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詢,這位傑出的人物,一生未曾踏入仕途!


    許詢出生於名門望族,才智出眾,在那個上層社會由貴族壟斷的時代,他本可以輕易步入仕途,但他卻選擇了拒絕:


    他選擇居住在會稽,司徒蔡謨征召他,他沒有應召。中宗聽說後,又征召他為議郎,他依然推辭不去。於是他選擇了逃避,定居在永興。


    然而在永興,王中郎(王坦之)推薦他為吏部郎,肅宗(晉明帝)也連續征召他為司徒掾。


    麵對不斷的征召,許詢決定徹底隱居:他拄著拐杖,披著裘衣,隱居在永興的西山。他在樹下搭建房屋,生活簡樸,自在愜意。這個地方後來被稱為蕭山。他還把自己的永興和山陰兩處宅院捐出,建立了寺廟。家中的財富和珍寶,他也全部捐贈。完成後,他向孝宗(晉穆帝)稟告。孝宗下詔說:“山陰的舊宅改為祗園寺,永興的新宅改為崇化寺。”


    如此一來,皇帝也明白他的決心,不再征召他。


    在封建社會,像許詢這樣被皇帝征召卻不願出仕的人,被視為高尚,被稱為征君或征士,受到人們的敬仰。許詢的名聲也因此更加顯赫。崇化寺,也就是現在的蕭山祗園寺。


    許詢的隱居生活充滿了魅力!


    西晉滅亡後,許詢的父親作為司馬睿(晉元帝)的部下,隨皇室南遷。許詢跟隨父親來到紹興,深受佛教影響,他心靜如水,不追求世俗利益,更無意涉足政治。朝廷多次請他出仕,他都婉言謝絕。


    為了避開王室,他與友人一同來到錢塘江邊的小城永興(今蕭山區)隱居。然而,皇帝的征召令仍然不斷,他在蕭山也無法安居,最終,他不得不舍棄家產,遷移到四明山區的剡溪。


    許詢離開蕭山時,他的故居被穆宗下令改為寺宇,名為祟化寺。


    《建康實錄》記載:晉朝的許詢將永興、山陰兩處宅院捐出建寺,家中財物珍寶全都捐獻。完成後,他向孝宗稟告。孝宗下詔:“山陰的舊宅改為祗洹寺,永興的新宅改為崇化寺。”


    崇化寺在北宋時期改名為隻園寺。


    許詢曾擔任“都講”,相當於現代的校長,是由選舉產生的。他講解黃帝、老子的學說,涉及道德教育,想必對人們有所啟發。


    他在醫學方麵,如黃帝內經等,涉及到采藥煉丹,必定有辨識草藥、礦石藥用價值的知識,以及配製草藥、煉丹並親自試服的經驗,還有自創的詩歌和文獻,雖然作品已失傳,但留下了幾首詩歌。


    王羲之,被譽為“書聖”,他的《蘭亭序》等名作流傳至今,相關資料也透露出他與許詢深厚的友情,為蕭山的曆史和現代人增添了佳話。


    如果說北方的士人給南方帶來了生產技術,那麽許詢、王羲之等人也在會稽郡傳播了文化知識。


    許詢熱愛遊曆山水,擅長攀登。“喜好泉水和石頭,享受清風明月,舉杯暢飲。”“喜歡神遊,樂於隱居。”


    他在蕭山的其他地方也有過隱居的經曆,如北幹之陽、究山、皋屯。究山位於許賢鄉,許詢的小兒子許珪在那裏生活。皋屯在樓塔,唐代被稱為“玄度岩”。


    許詢與蘭亭集會有著深厚的聯係!


    他與王羲之、謝安、劉惔、孫綽、郗愔、郗曇、王蒙、王修、王坦之、司馬昱(晉簡文帝)、支遁等人交往密切,他們都是當時的大人物。


    即使隱居,許詢仍與這些朋友保持聯係。他口才出眾,善於辯論。


    簡文帝在登基前(曾任琅琊王、會稽王、撫軍大將軍、丞相),有一次,許詢去拜訪他。“那晚風平浪靜,月色明亮,我們在密室中交談。許詢在抒發情感的詩歌上尤其擅長,辭藻清雅,超過平時。簡文帝雖然與他交情深厚,這次相遇更是讚歎不已。不知不覺間,我們麵對麵交談,直到天快亮了。”


    簡文帝對許詢非常欽佩。


    許詢與王羲之的友誼深厚。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在山陰任職,與謝安等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飲酒賦詩,舉行祓禊儀式,也寫下了著名的《蘭亭序》。


    許詢是參加蘭亭集會的四十一人之一。


    王羲之晚年在嵊縣金庭隱居,許詢特意從蕭山趕來,與王羲之成為鄰居。


    李白的詩中有提到:“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中的“王、許”指的就是王羲之和許詢。


    他與劉惔的交情也很好。劉惔任丹陽尹時,許詢去拜訪,劉惔待他十分周到。“床鋪嶄新,美食豐富。”許詢在都城住了一個月,劉惔每天都去看望他,還常常想念他:“清風明月,總讓我想起許詢。”


    許詢也與地方官員交好:“許玄度隱居在永興南幽穴中,時常收到各地諸侯的饋贈。”盡管有人議論他,但他並不在意,認為這比把天下給他要輕鬆得多。


    許詢後來住在剡縣(嵊州),去世後葬在剡縣孝嘉鄉。他比王羲之早逝,大約活了四十多歲。


    他的著作有八卷集和一卷錄流傳於世,但宋朝以後就不再流傳。他的五言詩(主要是玄言詩)被簡文帝稱讚為“妙絕時人”,與孫綽齊名。


    然而經過千年的歲月,隻有一首《竹扇》詩保存下來:“良工眇方林,妙思觸物騁。篾疑秋蟬翼,團取望舒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室的棄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發發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發發9並收藏王室的棄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