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一直傳到了太極宮之外!


    在皇宮門外,騎兵剛剛躍下戰馬,就急忙向宮內疾步走去。


    \"陛下!滄浪少帥率領十萬唐軍,大破突厥軍,六萬突厥軍全軍覆沒!目前已收複山東鹽道,大軍駐守在密陽縣城!\"


    在宦官的引領下,騎兵徑直進入甘露殿,親自向李世民報告喜訊。


    李世民聽到這個好消息,頓時欣喜若狂,忍不住高舉雙手。


    \"哈哈!太好了!滄浪果然沒有辜負我對他的期待,竟然全殲了六萬突厥軍!這樣的戰績,李靖有嗎?尉遲恭有嗎?\"


    李世民這話當然是對房玄齡和長孫無忌說的。當初任命李滄浪為統帥時,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都非常反對,認為他年紀太小,無法統兵。然而事實卻狠狠打了兩人的臉!


    長孫無忌拱手道:


    \"擊潰六萬突厥軍!我記得,我們對付突厥最多消滅過八萬敵軍,那次輝煌的勝利就是在渭水河畔取得的!那次能取得勝利,多虧了滄浪真人騎著青牛,親自深入敵陣!\"


    隨著長孫無忌的講述,甘露殿內的大臣們大多想起了武德九年的渭水之戰,那時李滄浪騎著青牛,仿佛神仙下凡一般。


    房玄齡也隨即說道:


    \"滄浪真人不但道法高強,沒想到統兵才能也冠絕古今,真是不簡單!\"


    二人的讚美發自肺腑,畢竟全殲六萬突厥軍的戰績非常出色。


    \"士兵,我問你,這條直道一直通向何處?\"


    李世民向報告喜訊的年輕騎兵詢問。


    \"迴稟陛下!直道從長安開始,經過蒲州,太原府,再到冀州!\"


    年輕騎兵匯報。


    \"什麽?一直從長安到冀州?這足足有一千多裏路啊,原來直道這麽長!\"


    聽到騎兵的迴答,李世民吃了一驚。原本他以為這條直道最多能通到太原府就很了不起了,沒想到竟然還延伸到了冀州,那裏可是靠近海邊了!


    如此漫長的距離,居然全程是直道,李世民光是想想就覺得震撼不已。


    房玄齡等人臉色也微顫,\"所有的直道都是連在一起的嗎?質量也像長安城外的那樣堅固嗎?\"


    \"當然!這是滄浪少帥親自督建的!質量全都一樣,比官府修的官道還要結實幾倍!所有直道都是筆直的,遇山開山,遇河架橋!\"


    騎兵畢竟親身騎馬走過直道全程,所以很有發言權。


    甘露殿的大臣們聽了騎兵的介紹,不時發出驚歎之聲,這讓騎兵感到極有麵子,十分自豪。


    \"陛下!滄浪少帥還說,密陽縣損失慘重,希望朝廷能盡快派縣令前去穩定局麵。\"


    騎兵又對李世民說。


    李世民點頭,\"我會立即安排的!\"


    突厥軍大敗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長安城,長安城的百姓們聽到唐軍大捷,自然歡欣鼓舞!


    ......


    尉遲恭騎著烈馬疾馳而來。


    馬蹄踏在直道上,絲毫沒有顛簸感,這讓尉遲恭興奮不已。


    到了密陽縣城,看到高高飄揚的帥旗,尉遲恭才停下來。


    進城正好遇到了李靖和李滄浪。


    \"少帥!\"


    尉遲恭向李滄浪拱手行禮。


    \"嘿!老匹夫你怎麽來了?\" 李靖驚訝問道。


    \"少帥修出這麽厲害的直道,我尉遲恭當然要親自體驗一番!\"


    尉遲恭大笑。


    盡管這次行軍沒有帶尉遲恭,但他早就把這事忘了。尉遲恭是個大老粗,而且不記仇。


    \"少帥!你修建的這條直道太棒了!我還聽說你們全殲了六萬突厥軍,這是大勝仗啊!可惜我當時不在,不然一定要痛快殺敵!\"


