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緣由
抗旨他都敢,還有什麽不敢做? 作者:灰鼠鬆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公公,你在京城可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之前不是已經有消息說,議和之事已經談好了嗎?”
眾人也拉長了耳朵,想聽聽李懷安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因為他們之前也聽說議和之事已經完成,這也是他們為什麽這麽鬆弛的原因。
可是既然都已經議和完畢,該說的條件都已經說好。
怎麽忽然間又來這麽一道聖旨,讓王鼎這個北境王去和談?
關鍵是這個北境王他靠譜嗎?
完全不靠譜好吧!
讓一個不靠譜的人去完成這麽重要的事,這不是拿國家大事當兒戲嘛。
“這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隻是聽幹爹說從北戎那邊傳了一份八百裏加急奏折遞到了禦前。”
“之所以讓王爺您去北戎做議和主使,很可能和這份奏折有關。”
眾人聽到八百裏加急,不免又是一頭霧水。
按理說就算是之前的使節團上呈奏折,也要過境州吧。
可是他們這麽多人在境州,居然一個人都不知道。
這就有點詭異了。
眾人不說話,一時間整個大廳落葉可聞。
居然動用到大燕最高等級的信息傳遞,說明事情很嚴重。
“王爺,這裏麵恐怕是北戎人的陰謀,您斷然不可去。不如您謄寫一份奏折,快馬加鞭送到京城,皇上也許會重新考慮也不一定。”
方達似乎猜到了一些事情的關鍵,在別人還在沉默的時候,他連忙站出來提醒王鼎。
也許是他擔心王鼎看不出其中的關竅,所以才特意說了一下,讓王鼎提高警惕。
王鼎聽到方達的話,忍不住苦笑的搖了搖頭:“既然父皇都已經下達聖旨到了本王手上,很顯然這趟北戎之行是非去不可。”
“除非本王抗旨不尊,要不然縱是刀山火海,也要走一趟。”
眾人聞言繼續沉默,每個人的眼神神色不一,很顯然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
王鼎的死活跟他們無關,但是王鼎是北境王,而且他們還在境州。
如果王鼎去北戎出了事,那就跟他們有關了。
畢竟,這裏麵大多數人都是武將。
他們從京城率領大軍來境州幹嘛?
自然是為了保護大燕北境不受北戎人的侵犯,守護邊疆穩定。
而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便是無形中給北戎壓力。
讓北戎不敢輕舉妄動,確保出使北戎的大燕使臣的安全。
可是,現在讓王鼎去出使北戎,就不是他們這裏的威懾就能夠起到作用的了。
因為,這一看就是有陰謀在裏麵。
然而大燕皇帝沒有給他們這些武將任何指示,那意思就很明顯,他們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即可。
王鼎說完繼續說道:“再說,為了大燕邊境百姓能夠安穩的生活,為了大燕能夠度過眼前的危機。本王就算是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區區威脅,又何須放在心上。”
“王爺了不起啊。”
“王爺大義!”
“王爺赤膽忠心,吾等佩服之至。”
“王爺不愧是吾等楷模,讓吾等汗顏,慚愧慚愧。”
王鼎的話剛落下,眾人先是驚了驚,然後頓時就是一頓彩虹屁。
他們沒想到王鼎居然還有如此慷慨大義的一麵,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
這和其他皇子似乎有些不一樣啊。
此時,從京城來的幾位將軍猛然間想起王鼎在滿朝文武大臣麵前念的兩句詩。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心中不由得頗有感觸。
又想起王鼎當時說願意為大燕流盡身上最後一滴血,當時還以為這位王爺隻是說著玩,是為了抬高他的形象和逼格而已。
如今再次聽到這一番話,他們才醒悟過來。
原來這位王爺當初說的不是漂亮話,也不是說著玩的。
而是說的真心話,玩真的。
此時此刻,這大燕南衙的八衛大將軍忍不住對王鼎生出一股敬佩之感。
相比於其他皇子隻知道爭權奪利,似乎這個皇子要更加有魄力和擔當。
而且有好東西還喜歡和大家分享。
隻可惜,
北境王也隻能永遠是北境王,僅此而已了。
“好了,沒你們的事了,你們都迴去忙吧!”
