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通譯將霍去病的話傳達給他時,渾邪王心中的防線瞬間崩塌。
“罷了……反正從一開始就打算投降的……”他在心中無力地歎息。
終於,渾邪王選擇了屈服。
他在馬上向霍去病深深地行了一禮,隨後艱難地發出了下馬的命令。
隨著他的命令傳達下去,匈奴士兵們紛紛下馬坐在地上,而渾邪王自己也下馬坐定。
看到這一幕,霍去病輕輕鬆開了緊繃的弓弦,算是給了渾邪王一個麵子。
而他的四個親兵則依然保持著高度警惕,他們的弓箭依舊張滿弦,嚴密地監控著周圍的匈奴士兵。
不久之後,韓強率領一隊精銳的漢軍疾馳而來,迅速接管了渾邪王及其部眾。
此刻的渾邪王部已經完全放下了武器,靜靜地坐在地上等待漢軍的進一步安排。
遠處的休屠王部在看到這一幕後,也開始動搖了。
他們意識到,麵對如此強大的漢軍和如此果敢的將領,抵抗已經毫無意義。
霍去病以一人之威,震懾了整個渾邪王部,展現了他無與倫比的英勇與智慧。
他的名字將永遠銘記在曆史的長河中,成為一代傳奇。
在局勢已經明朗化的當下,霍去病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他利落地從馬背上躍下,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
他優雅地向坐在地上的渾邪王做出一個“請”的動作。
渾邪王急忙站起身,旁邊有漢軍及時牽來一匹戰馬。
他騎上之後,霍去病也迅速上馬,以不失禮節的姿態陪伴他前往漢軍的營區。
同時,蒙多下與根兒依據旗語指揮,迅速從兩側包抄休屠王的部隊,並兵分幾路追捕逃散的敵軍。
草原上不斷迴蕩著用匈奴語喊出的“不下馬者斬!”的警告。
在漢軍強大的壓力下,休屠王的大部分部下選擇了下馬投降。
而那些堅決抵抗、拒不下馬的士兵最終遭到了斬殺,統計下來竟有八千餘人。
那些早些時候下馬的士兵,眼睜睜地看著頑抗的同伴被迅速包圍。
漢軍的弩箭如同雨點般密集,他們無不感到心驚膽戰,私下裏慶幸自己的首領沒有選擇反抗。
這次投降的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充滿了曲折。
當渾邪王在投降台上跪下一條腿,將投降書和佩刀遞給霍去病的那一刻,他感到自己全身的力量仿佛都被抽空了。
他退到一旁,閉上眼睛靜靜地站立著,在整個投降儀式中,他始終避免與霍去病的目光接觸。
對方那銳利如冷冽恆星天狼般的眼神,讓他既不敢看也不願去迴想。
盡管如此,他仍然無法擺脫那個已經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中的眼神。
投降儀式結束後,李西雖然忙於分配投降的士兵和物資,但還是抽空找到了霍去病,並建議設宴款待渾邪王。
霍去病經過一番思考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李西作為負責禮儀的官員確實考慮得很周到。
他們所說的師卦和比卦揭示了戰爭與和平、對立與統一的關係。
晚宴安排在當天晚上進行。
在李西的精心組織下,整個晚宴進行得有條不紊、熱鬧非凡。
霍去病也全力配合、舉杯暢飲、盡顯豪情,給足了匈奴人麵子。
原本對霍去病心存畏懼的渾邪王在晚宴上感受到了對方的熱情與禮貌,幾杯酒下肚後他的恐懼感減輕了不少。
再加上霍去病告訴他太子安然無恙的消息以及即將獲得的封賞,渾邪王此刻的心情可謂是又驚又喜、激動不已。
他再次看向霍去病時的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既有敬畏又有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不止渾邪王一個人有如此表現,在晚宴上其他的匈奴小王也大都表現得如此。
由於匈奴是一個崇尚權力的民族,因此他們對於打敗他們的人總是充滿了敬畏與崇拜之情。
這次與匈奴上層貴族的接觸讓霍去病有了更多的感慨與思考。
他發現雖然單個的匈奴人並非沒有人性可言,但是作為一個整體而言他們的精神境界確實還有待提高。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華夏人在看待這些“蠻夷之族”時會帶有一種強烈的俯視感了。
迴想起之前在神木書屋的那次深夜交談,霍去病不禁在心中暗自感歎:“陳老先生他們說得沒錯啊!
