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靜嫻聽到王爺都快要死了,還在念著熹貴妃,看來是真愛了。
“王爺,您在說什麽胡話,王爺您不會有事的。”
允禮伸手拉住孟靜嫻,他的身體他自己清楚,大概就是這幾日了,可是他實在是放心不下嬛兒。
嬛兒身為熹貴妃都能被人下毒謀害,而他隻能默默的站在一旁,連上前扶住嬛兒的資格都沒有。
他隻想自己走後,靜嫻能夠幫襯嬛兒,能讓嬛兒起碼還能有個幫手。
孟靜嫻看著允禮執拗的樣子,心中微微發寒,允禮最終提到熹貴妃,也提到玉福晉,可獨獨沒有提及她們母子二人該如何。
“王爺,熹貴妃既然對王爺有恩,以後若是熹貴妃有事,我一定會幫助熹貴妃的。”
嘴上哄哄的話誰不會說,等王爺死後,她把持王府,就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至於玉福晉,日子自然是沒有現在舒坦。
允禮聞言放下心來,他知道孟靜嫻是個說話算話的人,隻要她答應了,就會盡自己所能做到。
“謝謝你,靜嫻。”
孟靜嫻淡淡的笑了笑,“王爺,你我之間不必言謝。”
畢竟你囑咐的事情她一樣都做不到,隻要她不傻就不會去幫助她的情敵,反正熹貴妃最後能成為太後,還需要她幫忙?
孟靜嫻從屋子裏走出來的時候,浣碧還在門外等著。
“孟靜嫻,王爺和你說了什麽?”
玉福晉對她的敵意從來都沒有掩飾過,其實明眼人都知道王爺對玉福晉,沒有他那日在宴會上說的那樣喜歡。
因為玉福晉不過是一個出來掩蓋王爺和熹貴妃之間奸情的工具人罷了,偏偏玉福晉自己不覺得,自持和王爺有感情,在她麵前得瑟。
“王爺和我說什麽,關玉福晉什麽事情,玉福晉還不快進去陪陪王爺?”
孟靜嫻轉身就走,她的迴去趕緊陪著自己的澈兒,澈兒現在笑起來可好看了。
浣碧氣憤的跺腳,又想到太醫說的話,心中又湧上來一股悲傷,王爺這麽好的人,為什麽會遭遇這樣的事情。
果郡王終究是沒撐過去,三天後的夜裏斷了氣。
“嗚嗚嗚!”
平日裏一向乖巧的元澈突然嚎啕大哭,便是孟靜嫻抱在懷裏哄著都毫無作用。
“青竹,難道是澈兒晚上沒有吃飽?”
青竹喚來奶娘一問,世子是吃飽了抱過來的,孟靜嫻隻能抱著孩子慢慢哄著。
外麵大雨傾盆,墨色的夜晚給王府增添了一抹寂靜。
“主子,不好了!”
一個婢女撐著傘跑到屋簷下,在青竹的製止下放輕了動作。
“主子,王爺。。。去了。”
孟靜嫻站在原地,看著屋簷上的雨滴滴落,她的淚水也流了下來,落到元澈的包被上麵。
“看來澈兒應該是感覺到他阿瑪出事了,才會如此嚎啕大哭,澈兒啊,以後有額娘在。”
傾盆大雨遮掩了多少哭泣聲,熹貴妃聽到消息在床榻上蜷縮著身體,低聲啜泣。
“娘娘,奴婢陪著您呢。”
熹貴妃握著槿汐的手,雙眼通紅。
“他走了,隻留下我一人在深宮中煎熬,而我連去送他一程都不行,為什麽讓我接連失去兩個我愛的人。”
“娘娘,哭出來就好了,王爺在天之靈也是不希望娘娘您這般難過,您還有朧月和靈犀公主。”
熹貴妃雙眼麻木,是啊,她還有一雙女兒,若是此時她倒下了,女兒該怎麽辦?
