到了齊國二殿下,與他商談趙太子丹那批糧食的貨款。
田假得知大部分糧食被秦國扣押,正在為此煩心,聽說這批貨的擔保人主動找上門來,他立刻在自己最好的酒店隆重招待了呂不韋。
呂不韋這次帶來了一百萬兩黃金,相當於已經發出去的二百萬石糧食的貨款。
田假見他如此有誠意,並沒有當場收下他的黃金,而問他有沒有興趣在齊國開展商業活動,最近正在進行新一輪的鹽商招標,名額雖然很有限,但是他建議呂不韋可以試試。
呂不韋一聽喜出望外,這位二殿下這麽說,意味著他很容易就能中標。
鹽業是個純暴利行業,一個月的利益就抵得上布料行業一年的利益。
天下鹽業,無非齊楚,楚國的鹽業完全被大貴族壟斷,外人很難插手,他沒想到在齊國,能得到躋身這個行業的寶貴機會。
問題也隨之而來,呂不韋中小商人出身,他並不知道招標這個活動到底該怎麽玩。
於是,一連幾天他跟在田假身邊鞍前馬後侍奉他。
田假約見了幾位大貴族,呂不韋雖然沒有出入那些場合的資格,但他幫二殿下送客時,聽到的隻言片語,讓他慢慢了解了齊國的商圈。
很快,他找了門路,拉起了一個小團隊,製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標書。
然後他先請二殿下過目。
田假看了金額以及其它細節,對呂不韋十分滿意。
他身份特殊,不能直接幹預招標過程,於是這幾天接觸了幾個競爭對手,希望能對呂不韋中標有所幫助。
而呂不韋在有限的條件下,確實了解到了不少內容,提出的價格不高也不低。
這份標書十分符合齊國官方的利益,中標的可能很大。
“不錯,”田假隻說兩個字。
一星後,呂不韋拿著這份標書參加了招標會。
離開會場後,幾輛馬車來到了呂不韋麵前,車上下來幾個全副武裝侍衛,一把將呂不韋薅上了車,戴上黑頭套,向北疾馳而去。
一路上這些侍衛緊緊地按著呂不韋,好像生怕他跑了。
呂不韋一聲不敢吭,雖然隻見了一眼,便被戴上了頭套,但是他仍能認出這些人是太子丹身邊的人。
趙國,王宮。
趙國在華陽大敗,不僅浪費了一大筆錢,還把趙軍的實力暴露在了秦國麵前。
太子丹在宮中不停踱步, 要不是他極力主張對韓國用兵,就不會讓他在父王和朝堂倍受信任危機,嚴重動搖了他太子的地位。
最大的問題在於,這次秦軍來得實在太快,他懷疑是趙國出了內鬼。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呂不韋很有可能在當雙麵間諜,把趙國的行動,泄露給了秦國。
很快,呂不韋便被侍衛帶了進來,侍衛們一腳踢在他膝彎,讓他跪在了冰冷的地上。
當他被扯去頭套,太子丹一把揪住他的衣領,質問道:“是不是你小子把趙國的機密泄露給了秦國?”
呂不韋心中暗暗叫苦,他出發秦國之前,太子丹可不是這樣說的。
他隻得趕緊申辯:“太子殿下,秦國實在是太狡猾了,他們一定知道我是太子殿下的人,所以才故意放假消息,讓我們以為他們要對付韓國,其實想引趙國出手。
在下隻知道為太子殿下忠心辦事,所以才對太子殿下如實轉述了秦國的想法。在下隻是一介商人,對於這些權謀,哪裏知道真假,求太子殿下饒命。”
“饒命?你現在又搭上齊國這條線,還會把本宮放在眼裏嗎?”太子丹一臉怒容,“你知不知道齊王健欠了本宮多少錢?你還給他去送錢?你可真是有能耐啊你!”
