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邃的目光凝視著李滄浪,濕潤的雙眸閃爍著波瀾萬丈的情感漣漪。


    李滄浪步步靠近,輕拍長孫無忌顫抖的肩頭,語調莊重而平和:“我理解,往昔我僅是大唐王權拋擲的一粒塵埃,長孫大人的舉止並無過錯,此情此景,滄浪早已釋懷,讓往事消散如煙,今後,我們依舊情同一家人。”


    長孫無忌顫巍地立起身,望著李滄浪,懇切道:“滄浪如願不再介懷,那便莫再稱我為大人,喚我一聲舅舅,好嗎?”


    李滄浪微笑淡去,微微一拱手,迴應長孫無忌:“滄浪見過舅舅。”


    “唉,真是好孩子!”


    長孫無忌抬手擦拭眼淚,感歎歲月催人老:“人越老,倒像孩子般易於感傷了!”


    環秀山莊中的午宴過後,眾人談論洪州事態,三位朝廷重臣告別離席。


    待他們離去,未央等人立即簇擁而上。


    “兄長,那幾位大人來找你是有何事?談了那麽久,我在這等得都快無聊死了……”


    李麗質略帶埋怨地斜倚向李滄浪。


    原先他曾答應教導李麗質畫畫,然而被此事耽誤。


    “幾位大人因朝中急務而來,政務繁瑣,你們恐怕無法領略其中的枯燥乏味……”


    眾女子聞言便未再多問,近日她們癡迷製瓷,新一批瓷器剛出窯,崔嫣兒與未央、師妃暄的技巧日趨精湛。


    每一件作品皆精妙無比,擺於市井,足以開出一座頂尖陶瓷店,無人能出其右。


    為示敬意,崔嫣兒遣侍衛捧著新鮮出爐的陶瓷,獻予李滄浪欣賞。


    眼前的瓷器造型各異,種類繁多,既有機靈的牛羊,生動的人物,又有寓意祥瑞的飾物。


    李滄浪審視後決議:一俟洪州事宜收束,便向李世民提議興辦瓷窯,大力發展瓷器產業。


    次日上朝,李滄浪按時出席。


    依然按慣例,宣讀來自洪州監察使的報告:


    「敬稟陛下,災民生計匱乏,逃難路上,周邊州郡家禽如牛馬、耕畜皆被盜割分食殆盡,就連狗、貓乃至老鼠也慘遭災民捕獵。」


    此外,因魏王殿下上次巡查受驚,現況欠安,懇請由微臣代奏歸荊修養。近日微臣獨帶侍衛沿路巡檢,發現自災變發生以來,人口販賣問題愈演愈烈,婦孺買賣竟成普遍現象,臨近洪州各地市井明目張膽設有買賣人市,待價而沽者身綁草標,標明價碼。災民女性價格不等,兒童價碼則更低。竟有糧食即可贖取一命之慘狀,糧食價格飛漲,麥子鬥價已逾幾十兩。而這些婦女兒童,其價不過一鬥小麥的十分之一。


    更令人悲歎的是,眾多婦人為覓一口救命之糧,被迫低價或無償出售自身,口中哀吟:誰引我去,無需糧食金銀!


    朝廷雖有禁止人口買賣的通令,但無實質監管,法令如空文。人販子手握官府代書的賣身契約,視此等交易為朝廷默許!


    合陽縣令王大明委任妻侄張黑子駐守洪州通往全州的關卡,名曰稽查人販,實則征人頭稅,凡婦女欲離洪州入全州,需付銀子二十兩!故大批難民困頓於泉州城外,瀕臨絕境!


    因人力不足,德洲情勢尚未查清,但一路所見景象慘烈,百姓生活艱辛,想德洲亦難逃此劫。


    願陛下洞悉民間疾苦,迅速找出解決之道,以救天下蒼生於水火!」


    太監誦讀完畢,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三人皆感慨萬分:“太子殿下實乃人間神明!言必對應實情,有些預言甚至尚未來臨,太子已預先預見!”


    李世民炯炯雙眸如鷹般掃視群臣,“今日何大臣有所良策?諸位仍在廷前靜靜站立,為何無人敢於發言?莫非昨日並未聆聽朕之言辭!”


    此言一出,李世民怒火中燒。


    房玄齡三人持著玉笏出列,稟告:“啟稟殿下,我等確有對策,隻是今日不適宜由我等提出……”


    魏征瞥了他們三人一眼,冷言道:“三位大人毋須賣關子,若有意為之,請直說以獻殿下,為天下蒼生排憂解難。 若未得良方,便不必含糊其詞!”


    李世民不解地問道:“爾等皆為朝廷之棟梁,何來這般自我貶抑,隻要有可行之策,不妨直說無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室的棄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發發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發發9並收藏王室的棄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