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領悟了其中的道理,感慨道:“我明白了,上下一心,力量無窮。”
衛青見太子有所領悟,便趁機進一步指導:“對,這是兵法的精髓。
薑太公說過‘用兵之道,貴在統一’,孫子也講過‘善於用兵的人,能使部隊像一個人一樣行動’。”
劉據聽到這裏,不禁感歎:“我發現古籍中‘一’字出現的頻率很高,比如老子也提到‘得一’。”
衛青點頭道:“是的,你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他們所說的‘一’有何共通之處,又有何差異。”
他用教導的口吻說著,劉據認真地點頭,表示會銘記在心。
衛青自己也覺得有些不習慣,因為他並不是一個喜歡說教的人。
加之事務繁忙,除了早年對霍去病有所指導外,這些年來,他很少對其他晚輩進行深入的教導。
但今天的學生身份特殊,這是在培養國家的繼承人,而且劉據的問題也激起了他的興趣,讓他不自覺地多說了幾句。
這時,劉據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舅父,您為什麽不挑選一下呢?”
衛青迴答:“有什麽可挑的?漢軍英勇,我們的騎兵中沒有弱者,我看他們都很不錯。”
劉據聽後,似乎有所領悟,“原來如此。”
衛青沉思了一下,然後鄭重地對太子說:“再者,不執著於一物,就不會失去;善於用人的人,會把自己放在低位。
這樣你才能駕馭任何馬匹!這就像你將來治理國家,難道還能挑選百姓嗎?隻治理那些認可你的人,不認可的就不管不顧?”
劉據聽到這裏,感到心有所悟,“嗯,泰山不拒細土,江海不擇細流。”
衛青點頭表示讚許,“說得好!正是這個道理。來,我們下山吧!記住,人馬合一,永遠不要害怕。”
兩人隨即開始下山的路程,衛青的話語和教誨在劉據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霍去病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在朔方一待就是這麽久!身為鐵血軍人,他向來隻是衝鋒陷陣,從未嚐過戍守邊關的滋味。
如今,他終於體會到了長年守衛在這片荒涼之地的艱辛與寂寞。
寂寞如影隨形,但他霍去病豈是輕易被寂寞打敗的人?
他不僅學會了在迴憶中尋找力量,甚至在夜晚還會獨自仰望星空,尋找那一絲不滅的戰意。
夏秋之季,朔方的夜晚格外寧靜,涼風習習,繁星點點。
流星劃過天際,他心中一動,想起了民間的傳說——在流星消失前許下願望,願望就能實現。
嘿,既然如此,那就試試吧!一次,兩次,三次……終於,一顆流星緩緩劃過半個天空,閃爍著尾巴。
他霍去病豈會放過這個機會?立刻許下了心中的願望,那願望如同烈火般燃燒,讓他熱血沸騰!
朔方與長安,相距近兩千裏,書信成了他們唯一的聯係。
盼信,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然而,除了未婚妻的溫柔書信,他的家信來源卻顯得有些單調。
母親不會寫字,舅父忙於政務無暇長信,表弟劉據雖愛寫信,但還年幼。
唯有弟弟霍光的信,如同春風般拂麵而來,詳細、內容豐富、筆觸親切。
霍光在信中向兄長詳細描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匯報了自己的生活瑣事。
從信中可以看出,他已在長安站穩了腳跟,結交了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進入了一個新的社交圈子。
這個圈子中的人,大多是與他同做郎官的世家子弟,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提及進入這個圈子的經曆,霍光也是經曆了一番波折。
但他霍去病的弟弟,又豈是池中之物?
剛到長安時,世家子弟中最早接納他的便是李天。
李天的父親早逝,他與三叔李峰關係最為親近。
李峰的道路,就是他想要走的道路!
而李峰對霍去病的推崇,也深深影響到了李天。
霍光對李天,那是相見恨晚!他自己並未習武,因此對武藝高強的李天充滿了羨慕和欣賞。
再加上他也曾聽兄長稱讚過李峰,於是這兩個同為郎官、天天見麵的少年,自然而然地結成了生死之交!
他們一同闖蕩長安,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在李天的帶領下,霍光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飛入了長安上層年輕人的社交圈,那可是世家子弟的聚集地!
