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修應聲後,又將仆婢喚來服侍俞老爺,直至一切妥帖,方安心徐步退出。


    行至院外,便迎麵遇見五夫人。


    此時的五夫人,在劉媽媽的攙扶之下緩行而來,盡管步伐看似平穩如常,但那略顯緊湊的步伐間距、微微提起腳跟快速落地的方式以及她緊緊皺起的眉頭,均在無聲中透露著她內心的焦灼與忐忑。


    然而在這份不安之中,卻又暗藏一抹喜色,喜的是外院諸般事務,終究要有人接手。


    步入院中,隻見俞五爺頹然跪坐,膝頭處衣裳已然滲出血絲,此情此景不禁令她心頭一緊。


    但心裏又切實明白,除非裏屋那位發話,否則自家夫君便隻能這般長跪不起。


    此刻婆母正忙於喪儀諸般細務,裏頭就公爹在,身為兒媳自不便進屋寬慰,索性跪在俞五爺身邊,總會有人進去通傳。


    院落內外,仆婢穿梭不息,有持盂捧水的,有端藥送湯的,還有疾奔傳遞消息的,直至月華悄然攀上枝頭,他們夫妻二人仍舊被冷落在這一片忙碌的邊緣。


    約摸已過一個時辰,五夫人雙膝受壓之痛愈發難忍,遂微挪身軀,貼近了俞五爺身邊,低語之間,僅吐出二字。


    俞五爺耳畔未及清晰捕捉,疑惑之下擰眉轉向五夫人,以同樣低沉的聲音詢問:“什麽?”


    五夫人強忍疼痛,貝齒輕咬朱唇,略微提高了音量,幾乎傾盡全力重複道:“裝......暈。”


    聞言,俞五爺先是麵露愕然,顯然是對五夫人的這個提議感到意外。


    轉瞬即逝的猶豫之後,他眸中悄然流轉一抹讚許之色,反複考量著這個突發奇想的可能性,他也實在是痛啊。


    須臾之間,他微微頷首。


    隨後,他調整了一下跪姿,突然身子一軟,有模有樣地往旁邊倒去,五夫人適時地攬住他,配合著做出驚慌之色,一邊緊緊抓住俞五爺的手臂,一邊高聲喚來上房的仆婢:“快來人呐!五爺他受不住啦!”


    五夫人帶來的劉媽媽一行人也跟著驚慌起來。


    頃刻間,這番變故吸引了上房仆婢們的目光,紛紛急促奔走,前去稟報。


    五夫人自知不宜四處張望,隻能以眼角餘光掃視周遭動靜。


    隻聞得一聲吱呀悶響,緊接著細碎的腳步聲紛至遝來。


    此時此刻,時間仿佛被拉長,每一息都顯得格外漫長,然後,卻遲遲未見有人前來。


    直至嘩啦一聲巨響,一盆冷水兜頭潑下,俞五爺頓感一股透心涼意貫穿全身。


    五夫人因緊攬著他,未能避開這突如其來的水幕,兩人皆是渾身濕透,衣衫緊貼肌膚,那刺骨的冰寒令他們不約而同打了個冷戰。


    在這冷水激淋之下,俞五爺竟直接坐了起來!


    兩人心照不宣,深知這丫鬟絕無此等膽量,定是受了俞老爺的暗中授意,因此並未對潑水的丫鬟加以責難。


    “老爺請五爺進去。”那潑水丫鬟手中還端著水盆,平靜地說道。


    話音剛落,另一名丫鬟迅疾遞過一件土黃色的披風給劉媽媽,又伸手去扶五夫人。


    “老爺有言,請五夫人先行迴去。”


    聞此言,五夫人隻覺心頭火起,身為五房正室,卻在這滿院仆婢麵前受此冷遇,她如何能在日後維持尊嚴、立下威儀?


    然而轉念又想,公爹此舉定是知道夫君裝暈,否則也不會直接一盆涼水,不覺訕訕。


    此刻的俞五爺,由兩名算不得健壯的婆子一左一右攙扶著,那濕透貼身的衣衫雖顯狼狽,但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膝蓋以下仿佛被剝離了知覺,每挪動一步,猶如萬千鋼針穿刺骨節,酸楚痛麻直透心底。


    直到被人小心翼翼地安置在鋪滿軟墊的矮榻上,痛苦才稍有舒緩。


    目光觸及僅僅一日未見便已顯得憔悴不堪的父親,俞五爺心中一陣抽搐,酸澀之意油然而生。


    “父親,兒錯了......”他哽咽著,淚水已在眼眶中打轉,很快又順著臉頰滑落,一滴滴落在手背、衣衫、軟墊上。


    坐在榻上的俞老爺輕輕抬手一揮,房中的眾人便識趣地退去,待得屋門緩緩關閉,室內重歸寧靜,俞五爺才哭訴起來。


    “父親,昨晚根本無人來遞消息,直到天都亮了才來人說家裏出事了,兒便馬不停蹄地迴來了。”


    去的終究是自小一起長大的兄長。


    而俞老爺望著老五如此哀慟,亦是心有戚戚焉,對於昨夜無人傳遞消息一事的真偽,他早已了然於胸。


    但,錯便是錯。


    “此事暫且按下不提。”言至此處,俞老爺眉眼間閃過一絲深思,旋即話音一轉,“太祖睿智,如今你大哥二哥四哥不必迴來奔喪,你三哥......”


    說到此處,俞老爺喉頭似有千斤重負,幾番吞咽後,方徐徐道出:“從今往後,你便接手你三哥的事務。”


    原先,百官在聽聞祖父母、伯叔兄弟去世的消息後,都需前去奔喪。


    但太祖深覺此舉不妥,是以規定除了父母及祖父母去世必須丁憂外,對於其他親屬的去世,官員們不得親自前往奔喪,隻能派人前去致祭。


    若無此規,可能會出現一個人連續遭遇五六次喪事的情況,或者因為奔喪的路程有數千裏之遠,導致官員們實際在任的時間大大減少,職位更替變得頻繁,這樣就會導致官位空缺,政務荒廢。


    俞老爺不由一歎,隻可惜今聖......


    也幸而有這樣一項規定,否則正值上升期的長子和才赴任的四子的位置定會被人補上。


    盡管循製,待服喪期滿重返朝堂時,品階爵祿當與往日無異,但哪有好位置等著你,且朝廷局勢瞬息萬變,一朝天子一朝臣,失勢複得勢之事猶如逆水行舟,難上加難。


    為著這個,他也得多撐幾載。


    俞五爺的淚因這突然的消息而減緩幾分,雖在意料之中,卻哪有親口聽到來的令人震撼。


    在外任職的兄弟不必迴來奔喪,家中諸人卻必須守喪。


    自今日起,俞五爺等人皆需為亡兄守孝一年以盡手足之情;三房子女,需按照禮法守喪三載;侄子女輩,則需持重一月,哀悼先人。


    於是呢,俞五爺那些花花事,可不敢再有。


    至於俞修的婚事,也不得不暫時擱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疑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小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小元並收藏九疑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