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強輕輕點頭,霍去病又問道:“你可還記得走廊北山的取水之情狀?”
韓強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取水?除了果蘭山那一段,走廊北山何處有水可言?不若說其荒涼貧瘠,寸草不生更為貼切!”
霍去病聽罷,心中暗自搖頭。
韓強雖跟隨自己多年,但對於地理環境的精妙之處,卻總是難以領悟。
自己向來注重地理之要素,而韓強此言,顯然隻學到了皮毛,粗心大意,難以抓住事情的要害。
然而,霍去病也深知韓強的才智已難以再有提升,便懶得再去苛責。
他轉而看向路博通,說道:“雖不至於他所言那般誇張,但北山之地,確實多數無法常年有水。
因此,若將塞垣修在北山,距離屯墾區域就過於遙遠。
匈奴人一年來犯不過兩三次,而我們卻需日日守備。
與其讓戍卒長途跋涉,分散值守,何不讓他們一邊在家種地,一邊順道值守呢?”
路博通聞言,立刻提出異議:“這不妥吧?前方後方都不分了?直接就到家門口了?”
霍去病卻篤定地說道:“不見得不妥。
像朔方這樣,前方和後方分得過於清楚,守禦起來的成本卻頗高。
何不換種思路,讓長城就是家呢?”
“長城就是家?”路博通和韓強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霍去病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解釋道:“的確如此。
這樣會更好守。
每個人在守衛自己家的時候,一定是最勇敢的!”他一邊說著,一邊已經走到自己的書案旁,找出了一張塗畫得滿滿的絹帛。
在三人之間鋪展開來,“你們看,其實可以將屯墾者的居所與長城修在一起,就像這個樣子。”
路博通和韓強定睛看去,隻見這張絹帛上麵繪有一道寬厚而平直的長城,不是修在山脊上,而是修在平地上。
在長城的一段城牆內側,緊附著一座方形的院落。
在院落的一側,借著城牆拔地而起一座方形的堡壘。
堡壘離地較近的兩層並無門窗,第三層有一圈房間,顯然可以住人。
再上麵的一層則是陡然收窄而高聳,頂部向四外設有射擊窗口,顯然可用弩箭控製相當遠的範圍。
而且守備者可以悠閑地守衛,絕不會遭受日曬雨淋。
霍去病指著圖說道:“這樣一座小堡,可以住幾十人,守備十來座烽燧足夠了。
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地形和需要,修建更多這樣的小堡,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
如此布局,不僅可以讓戍卒們有一個安穩的家,還可以更好地守衛河西,讓匈奴人無機可乘!”
路博通仔細端詳了片刻,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可是,一旦敵人來犯,這座小堡該如何應對呢?”
霍去病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你還不曾看出來嗎?這座小堡,實則就是一座大號的猛行車!
別忘了,猛行車裏隻需十個人便能固守如磐。敵人即便留下十倍、二十倍的屍首,也未必能攻得進來!”
接著,他詳盡無遺地解釋了一番,言辭之間透露出深沉的戰略思考。
從弩箭的射程到掘溝築牆,從堡門的設計到牆體的厚度,再到帶尖刺的籬笆虎落的布置,甚至井的位置、糧食的儲藏,以及牛羊牲畜的關養之處,都一一考慮周全。
每一處細節,都是為了更好地作戰而設,彰顯出他對於戰爭藝術的精湛掌握。
路博通聽著這些新穎的想法,細細品味,隻覺得其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
他思索著說道:“以這種方式屯墾戍守,的確能夠以一當十。隻是,這些士卒的膽量也得夠大才是。”
霍去病點頭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最好能做到世居世守。
漠北之戰,世家兵的戰力你是親眼所見的,那就是自幼練出來的!屯墾與之類似,如果能夠世居世守,男孩子的心性就會很不一樣。
這些在邊關長大的兒郎,必定會比內地的男兒勇猛許多,成為真正的邊疆守護者!”