眾人見此也沒什麽好的意見,紛紛告辭離開。
等所有人都走後,王鼎坐在椅子上一臉陰沉。
他百分之百敢肯定是朝中有人想要害他,而想出讓他前往北戎餿主意的人肯定是這次使節團中的某一個人,而且位置不低。
因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接觸到多爾頓,也才能讓多爾頓提出這樣的條件。
他之所以認為其中有多爾頓的身影在裏麵,自然是有他的看法。
因為隻有像多爾頓這樣的北戎高層親自開口要他前往北戎,燕帝才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看來他滅掉坎德拉那一千多的北戎大軍,讓北戎人很是惱怒。
不過這也不奇怪,換做是他他也很惱怒。
畢竟北戎之前麵對大燕那都是強者看弱者的心態,如今一支北戎大軍被另一支人數相當的大燕大軍不費吹灰之力的消滅得幹幹淨淨。
這讓北戎人不破防都難。
因為這打碎了他們的形象,也把他們的傲氣踩在地上瘋狂的摩擦。
所以,昨晚這次北戎主將的多爾頓恨他就不難理解了。
這次北戎之行可以說危機重重。
關鍵是他還不能不去,如果是一般人如果不想去,大不了一走了之,跑到山上去當個山大王也行。
關鍵他是皇家中人,他若是逃跑,估計跑到天涯海角都要被追兵追捕。
若是去做山大王?
估計還沒幾天,就有數萬大軍進山圍剿他了。
所以,別看一個皇親國戚的身份很牛逼。
可是,
這身份同樣也要承擔很多沉重的負擔。
看著手中的聖旨,王鼎把它扔在一邊,然後快步走出房間。
這,北戎,鬼才去呢。
眾人也拉長了耳朵,想聽聽李懷安是不是知道些什麽。
因為他們之前也聽說議和之事已經完成,這也是他們為什麽這麽鬆弛的原因。
可是既然都已經議和完畢,該說的條件都已經說好。
怎麽忽然間又來這麽一道聖旨,讓王鼎這個北境王去和談?
關鍵是這個北境王他靠譜嗎?
完全不靠譜好吧!
讓一個不靠譜的人去完成這麽重要的事,這不是拿國家大事當兒戲嘛。
“這個奴婢也不是很清楚,隻是聽幹爹說從北戎那邊傳了一份八百裏加急奏折遞到了禦前。”
“之所以讓王爺您去北戎做議和主使,很可能和這份奏折有關。”
眾人聽到八百裏加急,不免又是一頭霧水。
按理說就算是之前的使節團上呈奏折,也要過境州吧。
可是他們這麽多人在境州,居然一個人都不知道。
這就有點詭異了。
眾人不說話,一時間整個大廳落葉可聞。
居然動用到大燕最高等級的信息傳遞,說明事情很嚴重。
“王爺,這裏麵恐怕是北戎人的陰謀,您斷然不可去。不如您謄寫一份奏折,快馬加鞭送到京城,皇上也許會重新考慮也不一定。”
方達似乎猜到了一些事情的關鍵,在別人還在沉默的時候,他連忙站出來提醒王鼎。
也許是他擔心王鼎看不出其中的關竅,所以才特意說了一下,讓王鼎提高警惕。
王鼎聽到方達的話,忍不住苦笑的搖了搖頭:“既然父皇都已經下達聖旨到了本王手上,很顯然這趟北戎之行是非去不可。”
“除非本王抗旨不尊,要不然縱是刀山火海,也要走一趟。”
眾人聞言繼續沉默,每個人的眼神神色不一,很顯然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
王鼎的死活跟他們無關,但是王鼎是北境王,而且他們還在境州。
如果王鼎去北戎出了事,那就跟他們有關了。
畢竟,這裏麵大多數人都是武將。
他們從京城率領大軍來境州幹嘛?