與那些老謀深算的父輩相比,這些年輕人可是要單純得多。
他們接納或排擠某人,全憑自己的喜好,沒那麽多政治上的彎彎繞繞。
而且啊,霍光這小子可比當年的霍去病會討人喜歡多了。
他的聰明恰到好處,性情又溫和,一點也不像霍去病幼時那樣出眾而高傲,讓人難以接近。
再加上霍光不是私生子,別人看他的時候可沒有那麽多道德上的偏見,接納他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可是啊,好景不長,甘泉宮事件之後,一切都變了!李天並沒有跟霍光打一架或者吵一頓,但他就像突然變了個人似的,再也不搭理霍光了。
見到霍光就像沒見到一樣,連個眼神都不給。
更過分的是,圈子裏的其他人也跟著這麽做,好像霍光成了什麽瘟疫一樣,避之不及。
這可把霍光給氣壞了!他天性就是個合群的人,喜歡交朋友,喜歡熱鬧。
可是現在呢?他就像被踢出了群聊一樣,孤零零的一個人。
那些曾經的朋友現在每天故意說笑得更加熱鬧、表現得更加要好,就是將他冷冷地排拒在外。
這種孤立對他來說可是前所未有的折磨啊!
但是呢,霍光可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
他轉念一想,這種孤立對他來說也許並不是壞事。
就像劉據的血性被憂患激發出來一樣,他也許能在這種逆境中發現自己的潛力呢!於是,他開始調整心態,慢慢地適應了這種孤獨的生活。
他發現啊,其實朋友少一點也無所謂,寂寞一點也無所謂。
他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人群了,而是開始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行動。
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啊,算是學到了一生中的重要一課。
當他終於擺脫了對人群的依賴之心時,他也就具備了攀登巔峰之路的心力了!
當然啦,在孤立霍光的郎官群體中,也有比較溫和的人。
比如說蘇明吧,他就是個例外。
每次碰到霍光時,他都會主動跟他打招唿、說話。這讓霍光感到了一絲溫暖和安慰。
隻是啊,霍光現在還沒有能力迴報這種好意而已。
不過呢,這段孤立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因為權貴集團也在發生著分化和轉變嘛!所以啊,霍光很快就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啦!
衛青見太子有所領悟,便趁機進一步指導:“對,這是兵法的精髓。
薑太公說過‘用兵之道,貴在統一’,孫子也講過‘善於用兵的人,能使部隊像一個人一樣行動’。”
劉據聽到這裏,不禁感歎:“我發現古籍中‘一’字出現的頻率很高,比如老子也提到‘得一’。”
衛青點頭道:“是的,你可以深入思考一下,他們所說的‘一’有何共通之處,又有何差異。”
他用教導的口吻說著,劉據認真地點頭,表示會銘記在心。
衛青自己也覺得有些不習慣,因為他並不是一個喜歡說教的人。
加之事務繁忙,除了早年對霍去病有所指導外,這些年來,他很少對其他晚輩進行深入的教導。
但今天的學生身份特殊,這是在培養國家的繼承人,而且劉據的問題也激起了他的興趣,讓他不自覺地多說了幾句。
這時,劉據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舅父,您為什麽不挑選一下呢?”
衛青迴答:“有什麽可挑的?漢軍英勇,我們的騎兵中沒有弱者,我看他們都很不錯。”
劉據聽後,似乎有所領悟,“原來如此。”
衛青沉思了一下,然後鄭重地對太子說:“再者,不執著於一物,就不會失去;善於用人的人,會把自己放在低位。
這樣你才能駕馭任何馬匹!這就像你將來治理國家,難道還能挑選百姓嗎?隻治理那些認可你的人,不認可的就不管不顧?”
劉據聽到這裏,感到心有所悟,“嗯,泰山不拒細土,江海不擇細流。”
衛青點頭表示讚許,“說得好!正是這個道理。來,我們下山吧!記住,人馬合一,永遠不要害怕。”
兩人隨即開始下山的路程,衛青的話語和教誨在劉據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霍去病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在朔方一待就是這麽久!身為鐵血軍人,他向來隻是衝鋒陷陣,從未嚐過戍守邊關的滋味。
如今,他終於體會到了長年守衛在這片荒涼之地的艱辛與寂寞。
寂寞如影隨形,但他霍去病豈是輕易被寂寞打敗的人?