    尉遲恭豪情萬丈地說。


    山東鹽道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唐軍全殲六萬突厥軍的消息,所以尉遲恭路過酒肆茶館時,很容易就得到了捷報。


    \"尉遲將軍,密陽縣已安排妥當,我們要迴長安了,你要和我們一起迴去嗎?\"


    李滄浪問尉遲恭。


    \"好啊!一起迴去!不過我很想知道,這條直道到底能通到哪裏?\"


    尉遲恭也不想再往前走了,因為他發現自己似乎根本騎不到直道的盡頭。


    \"這條直道的盡頭在冀州。\"


    李靖笑著迴答。


    \"冀州!離這裏還有幾百裏路!唉,先迴長安吧,等有機會我再去冀州好好遊玩一趟!可惜我的戰馬老了,不行了。\"


    尉遲恭微微歎氣。


    \"戰馬老了?怎麽了?\"


    李滄浪疑惑,一看馬蹄,發現這匹戰馬的蹄子受傷了,隱約有血跡流出。


    \"唉!這條直道確實很好,如果在平常的官道上,這匹戰馬根本跑不了五百裏路!而在這條直道上,這匹老馬跑了上千裏的路,太驚人了!而且是一口氣跑完的,了不起!\"


    尉遲恭笑著對李滄浪說,言語中滿是對直道的讚賞。


    \"其實,如果加上馬蹄鐵,你的這匹戰馬就會好很多了。\"


    李滄浪笑道。


    \"馬蹄鐵?\"


    李靖和尉遲恭都一臉驚訝,他們又從李滄浪口中聽到了一個陌生的名字。


    不過,他們都知道,既然李滄浪提到了,那就肯定有馬蹄鐵這東西,並且肯定對馬匹有好處。


    \"少帥,快說!馬蹄鐵是什麽東西?\"


    尉遲恭抱著他座下的老馬問道。


    要知道,這匹老馬一直陪伴尉遲恭征戰四方,他的無數戰功都有這匹老馬的幫忙。因此,尉遲恭輕易不願換下這匹雖老但對他忠誠的戰馬。


    “馬蹄鐵就是把鐵片釘在馬蹄下麵的東西!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防止馬蹄滑倒和磨損過度,還能糾正馬的步態和蹄子形狀,預防蹄病呢!”


    李滄浪詳細解釋著!


    薛仁貴也走到李滄浪身後,專心傾聽!


    “在馬蹄下釘鐵片,真是少見啊!”薛仁貴好奇地說。


    “確實如此!我們也曾在馬蹄下放些東西,比如樹皮、蘆葦、草杆、馬尾毛或頭發,後來才發展成皮革製成的蹄套。不過用鐵來做,我可真沒想到呢!”


    尉遲恭皺著眉,他在思考用鐵包裹馬蹄是否真的有用。


    漢代時,人們已經給馬穿上革製的馬鞋,叫做“革鞮”。


    但在公元1世紀,古羅馬人為了保護馬蹄,用帶有鉤和環的鐵板固定在蹄底,叫做“馬履”。


    顯然,古羅馬人的鐵板固定法對馬蹄更有益。


    所以到了元代,這種馬蹄鐵才開始廣泛傳入華夏大地。


    李滄浪一直騎的是青牛,青牛能飛行,牛蹄堅硬無比,不怕磨損,所以他一直沒想過提前拿出馬蹄鐵。


    現在看到尉遲恭心疼那匹老馬,他才想到這個方法。


    “拿紙筆來,我畫出馬蹄鐵的樣子,你交給工匠製作吧。”


    李滄浪對尉遲恭說。


    “好!”


    尉遲恭連忙點頭,命令士兵快去取紙筆。


    “少帥,如果你真能讓我的老馬繼續在戰場上馳騁,我真是太感激你了!”


