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攝政王魏公殿下近來似乎流年不利啊。\"


    \"這些奏章的遺失,究竟是無心疏忽抑或是存心隱藏?倘若是蓄意為之,其罪可堪誅心矣!\"


    文武百官議論沸沸揚揚。


    \"全部給朕噤聲!\"


    緊急召迴魏王進京的令牌疾馳而去!


    同一時刻,於魏王李泰的府邸!


    李泰焦慮不安,如猛獸困於籠中,疾步穿梭於宏大的宴客廳。荊州刺史王岩郎陪侍左右,緊張得額頭沁出冷汗。


    \"砰!\"


    酒杯被李泰憤怒砸向王岩郎的額頭,鮮血潺潺而下,如墨染玉階。王岩郎立刻俯首,袖口遮擋不住淋漓的傷痕。


    \"廢物!全是廢物!被囚禁在此已長久,竟沒有人能救本王出去!你們既然不能,養這麽多庸才何用?\"


    王岩郎顫栗地迴應:\"魏王殿下請息怒!\"


    李泰肥胖的身影跌坐於絨毯之上,另一隻瓷杯隨即飛向王岩郎,撞擊聲清越,碎片如同破碎的夢,四散飛揚。


    \"本王要見許敬宗!現在就去召他進來!\"


    未等召令,許敬宗已疾步而來,躬身致歉:\"攝政王殿下,微臣擅闖,請賜恕罪!\"


    李泰連忙起身相迎,攙住他:\"敬宗,快來,你是我的救星!我們同舟共濟,如今的我,猶如井底蛙。快幫我出個主意,擺脫這個禁地!\"


    許敬宗麵帶沉思之色,狡黠的目光在雙瞳間閃爍:\"微臣便是來替您化解困境的!片刻之後,殿下當會接到入京的聖命。


    前日,洪州都督奏報旱情,已被微臣暗中截下,如今災害慘重,百姓生死攸關,朝廷怎會置若罔聞?


    而洪州乃是殿下您的領地,隻需主動請纓救災,陛下的看法必然改變,您的禁足令也必會被撤銷!\"


    李泰心中忐忑,手指哆嗦:\"你...你這豈不是送我去死?本王哪會治理旱災啊!\"


    地上的王岩郎也渴望從魏王的掌控中逃離。他飽受虐待,每當魏王心情不佳時便成了出氣筒。鮮血淋漓已不再稀奇。


    聞言,王岩郎迎合道:\"殿下,唯有離開此地,方可尋求對策。如果殿下一直被困於荊州,恐怕會寸步難行啊!\"


    李泰一思及此,果斷迴應:\"也罷,先離開再說!\"


    不多時,一個宦官氣喘如牛,飛奔而來:\"啟稟殿下,三匹良駒在路上因勞頓倒下,但我終於抵達荊州!速隨我返迴長安,陛下有命,須立即行動!\"


    魏王毫不猶豫,整理儀容,隨即啟程前往京城。


    經過長途疾馳,沿途倒下了八匹馬,皆因負重而死,魏王肥胖的身軀讓良駒不堪承受。


    可惜而又無奈!可歎馬匹的無辜犧牲。


    終於,抵達了金鑾寶殿,麵對李世民,魏王帶著顫抖的哭腔:\"兒臣叩見父皇!願您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心有戚戚,畢竟李泰是他曾經疼愛有加的親子。


    \"魏王起來講吧!\"


    在宦官扶持下,李泰勉力站立,馬匹上的顛簸使他雙腿顫抖,幾乎無法挺立。


    李世民雖心疼,但更擔心洪州的旱情升級。他嚴厲問道:\"李泰!洪州是你的封地,知不知道那裏遭受嚴重的旱災? 百姓衣不蔽體,街頭餓莩遍地,苦難深重!\"


    李泰驚恐,雙膝一軟便要跪下,李世民見狀,長歎了口氣。一子一地,天地差別,李滄浪與李泰,對比鮮明。


    惶惶然中,李泰辯解:\"父皇明見,兒臣長期居荊楚,又如何得知洪州的旱災如此悲慘!\"


    李世民語調一轉,反問:\"那你有什麽對策?對於封地的百姓,你要如何施救?\"


    \"撲通\"一聲,李泰重重跪在地上:\"兒臣願親身前往洪州救援!必定解除此災,祈請父皇恩準!\"


    頭顱在冰冷的金磚地板上磕了三個重響。


    李世民神色稍稍緩和,點點頭:\"如此便準了!隻望你不負朕之期待!\"


    李泰仍匍匐在地:\"兒臣遵命,絕不負父皇所托!\"


    \"欽封魏王李泰為欽差大臣,速速前往洪州主持救災事宜,即刻動身!\"


    第467章 重塑陶器,祈求訂閱支持!


    \"隻要此次救災順利,消解大旱的影響,父皇對我的態度必會轉變。何況,我是最受寵愛的王子......到那時,救災功成之日,若可借機除去李滄浪... ...也許這個太子之位......不,這是我的命運!\"


    李泰握緊的拳頭顫抖,興奮的肥碩身體也似在唿應他的雄心。偷瞄一眼身旁的李滄浪,他的眼神裏滿是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室的棄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發發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發發9並收藏王室的棄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