呂不韋沒想到其中還有這樣的關節,冷汗涔涔直冒:“之前的事在下並不知道,但是這批貨在下是擔保人,他們那邊一直在催債,在下也是想著太子殿下的信譽,這才前往齊國。”
他看了一眼太子丹便立刻低下頭去,麵前的太子丹眼中的怒火仿佛就要噴湧而出,把自己活活燒成灰燼。
然後,他聽到太子丹用陰沉的聲音問道:“你在齊國參加鹽商的招標了?”
這是要他花錢保命嗎?呂不韋咬緊了牙關,接下來為了打開鹽市的商路,還要花不少錢。
那一百萬兩黃金是他的全部的積蓄,二殿下雖然沒收他的錢,但在二殿下的暗示下,他已經在齊國發展銀行存了五年定期,作為在齊國活動的保證金。
眼下他唯一能動的,就是成為鹽商後的收益。
難道就要無償交給太子丹嗎?
他不甘心!
秦國退兵後,他立刻派了幾批使者前往魏國,要求龍陽君付款。
現在趙太子那邊以隻收到兩百萬石糧食為由,拒不履行合同支付貨款。
龍陽君收了呂不韋給他的三十萬兩黃金後,他對每一批使者都客客氣氣地表示,正在跟趙國積極溝通,但對於溝通結果隻字不提。
而另一方麵,他再次約見呂不韋。呂不韋幫他弄走穰侯,他自然也想投桃報李,他們又合夥開始搞布料的生意。
魏國的絲織業相當發達,從夏商開始已經發展了一千多年,無論是染色還是紡織工藝已經遠遠超越其它地區。
作為高端布料,織綿更是以豔麗的色彩和豐富的圖案冠絕天下,風行於各國貴族之間,供不應求。
呂不韋這次從秦國迴來,還偷偷帶迴來了一部秦國的最新織機。
龍陽將它送往韓國進行改良後,大大提高了高端絲織品的紡織效率。
在幾個作坊試行成功後,他與呂不韋合夥,辦起了一個絲織品紡織有限公司,送給魏王一半幹股,他自己隻占兩成。
第一個月便迴了本,利潤非常可觀,龍陽君當即拿著財報去找魏王。
禦書房,魏王正在批閱奏折,對自己平白得到了一半幹股的事,還完全不知情。
但他看過財報後,就賞賜給龍陽君一塊魏王令,見令牌如見魏王,可用於當地官吏配合龍陽的一切要求。
有了這塊令牌,龍陽君的紡織品連鎖公司在短短一個月內,開遍了整個魏國。
每個月流水一樣的金錢,如黃河之水滾滾地充入魏國府庫。
魏王有了充足的資金,便與楚國和韓國秘密簽定了一份長期武器訂購合同,用於裝備魏武卒。
他把這事的後續交給了龍陽君處理。
龍陽君非常巧妙地處理了這些合約,把武器和裝備拆分後,向不同廠家訂購,表麵上看完全是正常的武器交易,完全不引人懷疑,但運到商丘拚裝後,第一批五千魏武卒被武裝了起來。
年輕的魏王手中,終於有第一支完全屬於他的重型步兵。
而呂不韋掙到錢後,一部分錢他用於擴大經營,對另一部分錢,他帶到了齊國,找到了齊國二殿下,與他商談趙太子丹那批糧食的貨款。
田假得知大部分糧食被秦國扣押,正在為此煩心,聽說這批貨的擔保人主動找上門來,他立刻在自己最好的酒店隆重招待了呂不韋。
呂不韋這次帶來了一百萬兩黃金,相當於已經發出去的二百萬石糧食的貨款。
田假見他如此有誠意,並沒有當場收下他的黃金,而問他有沒有興趣在齊國開展商業活動,最近正在進行新一輪的鹽商招標,名額雖然很有限,但是他建議呂不韋可以試試。
呂不韋一聽喜出望外,這位二殿下這麽說,意味著他很容易就能中標。
鹽業是個純暴利行業,一個月的利益就抵得上布料行業一年的利益。
天下鹽業,無非齊楚,楚國的鹽業完全被大貴族壟斷,外人很難插手,他沒想到在齊國,能得到躋身這個行業的寶貴機會。