若是她沒有迴宮,一切會不會都不一樣了,弘瞻不會死,允禮也不會死,他們一家四口會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可惜沒有如果。
忙完允禮的葬禮,元澈是果郡王府的世子,也是王府唯一的孩子,順理成章的繼承了果郡王的爵位。
孟靜嫻也成為了王府的女主人,掌管王府的所有事務,後院最大的宅子打掃好,孟靜嫻和元澈就搬進去。
玉福晉再怎麽不滿,她也見不到孟靜嫻。
“王爺剛走沒多久,她孟靜嫻反倒是迫不及待地住上了大院子,這是一點也不為王爺傷心!狼心狗肺的東西,虧王爺還對她那麽好。”
身邊伺候的人沉默不語,她們哪敢勸說這位主兒,誰讓她們倒黴被分到這裏來,要是分去孟福晉那裏,現在日子都能舒坦好幾倍。
時間能夠抹平悲傷,隨著針對皇後的一係列行動,熹貴妃很快就振作起來。
皇後謀害純元一事被揭發,徹底幽禁在了景仁宮,但是甄嬛並不滿意這個結局。
她的兒子弘瞻被皇後害死,皇後就該給她的弘瞻償命!
“太後就算是死了,也給皇後留下一道保命符,槿汐,隻要皇後一日還活著,我的心頭恨就一日難解。”
槿汐並沒有勸說什麽,她知道娘娘需要一個泄憤的口子,不然娘娘遲早會被心中的憤怒和悲傷給逼瘋。
皇後也不是傻,她當然知道甄嬛恨不得她死,對她使出的手段層出不窮,但是都被皇後給化解了。
有些還捅到了皇上麵前,一邊是寵妃,一邊是他厭棄的皇後,皇上當然是偏袒寵妃。
隻是口頭上說兩句,兩人的鬥爭你來我往,便是孟靜嫻在宮外也能聽到些風聲。
“福晉,玉福晉又在叫囂福晉您怠慢她?”
青竹端著燕窩粥走進來,孟靜嫻無奈的擺擺手。
“讓她叫吧,反正咱們按照規例給她的,不克扣一分一毫,就是說到熹貴妃麵前我也不怕,不用理會她,秋日的螞蚱,能蹦躂幾天?”
若不是不想引起熹貴妃的懷疑,她早就對玉福晉動手了,要是王爺和玉福晉接連死去,熹貴妃最先懷疑的就是她了。
“福晉您寬容大度,就玉福晉那個態度,哪個當家主母能容的下她?”
青竹隻為自家福晉抱不平,福晉對下人們都很好,賞罰分明,從來都沒有不虧待過下人。
“澈兒睡醒了嗎?澈兒屋子裏的冰要注意一點,不能讓澈兒著涼了。”
夏日炎炎,澈兒在府中也悶的難受,身上起了痱子,她是準備帶著澈兒去避暑,順便避避風頭。
“王爺,您在說什麽胡話,王爺您不會有事的。”
允禮伸手拉住孟靜嫻,他的身體他自己清楚,大概就是這幾日了,可是他實在是放心不下嬛兒。
嬛兒身為熹貴妃都能被人下毒謀害,而他隻能默默的站在一旁,連上前扶住嬛兒的資格都沒有。
他隻想自己走後,靜嫻能夠幫襯嬛兒,能讓嬛兒起碼還能有個幫手。
孟靜嫻看著允禮執拗的樣子,心中微微發寒,允禮最終提到熹貴妃,也提到玉福晉,可獨獨沒有提及她們母子二人該如何。
“王爺,熹貴妃既然對王爺有恩,以後若是熹貴妃有事,我一定會幫助熹貴妃的。”
嘴上哄哄的話誰不會說,等王爺死後,她把持王府,就關起門過自己的日子,至於玉福晉,日子自然是沒有現在舒坦。
允禮聞言放下心來,他知道孟靜嫻是個說話算話的人,隻要她答應了,就會盡自己所能做到。
“謝謝你,靜嫻。”
孟靜嫻淡淡的笑了笑,“王爺,你我之間不必言謝。”
畢竟你囑咐的事情她一樣都做不到,隻要她不傻就不會去幫助她的情敵,反正熹貴妃最後能成為太後,還需要她幫忙?
孟靜嫻從屋子裏走出來的時候,浣碧還在門外等著。
“孟靜嫻,王爺和你說了什麽?”
玉福晉對她的敵意從來都沒有掩飾過,其實明眼人都知道王爺對玉福晉,沒有他那日在宴會上說的那樣喜歡。
因為玉福晉不過是一個出來掩蓋王爺和熹貴妃之間奸情的工具人罷了,偏偏玉福晉自己不覺得,自持和王爺有感情,在她麵前得瑟。
“王爺和我說什麽,關玉福晉什麽事情,玉福晉還不快進去陪陪王爺?”
孟靜嫻轉身就走,她的迴去趕緊陪著自己的澈兒,澈兒現在笑起來可好看了。
浣碧氣憤的跺腳,又想到太醫說的話,心中又湧上來一股悲傷,王爺這麽好的人,為什麽會遭遇這樣的事情。
果郡王終究是沒撐過去,三天後的夜裏斷了氣。
“嗚嗚嗚!”
