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時之間搞不懂黃沙尊者和獨眼鬼王的謀劃,許霄隻有暫時將此事放到一邊。
說起來,這次黃沙集的巨變,獲利最大的就是天尊教。人道三大勢力之一的黃沙集徹底瓦解,所掌控的一切全部落入了天尊教手中。
別的先不說,單是黃沙集及其附庸的勢力,下麵就有大量的人口。這些,可都是潛在的大羅天尊信徒。隻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就會成為大羅天尊的信仰之力來源。
尤其是黃沙集的平民百姓,在最為危難,最為無助的時刻,得到了天尊教的拯救。天尊教的祭司對這種事情已經輕車熟路了,在救人的同時,不忘宣揚大羅天尊的威名,全力傳教。從結果來看,祭司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傳教的效果極好。不但絕大部分人都成為了淺信徒,還有少數的虔誠信徒。
其實,現在在整個北方大荒漠上麵,天尊教的傳教都非常成功。除了那些獨立的人類聚居地之外,神兵鎮下屬的人類聚居地早就對天尊教全麵開放,任由天尊教祭司自由傳教。現在,黃沙集下屬的人類聚居地也納入天尊教的傳教範圍之內。
在北方大荒漠上,除了上官家所在的那塊綠洲之外,所有有人類存在的地方,都成為了天尊教的教區。
而上官家,實在是太過獨立封閉了。除了上官家家族本部所在的那塊綠洲,就連附近的人類聚居地,上官家也愛答不理。
為了試探上官家的底細,天尊教曾經派出祭司前往這些人類聚居地傳教,並且建立了不少的天尊廟。對身邊發生的一切,上官家置若罔聞,仿佛根本沒有注意到上麵發生的一切。
至於上官家族本身,和外界基本沒有交流,完全是一個封閉的獨立王國。
對於上官家這種態度,許霄都沒有太好的處理辦法。人家關起門來不理外界的一切,更沒有妨礙到天尊教。同為人道勢力一員的天尊教,總不至於無緣無故就直接打上門去吧。如果真這麽幹了,天尊教的形象可就不大好看了。
無奈之下,許霄隻有暫時將上官家的事情放到一邊。他有著太多別的事情需要操心了。
這些新近納入掌控的地盤,需要慢慢消化。傳教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有大量的信徒需要發展。
自從天神分身進入神道三重天之後,他對信仰之力的需求也是大增。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徒提供充足的信仰之力,他不但不能保持目前的境界,搞不好還會跌落境界。信仰神道初期修行速度快,但到了這個時候,開始暴露出缺點了。
信仰神道太過於依賴信仰之力了。修行境界越高,需要的信徒也就越多。處理信徒的祈禱,發展更多信徒,都會耗費神明大量的精力。
幸好,隻有天神分身是修行信仰神道。許霄本尊,修煉《古神經》之後,也算是踏上了古神之道。古神之道雖然修行速度慢了一點,但是並不需要信仰之力,更不依賴信徒。
天神分身修行信仰神道,許霄本尊修行古神之道。兩者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彼此護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許霄本尊弱小的時候,修行信仰神道的天神分身庇佑了他,向他提供護身的力量。當許霄本尊強大起來之後,同樣可以協助天神分身,幫助天神分身更進一步。
在修仙者眼中沒有絲毫價值的凡人,就是許霄此次最大的收獲。當這些凡人全部變成信徒之後,提供的信仰之力,可以由天神分身轉化為神力。
除此之外,黃沙集搜刮、聚斂了上千年的財富,海量的修行資源,統統成為了天尊教的戰利品。
在一千多年前,北方大荒漠還是一片膏腴之地的時候,黃沙集不過是一塊普通的靈地。在一千多年前的修仙者大戰之後,僥幸在大戰中逃過一劫的黃沙集,成為了北方大荒漠最大的修仙者聚居地。
