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媽媽明白,若直接提出納妾,老夫人定會覺得她一心為絮娘打算,且十二公子也未必肯,可若以“通房”為切入點,沒那麽複雜,公子接受起來或許不會太過抵觸。
既沒有名分,想來也不會惹少夫人不快。
不管未來能否誕下子嗣,隻要老夫人開口,不過一句話的事。
思及此,尤媽媽更覺此提議堪稱絕妙。
俞老夫人忖度著,通房說到底也就是貼身丫鬟,平日裏端茶倒水、鋪床疊被,若有了身孕,自然而然便抬為妾室。
覷了眼尤媽媽,又想著,絮娘和芄蘭如今做的本也就是這些事,拿著大丫頭的月錢,隻沒有被沾過身子,無通房之名。
“可有合適的人選。”俞老夫人目光直直地盯著尤媽媽。
尤媽媽有片刻的怔愣,原以為老夫人會直接說提絮娘和芄蘭,畢竟絮娘服侍在公子身邊,大家心裏都明白遲早有這麽一天,可公子遲遲沒有行動。若老夫人開口,那就不一樣了。
她定了定神,迅速整理好思緒,臉上堆起恭敬的笑容,說道:“老夫人,這些日子奴婢一直留意著府裏的丫頭。有幾個模樣清秀、手腳勤快的,性子看著也溫順。不過,這事兒還得細細考察,畢竟是伺候公子的人,得方方麵麵都合適才行。”
其實大多女子在出嫁前便會挑選合適的陪嫁,以便日後身子不便時能有貼心可靠之人在旁照應,也能讓夫君身邊不缺人伺候。
尤媽媽見慣了這些,所以覺得十二少夫人的行為有些難以理解。
在她看來,女子出嫁帶陪嫁丫鬟,陪嫁丫鬟被收作通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十二少夫人瞧著卻無絲毫動作,也沒見帶了什麽樣貌出挑的丫頭。
如此也好,絮娘也能有更多機會。
尤媽媽微垂著頭,接著說道:“隻是,老夫人,您看這絮娘和芄蘭,平日裏伺候公子也盡心盡力,一直規規矩矩的。要是能由您出麵給她們一個通房的名分,也能讓公子身邊的伺候更加周全,省了重新調教新人的功夫。”
尤媽媽這番話說的極為懇切,麵上滿是為俞家著想的神情,又沒有隻提絮娘一人。
她心裏清楚,隻要俞老夫人點頭,這事兒就成了大半。
俞老夫人多番思量,還是覺得有必要做這件事,多兩個人也能多些機會。
然而,俞修還是拒了,隻言:“孫兒一心向學,眼下正處於關鍵時期,科舉之路漫漫,實不敢有絲毫懈怠。”
“讀書固然重要,可子嗣之事也刻不容緩。”俞老夫人的語氣有些急切:“你看看你父親那一輩,你父親隻你一個子嗣,我怎能不急?”
俞修神色恭敬,卻語氣堅決:“祖母,孫兒以為,讀書與子嗣,兩者同樣重要。但此時若沉迷於兒女情長,大肆收納通房,難免會分散精力,誤了讀書大業。‘業精於勤,荒於嬉’,孫兒不想因一時之歡,荒廢了學業,辜負了祖母的期望。”
他向前走了一步,拱手道:“孫兒鬥膽反問祖母,若因沉溺於男女之事,導致學業無成,日後又如何能肩負起家族重任?”
俞老夫人聽了這話,一時語塞,不過讓他提兩個通房,他竟這許多說辭。
老夫人心中雖有不滿,但也不得不承認俞修所言有理。
她靠在椅背上,沉默片刻,緩緩開口:“修兒,你能有這般誌向,祖母自然欣慰。隻是這子嗣之事,也不能一味拖延。”
俞修再次欠身行禮,態度依舊恭謹:“孫兒並非要拖延,隻是覺得有九娘和蕪菁足矣,‘少則得,多則惑’,於孫兒而言,人多未必是福。”
俞老夫人聽後,眉頭已然皺起,不自覺便想到四子的一屋子通房和妾室。
隻覺都不中用。
尤媽媽失望至極,多番努力,偏十二公子就是不肯。
如此,她也隻好放棄,早些為絮娘尋個好婆家,免得年歲拖大了。
次月,絮娘的事便差不多定下了,又提了個名喚宜寧的上來,以後頂替絮娘的活計,先由芄蘭手把手地帶著,絮娘則在屋裏待嫁。
眼看著絮娘有了好婆家,九疑也開始為雲霞尋摸起來。
雲霞、芄蘭、梓晴都到了適婚的年紀,自己作為少夫人,自要為她們尋個安穩歸宿。
芄蘭自是不必說,俞修身邊的辰陽相中了芄蘭,俞修也有意成全,隻不知是何時。
梓晴雖在她身邊服侍,說到底是四夫人的人,她也不好貿然插手。
而雲霞則是自小在她身邊服侍的,平日裏做事踏實可靠,九疑得好好為她尋個好人家。
於是,九疑私下裏詢問了雲霞的心意,若是願意以後跟在她身邊,便將婚事托給俞修,讓俞修去尋合適的人,最好是身邊人。
若不願為奴為婢,她也可放了身契,讓雲霞風風光光地嫁出去,往後她就是雲霞的娘家人。
乍聽此言,雲霞沒有任何猶豫,直言要一直跟著九疑。
雲霞自小便跟在九疑身邊,到昆山的這些日子,她也見識到了許多從前未曾見過的,也學到了許多。
就說尤媽媽,那樣的體麵風光,掌管著一府的對牌,府裏的夫人、少夫人,哪個見了她不得好言好語的。
