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老太爺亦然……\"


    \"休提老太爺,如今家國之責仍在吾肩,朕仍是攝政之人,在皇上下旨收迴朕的監國權之前,朕之言,便是……聖旨!\"


    朱高熾驟然顯露的威嚴,令張氏一時無所適從。


    怔怔地望了朱高熾許久,張氏終是偃旗息鼓,不再言語。


    朱高熾轉向朱瞻墉:“小子,莫怨父皇心狠,連你與妻小團聚幾日的機會也不給,須知大明無恙,你有的是時光與愛侶恩愛,若大明真有危難,思及此後果,你會如何?”


    朱瞻墉麵色凝重,微微頷首:“孩兒知曉,這就去準備,隨時啟程前往西北坐鎮。”


    朱高熾滿意地點點頭。


    “去吧,放心,你的妻子在太子府安好得很,有你娘照料,有何掛念?”


    朱瞻墉望了眼孫若微,又看了看她的腹部,心中百般不舍,最終化作一句:“在家好好保重,待我凱旋!”


    孫若微心中同樣不舍,萬般無奈,深情地看著朱瞻墉:“夫君,安心,我會照顧好自己,你,早日歸來!”


    “嗯!”


    朱瞻墉輕輕應了一聲,轉頭對張氏道:“娘,兒去了!”


    張氏眼中泛淚,強忍疼痛道:“孩兒去吧,家中有娘,萬事放心!”


    朱瞻墉點頭,不再猶豫,果斷轉身大步離去。


    看著朱瞻墉的背影,孫若微幾次欲喚住他,卻終究未開口。


    張氏默默握住孫若微的手,輕拍了兩下,什麽都沒說。


    朱高熾靜靜地望著遠去的朱瞻墉,心中微微一歎。


    “苦了這孩子了!”


    ……


    當天午後,京畿之外,十萬鐵騎浩蕩,向西北方向馳去。


    與此同時,剛迴到乾清宮的朱棣得知龍騎軍已出發,微微點頭,未發一語。


    隻頒一道旨意,京中各軍,半月內必須完成換裝演練,朝廷需加速籌備糧草。


    朝中上下瞬時忙碌起來,眾人皆知,朱棣再次親征在即。


    同一時刻,京城一處宅邸前。


    一輛破舊的馬車緩緩停駐。


    馬車帷簾中,走出一位清秀的女子。


    隨後,那女子攙扶著一位老人緩緩下車。


    若朱瞻墉在此,定能認出,這老人與女子,正是他在滄州醫館所遇的祖孫。


    老人下車後,抬頭看向眼前的宅邸,微笑道:“仙兒,去敲門。”


    仙兒點頭,上前敲響了宅邸的大門。


    很快,府邸大門緩緩開啟,走出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那老人眼神渾濁,疑惑地望向仙兒問道:“姑娘,你找誰?”


    “我找蹇義大人。”


    老人微微皺眉,輕聲問:“姑娘可有拜帖?”


    仙兒搖頭,迴頭看向自己的爺爺。


    那守門的老者順著仙兒的目光望去,隨即愣住,眼中露出驚訝之色:“是你你,你不是……”


    老人嗬嗬一笑:“劉管家,幾十年不見,你的眼力依舊。”


    守門老者忙走至大門前,來到老人麵前,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不敢相信地說:“老大人,真是您,您不是已經……”


    老人笑道:“那隻是避世時的手段罷了。”


    老者立刻惶恐地道:“小人劉尚參見大人。”


    老人笑道:“何必多禮,我早已不是什麽大人了,在世人眼中,我隻是一個逝者罷了。”


    劉尚笑道:“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大人。”


    “罷了,年輕時就會拍馬屁,老了這毛病還沒改啊!”


    老人嗬嗬笑道。


    “也隻有在您麵前,小人才敢如此說話,大人找蹇義大人嗎?他此刻就在府中,若是見到老大人,定會十分激動。”


    老人微微一笑:“引路吧!正好要在他府上小住一段時間。”


    “是!”


    蹇義,堪稱洪武、永樂兩朝重臣。


    洪武年間,蹇義深得太宗皇帝信任,委以重任。


    建文朝時,蹇義因無建樹,被排擠至政壇邊緣。


    朱棣平定靖難之後,蹇義漸受重用,如今在朝中的地位,甚至高於三楊。


    深得朱棣信賴。


    即便是太子朱高熾見了蹇義,也要畢恭畢敬稱一聲老師。


    由此觀之,蹇義在永樂一朝的地位之高,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然而此時,這位位高權重的大臣,正跪在老人麵前哭得像個孩童。


    “老師,我以為您真的去世了,老師,我想您啊!”


    蹇義老淚縱橫,緊緊抱住老人的腿,不願放手,生怕一鬆手,這一切就像夢境般消散。


    老人輕拍了拍蹇義的肩膀,無奈道:“你都位極人臣了,怎還像個孩子。”


    “在老師麵前,學生永遠是孩子。”


    老人微搖頭,扶起蹇義:“罷了,我此刻不是站在你麵前嗎?起來吧,有些事要與你說。”


    蹇義拭去眼角淚水,起身恭敬對老人道:“老師,有何吩咐,請講,學生當鞠躬盡瘁。”


    老人微微點頭,渾濁的眼神掠過一絲深邃。


    “無需鞠躬盡瘁,盡力即可。近日為師察覺大明即將有一場龍蛇之變,此變對大明影響甚巨,為師本是亡故之人,不該再過問大明政事。”


    “但此變影響巨大,為師不得不來京城做一些準備。”


    蹇義露出驚駭之色。


    龍蛇之變,豈非又是一場靖難之役?


    “老師,這……”


    “不必多問,為師自有打算。”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被迫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屹掌櫃寶祥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屹掌櫃寶祥先生並收藏大明:被迫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