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笑容可掬,望向座下各國的將領們,悠然道:“列位將軍,想必你們皆知,撒馬爾罕之中的那支東土國度的軍隊,其威不可測矣。”


    “在座諸位,誰未曾在這支軍隊手下吃過虧?”


    “吾可以明言,此乃大明麾下一小部分精銳,曆經帖木兒與大明的戰火後,大明正舔舐傷口,蓄勢待發。這五萬兵馬,不過大明遺於此地的邊防之師耳。”


    “然而,大明之強盛,不容忽視。故吾欲請諸位聯手,先將大明的軍隊驅逐出境,再論他事。”


    “否則,待大明喘息過來,增兵撒馬爾罕,以此地覬覦我等領土,試問在座諸位,又有誰能抵擋得住?”


    “諸位勿忘,大明乃推翻昔日蒙古帝國而立,當年蒙古帝國之強盛,在座之中,又有幾人是成吉思汗先祖的後裔?”


    “亦有多少人曾抵禦過蒙古鐵騎的侵襲,先輩們當已言傳於你們。當然,這些舊事暫且不提,今朝之大明,誰能斷定,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蒙古帝國?”


    “我憂慮,若吾等再不聯手抗明,待其西征之日,吾等何以應對?須知,在座大多數,皆為祖先之後裔。”


    “難道要讓昔日被先祖視為卑賤的漢人,來統治我們高貴的血脈?失去尊嚴,甚至一切,包括財富與生命,諸位可忍?”


    也先的話語令整個大殿內的將領們皆沉寂下來。


    蒙古帝國的輝煌,便是把帖木兒帝國打得狼狽不堪,也不及其十分之一。如今的金帳汗國,便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


    帖木兒帝國,乃是建基於察合台汗國之上。帖木兒本人,便是察合台汗王的女婿。其疆域,大致涵蓋了察合台汗國與伊爾汗汗國。


    這些將領們聽罷也先之言,腦海中不約而同浮現出一個可怕的想法:東土之地,是否又有一股堪比蒙古帝國的強大力量崛起?


    當年蒙古西征時,何等景象!盡管時光荏苒百年,蒙古西征的恐怖仍流傳於中亞乃至歐洲。


    轉眼之間!東方又要再現一個與蒙古帝國比肩的帝國了嗎?眾人不寒而栗。


    若是真如此,整個中亞,乃至歐洲,或將再遭動蕩。


    此刻,埃及王國的將領站了出來,他輕蔑一笑:“蒙古帝國豈非強大?在我埃及人麵前,還不是敗得一塌糊塗。這大明又如何,雖我埃及一時敗於明軍,但那時未動用主力,數十萬皆是奴隸。如今埃及主力已至,隻需再戰一場,定能輕易殲滅這些明軍。”


    奧斯曼帝國的將領也步出人群。


    奧斯曼帝國崛起於近百年,自有一股傲氣。雖曾敗於帖木兒帝國,甚至帝王被俘,但他們視此為帝王個人之敗,而非奧斯曼帝國之敗。


    當今的帝王默罕默德一世,雄才大略,不僅收複了早年失地,還擊敗了歐洲強國匈牙利和波蘭的侵犯。如今占據原帖木兒帝國大片領土,洗刷了昔日的恥辱。


    這位將領同樣無懼也先之言:“我奧斯曼帝國雖在撒馬爾罕受挫,但那僅因對龍騎軍一無所知。如今我們已知其武器與戰術,已有對策。再戰一次,定能輕易取勝!”


    天竺德裏蘇丹王國的將領也傲然起身,冷笑一聲:“蒙古人可怕嗎?我德裏蘇丹鼎盛之時,多次擊退蒙古人的進犯。雖今日國力不及往昔,但我軍仍是世上最強大的軍隊。”


    “撒馬爾罕之敗,隻因輕視了明朝軍隊。如今已調遣神像軍團前來,此戰我必教那些明朝人什麽是真正的恐懼!”


    也先微笑望著三位強勢的將領:“諸位如此信心滿滿,也先自是求之不得。放心,隻要你們能將大明軍隊趕出此地,也先言出必行,那越王炮,定雙手奉上,絕不食言。”


    埃及將領冷笑:“食言,你敢嗎?你若食言,埃及大軍必踏平你的哈烈!”


    奧斯曼將領哼聲道:“若不交出越王炮,你會見識到我奧斯曼帝國的手段。”


    德裏蘇丹的將領則更為直接:“你不交,就直麵我神象軍團吧!莫以為打敗幾個小國,就敢與我德裏蘇丹較量,否則你會後悔的。”


    也先賠笑:“諸位大人,應明白我哈烈隻是小小邦城,不敢得罪諸位。我所做,僅為眾人考慮。”


    “諸位未見大明之強,我卻見識過,故擔憂。既然諸位信心滿滿,隻要此戰消滅大明之人,我立刻獻上越王炮。”


    “好!一言為定!”


    “甚好,要的就是這句話!”


