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見程咬金麵色莊重,言語間並無虛妄之意,心中方才微微放寬。他目光炯炯地問道:“程咬金,你適才所言,莫非真有破解當前困境之策?”他暗自思量,程咬金素來以勇猛著稱,對於智謀之事,實在難以寄予厚望。
程咬金瞥了一眼四周,隻見甘露殿內除了他與陛下二人,那些宦官已被他遣退。他覺得此舉似乎欠妥,於是開口道:“陛下,臣確有一計,然而此事重大,關乎大唐安危,還請陛下喚迴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李績以及尉遲恭等將領共商。”
李世民聽聞此言,不禁眉頭微皺,心想程咬金怎可能有扭轉乾坤的良策?召迴房玄齡等人豈非兒戲?但他還是耐住性子問道:“程咬金,你當真有妙計?若無,朕恕你不得玩笑。”
程咬金堅定地迴答:“臣若有誤,願掃遍皇宮以示悔過!”他語氣堅決,顯然已做好了立下重誓的準備。
李世民聽罷,嘴角勾起一絲笑意,調侃道:“程知節,你是打算把清掃皇宮當作日常功課了吧?”隨後,他命宦官速去傳召房玄齡等人。
不久之後,房玄齡、長孫無忌等朝廷重臣齊聚甘露殿。他們見到程咬金,皆麵帶冷色,紛紛責問為何無故將他們召迴。房玄齡更是直言質問:“程知節,你這是何意?我們府上還有許多事務亟待處理呢!”
程咬金麵對眾人的質疑,並未動怒,他知道此刻越是冷靜,待會兒的效果就越發驚人。他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各位大人,請靜心傾聽,盧國公我有一策,欲借薛延陀內部矛盾,分化其勢力。如今夷男已被朕冊封為可汗,那麽我們可以再冊封其兩子為可汗,如此一來,父子之間必生爭奪,薛延陀便會陷入內亂,屆時我大唐便可坐收漁翁之利。此計猶如當年漢武帝推行的……”
“推恩令!”房玄齡脫口而出。
程咬金連連點頭,讚許道:“沒錯,正是推恩令!”
殿內一時寂靜無聲,眾人皆被程咬金的策略所震驚。李世民讚歎不已,杜如晦則用深邃的眼神審視著程咬金,尉遲恭雖未能立刻領悟其中奧秘,但也表示讚同李靖的觀點,認為此計確實高明。
“程知節,你何時竟有了這般智謀,竟能活學活用漢武帝的推恩令,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李世民感慨萬分。
然而,房玄齡始終對此抱有疑慮,直言詢問程咬金是否從何處請教而來。程咬金見狀,心頭火起,反駁道:“房相,你這是何意?這計謀當然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此類計策在我腦中多如牛毛,何必去求教別人?”
然而,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並不輕易信服程咬金的說法,他們深知此人向來以力勝人,而非以智取勝。李世民見狀,微笑著說:“程知節,隻要你如實相告,朕仍會將此計歸功於你。”
程咬金聽罷,瞠目結舌地看著李世民,心中暗自叫苦:“陛下,您也不相信我嗎?”李世民笑著迴應:“程知節,非是朕不信你,而是這等妙計,你確實難以想得出啊。”
“嘻哈…”
甘露仙宮內,笑聲愈發濃鬱,猶如天籟之音在殿堂中迴蕩。
“唉!”
程咬金發出一聲深沉的歎息,滿麵遺憾地道:“武王殿下與我論道之時,曾泄露了此計!”
“原來竟是武王殿下,難怪如此高明!”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聞知此事乃出自武王殿下之手,皆不再有任何疑慮。
“李滄瀾!哈哈,好計策!依吾觀之,不僅要冊封真珠毗伽可汗的兩位公子為可汗,更要派遣修真密探潛入薛延陀內部,借密探之力攪亂薛延陀各部落之心!”
李世民起身,緩步行走在仙雲繚繞之間,朗聲道。
“陛下英明!”
長孫無忌抱拳稱讚不已。
“此事便交給長孫無忌大人去辦吧。至於給薛延陀的聖旨,則由禮部負責擬定!”