這確實是一個隻懂得小道理而不懂得大道理的族群”
通曉匈奴語言的韓強在這場晚宴上顯得格外受歡迎,他無需翻譯就能與一旁的匈奴小王西奇支輕鬆地交談起來。
西奇支原本是休屠王的手下將領,在今天他選擇了主動下馬投降而沒有參與嘩變行動。
因此一份封賞對他來說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讓他感到非常高興和期待。
在與韓強的交談過程中,當氣氛逐漸融洽時,西奇支恭敬地迴應了韓強一直困擾於心的問題:“您有什麽問題就盡管問吧!”
韓強打趣地問道,哈哈,有個小事兒我一直挺好奇的,夏季那一戰,你們到底躲到哪兒去了?
害得我們把整個祁連山都翻了個遍也沒找到你們。
問完這句匈奴語後,他立刻又用漢語重複了一遍。
果然,和渾邪王正談笑風生的霍去病微微側頭,顯然在留神傾聽。
西奇支迴答道:“哦,當時我們的主力藏在集蘭山裏……”
韓強迅速把這句話翻譯成漢語。
他和霍去病都感到十分驚訝。
皋蘭山?那不是河西走廊的北山嗎!難怪在祁連山怎麽也找不到他們,原來他們根本沒在那兒!
霍去病一下子明白了,休屠王選擇躲在河西走廊的北山。
一方麵是為了躲避在祁連山的搜索,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在必要時方便逃往漠北!
這個休屠王真是狡猾至極,而自己之前卻想當然地認為他們隻會藏在祁連山中。
韓強感歎道:“我們當時還專門去閱兵,甚至在皋蘭山下祭奠了亡靈,離你們的藏身之處竟然這麽近!”
西奇支有些尷尬地說:“確實很近,幸好你們當時沒有進山搜查”
霍去病聽到這裏,忍不住轉過身來直接發問:“你們在那裏藏了多長時間?”
韓強立即翻譯,複陸支迴答道:“藏了半個多月。”
霍去病疑惑地問道:“半個多月?這怎麽可能?
我當初也考察過皋蘭山,那裏方圓不到百裏,而且荒山禿嶺的,別說幾萬人馬了,連幾千人都難以生存。”
西奇支解釋道:“迴驃騎將軍的話,這是我們的一個秘密,一般的匈奴人都不知道。”
“哦?什麽秘密?”霍去病好奇地問道。
西奇支繼續說道:“確實是個秘密。
我們一向禁止部眾到皋蘭山那一帶放牧,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那座山的特別之處。
皋蘭山從外麵看起來光禿禿的,但實際上內部卻大不相同。
那裏山峰連綿、溝穀深邃、植被茂盛。草場也並不小”
“罷了……反正從一開始就打算投降的……”他在心中無力地歎息。
終於,渾邪王選擇了屈服。
他在馬上向霍去病深深地行了一禮,隨後艱難地發出了下馬的命令。
隨著他的命令傳達下去,匈奴士兵們紛紛下馬坐在地上,而渾邪王自己也下馬坐定。
看到這一幕,霍去病輕輕鬆開了緊繃的弓弦,算是給了渾邪王一個麵子。
而他的四個親兵則依然保持著高度警惕,他們的弓箭依舊張滿弦,嚴密地監控著周圍的匈奴士兵。
不久之後,韓強率領一隊精銳的漢軍疾馳而來,迅速接管了渾邪王及其部眾。
此刻的渾邪王部已經完全放下了武器,靜靜地坐在地上等待漢軍的進一步安排。
遠處的休屠王部在看到這一幕後,也開始動搖了。
他們意識到,麵對如此強大的漢軍和如此果敢的將領,抵抗已經毫無意義。
霍去病以一人之威,震懾了整個渾邪王部,展現了他無與倫比的英勇與智慧。
他的名字將永遠銘記在曆史的長河中,成為一代傳奇。
在局勢已經明朗化的當下,霍去病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他利落地從馬背上躍下,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笑意。
他優雅地向坐在地上的渾邪王做出一個“請”的動作。
渾邪王急忙站起身,旁邊有漢軍及時牽來一匹戰馬。
他騎上之後,霍去病也迅速上馬,以不失禮節的姿態陪伴他前往漢軍的營區。
同時,蒙多下與根兒依據旗語指揮,迅速從兩側包抄休屠王的部隊,並兵分幾路追捕逃散的敵軍。
草原上不斷迴蕩著用匈奴語喊出的“不下馬者斬!”的警告。
在漢軍強大的壓力下,休屠王的大部分部下選擇了下馬投降。
而那些堅決抵抗、拒不下馬的士兵最終遭到了斬殺,統計下來竟有八千餘人。
那些早些時候下馬的士兵,眼睜睜地看著頑抗的同伴被迅速包圍。
漢軍的弩箭如同雨點般密集,他們無不感到心驚膽戰,私下裏慶幸自己的首領沒有選擇反抗。
這次投降的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充滿了曲折。
當渾邪王在投降台上跪下一條腿,將投降書和佩刀遞給霍去病的那一刻,他感到自己全身的力量仿佛都被抽空了。
