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三國同人] 三國郭嘉成長日記 作者:這個懶人沒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禧一上任,就攤上一樁大事。才臣服沒多久的羌人又叛亂了。邊將段熲請命討伐羌人。
郭禧辟冀州名士田豐為長史。
田豐曾經從軍三載,精通軍務,正好可以彌補郭禧隻會紙上談兵的缺陷。關鍵是田豐這個人特別直率,剛正不阿,牛脾氣上來了敢當麵拍著幾案和郭禧對吼。王甫再神通廣大也收買不了他,用著一百個放心。
關於對待羌人的政策,朝中歷來頗有爭議,以老將皇甫規、張奐為首的主和派,主張安撫羌人,招降他們供大漢驅使。以段熲為首的主戰派,主張打殘羌人,亡族滅種,讓他們再也無力劫掠漢家城鎮。
平心而論,如果大漢處於太平盛世,老將皇甫規、張奐提出的招降羌人的策略是十分可行的。把歸降的羌人部落遷徙到關內,分散在漢人的村落中定居,同化羌人的生活習性,天長日久,兩族融為一族,不分彼此,民族矛盾自然消除,也能徹底平息羌亂。但問題是大漢並不太平,各地州郡叛亂、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國庫空虛,根本無力提供錢糧去招撫羌人,也沒有哪塊土地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直到徹底融入華夏禮儀之邦。
更嚴重的問題是:在長達兩百年的時光裏,羌亂反覆爆發,大漢耗費了數千億錢,反覆平叛,招降羌人,卻始終無法完全平定涼州,這導致大漢的國力被持續消耗,越來越弱,隨時都可能被拖垮。
從羌人每次一戰敗就求和,休養生息,一旦恢復戰鬥力必定捲土重來的反覆無常來看,段熲的提議或許更誘人一些。但實施起來難度也很大,一是方案太血腥太殘暴,遭到士族的強烈反對。二是打仗需要錢糧,而大漢國庫沒錢。
針對第二個問題,田豐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策略:以戰養戰。洗劫羌人的財物人口、牛羊馬匹,充作軍資。這樣預算下來,隻需五十四億錢就能打殘羌人。
滿朝文武一聽,都覺得這個提議很好。畢竟上上迴平定羌人的叛亂耗費了二百四十億錢,上迴平定羌亂耗費了八十多億錢,這才安穩了多久?羌人又打來了。羌亂簡直就是一個耗錢耗糧的無底洞,如果五十四億錢就能填住這個洞,有什麽理由不去試一試呢?
總不能幹瞪眼,任由羌亂這個無底洞拖垮大漢。所以第一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叛亂的羌人已經衝到三輔地區搶錢搶糧搶女人了!都被別人打進家門了,肯定要奮起反擊,至於方法血不血腥,殘不殘暴?誰還顧得上!
段熲能征慣戰,又熟知羌羯各個部族的底細,絕對是打劫羌人的一把好手。他一向十分關照王甫的私人小金庫,所以宦官們也不會出來唱反調。況且劉宏初登大寶,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增加威望,也樂意促成此事。
於是段熲率輕騎追著羌人打,日夜兼程。從落川追到靈武穀,又轉戰漢陽。羌人被打怕了,四散奔逃,最後聚集在射虎穀。段熲大軍壓境,窮追猛打,經歷大小百餘戰,斬首三萬八千多人,招降四千多人,繳獲牛羊雜畜數十萬頭,錢四十四億。折損兵將四百餘人。東羌叛亂平定,段熲被封為新豐縣侯,食邑萬戶。
郭禧舉薦田豐為茂才。
三公、光祿、禦史、州牧每年都可以舉薦一名茂才。今年的茂才一共二十多人,殿前對策,田豐第一,被選為侍禦史。
出於在廷尉任上養成的職業習慣,郭禧總是忍不住暗暗觀察小皇帝劉宏身邊的人。他發現:中常侍侯覽和黃門令張讓、趙忠之間有嫌隙。