李世民即刻下令。
……
對於薛延陀之事,李滄瀾並未放在心上,因為他深知薛延陀早晚都將臣服於大唐腳下。如今不過是貞觀二年,他所做的隻是加速了曆史的進程而已!
此時的大唐貞觀二年,許多原本要在貞觀十幾載才能完成的大事,已被提前並做得更為圓滿。
“送到這裏就可以了,太陽也要落山了,你快些出城吧。”
在岑文本府邸門前,崔嫣兒望著漸行漸低的夕陽,關切地叮囑著。
“嗯,你先進去吧,待你進了府邸,我就離開。”
李滄瀾點頭應允。
崔嫣兒羞澀地點點頭,蓮步輕移,向府邸深處走去。然而剛踏入府邸,她又忍不住迴頭張望,隻見李滄瀾已轉身離去,背影在夕陽餘暉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挺拔有力,英姿勃發。
眼見李滄瀾果真毫無停留之意地離開了,崔嫣兒不由得跺了跺腳。
正巧這時,她撞上了柔軟的懷抱,抬眼看去,原來是母親岑氏。
“娘親,你怎麽在這兒?”
崔嫣兒似乎被母親發現了自己的秘密,聲音顫抖,顯得有些心虛。
“是誰送你迴來的?”
岑氏早已將這一切看在眼裏,此刻見女兒臉上泛起桃花般的紅暈,越發覺得嬌俏可愛,不禁起了逗趣之心。
“沒人送我迴來,是我自己迴來的。”
崔嫣兒低頭看著自己的鞋尖,低聲迴答。
“可是娘親分明看到了一個少年的身影。”
岑氏依然含笑,嘴角勾勒出一絲狡黠。
“娘親討厭,嫣兒不想跟娘親說話了。”
崔嫣兒愈發害羞,轉身便從旁邊的小徑逃進了內院。
看著崔嫣兒害羞離去的背影,岑氏心中更是歡喜。
“什麽事這麽高興?”
崔文遠從遠處的閬苑走出來,看到妻子滿臉笑意,不禁好奇問道。
“嫣兒剛才迴來了,你知道是誰送她迴來的嗎?”
岑氏笑著反問。
“嫣兒曾經說過,今天要去長樂公主府賞秋,應該是長樂公主送她迴來的。”
崔文遠答道。
“不是長樂公主?”見妻子搖頭,崔文遠頓時來了興趣。
“那是誰?”
“那位聲名赫赫的武王殿下。”
岑氏見丈夫猜不出答案,不禁笑得更歡。
“李滄瀾?”崔文遠驚訝之餘,嘴角也浮現出一絲微笑。
“也好,也好!”崔文遠很快恢複平靜,口中念叨著。
……
盡管程咬金在甘露仙宮被眾臣揭露了真相,但李世民仍然口頭上表揚了程咬金一番。
畢竟,在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尚未想到從李滄瀾那裏探尋妙計之際,隻有程咬金想到了。
程咬金得到表揚後,心情自然舒暢無比。
次日,他便來到了臥龍觀,打算親自向李滄瀾表示感謝。
看到盧國公府的家丁們放在一旁的厚禮,李滄瀾輕輕揮手示意。
“盧國公隻身前來即可,何必攜帶如此厚重的禮品呢?”
“哎!這是應該的,這次多虧了武王殿下的妙計,老程我才得以助陛下一臂之力!得到武王殿下的計策後,我立刻稟報給了陛下!陛下聽聞此計,欣喜若狂,在甘露仙宮內對我大加讚賞!嘿,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智謀上勝過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真是開心得很哪!”
程咬金在李滄瀾麵前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之情,說到高興之處,仰天大笑起來。
“看來薛延陀不久之後便會盡數歸順我大唐。”
李滄瀾也陪著笑了起來。
“沒錯!有了武王殿下的妙計,薛延陀內部必然會發生混亂!而且陛下還派出了修真密探潛入薛延陀,意圖借助密探之力加速薛延陀的內亂!”
