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氏。其才華橫溢,在《上絳州上官司馬書》等文章中展露無遺,令微臣深感震撼。然而,盡管他才華出眾,卻始終未能在仕途上一展身手,令人惋惜。如今,帝王開科取士,猶如伯樂相馬,終於使得這顆明珠得以脫穎而出,綻放出耀眼光芒。陛下,此人才華出眾,實乃難得之才啊!”


    李世民眼神閃爍,對於杜如晦如此推崇的人物,他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杜如晦一向以公正無私著稱,他的讚美無疑是對王勃實力的有力證明。然而,讓李世民感到驚訝的是,李長樂竟然已經先一步了解了這個人。他不禁想起李長樂曾經背誦過王勃的詩詞,那首《滕王閣序》的壯麗篇章至今仍曆曆在目。這位才子不僅有著出眾的才情,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平民視角,這種特質使得他絕不會濫用權力來欺壓百姓。


    ““父皇,兒臣附議杜大人的建議。”李長樂拱手說道。他深知,自己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將王勃推薦給皇帝。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確保王勃得到應有的重視和任用。


    “哦?”李世民有些意外地看著李長樂,他沒想到兒子也會支持杜如晦的提議。不過這也說明,王勃確實有過人之處。


    “此人我亦早有所聞,確屬非凡人才,適堪大用!”李長樂語氣堅定地說。他知道,現在是時候讓王勃站出來了。


    “陛下,臣以為,王學士才華出眾,若能委以重任,必能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房玄齡也開口道。


    “嗯……”李世民微微點頭,心中對王勃的印象又加深了幾分。他明白,眾人皆讚王勃之才,那他便不能忽視這個年輕人。


    “好,既然如此,朕就親自見見這位王勃。”李世民決定道。他想看看,這位被眾人稱讚的王勃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謝陛下!”眾大臣紛紛跪地叩拜。他們都希望王勃能夠得到皇帝的重用,為大唐的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


    李世民環顧四周,見眾卿並無異議,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時,長孫無忌站出來,說道:“既然陛下與杜大人都極力推薦,那麽我們應該盡快安排王勃入京,讓他一展才華。”眾人紛紛附和,認為應該給王勃一個機會。就這樣,王勃的命運在這一刻發生了改變。他即將踏上京城之路,開始新的人生征程。而這一切,都源於杜如晦的舉薦和李長樂的支持。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當提及刺史職位時,李世民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那麽都督一職由誰來擔任呢?”這個問題引起了眾人的思考。程咬金站出來,提議道:“霸州乃是陛下的封地,自然應該由陛下親自擔當都督一職。這樣才能確保地方治理得當,也能體現出陛下對霸州的重視。”眾人紛紛表示讚同,認為程咬金的建議非常合理。


    於是,在這次朝會之後,王勃被召喚入京,並得到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同時,李世民決定親自擔任霸州都督,以確保這個重要地區的穩定和發展。這些決策將對大唐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也為故事的發展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程咬金無暇多慮地提議,引得朝臣一片喧嘩。李滄浪頭疼地說:\"程知節,別給我戴高帽!真想去,我替你求陛下轉調至霸州吧!\"


    程咬金委屈地反駁,而李績卻提出異議:\"陛下不宜遠離京都擔任都督,身為一國之主,穩定才是根基!武職需武官擔當,陛下應慎重考慮!\"


    房玄齡跟進道:\"陛下,都督之位應由軍人充任,懇請陛下考慮,國君遠離京都並非明智之舉!\"


    李滄浪腦海中閃過一張胡須斑白的臉,那是俠骨赤誠的虯髯客!雖麵龐糙礪,但道德義行無人能及!


    \"父皇,兒臣有一個恰當人選——‘風塵三俠’之一的虯髯客!\"


    尉遲敬德表示早已聽聞其名,並透露他與李靖將軍頗有淵源。李靖聞言心生驚奇,忙上前表明此人便是自己同為江湖豪傑的兄弟張仲堅,遭父親嫌棄相貌後流落江湖,性格豪爽仗義。


    聽到有父親嫌棄自己孩子的醜陋,李世民搖頭感歎。此刻魏征開口提醒,擔憂江湖人自由放縱,可能難以治理,甚至帶來災禍。此舉惹得李靖憤慨,差點與他爭執起來。


    但李世民堅信虯髯客可勝任,隻要是正義之士,他都樂於接納於朝堂。爭吵止於陛下決定。


    此事至此落下帷幕。不畏人言的魏征雖跪地進諫,請求謹慎任用,但在一番權衡後,李世民采納了他的建議,同意在任命後進行審查。


    朝會結束後,李滄浪正準備返迴環秀山莊,突然聽見有人高喊\"陛下\"。他立刻知道是程咬金,於是拒絕了他的邀請,一心隻想迴到宮中履行對媚娘和師妃暄的承諾。


    身後二人爭吵不斷,程咬金與尉遲敬德圍繞官靴爭執,李滄浪內心隻覺這場景頗富戲劇性,也略感無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室的棄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發發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發發9並收藏王室的棄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