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浪微微頷首,應聲道:“那麽就辛苦蔣都督了,先陪二位大員,本宮隨後便至。”


    蔣文平恭敬答道:“遵命!”旋即領命退去。


    待李滄浪整裝就緒,他便偕同侍從前往大殿。


    蔣文平心思細膩,知曉李滄浪尚未用膳,早已吩咐擺設好宴席於堂中。


    李滄浪步入殿堂,三人坐席者急忙起身,雙手抱拳,謙遜迎拜:“臣等參見太子殿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滄浪輕展手腕道:“此處並非朝堂,不必如此繁文縟節,三位大人請安坐吧!”


    說完,他眼光如絲,悄然掃過落座三人。


    卻發現其中一人麵龐頗有幾分熟悉,總感覺曾經在某處偶遇過。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子降雨,開壇法事!求訂閱,求打賞!


    心中的疑惑使李滄浪眼神略顯詢詢,望向蔣文平,開口問道:


    “在下瞧大人的麵龐頗覺親切,一時半刻又想不起曾在何處相見。想是我事務繁忙,記憶都隨之疏忽了呢。”


    語氣閑適而戲謔,自嘲的笑意若隱若現。


    蔣文平不敢怠慢,忙迴應道:“殿下勞累過度,疏忽了也是正常。這位大人便是德州都督,也是我國的楚王……”


    德州都督——楚王李寬,聞言立即接口說道:“太子殿下忘記臣,乃情理之中。殿下猶如真龍,而臣不過是位不受寵的小楚王。曾有一次慶功宴上,臣有幸在遠方目睹了殿下風華,想來殿下對我的記憶,也就停留在那次慶典上了吧!而臣如我這樣平庸之輩,自然難以讓殿下一記!”


    言談間,楚王凝視李滄浪,眼神與語氣溫和中夾雜無奈和仰慕。


    李滄浪聞言怔愣片刻。


    楚王?


    他對這楚王竟然毫無線索?


    想來,如楚王所言,他在大唐宮廷裏並不受重用,他的生母在宮廷中的地位想必也不高,難以在家族中為李寬添助力。


    畢竟,他是來自異世界的穿越者。


    若李寬和其生母曾在大唐建樹,曆史必然載錄,可他對此毫無記憶。


    看來,李寬真如一粒砂礫般默默無聞。


    但他如今是敵人還是朋友?不得而知。


    見李滄浪失神,李寬低唿:“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李滄浪迴神,嘴角掠過歉然的笑:“原是吾皇弟,李寬…原諒身為兄長的疏忽,竟不曉皇弟在德州任都督之職!”


    瞧見李滄浪身上全然不見殿下麵具,果真如傳言般親和,李寬不禁心中升騰出一絲親切之感,宛如久違的家庭溫暖。


    隨即,他立即迴應道:“太子過獎了,我在朝中地位微薄,年邁尚不過德州都督,領土僅德州一處,實在不足掛齒,難讓太子掛懷!”


    事實上,李寬年紀並不大,今年十八歲的李滄浪,李寬僅及十六。言辭間卻顯出超出年齡的老練。


    李世成賜給他的領地僅這一處,對一個皇族而言是種羞辱。


    李滄浪情不自禁撫摸李寬的頭頂,心頭湧起一份混合著同情、憐惜,以及哥哥對弟弟關愛的情緒。


    “不知皇弟和德州都督今日匆忙前來,有何要事相商?”


    李寬歎氣道:“近來的氣候酷熱異常,之前洪水難民大批湧入德州和泉州,吾等遵循皇上的聖意接納難民,未曾料到,


    如今城中竟出現了瘟疫病例,深恐疫情擴散。為此我們心神不安,特來求問太子殿下,期盼得到解決方案!”


    李滄浪傾聽,點頭道:“原來如此,我此行正是為解決瘟疫而來,皇弟和都督不必過度憂懼!昨日本王已有應對策略!


    你們二人從我處拿些麵罩,務必確保每位身居瘟疫之地的民眾佩戴一個!


    再者,我昨日派遣使者傳授給你們的屍體處理之法,必須執行到底,絕不允許路上出現任何暴斃者的遺體!


    其餘之事就交由本宮處理,本太子今次要開壇作法,祈願上天賜福降雨,為大唐民眾灑甘霖!兩位大人們,如有興趣不妨留下來觀賞儀式!”


    三人坐中對此類法事均感好奇,皆留駐下來,靜待李滄浪用膳完畢。


    眾人浩浩蕩蕩走向校場,那裏將成為開壇的場地。


    消息一經傳開,百姓紛至遝來,一睹盛會。


    炙熱的陽光直掛空中,仿佛正用全身之力將這片大地烤得幹渴不堪,絲毫沒有雨水降臨的跡象,人群中議論紛紛。


    “這般烈日下,還可能下雨麽?”


    “旱了大半年了,該下雨早下了,怎能等到現在還沒見一滴雨呢!”


    “唯有指望太子殿下真有通天之能,賜我們一場雨啊,為我們注入生機!”


    “太子殿下非凡人,我信任他。隻要他出手,今日定有雨水降臨!”


    “我還聽說過當年霸州洪澇之危,正是太子殿下開壇才止住洪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室的棄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發發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發發9並收藏王室的棄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