問題也隨之而來,呂不韋中小商人出身,他並不知道招標這個活動到底該怎麽玩。
於是,一連幾天他跟在田假身邊鞍前馬後侍奉他。
田假約見了幾位大貴族,呂不韋雖然沒有出入那些場合的資格,但他幫二殿下送客時,聽到的隻言片語,讓他慢慢了解了齊國的商圈。
很快,他找了門路,拉起了一個小團隊,製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標書。
然後他先請二殿下過目。
田假看了金額以及其它細節,對呂不韋十分滿意。
他身份特殊,不能直接幹預招標過程,於是這幾天接觸了幾個競爭對手,希望能對呂不韋中標有所幫助。
而呂不韋在有限的條件下,確實了解到了不少內容,提出的價格不高也不低。
這份標書十分符合齊國官方的利益,中標的可能很大。
“不錯,”田假隻說兩個字。
一星後,呂不韋拿著這份標書參加了招標會。
離開會場後,幾輛馬車來到了呂不韋麵前,車上下來幾個全副武裝侍衛,一把將呂不韋薅上了車,戴上黑頭套,向北疾馳而去。
一路上這些侍衛緊緊地按著呂不韋,好像生怕他跑了。
呂不韋一聲不敢吭,雖然隻見了一眼,便被戴上了頭套,但是他仍能認出這些人是太子丹身邊的人。
趙國,王宮。
趙國在華陽大敗,不僅浪費了一大筆錢,還把趙軍的實力暴露在了秦國麵前。
太子丹在宮中不停踱步, 要不是他極力主張對韓國用兵,就不會讓他在父王和朝堂倍受信任危機,嚴重動搖了他太子的地位。
最大的問題在於,這次秦軍來得實在太快,他懷疑是趙國出了內鬼。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呂不韋很有可能在當雙麵間諜,把趙國的行動,泄露給了秦國。
很快,呂不韋便被侍衛帶了進來,侍衛們一腳踢在他膝彎,讓他跪在了冰冷的地上。
當他被扯去頭套,太子丹一把揪住他的衣領,質問道:“是不是你小子把趙國的機密泄露給了秦國?”
呂不韋心中暗暗叫苦,他出發秦國之前,太子丹可不是這樣說的。
他隻得趕緊申辯:“太子殿下,秦國實在是太狡猾了,他們一定知道我是太子殿下的人,所以才故意放假消息,讓我們以為他們要對付韓國,其實想引趙國出手。
在下隻知道為太子殿下忠心辦事,所以才對太子殿下如實轉述了秦國的想法。在下隻是一介商人,對於這些權謀,哪裏知道真假,求太子殿下饒命。”
“饒命?你現在又搭上齊國這條線,還會把本宮放在眼裏嗎?”太子丹一臉怒容,“你知不知道齊王健欠了本宮多少錢?你還給他去送錢?你可真是有能耐啊你!”
呂不韋沒想到其中還有這樣的關節,冷汗涔涔直冒:“之前的事在下並不知道,但是這批貨在下是擔保人,他們那邊一直在催債,在下也是想著太子殿下的信譽,這才前往齊國。”
他看了一眼太子丹便立刻低下頭去,麵前的太子丹眼中的怒火仿佛就要噴湧而出,把自己活活燒成灰燼。
然後,他聽到太子丹用陰沉的聲音問道:“你在齊國參加鹽商的招標了?”
這是要他花錢保命嗎?呂不韋咬緊了牙關,接下來為了打開鹽市的商路,還要花不少錢。
那一百萬兩黃金是他的全部的積蓄,二殿下雖然沒收他的錢,但在二殿下的暗示下,他已經在齊國發展銀行存了五年定期,作為在齊國活動的保證金。
眼下他唯一能動的,就是成為鹽商後的收益。
難道就要無償交給太子丹嗎?
他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