他不僅學會了在迴憶中尋找力量,甚至在夜晚還會獨自仰望星空,尋找那一絲不滅的戰意。
夏秋之季,朔方的夜晚格外寧靜,涼風習習,繁星點點。
流星劃過天際,他心中一動,想起了民間的傳說——在流星消失前許下願望,願望就能實現。
嘿,既然如此,那就試試吧!一次,兩次,三次……終於,一顆流星緩緩劃過半個天空,閃爍著尾巴。
他霍去病豈會放過這個機會?立刻許下了心中的願望,那願望如同烈火般燃燒,讓他熱血沸騰!
朔方與長安,相距近兩千裏,書信成了他們唯一的聯係。
盼信,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然而,除了未婚妻的溫柔書信,他的家信來源卻顯得有些單調。
母親不會寫字,舅父忙於政務無暇長信,表弟劉據雖愛寫信,但還年幼。
唯有弟弟霍光的信,如同春風般拂麵而來,詳細、內容豐富、筆觸親切。
霍光在信中向兄長詳細描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匯報了自己的生活瑣事。
從信中可以看出,他已在長安站穩了腳跟,結交了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進入了一個新的社交圈子。
這個圈子中的人,大多是與他同做郎官的世家子弟,個個都是人中龍鳳!
提及進入這個圈子的經曆,霍光也是經曆了一番波折。
但他霍去病的弟弟,又豈是池中之物?
剛到長安時,世家子弟中最早接納他的便是李天。
李天的父親早逝,他與三叔李峰關係最為親近。
李峰的道路,就是他想要走的道路!
而李峰對霍去病的推崇,也深深影響到了李天。
霍光對李天,那是相見恨晚!他自己並未習武,因此對武藝高強的李天充滿了羨慕和欣賞。
再加上他也曾聽兄長稱讚過李峰,於是這兩個同為郎官、天天見麵的少年,自然而然地結成了生死之交!
他們一同闖蕩長安,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在李天的帶領下,霍光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飛入了長安上層年輕人的社交圈,那可是世家子弟的聚集地!
與那些老謀深算的父輩相比,這些年輕人可是要單純得多。
他們接納或排擠某人,全憑自己的喜好,沒那麽多政治上的彎彎繞繞。
而且啊,霍光這小子可比當年的霍去病會討人喜歡多了。
他的聰明恰到好處,性情又溫和,一點也不像霍去病幼時那樣出眾而高傲,讓人難以接近。
再加上霍光不是私生子,別人看他的時候可沒有那麽多道德上的偏見,接納他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可是啊,好景不長,甘泉宮事件之後,一切都變了!李天並沒有跟霍光打一架或者吵一頓,但他就像突然變了個人似的,再也不搭理霍光了。
見到霍光就像沒見到一樣,連個眼神都不給。
更過分的是,圈子裏的其他人也跟著這麽做,好像霍光成了什麽瘟疫一樣,避之不及。
這可把霍光給氣壞了!他天性就是個合群的人,喜歡交朋友,喜歡熱鬧。
可是現在呢?他就像被踢出了群聊一樣,孤零零的一個人。
那些曾經的朋友現在每天故意說笑得更加熱鬧、表現得更加要好,就是將他冷冷地排拒在外。
這種孤立對他來說可是前所未有的折磨啊!
但是呢,霍光可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
他轉念一想,這種孤立對他來說也許並不是壞事。
就像劉據的血性被憂患激發出來一樣,他也許能在這種逆境中發現自己的潛力呢!於是,他開始調整心態,慢慢地適應了這種孤獨的生活。
他發現啊,其實朋友少一點也無所謂,寂寞一點也無所謂。
他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人群了,而是開始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行動。
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啊,算是學到了一生中的重要一課。
當他終於擺脫了對人群的依賴之心時,他也就具備了攀登巔峰之路的心力了!
當然啦,在孤立霍光的郎官群體中,也有比較溫和的人。
比如說蘇明吧,他就是個例外。
每次碰到霍光時,他都會主動跟他打招唿、說話。這讓霍光感到了一絲溫暖和安慰。
隻是啊,霍光現在還沒有能力迴報這種好意而已。
不過呢,這段孤立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因為權貴集團也在發生著分化和轉變嘛!所以啊,霍光很快就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