大長秋曹節是個對誰都很和善的老人,他懂得進退之道,為了暫避王甫的鋒芒稱病退居幕後。侯覽則專橫跋扈,對於侍奉在劉宏身邊的晚輩從來沒什麽好臉色,多次當眾給張讓和趙忠難堪。
之所以還能相安無事,是因為以張讓和趙忠目前的權勢,還惹不起侯覽,隻能暫時忍耐。可以預見:過不了多久,等劉宏加冠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張讓和趙忠作為劉宏的心腹必然手握大權,到那時,侯覽就要大禍臨頭了。
郭禧派人收集了侯覽和王甫貪汙索賄的罪證。還有侯覽為母親修墓大肆掠奪土地、侵占民宅的證據。先預備著,估計不久就能用上。
把侯覽和王甫繩之以法,是荀昱和李膺想做卻沒做成的事。郭禧覺得除了陳球,有必要再找一個盟友。
鑑於竇武集結了一幫筆桿子,天天對著宦官口誅筆伐,折騰到死也沒有對宦官造成任何實質性傷害的蠢事。郭禧認為:盟友最重要的是嘴巴緊,最好是那種實力過硬,喜歡悶聲發大財,弄死對手之前不說廢話的人。
試看滿朝文武。太傅胡廣顯然不合適。這老東西雖然博古通今,是個能臣,但他處事圓滑,哪邊都不想得罪。是不可能當出頭鳥的。
司徒許訓依附宦官,以此子的為人,不把他賣給王甫就算手下留情了,不考慮。
司空劉囂是宗室,為人還算正派。但眼下小皇帝劉宏還沒把皇位坐穩,對年長的宗室十分忌憚,各種猜疑。還是別沒事找事。
郭禧在心中把滿朝文武都篩了一遍,擬出了兩個可以爭取的人選:少府、大鴻臚喬玄、司隸校尉陽球。
喬玄此人,剛正廉潔,又不失風雅詼諧,才德兼備不必說了,關鍵是夠狠。被他盯上的貪官,基本上可以直接買副棺材準備後事了,靠山是誰都沒用。
當年睢陽一霸、貪官羊昌的靠山非常厲害,就是那個因為一句「跋扈將軍」毒殺了質帝劉纘的大將軍梁冀。作為一個連皇帝都敢毒死的猛人,梁冀的話在當時比聖旨還管用,沒人敢違逆。違逆他的人都去地下見劉纘了。
郭禧辟冀州名士田豐為長史。
田豐曾經從軍三載,精通軍務,正好可以彌補郭禧隻會紙上談兵的缺陷。關鍵是田豐這個人特別直率,剛正不阿,牛脾氣上來了敢當麵拍著幾案和郭禧對吼。王甫再神通廣大也收買不了他,用著一百個放心。
關於對待羌人的政策,朝中歷來頗有爭議,以老將皇甫規、張奐為首的主和派,主張安撫羌人,招降他們供大漢驅使。以段熲為首的主戰派,主張打殘羌人,亡族滅種,讓他們再也無力劫掠漢家城鎮。
平心而論,如果大漢處於太平盛世,老將皇甫規、張奐提出的招降羌人的策略是十分可行的。把歸降的羌人部落遷徙到關內,分散在漢人的村落中定居,同化羌人的生活習性,天長日久,兩族融為一族,不分彼此,民族矛盾自然消除,也能徹底平息羌亂。但問題是大漢並不太平,各地州郡叛亂、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國庫空虛,根本無力提供錢糧去招撫羌人,也沒有哪塊土地可以讓他們安居樂業,直到徹底融入華夏禮儀之邦。
更嚴重的問題是:在長達兩百年的時光裏,羌亂反覆爆發,大漢耗費了數千億錢,反覆平叛,招降羌人,卻始終無法完全平定涼州,這導致大漢的國力被持續消耗,越來越弱,隨時都可能被拖垮。
從羌人每次一戰敗就求和,休養生息,一旦恢復戰鬥力必定捲土重來的反覆無常來看,段熲的提議或許更誘人一些。但實施起來難度也很大,一是方案太血腥太殘暴,遭到士族的強烈反對。二是打仗需要錢糧,而大漢國庫沒錢。
針對第二個問題,田豐提出了一個很好的策略:以戰養戰。洗劫羌人的財物人口、牛羊馬匹,充作軍資。這樣預算下來,隻需五十四億錢就能打殘羌人。
滿朝文武一聽,都覺得這個提議很好。畢竟上上迴平定羌人的叛亂耗費了二百四十億錢,上迴平定羌亂耗費了八十多億錢,這才安穩了多久?羌人又打來了。羌亂簡直就是一個耗錢耗糧的無底洞,如果五十四億錢就能填住這個洞,有什麽理由不去試一試呢?