他退到一旁,閉上眼睛靜靜地站立著,在整個投降儀式中,他始終避免與霍去病的目光接觸。
對方那銳利如冷冽恆星天狼般的眼神,讓他既不敢看也不願去迴想。
盡管如此,他仍然無法擺脫那個已經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中的眼神。
投降儀式結束後,李西雖然忙於分配投降的士兵和物資,但還是抽空找到了霍去病,並建議設宴款待渾邪王。
霍去病經過一番思考後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李西作為負責禮儀的官員確實考慮得很周到。
他們所說的師卦和比卦揭示了戰爭與和平、對立與統一的關係。
晚宴安排在當天晚上進行。
在李西的精心組織下,整個晚宴進行得有條不紊、熱鬧非凡。
霍去病也全力配合、舉杯暢飲、盡顯豪情,給足了匈奴人麵子。
原本對霍去病心存畏懼的渾邪王在晚宴上感受到了對方的熱情與禮貌,幾杯酒下肚後他的恐懼感減輕了不少。
再加上霍去病告訴他太子安然無恙的消息以及即將獲得的封賞,渾邪王此刻的心情可謂是又驚又喜、激動不已。
他再次看向霍去病時的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既有敬畏又有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不止渾邪王一個人有如此表現,在晚宴上其他的匈奴小王也大都表現得如此。
由於匈奴是一個崇尚權力的民族,因此他們對於打敗他們的人總是充滿了敬畏與崇拜之情。
這次與匈奴上層貴族的接觸讓霍去病有了更多的感慨與思考。
他發現雖然單個的匈奴人並非沒有人性可言,但是作為一個整體而言他們的精神境界確實還有待提高。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華夏人在看待這些“蠻夷之族”時會帶有一種強烈的俯視感了。
迴想起之前在神木書屋的那次深夜交談,霍去病不禁在心中暗自感歎:“陳老先生他們說得沒錯啊!
這確實是一個隻懂得小道理而不懂得大道理的族群”
通曉匈奴語言的韓強在這場晚宴上顯得格外受歡迎,他無需翻譯就能與一旁的匈奴小王西奇支輕鬆地交談起來。
西奇支原本是休屠王的手下將領,在今天他選擇了主動下馬投降而沒有參與嘩變行動。
因此一份封賞對他來說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讓他感到非常高興和期待。
在與韓強的交談過程中,當氣氛逐漸融洽時,西奇支恭敬地迴應了韓強一直困擾於心的問題:“您有什麽問題就盡管問吧!”
韓強打趣地問道,哈哈,有個小事兒我一直挺好奇的,夏季那一戰,你們到底躲到哪兒去了?
害得我們把整個祁連山都翻了個遍也沒找到你們。
問完這句匈奴語後,他立刻又用漢語重複了一遍。
果然,和渾邪王正談笑風生的霍去病微微側頭,顯然在留神傾聽。
西奇支迴答道:“哦,當時我們的主力藏在集蘭山裏……”
韓強迅速把這句話翻譯成漢語。
他和霍去病都感到十分驚訝。
皋蘭山?那不是河西走廊的北山嗎!難怪在祁連山怎麽也找不到他們,原來他們根本沒在那兒!
霍去病一下子明白了,休屠王選擇躲在河西走廊的北山。
一方麵是為了躲避在祁連山的搜索,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在必要時方便逃往漠北!
這個休屠王真是狡猾至極,而自己之前卻想當然地認為他們隻會藏在祁連山中。
韓強感歎道:“我們當時還專門去閱兵,甚至在皋蘭山下祭奠了亡靈,離你們的藏身之處竟然這麽近!”
西奇支有些尷尬地說:“確實很近,幸好你們當時沒有進山搜查”
霍去病聽到這裏,忍不住轉過身來直接發問:“你們在那裏藏了多長時間?”
韓強立即翻譯,複陸支迴答道:“藏了半個多月。”
霍去病疑惑地問道:“半個多月?這怎麽可能?
我當初也考察過皋蘭山,那裏方圓不到百裏,而且荒山禿嶺的,別說幾萬人馬了,連幾千人都難以生存。”
西奇支解釋道:“迴驃騎將軍的話,這是我們的一個秘密,一般的匈奴人都不知道。”
“哦?什麽秘密?”霍去病好奇地問道。
西奇支繼續說道:“確實是個秘密。
我們一向禁止部眾到皋蘭山那一帶放牧,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那座山的特別之處。
皋蘭山從外麵看起來光禿禿的,但實際上內部卻大不相同。
那裏山峰連綿、溝穀深邃、植被茂盛。草場也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