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滄瀾笑容仍掛,武瞮急忙補敘:


    \"殿下,此時周圍十八郡的刺史與縣令已被民眾非議,他們這怨念自然全指向了我們的霸州之地!現在,我的案頭上就有不少信函,責怪我們擅自免除了民眾人頭賦稅。\"


    \"我已向陛下稟報,聖旨不日即到,這些刺史與縣令的異議無需過多在意。\"李滄瀾淡漠地迴應。


    李滄瀾確實對那些言辭未予太多理會,然而武瞮的分析卻是切中要害:


    \"話雖如此,霸州距長安尚有千裏之遙,旨意送達需時,何況即便是聖旨下達,恐怕那些刺史與縣令也並不會輕易放手。畢竟觸及了他們的既得利益!\"


    武瞮深入淺出,分析詳盡。李滄瀾臉上笑容稍褪,眼神漸露凝重。刺史與縣令皆地方官,一旦反叛,受害者終將是朝廷!


    \"更何況,現今張黃誌這個刺史正密謀與其他州府同僚合謀,聲稱要指責我在長安城恣意妄為,更欲向上級稟告,請朝廷革除我督軍之職!\" 提及此,武瞮的神色透露出極度憂慮。


    身為一介都督,武瞮背景有限,一旦被這些刺史彈劾,定然會深受其害。與之相反,身為當今太子的李滄瀾,即使是刺史與縣令再怎樣挑釁,也無膽與其正麵對峙。


    \"我在此,朝廷不能動你一分一毫。\"李滄瀾平靜地保證。


    聽罷李滄瀾這話,武瞮內心焦躁瞬間平息。能得到李滄瀾的許諾,他已倍感安心。畢竟李滄瀾身為太子,他的言論影響力遠遠勝過那些刺史和縣令的投訴。


    武瞮明白,唯有緊靠李滄瀾的大腿,他將來必能步步高升。


    \"這麽說張黃誌正在破壞我的計劃?\"


    通過武瞮的述說,李滄瀾敏銳洞察到霸州刺史張黃誌似乎行事有悖常軌。


    \"他不僅針對太子,更是在對付霸州!你提出的免稅政策是應實行的,可這類事務都由張黃誌主管,我實在插手不了。我已經將殿下的意圖傳達給他,但他隻是迎合,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至今霸州的百姓依然未能得益。\"


    武瞮頗顯無奈。


    他是霸州都督,僅負責軍事事宜,至於政事他無法涉足。


    \"張黃誌...背後何人的勢力?\"


    \"魏王殿下!張黃誌曾為禮部尚書王珪的學生,所以他們關係極為親厚。\"武瞮行禮道。


    \"李泰嗎?那就很簡單解決了。\"


    李滄瀾唇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暗藏玄機。


    \"殿下打算怎麽做?\" 武瞮問道。


    \"我們去一趟刺史府吧。\"李滄瀾隨即起身。


    武媚娘早被仆人帶走,隻剩下師妃暄伴在李滄瀾的身後。她見李滄瀾起身,也隨之緊跟。


    刺史府與都督府分置較遠,一處南端,另一處在北邊,形成對立之勢。


    刺史府門前站立著八位提著長刀的侍衛,身形魁梧、長刀在握,煞是震撼,猶如門神威懾眾人。


    見李滄瀾與武瞮一行人前來,那八位侍衛立刻出手持刀阻撓。


    見侍衛直接動刀攔住他,李滄瀾不禁訝異。掃了一眼後麵的武瞮,微笑著道:


    \"擋我也就算了,因為他們不認識我,可是攔你又是怎麽迴事?你是堂堂霸州都督,難道就連走進刺史府的權利都沒有?\"


    武瞮麵露些許尷尬。以往入刺史府商議,他也都會讓侍衛先通報,今日攜著太子同行,他並未想到這些該死的侍衛竟敢拔刀阻擋,簡直是找死!


    \"糊塗東西,難道你們還不清楚來者是誰?乃是當今太子殿下,難道還不知畏懼?\"


    武瞮對著八位侍衛嗬斥道!


    但這八名侍衛仿佛有恃無恐,迴應堅定:


    \"太子又如何?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得在我們通報後,得得到刺史大人的同意才能入內!\"


    遵循著鐵板釘釘的規定。


    \"如此說來,我身為太子,想見你張黃誌一麵,還需先行通報麽?\"李滄瀾無奈笑道。


    \"當然!\" 其中一護衛傲氣十足地迴答。


    \"這樣的自信,便是身為太子我都不曾擁有。還請告知是何種緣故,你的身份數量又是何等,張黃誌與你是什麽關係?\" 李滄瀾目光鎖住為首侍衛,提出問題。


    \"我是他小姨子!\" 那侍衛心直口快,毫無保留地說出口。


    \"原來如此。\"


    李滄瀾微微一笑,而後,沒待眾人心有所悟,他瞬間出手,以閃電般快速拔出武瞮腰間的長刀。這是霸州境內知名煉器師傅打造,鋒利無比,配上李滄瀾的百步飛劍絕技。雖劍術無法施展於長刀之上,但這名侍衛已是防不勝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室的棄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發發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發發9並收藏王室的棄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