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後續
抗旨他都敢,還有什麽不敢做? 作者:灰鼠鬆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各項事情的敲定,一切都開始變得忙碌起來。
耶羅揭願賭服輸,第二天就把兩千七百匹馬送到了天臨城。
多出來的兩百匹馬,自然是買煤炭的錢。
之所以這麽快,那是因為在他來之前,就已經在距離天臨城一百裏外的地方把馬準備妥當。
當然,這次雪鷹部族,沒少被他壓榨了一把。
這兩千多匹馬,大多數都是從雪鷹部族那裏要來的。
時間轉眼過去了一個月,互市的市集已經基本完工,隻有一些隱蔽工程還在秘密進行。
耶羅揭迴去之後,北戎可汗也正式把和大燕境州達成的互市協議以文書的形式下發到其他各個部族。
當得知這件事後,其他部族的族長都還有些不敢相信。
隨即就派人過來打探情況。
直到看到互市的集市已經在建造,這才知道這件事是真的。
於是,整個草原都沸騰了。
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居然有一天他們可以直接跟大燕的人做生意,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樣的大事在大燕這邊自然也瞞不了。
所以,很快的就傳遍了境州,傳到了滄州,然後繼續朝著更遠的地方傳播。
原本境州的商業政策就已經很吸引人了,如今又開通了和北戎的互市。
瞬間,無數人看到了商機。
從而,不可避免的再一次帶動了人口大規模的向境州流動。
當然對於這種情況,之前已經有一個一次,而且事先早有準備。
因此並沒有鬧出什麽大亂子。
當這件事傳到舞陽城,傳到大燕皇宮的時候。
大燕皇宮宣政殿旁的玉虛閣,原本這裏是燕帝臨時休息的地方。
如今內閣組建起來後,這裏就被用作內閣的辦公之所。
此時玉虛閣內。
幾名內閣成員看著滄州刺史遞上來的奏折,都沉默不語。
所有人都沒想到境州居然私自跟北戎達成互市協議,這種重大的事件理應有朝廷大臣商議之後再做決斷。
可是境州倒好,居然連上奏朝廷都沒有,更不用說讓朝廷決定是否開通互市了。
若不是滄州刺史杜德上表,所有人都還蒙在鼓裏。
這樣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裏。
所以當消息傳到舞陽城後,頓時引起整個朝堂的軒然大波。
對於北境王的獨斷專行,再一次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於是,下朝之後幾個內閣連忙聚集在一起。
作為內閣首輔的康王王恭心裏怒火連天,這段時間他非常享受大權在握的感覺。
隻是沒想到王鼎居然給他來了這麽一個大招。
這不是在挑戰他的權威嘛。
雖然他心中恨不得把王鼎弄死,但是臉上卻沒有絲毫表現出來,而是一臉嚴肅的看了其他人一眼。
問道:“諸位,你們對於境州目前發生的事情有何感想,我們又該如何處理?”
看到作為內閣首輔的王恭已經發話,吏部尚書李輔國跟著開口,“與北戎開通互市,對於改善兩國關係而言確實很有幫助。北境王此舉不得不說是一招妙招,不得不服。”
“然則,這事畢竟是大燕和北戎兩個國家層麵的事。”
簡短的說了兩句之後,李輔國便閉口不言,話也隻說到了一半。
能坐在這裏的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李輔國的意思。
他的意思無非是這事關兩國邦交的大事,然而王鼎卻私自處理,有越權之嫌。
而這個越權,越了誰的權?
自然是舞陽城各位王公大臣們的權以及皇宮內,這個月已經很少露麵的燕帝的權。
另一邊的太師江哲看向沉思的兵部尚書徐俊,說:“徐尚書,你和北境王乃是翁婿關係,而你的一家老小具皆在境州。莫非對境州的事一無所知?按理說,這有點說不通吧。”
麵對太師江哲看似平淡,實則質問的話,徐俊沒有生氣。
而是一臉平靜的迴答:“太師多心了,雖然本官和北境王確實有著這層關係,而且本官的家小確實在北境王家中做客。”
“然則,這又和本官知不知道境州發生的事有何關聯?莫非太師是認為本官敢對北境王所做之事指手畫腳?”