九疑顯然沒想到雲霞會如此果斷地做出選擇,當日便將此事托給俞修。
俞修知曉這事的分量,必會好好擇選。
既沒有名分,想來也不會惹少夫人不快。
不管未來能否誕下子嗣,隻要老夫人開口,不過一句話的事。
思及此,尤媽媽更覺此提議堪稱絕妙。
俞老夫人忖度著,通房說到底也就是貼身丫鬟,平日裏端茶倒水、鋪床疊被,若有了身孕,自然而然便抬為妾室。
覷了眼尤媽媽,又想著,絮娘和芄蘭如今做的本也就是這些事,拿著大丫頭的月錢,隻沒有被沾過身子,無通房之名。
“可有合適的人選。”俞老夫人目光直直地盯著尤媽媽。
尤媽媽有片刻的怔愣,原以為老夫人會直接說提絮娘和芄蘭,畢竟絮娘服侍在公子身邊,大家心裏都明白遲早有這麽一天,可公子遲遲沒有行動。若老夫人開口,那就不一樣了。
她定了定神,迅速整理好思緒,臉上堆起恭敬的笑容,說道:“老夫人,這些日子奴婢一直留意著府裏的丫頭。有幾個模樣清秀、手腳勤快的,性子看著也溫順。不過,這事兒還得細細考察,畢竟是伺候公子的人,得方方麵麵都合適才行。”
其實大多女子在出嫁前便會挑選合適的陪嫁,以便日後身子不便時能有貼心可靠之人在旁照應,也能讓夫君身邊不缺人伺候。
尤媽媽見慣了這些,所以覺得十二少夫人的行為有些難以理解。
在她看來,女子出嫁帶陪嫁丫鬟,陪嫁丫鬟被收作通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十二少夫人瞧著卻無絲毫動作,也沒見帶了什麽樣貌出挑的丫頭。
如此也好,絮娘也能有更多機會。
尤媽媽微垂著頭,接著說道:“隻是,老夫人,您看這絮娘和芄蘭,平日裏伺候公子也盡心盡力,一直規規矩矩的。要是能由您出麵給她們一個通房的名分,也能讓公子身邊的伺候更加周全,省了重新調教新人的功夫。”
尤媽媽這番話說的極為懇切,麵上滿是為俞家著想的神情,又沒有隻提絮娘一人。
她心裏清楚,隻要俞老夫人點頭,這事兒就成了大半。
俞老夫人多番思量,還是覺得有必要做這件事,多兩個人也能多些機會。
然而,俞修還是拒了,隻言:“孫兒一心向學,眼下正處於關鍵時期,科舉之路漫漫,實不敢有絲毫懈怠。”
“讀書固然重要,可子嗣之事也刻不容緩。”俞老夫人的語氣有些急切:“你看看你父親那一輩,你父親隻你一個子嗣,我怎能不急?”
俞修神色恭敬,卻語氣堅決:“祖母,孫兒以為,讀書與子嗣,兩者同樣重要。但此時若沉迷於兒女情長,大肆收納通房,難免會分散精力,誤了讀書大業。‘業精於勤,荒於嬉’,孫兒不想因一時之歡,荒廢了學業,辜負了祖母的期望。”
他向前走了一步,拱手道:“孫兒鬥膽反問祖母,若因沉溺於男女之事,導致學業無成,日後又如何能肩負起家族重任?”
俞老夫人聽了這話,一時語塞,不過讓他提兩個通房,他竟這許多說辭。
老夫人心中雖有不滿,但也不得不承認俞修所言有理。
她靠在椅背上,沉默片刻,緩緩開口:“修兒,你能有這般誌向,祖母自然欣慰。隻是這子嗣之事,也不能一味拖延。”
俞修再次欠身行禮,態度依舊恭謹:“孫兒並非要拖延,隻是覺得有九娘和蕪菁足矣,‘少則得,多則惑’,於孫兒而言,人多未必是福。”
俞老夫人聽後,眉頭已然皺起,不自覺便想到四子的一屋子通房和妾室。
隻覺都不中用。
尤媽媽失望至極,多番努力,偏十二公子就是不肯。
如此,她也隻好放棄,早些為絮娘尋個好婆家,免得年歲拖大了。
次月,絮娘的事便差不多定下了,又提了個名喚宜寧的上來,以後頂替絮娘的活計,先由芄蘭手把手地帶著,絮娘則在屋裏待嫁。
眼看著絮娘有了好婆家,九疑也開始為雲霞尋摸起來。
雲霞、芄蘭、梓晴都到了適婚的年紀,自己作為少夫人,自要為她們尋個安穩歸宿。
芄蘭自是不必說,俞修身邊的辰陽相中了芄蘭,俞修也有意成全,隻不知是何時。
梓晴雖在她身邊服侍,說到底是四夫人的人,她也不好貿然插手。
而雲霞則是自小在她身邊服侍的,平日裏做事踏實可靠,九疑得好好為她尋個好人家。
於是,九疑私下裏詢問了雲霞的心意,若是願意以後跟在她身邊,便將婚事托給俞修,讓俞修去尋合適的人,最好是身邊人。
若不願為奴為婢,她也可放了身契,讓雲霞風風光光地嫁出去,往後她就是雲霞的娘家人。
乍聽此言,雲霞沒有任何猶豫,直言要一直跟著九疑。
雲霞自小便跟在九疑身邊,到昆山的這些日子,她也見識到了許多從前未曾見過的,也學到了許多。
就說尤媽媽,那樣的體麵風光,掌管著一府的對牌,府裏的夫人、少夫人,哪個見了她不得好言好語的。
九疑顯然沒想到雲霞會如此果斷地做出選擇,當日便將此事托給俞修。
俞修知曉這事的分量,必會好好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