    尉遲恭看著李滄浪,大笑道。


    “再上戰場可能有些困難,畢竟老馬年齡實在太大了!但讓它再陪你跑三五年,還是可以做到的。”


    李滄浪沉聲說,馬蹄鐵就是這麽神奇!


    “足夠了,足夠了!隻要能讓老馬再陪我幾年,就太好了!”


    尉遲恭不敢貪心。


    士兵遞來紙筆,李滄浪迅速在紙上勾勒出馬蹄鐵的大致樣子,然後遞給尉遲恭,“照這個樣子去做吧。”


    尉遲恭接過,連連道謝,“多謝滄浪少帥!”


    刷!


    旁邊的李靖一把搶過那張畫紙,仔細看著上麵的馬蹄鐵圖案!


    “李藥師,你想幹什麽?”尉遲恭很不高興!


    李靖問:“現在大唐的煉鐵技術還不穩定,製造這種馬蹄鐵需要大量鐵啊!”


    李靖說的是實話!


    尉遲恭不由得點頭,


    “藥師說得很對!我能為我的老馬配上這樣的馬蹄鐵,但如果要在全軍推廣,就非常困難了!畢竟鐵價昂貴,而且大唐現在也沒那麽多鐵啊!”


    李滄浪眼中金光閃爍,


    “本少帥掌握著鹽鐵專賣權!煉鐵其實很簡單,很快,大唐的土地上就會出現無數煉鐵廠!”


    煉鐵很簡單?


    會出現無數煉鐵廠?


    李靖和尉遲恭驚訝!如果換作一般人這麽說,他們肯定覺得對方狂妄,然後狠狠揍一頓!


    但李滄浪這樣說,兩人雖懷疑,內心卻不由自主地充滿了期待!


    ……


    軍營裏就有技藝高超的鐵匠。


    尉遲恭直接找來鐵匠,專門為他打造馬蹄鐵。


    古代工匠手藝精湛,這位鐵匠隻看了一眼馬蹄鐵的圖紙,便心領神會,很快造出了一副和李滄浪畫的一樣的馬蹄鐵。


    尉遲恭興致勃勃地將這副馬蹄鐵套在愛馬上,起初老馬還有些抗拒,但尉遲恭力氣很大,直接用左手按住老馬的一隻蹄子,隨後迅速套上。


    這樣做了四次,終於把老馬的四隻蹄子都套上了馬蹄鐵。


    老馬很不習慣,站在那兒哼哼唧唧的!


    尉遲恭牽著老馬在軍營裏四處轉悠,唐軍中的騎兵對馬蹄鐵很好奇,就跟在他後麵。


    轉了幾圈,老馬不再哼哼唧唧,而是拚命嗅著蹄下的馬蹄鐵,似乎很喜歡這個東西。


    “鐵製的馬蹄套確實比皮革的好!才轉了幾圈,我的老馬就適應了,它很喜歡這個!”


    尉遲恭能聽懂老馬的意思,不禁大笑道。


    大軍順利班師迴朝,十萬唐軍依舊駐紮在長安城外。


    至於李滄浪、李靖、尉遲恭等人則要入宮見駕。


    尉遲恭看著老馬的馬蹄,欣慰地笑了,


    “少帥,這馬蹄鐵果然很有好處啊!經過長途跋涉,這次老馬沒感到任何疲憊,馬蹄也沒受傷!”


    尉遲恭很高興,這樣一來,他的愛馬就能再陪他很長一段時間了。


    “看來必須大力發展大唐的煉鐵業,隻有這樣全軍才能裝備上馬蹄鐵。”


    李滄浪考慮著唐軍騎兵。


    “正是如此!進宮後,少帥和陛下親自商量,相信陛下一定會全力支持你的!”


    李靖笑道。


    “進宮?”


    李滄浪停下腳步,驚訝地問。


    “對啊!我們要一起去皇宮述職的!”


    李靖說。


    “你們去吧,我和薛仁貴就迴臥龍觀了!對了,記得告訴陛下薛仁貴當先鋒大將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室的棄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發發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發發9並收藏王室的棄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