無數在大戰中僥幸存活的修仙者,聚集在這個地方,經過多年的爭鬥,反複的談判,多方最終妥協之後,才形成了後來的黃沙集這個全新的修仙者勢力。
曆史悠久的黃沙集之中,集中了北方大荒漠大部分修行資源。尤其是黃沙集的官方勢力,更是建起了不少的寶庫,用於收藏這些資源。還有那些修仙者自家私藏的資源,數量同樣不少。
黃沙集官方勢力徹底覆沒,修仙者傷亡大半,這些資源基本全部落入了天尊教手中。
有了如此海量的資源,天尊教總算是勉強擺脫了一幅窮酸的麵目,有了一方大勢力的底蘊。
在這些資源之中,許霄經過仔細的檢查,有許多寶物對他都很有作用。
以前的許霄,隻能借用天神分身的神力。但是在古神道體修行到第三重五行變之後,他自身同樣擁有了神力,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力量。
比起天神分身來,雖然許霄目前擁有的神力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如天神分身。但是修行古神之道的他,擁有更為遠大的前途。
在黃沙集繳獲的寶物中,就有不少有助於許霄本尊修行神力之物。古神道體處於五行境界的許霄,最為需要的就是蘊含五行力量的寶物。這樣的寶物,在黃沙集的寶庫之中,就有好幾件。
蘊含了土行之力的厚土精華,蘊含了充沛火係力量的靈火,可以提煉出庚金之力的稀有金屬……隻要許霄將這些寶物全部吸收煉化,他的五行神力,肯定可以更上一層樓。
平定黃沙集之後,又是一段漫長的平靜時光。
獨眼鬼王和黃沙尊者一直沒有露麵,就連一向脾氣暴躁,最愛主動挑釁人道勢力的金屍洞金屍大將,也罕見的保持了沉默,許久沒有主動招惹人道勢力了。
一直以來,定期向人類聚居地勒索血食的鬼道勢力,仿佛一下子,就變得老實下來。整個北方大荒漠,出現了難得的平靜。人道勢力和鬼道勢力之間的衝突,似乎徹底消失了一般。
說起來,這次黃沙集的巨變,獲利最大的就是天尊教。人道三大勢力之一的黃沙集徹底瓦解,所掌控的一切全部落入了天尊教手中。
別的先不說,單是黃沙集及其附庸的勢力,下麵就有大量的人口。這些,可都是潛在的大羅天尊信徒。隻需要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就會成為大羅天尊的信仰之力來源。
尤其是黃沙集的平民百姓,在最為危難,最為無助的時刻,得到了天尊教的拯救。天尊教的祭司對這種事情已經輕車熟路了,在救人的同時,不忘宣揚大羅天尊的威名,全力傳教。從結果來看,祭司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傳教的效果極好。不但絕大部分人都成為了淺信徒,還有少數的虔誠信徒。
其實,現在在整個北方大荒漠上麵,天尊教的傳教都非常成功。除了那些獨立的人類聚居地之外,神兵鎮下屬的人類聚居地早就對天尊教全麵開放,任由天尊教祭司自由傳教。現在,黃沙集下屬的人類聚居地也納入天尊教的傳教範圍之內。
在北方大荒漠上,除了上官家所在的那塊綠洲之外,所有有人類存在的地方,都成為了天尊教的教區。
而上官家,實在是太過獨立封閉了。除了上官家家族本部所在的那塊綠洲,就連附近的人類聚居地,上官家也愛答不理。
為了試探上官家的底細,天尊教曾經派出祭司前往這些人類聚居地傳教,並且建立了不少的天尊廟。對身邊發生的一切,上官家置若罔聞,仿佛根本沒有注意到上麵發生的一切。
至於上官家族本身,和外界基本沒有交流,完全是一個封閉的獨立王國。
對於上官家這種態度,許霄都沒有太好的處理辦法。人家關起門來不理外界的一切,更沒有妨礙到天尊教。同為人道勢力一員的天尊教,總不至於無緣無故就直接打上門去吧。如果真這麽幹了,天尊教的形象可就不大好看了。
無奈之下,許霄隻有暫時將上官家的事情放到一邊。他有著太多別的事情需要操心了。