“北境王乃是大燕一等親王,又是境州最高統治者。以太師的威望或許敢對北境王的所作所為指手畫腳,然而本官怎麽敢和太師相比。”
徐俊的一番話不由得讓太師江哲老臉微微一紅,不過卻也很快消失。
畢竟都是老江湖了,論不要臉的程度,天下人應該就屬大燕朝堂中的一幫人為最。
江哲被徐俊說了兩句心中也有些不痛快,不過卻也辯駁不得,畢竟是他先對徐俊發難。
徐俊隻是見勢反擊了一下。
雖然他資曆高,威望重。
若是對舞陽城的各位王爺耳提麵命一番他還敢,畢竟這些王爺都在京城,而且還都對著皇位有著幻想。
對外的形象一定要保持好,這樣才能爭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因此就算被說上兩句就算心中不痛快,也隻能默默忍受,表麵還要裝作一副受教的模樣。
但是王鼎遠在境州,而且還是境州大都督,眼下又對皇位無望。
他若是敢跑去境州對王鼎這個北境王指手畫腳一番,說不得後果會是什麽樣呢。
“互市乃是創舉,可以說曆朝曆代都未曾有過。北境王此舉確實可以算是開天辟地,震驚世人。”
“也許這對於大燕來說是個機會,甚好,甚好。”
工部尚書劉敏作為太子王禹的人,而王禹又想拉攏王鼎,跟王鼎打好關係。
所以劉敏自然會幫王鼎說話。
而他的一番話,讓王恭和李輔國幾人不由得皺眉。
因為說了等於沒說。
現在他們討論的是該如何處置這件事,而不是和稀泥。
隻有徐俊有些驚訝的看了劉敏一眼,不知道他是真的具有別樣的眼光,還是另有他意。
耶羅揭願賭服輸,第二天就把兩千七百匹馬送到了天臨城。
多出來的兩百匹馬,自然是買煤炭的錢。
之所以這麽快,那是因為在他來之前,就已經在距離天臨城一百裏外的地方把馬準備妥當。
當然,這次雪鷹部族,沒少被他壓榨了一把。
這兩千多匹馬,大多數都是從雪鷹部族那裏要來的。
時間轉眼過去了一個月,互市的市集已經基本完工,隻有一些隱蔽工程還在秘密進行。
耶羅揭迴去之後,北戎可汗也正式把和大燕境州達成的互市協議以文書的形式下發到其他各個部族。
當得知這件事後,其他部族的族長都還有些不敢相信。
隨即就派人過來打探情況。
直到看到互市的集市已經在建造,這才知道這件事是真的。
於是,整個草原都沸騰了。
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居然有一天他們可以直接跟大燕的人做生意,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樣的大事在大燕這邊自然也瞞不了。
所以,很快的就傳遍了境州,傳到了滄州,然後繼續朝著更遠的地方傳播。
原本境州的商業政策就已經很吸引人了,如今又開通了和北戎的互市。
瞬間,無數人看到了商機。
從而,不可避免的再一次帶動了人口大規模的向境州流動。
當然對於這種情況,之前已經有一個一次,而且事先早有準備。
因此並沒有鬧出什麽大亂子。
當這件事傳到舞陽城,傳到大燕皇宮的時候。
大燕皇宮宣政殿旁的玉虛閣,原本這裏是燕帝臨時休息的地方。
如今內閣組建起來後,這裏就被用作內閣的辦公之所。
此時玉虛閣內。
幾名內閣成員看著滄州刺史遞上來的奏折,都沉默不語。
所有人都沒想到境州居然私自跟北戎達成互市協議,這種重大的事件理應有朝廷大臣商議之後再做決斷。
可是境州倒好,居然連上奏朝廷都沒有,更不用說讓朝廷決定是否開通互市了。
若不是滄州刺史杜德上表,所有人都還蒙在鼓裏。
這樣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沒有把朝廷放在眼裏。
所以當消息傳到舞陽城後,頓時引起整個朝堂的軒然大波。
對於北境王的獨斷專行,再一次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於是,下朝之後幾個內閣連忙聚集在一起。
作為內閣首輔的康王王恭心裏怒火連天,這段時間他非常享受大權在握的感覺。
隻是沒想到王鼎居然給他來了這麽一個大招。
這不是在挑戰他的權威嘛。
雖然他心中恨不得把王鼎弄死,但是臉上卻沒有絲毫表現出來,而是一臉嚴肅的看了其他人一眼。
問道:“諸位,你們對於境州目前發生的事情有何感想,我們又該如何處理?”