平日裏一向乖巧的元澈突然嚎啕大哭,便是孟靜嫻抱在懷裏哄著都毫無作用。
“青竹,難道是澈兒晚上沒有吃飽?”
青竹喚來奶娘一問,世子是吃飽了抱過來的,孟靜嫻隻能抱著孩子慢慢哄著。
外麵大雨傾盆,墨色的夜晚給王府增添了一抹寂靜。
“主子,不好了!”
一個婢女撐著傘跑到屋簷下,在青竹的製止下放輕了動作。
“主子,王爺。。。去了。”
孟靜嫻站在原地,看著屋簷上的雨滴滴落,她的淚水也流了下來,落到元澈的包被上麵。
“看來澈兒應該是感覺到他阿瑪出事了,才會如此嚎啕大哭,澈兒啊,以後有額娘在。”
傾盆大雨遮掩了多少哭泣聲,熹貴妃聽到消息在床榻上蜷縮著身體,低聲啜泣。
“娘娘,奴婢陪著您呢。”
熹貴妃握著槿汐的手,雙眼通紅。
“他走了,隻留下我一人在深宮中煎熬,而我連去送他一程都不行,為什麽讓我接連失去兩個我愛的人。”
“娘娘,哭出來就好了,王爺在天之靈也是不希望娘娘您這般難過,您還有朧月和靈犀公主。”
熹貴妃雙眼麻木,是啊,她還有一雙女兒,若是此時她倒下了,女兒該怎麽辦?
若是她沒有迴宮,一切會不會都不一樣了,弘瞻不會死,允禮也不會死,他們一家四口會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可惜沒有如果。
忙完允禮的葬禮,元澈是果郡王府的世子,也是王府唯一的孩子,順理成章的繼承了果郡王的爵位。
孟靜嫻也成為了王府的女主人,掌管王府的所有事務,後院最大的宅子打掃好,孟靜嫻和元澈就搬進去。
玉福晉再怎麽不滿,她也見不到孟靜嫻。
“王爺剛走沒多久,她孟靜嫻反倒是迫不及待地住上了大院子,這是一點也不為王爺傷心!狼心狗肺的東西,虧王爺還對她那麽好。”
身邊伺候的人沉默不語,她們哪敢勸說這位主兒,誰讓她們倒黴被分到這裏來,要是分去孟福晉那裏,現在日子都能舒坦好幾倍。
時間能夠抹平悲傷,隨著針對皇後的一係列行動,熹貴妃很快就振作起來。
皇後謀害純元一事被揭發,徹底幽禁在了景仁宮,但是甄嬛並不滿意這個結局。
她的兒子弘瞻被皇後害死,皇後就該給她的弘瞻償命!
“太後就算是死了,也給皇後留下一道保命符,槿汐,隻要皇後一日還活著,我的心頭恨就一日難解。”
槿汐並沒有勸說什麽,她知道娘娘需要一個泄憤的口子,不然娘娘遲早會被心中的憤怒和悲傷給逼瘋。
皇後也不是傻,她當然知道甄嬛恨不得她死,對她使出的手段層出不窮,但是都被皇後給化解了。
有些還捅到了皇上麵前,一邊是寵妃,一邊是他厭棄的皇後,皇上當然是偏袒寵妃。
隻是口頭上說兩句,兩人的鬥爭你來我往,便是孟靜嫻在宮外也能聽到些風聲。
“福晉,玉福晉又在叫囂福晉您怠慢她?”
青竹端著燕窩粥走進來,孟靜嫻無奈的擺擺手。
“讓她叫吧,反正咱們按照規例給她的,不克扣一分一毫,就是說到熹貴妃麵前我也不怕,不用理會她,秋日的螞蚱,能蹦躂幾天?”
若不是不想引起熹貴妃的懷疑,她早就對玉福晉動手了,要是王爺和玉福晉接連死去,熹貴妃最先懷疑的就是她了。
“福晉您寬容大度,就玉福晉那個態度,哪個當家主母能容的下她?”
青竹隻為自家福晉抱不平,福晉對下人們都很好,賞罰分明,從來都沒有不虧待過下人。
“澈兒睡醒了嗎?澈兒屋子裏的冰要注意一點,不能讓澈兒著涼了。”
夏日炎炎,澈兒在府中也悶的難受,身上起了痱子,她是準備帶著澈兒去避暑,順便避避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