程咬金嘿嘿笑著。
李滄瀾聽罷,連連搖頭,暗自感歎陛下的計謀比起自己來更為狠辣。
薛仁貴捧來山上新采的靈茶,恭敬地呈給程咬金。
程咬金哪裏懂得品茗之道,接過來一看茶水不太燙,便一口悶了下去。
喝完茶水,他又從懷裏摸出一封請柬,
“這樣的帖子,我覺得還是給武王比較合適。”
李滄瀾接過請柬,仔細一看
程咬金瞥了一眼四周,隻見甘露殿內除了他與陛下二人,那些宦官已被他遣退。他覺得此舉似乎欠妥,於是開口道:“陛下,臣確有一計,然而此事重大,關乎大唐安危,還請陛下喚迴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李績以及尉遲恭等將領共商。”
李世民聽聞此言,不禁眉頭微皺,心想程咬金怎可能有扭轉乾坤的良策?召迴房玄齡等人豈非兒戲?但他還是耐住性子問道:“程咬金,你當真有妙計?若無,朕恕你不得玩笑。”
程咬金堅定地迴答:“臣若有誤,願掃遍皇宮以示悔過!”他語氣堅決,顯然已做好了立下重誓的準備。
李世民聽罷,嘴角勾起一絲笑意,調侃道:“程知節,你是打算把清掃皇宮當作日常功課了吧?”隨後,他命宦官速去傳召房玄齡等人。
不久之後,房玄齡、長孫無忌等朝廷重臣齊聚甘露殿。他們見到程咬金,皆麵帶冷色,紛紛責問為何無故將他們召迴。房玄齡更是直言質問:“程知節,你這是何意?我們府上還有許多事務亟待處理呢!”
程咬金麵對眾人的質疑,並未動怒,他知道此刻越是冷靜,待會兒的效果就越發驚人。他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各位大人,請靜心傾聽,盧國公我有一策,欲借薛延陀內部矛盾,分化其勢力。如今夷男已被朕冊封為可汗,那麽我們可以再冊封其兩子為可汗,如此一來,父子之間必生爭奪,薛延陀便會陷入內亂,屆時我大唐便可坐收漁翁之利。此計猶如當年漢武帝推行的……”
“推恩令!”房玄齡脫口而出。
程咬金連連點頭,讚許道:“沒錯,正是推恩令!”
殿內一時寂靜無聲,眾人皆被程咬金的策略所震驚。李世民讚歎不已,杜如晦則用深邃的眼神審視著程咬金,尉遲恭雖未能立刻領悟其中奧秘,但也表示讚同李靖的觀點,認為此計確實高明。
“程知節,你何時竟有了這般智謀,竟能活學活用漢武帝的推恩令,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李世民感慨萬分。
然而,房玄齡始終對此抱有疑慮,直言詢問程咬金是否從何處請教而來。程咬金見狀,心頭火起,反駁道:“房相,你這是何意?這計謀當然是我自己想出來的,此類計策在我腦中多如牛毛,何必去求教別人?”
然而,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並不輕易信服程咬金的說法,他們深知此人向來以力勝人,而非以智取勝。李世民見狀,微笑著說:“程知節,隻要你如實相告,朕仍會將此計歸功於你。”
程咬金聽罷,瞠目結舌地看著李世民,心中暗自叫苦:“陛下,您也不相信我嗎?”李世民笑著迴應:“程知節,非是朕不信你,而是這等妙計,你確實難以想得出啊。”
“嘻哈…”
甘露仙宮內,笑聲愈發濃鬱,猶如天籟之音在殿堂中迴蕩。
“唉!”
程咬金發出一聲深沉的歎息,滿麵遺憾地道:“武王殿下與我論道之時,曾泄露了此計!”
“原來竟是武王殿下,難怪如此高明!”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聞知此事乃出自武王殿下之手,皆不再有任何疑慮。
“李滄瀾!哈哈,好計策!依吾觀之,不僅要冊封真珠毗伽可汗的兩位公子為可汗,更要派遣修真密探潛入薛延陀內部,借密探之力攪亂薛延陀各部落之心!”
李世民起身,緩步行走在仙雲繚繞之間,朗聲道。
“陛下英明!”
長孫無忌抱拳稱讚不已。
“此事便交給長孫無忌大人去辦吧。至於給薛延陀的聖旨,則由禮部負責擬定!”
李世民即刻下令。
……
對於薛延陀之事,李滄瀾並未放在心上,因為他深知薛延陀早晚都將臣服於大唐腳下。如今不過是貞觀二年,他所做的隻是加速了曆史的進程而已!