這些新近納入掌控的地盤,需要慢慢消化。傳教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有大量的信徒需要發展。
自從天神分身進入神道三重天之後,他對信仰之力的需求也是大增。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徒提供充足的信仰之力,他不但不能保持目前的境界,搞不好還會跌落境界。信仰神道初期修行速度快,但到了這個時候,開始暴露出缺點了。
信仰神道太過於依賴信仰之力了。修行境界越高,需要的信徒也就越多。處理信徒的祈禱,發展更多信徒,都會耗費神明大量的精力。
幸好,隻有天神分身是修行信仰神道。許霄本尊,修煉《古神經》之後,也算是踏上了古神之道。古神之道雖然修行速度慢了一點,但是並不需要信仰之力,更不依賴信徒。
天神分身修行信仰神道,許霄本尊修行古神之道。兩者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彼此護持,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許霄本尊弱小的時候,修行信仰神道的天神分身庇佑了他,向他提供護身的力量。當許霄本尊強大起來之後,同樣可以協助天神分身,幫助天神分身更進一步。
在修仙者眼中沒有絲毫價值的凡人,就是許霄此次最大的收獲。當這些凡人全部變成信徒之後,提供的信仰之力,可以由天神分身轉化為神力。
除此之外,黃沙集搜刮、聚斂了上千年的財富,海量的修行資源,統統成為了天尊教的戰利品。
在一千多年前,北方大荒漠還是一片膏腴之地的時候,黃沙集不過是一塊普通的靈地。在一千多年前的修仙者大戰之後,僥幸在大戰中逃過一劫的黃沙集,成為了北方大荒漠最大的修仙者聚居地。
無數在大戰中僥幸存活的修仙者,聚集在這個地方,經過多年的爭鬥,反複的談判,多方最終妥協之後,才形成了後來的黃沙集這個全新的修仙者勢力。
曆史悠久的黃沙集之中,集中了北方大荒漠大部分修行資源。尤其是黃沙集的官方勢力,更是建起了不少的寶庫,用於收藏這些資源。還有那些修仙者自家私藏的資源,數量同樣不少。
黃沙集官方勢力徹底覆沒,修仙者傷亡大半,這些資源基本全部落入了天尊教手中。
有了如此海量的資源,天尊教總算是勉強擺脫了一幅窮酸的麵目,有了一方大勢力的底蘊。
在這些資源之中,許霄經過仔細的檢查,有許多寶物對他都很有作用。
以前的許霄,隻能借用天神分身的神力。但是在古神道體修行到第三重五行變之後,他自身同樣擁有了神力,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力量。
比起天神分身來,雖然許霄目前擁有的神力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如天神分身。但是修行古神之道的他,擁有更為遠大的前途。
在黃沙集繳獲的寶物中,就有不少有助於許霄本尊修行神力之物。古神道體處於五行境界的許霄,最為需要的就是蘊含五行力量的寶物。這樣的寶物,在黃沙集的寶庫之中,就有好幾件。
蘊含了土行之力的厚土精華,蘊含了充沛火係力量的靈火,可以提煉出庚金之力的稀有金屬……隻要許霄將這些寶物全部吸收煉化,他的五行神力,肯定可以更上一層樓。
平定黃沙集之後,又是一段漫長的平靜時光。
獨眼鬼王和黃沙尊者一直沒有露麵,就連一向脾氣暴躁,最愛主動挑釁人道勢力的金屍洞金屍大將,也罕見的保持了沉默,許久沒有主動招惹人道勢力了。
一直以來,定期向人類聚居地勒索血食的鬼道勢力,仿佛一下子,就變得老實下來。整個北方大荒漠,出現了難得的平靜。人道勢力和鬼道勢力之間的衝突,似乎徹底消失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