總不能幹瞪眼,任由羌亂這個無底洞拖垮大漢。所以第一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叛亂的羌人已經衝到三輔地區搶錢搶糧搶女人了!都被別人打進家門了,肯定要奮起反擊,至於方法血不血腥,殘不殘暴?誰還顧得上!
段熲能征慣戰,又熟知羌羯各個部族的底細,絕對是打劫羌人的一把好手。他一向十分關照王甫的私人小金庫,所以宦官們也不會出來唱反調。況且劉宏初登大寶,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增加威望,也樂意促成此事。
於是段熲率輕騎追著羌人打,日夜兼程。從落川追到靈武穀,又轉戰漢陽。羌人被打怕了,四散奔逃,最後聚集在射虎穀。段熲大軍壓境,窮追猛打,經歷大小百餘戰,斬首三萬八千多人,招降四千多人,繳獲牛羊雜畜數十萬頭,錢四十四億。折損兵將四百餘人。東羌叛亂平定,段熲被封為新豐縣侯,食邑萬戶。
郭禧舉薦田豐為茂才。
三公、光祿、禦史、州牧每年都可以舉薦一名茂才。今年的茂才一共二十多人,殿前對策,田豐第一,被選為侍禦史。
出於在廷尉任上養成的職業習慣,郭禧總是忍不住暗暗觀察小皇帝劉宏身邊的人。他發現:中常侍侯覽和黃門令張讓、趙忠之間有嫌隙。
大長秋曹節是個對誰都很和善的老人,他懂得進退之道,為了暫避王甫的鋒芒稱病退居幕後。侯覽則專橫跋扈,對於侍奉在劉宏身邊的晚輩從來沒什麽好臉色,多次當眾給張讓和趙忠難堪。
之所以還能相安無事,是因為以張讓和趙忠目前的權勢,還惹不起侯覽,隻能暫時忍耐。可以預見:過不了多久,等劉宏加冠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張讓和趙忠作為劉宏的心腹必然手握大權,到那時,侯覽就要大禍臨頭了。
郭禧派人收集了侯覽和王甫貪汙索賄的罪證。還有侯覽為母親修墓大肆掠奪土地、侵占民宅的證據。先預備著,估計不久就能用上。
把侯覽和王甫繩之以法,是荀昱和李膺想做卻沒做成的事。郭禧覺得除了陳球,有必要再找一個盟友。
鑑於竇武集結了一幫筆桿子,天天對著宦官口誅筆伐,折騰到死也沒有對宦官造成任何實質性傷害的蠢事。郭禧認為:盟友最重要的是嘴巴緊,最好是那種實力過硬,喜歡悶聲發大財,弄死對手之前不說廢話的人。
試看滿朝文武。太傅胡廣顯然不合適。這老東西雖然博古通今,是個能臣,但他處事圓滑,哪邊都不想得罪。是不可能當出頭鳥的。
司徒許訓依附宦官,以此子的為人,不把他賣給王甫就算手下留情了,不考慮。
司空劉囂是宗室,為人還算正派。但眼下小皇帝劉宏還沒把皇位坐穩,對年長的宗室十分忌憚,各種猜疑。還是別沒事找事。
郭禧在心中把滿朝文武都篩了一遍,擬出了兩個可以爭取的人選:少府、大鴻臚喬玄、司隸校尉陽球。
喬玄此人,剛正廉潔,又不失風雅詼諧,才德兼備不必說了,關鍵是夠狠。被他盯上的貪官,基本上可以直接買副棺材準備後事了,靠山是誰都沒用。
當年睢陽一霸、貪官羊昌的靠山非常厲害,就是那個因為一句「跋扈將軍」毒殺了質帝劉纘的大將軍梁冀。作為一個連皇帝都敢毒死的猛人,梁冀的話在當時比聖旨還管用,沒人敢違逆。違逆他的人都去地下見劉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