此時的大唐貞觀二年,許多原本要在貞觀十幾載才能完成的大事,已被提前並做得更為圓滿。
“送到這裏就可以了,太陽也要落山了,你快些出城吧。”
在岑文本府邸門前,崔嫣兒望著漸行漸低的夕陽,關切地叮囑著。
“嗯,你先進去吧,待你進了府邸,我就離開。”
李滄瀾點頭應允。
崔嫣兒羞澀地點點頭,蓮步輕移,向府邸深處走去。然而剛踏入府邸,她又忍不住迴頭張望,隻見李滄瀾已轉身離去,背影在夕陽餘暉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挺拔有力,英姿勃發。
眼見李滄瀾果真毫無停留之意地離開了,崔嫣兒不由得跺了跺腳。
正巧這時,她撞上了柔軟的懷抱,抬眼看去,原來是母親岑氏。
“娘親,你怎麽在這兒?”
崔嫣兒似乎被母親發現了自己的秘密,聲音顫抖,顯得有些心虛。
“是誰送你迴來的?”
岑氏早已將這一切看在眼裏,此刻見女兒臉上泛起桃花般的紅暈,越發覺得嬌俏可愛,不禁起了逗趣之心。
“沒人送我迴來,是我自己迴來的。”
崔嫣兒低頭看著自己的鞋尖,低聲迴答。
“可是娘親分明看到了一個少年的身影。”
岑氏依然含笑,嘴角勾勒出一絲狡黠。
“娘親討厭,嫣兒不想跟娘親說話了。”
崔嫣兒愈發害羞,轉身便從旁邊的小徑逃進了內院。
看著崔嫣兒害羞離去的背影,岑氏心中更是歡喜。
“什麽事這麽高興?”
崔文遠從遠處的閬苑走出來,看到妻子滿臉笑意,不禁好奇問道。
“嫣兒剛才迴來了,你知道是誰送她迴來的嗎?”
岑氏笑著反問。
“嫣兒曾經說過,今天要去長樂公主府賞秋,應該是長樂公主送她迴來的。”
崔文遠答道。
“不是長樂公主?”見妻子搖頭,崔文遠頓時來了興趣。
“那是誰?”
“那位聲名赫赫的武王殿下。”
岑氏見丈夫猜不出答案,不禁笑得更歡。
“李滄瀾?”崔文遠驚訝之餘,嘴角也浮現出一絲微笑。
“也好,也好!”崔文遠很快恢複平靜,口中念叨著。
……
盡管程咬金在甘露仙宮被眾臣揭露了真相,但李世民仍然口頭上表揚了程咬金一番。
畢竟,在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尚未想到從李滄瀾那裏探尋妙計之際,隻有程咬金想到了。
程咬金得到表揚後,心情自然舒暢無比。
次日,他便來到了臥龍觀,打算親自向李滄瀾表示感謝。
看到盧國公府的家丁們放在一旁的厚禮,李滄瀾輕輕揮手示意。
“盧國公隻身前來即可,何必攜帶如此厚重的禮品呢?”
“哎!這是應該的,這次多虧了武王殿下的妙計,老程我才得以助陛下一臂之力!得到武王殿下的計策後,我立刻稟報給了陛下!陛下聽聞此計,欣喜若狂,在甘露仙宮內對我大加讚賞!嘿,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智謀上勝過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真是開心得很哪!”
程咬金在李滄瀾麵前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之情,說到高興之處,仰天大笑起來。
“看來薛延陀不久之後便會盡數歸順我大唐。”
李滄瀾也陪著笑了起來。
“沒錯!有了武王殿下的妙計,薛延陀內部必然會發生混亂!而且陛下還派出了修真密探潛入薛延陀,意圖借助密探之力加速薛延陀的內亂!”
程咬金嘿嘿笑著。
李滄瀾聽罷,連連搖頭,暗自感歎陛下的計謀比起自己來更為狠辣。
薛仁貴捧來山上新采的靈茶,恭敬地呈給程咬金。
程咬金哪裏懂得品茗之道,接過來一看茶水不太燙,便一口悶了下去。
喝完茶水,他又從懷裏摸出一封請柬,
“這樣的帖子,我覺得還是給武王比較合適。”
李滄瀾接過請柬,仔細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