路博通作為邊郡太守,對於防守也頗有自己的見解。
此刻聽到霍去病的這番話,隻覺得心中豁然開朗,仿佛找到了一位難得的知己。
他高興地說道:“總算有個人能跟我談論這些了。
多日來,我都隻能自己琢磨,每每舉目一看,周圍連個能聽懂的人都沒有。”
於是,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塗塗抹抹,接連又畫了好幾張圖紙。
每一張圖紙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展現著他們對於邊疆防守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
韓強一直都沒有怎麽插話。
作為一名資深武將,他打慣了進攻,對於這些邊塞上的屯墾戍守之事,興趣並不大。
此刻,他便向路博通抱怨道:“難得見到霍將軍,你不問問漠北下一戰怎麽打,盡說些屯守之事做什麽?”
路博通搖頭道:“此言差矣。
兵法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攻和守的能力都有,才算得上是像樣的兵家。
每一部兵法不都是這麽說的嘛!霍將軍所言,正是攻守兼備之道,何須再提兵法?”
霍去病聞言大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這正是我所想的!攻則出其不意,守則料敵機先。
進攻與守禦,背後是同一個道理。
這個道理就是:對手怎麽難受你就怎麽來!如此淺顯的道理,不用讀什麽兵法,隻要玩過蹴鞠,就不難悟到吧!”
說完,他爽朗的笑聲在屋內迴蕩,充滿了自信與豪邁。
路博通和韓強也相視而笑,被霍去病的這番話所感染,心中充滿了對於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霍去病與路博通就塞垣與屯守之事談論了許久,覺得已大致理清思路,便轉向韓強道。
“你不是一直想聊聊打仗的事麽?那咱們現在就來談談吧。”
韓強聞言,臉上立刻露出了喜色。路博通也趁機問道:“那今年有可能出兵嗎?”
霍去病搖了搖頭道:“今年恐怕來不及了,馬匹的數量還不夠。不過再等一年,明年春天應該就可以了。”
韓強又問道:“您在信中提到,打算對車懸陣進行一些改動,不知具體是如何改動的呢?”
霍去病站起身,帶著兩人走到外麵一排猛行車前,指著它們說道:“這些車都是我改製過的,你們仔細看看,有什麽不同?”
韓強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取水?除了果蘭山那一段,走廊北山何處有水可言?不若說其荒涼貧瘠,寸草不生更為貼切!”
霍去病聽罷,心中暗自搖頭。
韓強雖跟隨自己多年,但對於地理環境的精妙之處,卻總是難以領悟。
自己向來注重地理之要素,而韓強此言,顯然隻學到了皮毛,粗心大意,難以抓住事情的要害。
然而,霍去病也深知韓強的才智已難以再有提升,便懶得再去苛責。
他轉而看向路博通,說道:“雖不至於他所言那般誇張,但北山之地,確實多數無法常年有水。
因此,若將塞垣修在北山,距離屯墾區域就過於遙遠。
匈奴人一年來犯不過兩三次,而我們卻需日日守備。
與其讓戍卒長途跋涉,分散值守,何不讓他們一邊在家種地,一邊順道值守呢?”
路博通聞言,立刻提出異議:“這不妥吧?前方後方都不分了?直接就到家門口了?”
霍去病卻篤定地說道:“不見得不妥。
像朔方這樣,前方和後方分得過於清楚,守禦起來的成本卻頗高。
何不換種思路,讓長城就是家呢?”
“長城就是家?”路博通和韓強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霍去病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解釋道:“的確如此。
這樣會更好守。
每個人在守衛自己家的時候,一定是最勇敢的!”他一邊說著,一邊已經走到自己的書案旁,找出了一張塗畫得滿滿的絹帛。
在三人之間鋪展開來,“你們看,其實可以將屯墾者的居所與長城修在一起,就像這個樣子。”
路博通和韓強定睛看去,隻見這張絹帛上麵繪有一道寬厚而平直的長城,不是修在山脊上,而是修在平地上。
在長城的一段城牆內側,緊附著一座方形的院落。
在院落的一側,借著城牆拔地而起一座方形的堡壘。
堡壘離地較近的兩層並無門窗,第三層有一圈房間,顯然可以住人。
再上麵的一層則是陡然收窄而高聳,頂部向四外設有射擊窗口,顯然可用弩箭控製相當遠的範圍。
而且守備者可以悠閑地守衛,絕不會遭受日曬雨淋。
霍去病指著圖說道:“這樣一座小堡,可以住幾十人,守備十來座烽燧足夠了。
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地形和需要,修建更多這樣的小堡,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
如此布局,不僅可以讓戍卒們有一個安穩的家,還可以更好地守衛河西,讓匈奴人無機可乘!”
