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之敬隻知道這位朱姓女子要攔截這位胖和尚,至於什麽目的也不清楚。


    丐幫經過十幾天的跟蹤發現,有好幾幫勢力的人也跟著胖和尚。


    經判斷這胖和尚目的地是大約是嵩山少林寺。


    他們為什麽追蹤這個和尚?這裏麵一定有秘密。


    是的,這裏麵有個大秘密。


    唐朝時代的日本屬於“奈良時期”,日本的佛教自朝鮮半島引入。


    但是日本的僧人不守戒律,殺生、飲酒、吃肉、娶妻,寺院演變成了逃稅的私人武裝集團。


    日本當時的天皇本人信奉佛教,不願意效仿中原“武帝滅佛”,大寺院受到了各路諸侯勢力的牽製,日本佛教問題成為了頭疼的事。


    孝謙天皇主張佛門之事由內部自行解決,從大唐邀請一位高僧到日本弘法,以改變國內佛教的風氣。


    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帶著天皇的期望隨遣唐使入唐,邀請高僧去傳授戒律。


    他們訪求十年,沒有人願意東渡日本。


    最後他們找到了揚州大明寺的鑒真和尚。


    鑒真在25歲時就已經是大明寺出任主持了,是當時頗有聲望的律宗高僧。


    鑒真在大明寺周邊的江南地區弘法布道長達30年之久。


    當時日本僧人來的時候,鑒真已經55歲了。


    鑒真希望自己弟子去日本弘法,但寺中弟子無一人迴應。


    原因是主要是背井離鄉,而且那個年代的航海技術很落後,前往日本的在海上極其危險。


    鑒真見諸弟子保持沉默,也沒有辦法強迫別人去日本。


    晚上,榮睿、普照找到了鑒真,他們遊說鑒真,到了日本乃是一國的佛教領袖,全日本佛教以他馬首是瞻,天皇承諾待他如國師,並可以為他建一所宏大的寺廟,那樣鑒真就可以名垂青史。


    鑒真內心有個願望就是普法大眾,在唐朝他隻是廣陵城的一名小小主持,掀不起多少浪花來。


    雖然他聲名遠播,但隻是局限於在這個百裏的小地方,如果到了日本那他的地位就是佛教至高無上的地位,與現在豈非同日而語。


    鑒真心動了,他這個人愛名勝過愛財,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在曆史上留下美名。


    他這些年搜刮了大量寶貝,其中就有王羲之真跡《喪亂帖》,這幅真跡別說當代, 就在當時已經是國寶了。


    李世民為了得到《蘭亭序》都使了各種手段,如果讓世人知道《喪亂帖》在他這裏 一定會保不住的。


    鑒真想到他如果到了日本,這些東西可保他的地位更加鞏固。


    其他王獻之的真跡,佛教肉舍利子,西藏天珠等等寶貝數不勝數,如果這些換他一個國師的地位,他會毫不猶豫的獻出來。


    其實不光是這些寶貝,他去日本將大唐不許外傳的造船術,冶鐵技術也帶了過去。


    還帶去了中藥種子,中藥材種植方法的書籍,醫書等等各類書籍。


    他隻考慮自己的利益,卻不知道這種大什麽民族的民族尿性,屬於典型的白眼狼性質。


    不說別的,唐朝初年,日本400多艘戰船對戰大唐僅120艘船,結果日本海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全軍覆沒,這一切都得益於唐朝的戰船先進,戰船不僅大跑得快又靈活。


    千年之後的甲午戰爭日本把清政府打得大敗,誰又能把責任推到唐朝的這位大和尚身上呢?


