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剛邁出幾步,便被身後劉媽媽的急切唿喚截住步伐。


    “夫人,請留步。”


    劉媽媽言罷,順手接過丫鬟遞上的帷帽。


    那帷帽,采擷了江南最細膩的竹絲編就,帽身修長雅致,冠沿寬大且略微翹起,其上覆以一層麵紗薄如蟬翼,這層紗幔之上,精巧地繡上了幾朵含苞待放的並蒂蓮花。


    察覺母女二人轉身迴望,劉媽媽才雙手恭敬地將帷帽奉上,笑容可掬地道:“外麵有風,姑娘還是戴上遮擋一下為好。”


    九疑聞聲並未立即接下帷帽,而是先向桑夫人投去了征詢的目光。


    她記得,在成縣時,家中所用的帷帽樣式頗為樸素,由於並不常戴,母親給她的那一頂僅是由當地的普通麥秸稈編結而成,冠簷窄而簡練,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點綴。


    而在三房院中時,九疑曾見過六娘的帷帽,每一頂皆風格迥異,有寬簷的,也有窄邊款式,甚至還有幾頂疊加了多重紗幔。


    入俞府數月雖從未出去過,但她知道,六娘每次出去都會戴。


    其實,她有數次外出的機會,但聞家姊妹總是明裏暗裏地關注她的舉動,六娘又一向與聞十七娘交好,凡是有六娘的地方,聞十七娘幾乎從不缺席,她可不想在旁人府中出什麽岔子,索性都拒了。


    桑夫人是由昆山嫁出去的,對這些禮數自是了然於心。若九疑就這樣出去,難免會引來外院小廝的竊竊私語和非議,終是點頭示意九疑接下。


    按道理來說,桑夫人也應戴上帷帽,然而在成縣久居的她,早已沒了這樣的習慣。


    劉媽媽遞過去才安心轉身往迴走,若非丫鬟提醒差點就忘了這個,這可是五夫人特意叮囑的。


    昨晚雖隻有五夫人與桑夫人二人在房中共話,但通過五夫人的詳述,劉媽媽已完全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即便如今事態複雜,桑家九疑也是注定要留在俞府的,避不開。


    眼看九疑即將年滿十四,按照常理早該定下了。雖然五夫人未曾明言,但跟隨五夫人身邊已有二十多載的劉媽媽又怎會不知其中深意?她心中估算著,不久之後可能就會迴一趟劉府。


    九疑最後迴頭看了一眼門內,而後便與桑夫人隨著方才看守垂花門的婆子沿著迴廊緩緩而行,穿過繁茂的花木叢和假山流水,終於來到了院落東南隅一座巍峨大門前。


    門外,跟著桑夫人一路由成縣過來的四名隨從早已備好車駕,隻等二人出來便能立即啟程。


    而車駕後方,還停著一輛馬車,隻見那車身整體采用上等硬木精製而成,車身寬大而穩重,覆以厚重的朱漆。車體兩側鑲嵌著細膩的浮雕,雕著吉祥如意的雲紋圖案,精細入微。


    反觀那馬匹,卻顯得有些無精打采,蹄子也在院外石板麵上不時輕叩。


    此刻,車簾在侍從手中輕輕掀起一角,從裏頭走出一個著玉色長衫的少年郎君,他雙眉如墨畫,鼻梁挺直如峰巒,一雙眼睛明亮有神。


    踩著朱漆馬凳下了馬車便步履從容,不急不躁地向九疑二人走來。


    九疑隻能隔著一層紗幔看他,他的身影由遠及近,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由模糊的看不清,漸漸凝聚出清晰的輪廓。


    然而,那輪廓始終隻是輪廓,再窺不見更多。


    他來幹什麽呢,今日不是該去學裏麽,他怎會知道她今日要走,又或許,隻是湊巧。


    隨著他越走越近,九疑隻覺自己胸膛處一個勁兒的猛跳,長久以來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思緒在這一刻如同沸水般翻湧起來。


    她極力試圖控製自己紊亂的心緒,努力讓那在胸口狂跳不止的心平靜下來,尤其不願這聲響被身旁的娘察覺。


    幸而有帷帽上的薄紗遮掩住了她的麵容,她想。


    俞修此番是首次目睹九疑佩戴帷帽,也是頭一迴見到她身著如此豔麗的衫子,隻那衣裳有些舊,想來應是來昆山之前常穿的。


    直到即將走近九疑跟前,他才驀然發覺,九疑的身量似乎又拔高了一些。


    昨日因相隔甚遠,未能仔細看清她的容貌和身形變化,隻是與上次旬休時相見相比有所感覺。


    桑夫人注意到九疑停下了腳步,轉而看向馬車中走出的那位麵目秀逸的小郎君。


    見那人正朝著她們穩步走來,心中猜測這或許是俞府的哪位小郎君,旋即又想到這裏是在俞府之外,也許並非來自俞家。


    正當她準備低聲詢問九疑之際,那小郎君已徑直走到她麵前,深深一揖。


    “小侄俞修,序十二,見過伯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疑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小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小元並收藏九疑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