自然是為了保護大燕北境不受北戎人的侵犯,守護邊疆穩定。
而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便是無形中給北戎壓力。
讓北戎不敢輕舉妄動,確保出使北戎的大燕使臣的安全。
可是,現在讓王鼎去出使北戎,就不是他們這裏的威懾就能夠起到作用的了。
因為,這一看就是有陰謀在裏麵。
然而大燕皇帝沒有給他們這些武將任何指示,那意思就很明顯,他們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即可。
王鼎說完繼續說道:“再說,為了大燕邊境百姓能夠安穩的生活,為了大燕能夠度過眼前的危機。本王就算是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區區威脅,又何須放在心上。”
“王爺了不起啊。”
“王爺大義!”
“王爺赤膽忠心,吾等佩服之至。”
“王爺不愧是吾等楷模,讓吾等汗顏,慚愧慚愧。”
王鼎的話剛落下,眾人先是驚了驚,然後頓時就是一頓彩虹屁。
他們沒想到王鼎居然還有如此慷慨大義的一麵,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
這和其他皇子似乎有些不一樣啊。
此時,從京城來的幾位將軍猛然間想起王鼎在滿朝文武大臣麵前念的兩句詩。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心中不由得頗有感觸。
又想起王鼎當時說願意為大燕流盡身上最後一滴血,當時還以為這位王爺隻是說著玩,是為了抬高他的形象和逼格而已。
如今再次聽到這一番話,他們才醒悟過來。
原來這位王爺當初說的不是漂亮話,也不是說著玩的。
而是說的真心話,玩真的。
此時此刻,這大燕南衙的八衛大將軍忍不住對王鼎生出一股敬佩之感。
相比於其他皇子隻知道爭權奪利,似乎這個皇子要更加有魄力和擔當。
而且有好東西還喜歡和大家分享。
隻可惜,
北境王也隻能永遠是北境王,僅此而已了。
“好了,沒你們的事了,你們都迴去忙吧!”
眾人見此也沒什麽好的意見,紛紛告辭離開。
等所有人都走後,王鼎坐在椅子上一臉陰沉。
他百分之百敢肯定是朝中有人想要害他,而想出讓他前往北戎餿主意的人肯定是這次使節團中的某一個人,而且位置不低。
因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接觸到多爾頓,也才能讓多爾頓提出這樣的條件。
他之所以認為其中有多爾頓的身影在裏麵,自然是有他的看法。
因為隻有像多爾頓這樣的北戎高層親自開口要他前往北戎,燕帝才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看來他滅掉坎德拉那一千多的北戎大軍,讓北戎人很是惱怒。
不過這也不奇怪,換做是他他也很惱怒。
畢竟北戎之前麵對大燕那都是強者看弱者的心態,如今一支北戎大軍被另一支人數相當的大燕大軍不費吹灰之力的消滅得幹幹淨淨。
這讓北戎人不破防都難。
因為這打碎了他們的形象,也把他們的傲氣踩在地上瘋狂的摩擦。
所以,昨晚這次北戎主將的多爾頓恨他就不難理解了。
這次北戎之行可以說危機重重。
關鍵是他還不能不去,如果是一般人如果不想去,大不了一走了之,跑到山上去當個山大王也行。
關鍵他是皇家中人,他若是逃跑,估計跑到天涯海角都要被追兵追捕。
若是去做山大王?
估計還沒幾天,就有數萬大軍進山圍剿他了。
所以,別看一個皇親國戚的身份很牛逼。
可是,
這身份同樣也要承擔很多沉重的負擔。
看著手中的聖旨,王鼎把它扔在一邊,然後快步走出房間。
這,北戎,鬼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