    有人說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傳播佛教文化是好事,但是別把危及國家安全的秘密帶給他國,他當時已經違反了唐朝法律。


    這種事情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如同今天的間諜販賣了國家軍事機密,其罪當誅。


    而且鑒真是偷渡去的,他沒有得到弟子們的支持和官方的同意。


    當時,唐朝的通商政策是“隻進不出”,違反禁令者以叛國論處。


    所以,鑒真要想前往日本,隻能偷渡。


    其實,老天爺也不想讓他去,他一共去了六次才成功。


    為了抵達日本,鑒真可謂是客服了種種艱難險阻,他用了十年的光陰,偷渡了六次,並且雙目也因此失明。


    他這種為名垂千古將生死置於身後,很難不成功。


    鑒真偷渡的第一步是造船,就在他們造好船將要出發的前一天,一位弟子告日本遣唐使是海盜,鑒真大師受其蒙騙造船準備出海。


    因此,官府將他們抓進牢獄審問,鑒真用了些手段,官方說誣告才放了這些人,第一次東渡日本以失敗告終。


    其實,這些人跟海盜有什麽區別嗎?


    753年,與第一次東渡已時隔十年,鑒真與日本遣唐使,還有十幾名弟子踏上了第六次東渡的旅程,終於成功到了日本。


    日本的民眾們夾道歡迎,伏地迎接,道路上鋪滿了鮮花,熱烈表達對大師的敬意。


    日本的天皇以及皇室全員都來迎接鑒真,鑒真還被封為“傳燈大法師”,“大僧都”,掌管日本全部的僧尼,鑒真走向了人生的最高度。


    鑒真在日本弘揚佛法,推行佛教律宗戒律,逐步改掉了日本僧人的陋習。


    鑒真將佛法、製度、建築、中醫、書法、雕塑技藝等等這方麵許多知識帶到了日本,所以,日本人稱鑒真和尚為 “文化之祖”。


    據說製作豆腐的技藝也是鑒真和尚帶去的。


    佛法在於普渡眾生,講求的是一種大愛,無國界,更沒有種族的分別,所以鑒真在曆史上對佛教的功德不容置疑。


    對於日本的經濟發展他做了巨大貢獻。


    有時候真的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就是日本人?


    因為在古代日本為學習中華文化,派了不少人來到中國一直潛伏學習。


    特別是唐朝時期日本實行大規模全方位的“以華為師”策略,先後18次派出遣唐使團,每次使團人數最高達到千人之多。


    這些人都是他們在國內選出的人才,他們留在中華學習政治製度、醫學、建築、藝術等各方麵的知識。


    甚至有的學習時間達到二三十年之久,他們在迴到日本後常常受到政府的重用。


    因為向中國學習受益巨大,所以當時日本把中國稱為“父國家”,把自己稱為“兒國家”。


    當時的天皇孝謙女皇以鑒真的設計修建了當時最大的寺廟“唐招提寺”。


    因為孝謙女皇酷愛書法,唐招提寺的幾個大字也是孝謙模仿王羲之與王獻之的字體所書。


    公元754年,鑒真給孝謙天皇授了戒。


    四年之後,孝謙女皇退位,並皈依了佛門。


    但是,孝謙在寺廟裏吃齋念佛久了卻耐不住寂寞,很快就和鑒真弟子道鏡和尚好上了。


    764年,孝謙廢掉淳仁天皇,又坐上了皇位,而和尚道鏡也跟著當上了國師。


    然而當道鏡有了權勢之後,他卻想奪取皇位,結果謀反未遂,最後被孝謙趕出了宮。


    道鏡沒有死,他手裏有一件鑒真和尚貼身留下的寶物。


    鑒真和尚上交日本了大部分寶物,但還有一件寶物沒有交也沒有對人說,他一直隨身攜帶,直到去世時留給了道鏡。


    而道鏡在躲避追殺中寶物被跟著鑒真來到日本的道明和尚得到。


    道明跟從鑒真的時候年齡才十五六歲,他聰明機靈,平時服侍鑒真,知道了鑒真的秘密。


    鑒真在雙目失明後就是用這件寶貝治愈好的。


    這件寶貝傳說可以說是能讓久病的人起死迴生,肉身有外傷內傷會痊愈,身體有殘疾都會重新長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晚來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睡夢羅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睡夢羅漢並收藏南唐晚來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