路博通仔細端詳了片刻,眉頭微皺,疑惑地問道:“可是,一旦敵人來犯,這座小堡該如何應對呢?”
霍去病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你還不曾看出來嗎?這座小堡,實則就是一座大號的猛行車!
別忘了,猛行車裏隻需十個人便能固守如磐。敵人即便留下十倍、二十倍的屍首,也未必能攻得進來!”
接著,他詳盡無遺地解釋了一番,言辭之間透露出深沉的戰略思考。
從弩箭的射程到掘溝築牆,從堡門的設計到牆體的厚度,再到帶尖刺的籬笆虎落的布置,甚至井的位置、糧食的儲藏,以及牛羊牲畜的關養之處,都一一考慮周全。
每一處細節,都是為了更好地作戰而設,彰顯出他對於戰爭藝術的精湛掌握。
路博通聽著這些新穎的想法,細細品味,隻覺得其中蘊含著無盡的智慧。
他思索著說道:“以這種方式屯墾戍守,的確能夠以一當十。隻是,這些士卒的膽量也得夠大才是。”
霍去病點頭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最好能做到世居世守。
漠北之戰,世家兵的戰力你是親眼所見的,那就是自幼練出來的!屯墾與之類似,如果能夠世居世守,男孩子的心性就會很不一樣。
這些在邊關長大的兒郎,必定會比內地的男兒勇猛許多,成為真正的邊疆守護者!”
路博通作為邊郡太守,對於防守也頗有自己的見解。
此刻聽到霍去病的這番話,隻覺得心中豁然開朗,仿佛找到了一位難得的知己。
他高興地說道:“總算有個人能跟我談論這些了。
多日來,我都隻能自己琢磨,每每舉目一看,周圍連個能聽懂的人都沒有。”
於是,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塗塗抹抹,接連又畫了好幾張圖紙。
每一張圖紙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展現著他們對於邊疆防守的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
韓強一直都沒有怎麽插話。
作為一名資深武將,他打慣了進攻,對於這些邊塞上的屯墾戍守之事,興趣並不大。
此刻,他便向路博通抱怨道:“難得見到霍將軍,你不問問漠北下一戰怎麽打,盡說些屯守之事做什麽?”
路博通搖頭道:“此言差矣。
兵法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攻和守的能力都有,才算得上是像樣的兵家。
每一部兵法不都是這麽說的嘛!霍將軍所言,正是攻守兼備之道,何須再提兵法?”
霍去病聞言大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這正是我所想的!攻則出其不意,守則料敵機先。
進攻與守禦,背後是同一個道理。
這個道理就是:對手怎麽難受你就怎麽來!如此淺顯的道理,不用讀什麽兵法,隻要玩過蹴鞠,就不難悟到吧!”
說完,他爽朗的笑聲在屋內迴蕩,充滿了自信與豪邁。
路博通和韓強也相視而笑,被霍去病的這番話所感染,心中充滿了對於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霍去病與路博通就塞垣與屯守之事談論了許久,覺得已大致理清思路,便轉向韓強道。
“你不是一直想聊聊打仗的事麽?那咱們現在就來談談吧。”
韓強聞言,臉上立刻露出了喜色。路博通也趁機問道:“那今年有可能出兵嗎?”
霍去病搖了搖頭道:“今年恐怕來不及了,馬匹的數量還不夠。不過再等一年,明年春天應該就可以了。”
韓強又問道:“您在信中提到,打算對車懸陣進行一些改動,不知具體是如何改動的呢?”
霍去病站起身,帶著兩人走到外麵一排猛行車前,指著它們說道:“這些車都是我改製過的,你們仔細看看,有什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