    “你不會失望。”


    三日之後。


    撒馬爾罕城下。


    近兩百萬雄師匯集於撒馬爾罕城郭之前。


    雖號稱兩百萬之眾,實則各國精銳並不多見。


    如埃及,此番出兵三十萬,半數皆為埃及隸卒。


    八萬馬穆魯克重騎,兩萬皇家馬穆魯克騎兵,更有五萬將軍衛隊。


    馬穆魯克重騎,即當年大敗蒙古鐵騎的埃及重裝鐵衛。


    馬穆魯克騎兵,號稱中亞最為驍勇之師。


    因其與眾軍不同,中亞他部多由遊牧之民組成,常以牧養為生,戰爭僅為生計之一途。


    馬穆魯克騎兵,則為專職軍隊,不事生產,自幼以武為業,其中大多為自幼被販至埃及的奴隸。


    自幼在刀光劍影中成長,曆經廝殺的精銳之士。


    故馬穆魯克戰士單兵之能,極為強盛。


    經驗豐富,皆自幼曆經生死磨礪。


    且馬穆魯克騎兵均為重騎,人馬皆披重甲,防禦之力甚強。


    無論是衝鋒陷陣,或是騎射,皆銳不可當。


    而埃及最為強大的重騎,唯有一次敗績,便是與帖木兒帝國的交鋒。


    那次戰役,並非因其力不及帖木兒帝國之精騎,隻因領軍之主,乃位未及弱冠的童子。


    那時,其王年僅十歲,軍權多握於麾下將領之手。


    諸將為保實力,敷衍行事,終致埃及戰敗。


    故可言,帖木兒能勝馬穆魯克,全因對手是個怯懦且年幼的孩童。


    戰敗之後,埃及國勢日衰,那次失利反而讓埃及國王迅速成熟。


    轉眼二十年過去,埃及再度複興。


    那曾被帖木兒打得落荒而逃的十歲稚王,如今已成一位鐵血的帝國雄主。


    他不斷積聚力量,訓練軍隊,誓要雪前恥。


    然而未曾料到,帖木兒並未給他機會,直接在東方戰敗。


    麵對神秘的東方帝國,這位埃及國王並未親征,他認為,僅以十萬馬穆魯克騎兵,加上五萬將軍衛隊,已足矣應對五萬東方帝國騎兵,何況還有他國援軍。


    再如奧斯曼帝國。


    此次出兵四十萬,確為正規軍,僅二十萬。


    由十萬西帕希騎兵和十萬亞亞步兵構成。


    西帕希騎兵為奧斯曼帝國的主力,多以輕騎為主,少數重騎,戰法類同蒙古騎兵,但不及其全麵。


    亞亞步兵,則是奧斯曼帝國的一支精銳步兵軍團,耗費帝國大量心血,攻城器械一應俱全,火繩槍、紅衣大炮、投石機、攻城車等,無所不包。


    剩餘二十萬奴隸,充當前線炮灰。


    至於德裏蘇丹王國,出征之軍不過三十萬,二十萬奴隸,五萬正規軍,三萬將軍衛隊,尚有兩萬神象軍團。


    神象軍團,乃德裏蘇丹最強大的象騎兵,於蒙古侵襲之際,發揮了巨大作用。


    此番兩萬人的神象軍團,有一萬頭大象,每象均載兩名德裏蘇丹王國的精銳弓箭手與武士。


    神象軍團,是德裏蘇丹王國的底牌所在。


    除這三大王國外,金帳汗國、阿拉伯各部、天竺諸國,均派出部分勁旅。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金帳汗國的十萬哈薩克騎兵,新組建的剽悍騎兵團,由無所畏懼的哈薩克人組成,此戰為哈薩克騎兵的初陣。


    遠在撒馬爾罕城頭,雲興與雲成兄弟神情凝重。


    雖毫無懼意,然近二百萬大軍即將攻城,亦令二人倍感壓力。


    尤其這些軍中形形色色,僅軍容便令他們不敢小覷。


    二人皆非善言之人,此刻也不得不進行短暫交流。


    望著城下無垠的浩蕩大軍,雲成沉寂片刻,言簡意賅:“你率龍騎軍退,我留下。”


    雲興搖頭:“你退,我留。”


    雲成瞥了雲興一眼:“留一萬龍騎軍,你退!”


    雲興凝視雲成:“我是兄長,我說了算。”


    雲成默然。


    許久,雲成開口:“活著。”


    雲興點頭。


    “好!”


    頃刻,撒馬爾罕東門大啟,雲成率四萬龍騎軍,滾滾而出。


    龍騎軍出城,自引起聯軍注意。


    此時尚未形成合圍之勢,見龍騎軍離去,首度發現者乃是西帕希騎兵。


    他們毫不猶豫地發起追擊。


    十萬西帕希輕騎,浩浩蕩蕩追擊而去。


    其餘聯軍並未追擊,於他們而言,攻下撒馬爾罕才是首要之事。


    聯軍中,看到四萬龍騎軍出城的也先,嘴角掠過一抹冷笑。此番他並未親自帶軍,然並非毫無準備。


    早已在龍騎軍撤離必經之路設下埋伏,雖兵力不多,但拖延龍騎軍後方追兵一段時間,尚能做到。


    至於龍騎軍與追兵最後勝負,不在他的考量之內。


    他發動此番聯軍討伐撒馬爾罕,一為驅逐龍騎軍出中亞,二為消耗各國實力,如此,他們方能從中崛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被迫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屹掌櫃寶祥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屹掌櫃寶祥先生並收藏大明:被迫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