看到作為內閣首輔的王恭已經發話,吏部尚書李輔國跟著開口,“與北戎開通互市,對於改善兩國關係而言確實很有幫助。北境王此舉不得不說是一招妙招,不得不服。”
“然則,這事畢竟是大燕和北戎兩個國家層麵的事。”
簡短的說了兩句之後,李輔國便閉口不言,話也隻說到了一半。
能坐在這裏的都是聰明人,自然知道李輔國的意思。
他的意思無非是這事關兩國邦交的大事,然而王鼎卻私自處理,有越權之嫌。
而這個越權,越了誰的權?
自然是舞陽城各位王公大臣們的權以及皇宮內,這個月已經很少露麵的燕帝的權。
另一邊的太師江哲看向沉思的兵部尚書徐俊,說:“徐尚書,你和北境王乃是翁婿關係,而你的一家老小具皆在境州。莫非對境州的事一無所知?按理說,這有點說不通吧。”
麵對太師江哲看似平淡,實則質問的話,徐俊沒有生氣。
而是一臉平靜的迴答:“太師多心了,雖然本官和北境王確實有著這層關係,而且本官的家小確實在北境王家中做客。”
“然則,這又和本官知不知道境州發生的事有何關聯?莫非太師是認為本官敢對北境王所做之事指手畫腳?”
“北境王乃是大燕一等親王,又是境州最高統治者。以太師的威望或許敢對北境王的所作所為指手畫腳,然而本官怎麽敢和太師相比。”
徐俊的一番話不由得讓太師江哲老臉微微一紅,不過卻也很快消失。
畢竟都是老江湖了,論不要臉的程度,天下人應該就屬大燕朝堂中的一幫人為最。
江哲被徐俊說了兩句心中也有些不痛快,不過卻也辯駁不得,畢竟是他先對徐俊發難。
徐俊隻是見勢反擊了一下。
雖然他資曆高,威望重。
若是對舞陽城的各位王爺耳提麵命一番他還敢,畢竟這些王爺都在京城,而且還都對著皇位有著幻想。
對外的形象一定要保持好,這樣才能爭取到更多人的支持。
因此就算被說上兩句就算心中不痛快,也隻能默默忍受,表麵還要裝作一副受教的模樣。
但是王鼎遠在境州,而且還是境州大都督,眼下又對皇位無望。
他若是敢跑去境州對王鼎這個北境王指手畫腳一番,說不得後果會是什麽樣呢。
“互市乃是創舉,可以說曆朝曆代都未曾有過。北境王此舉確實可以算是開天辟地,震驚世人。”
“也許這對於大燕來說是個機會,甚好,甚好。”
工部尚書劉敏作為太子王禹的人,而王禹又想拉攏王鼎,跟王鼎打好關係。
所以劉敏自然會幫王鼎說話。
而他的一番話,讓王恭和李輔國幾人不由得皺眉。
因為說了等於沒說。
現在他們討論的是該如何處置這件事,而不是和稀泥。
隻有徐俊有些驚訝的看了劉敏一眼,不知道他是真的具有別樣的眼光,還是另有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