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善於表達需求的人更容易得到滿足,這個道理你們是否理解?霍去病再次詢問,眾人隨即頻頻點頭表示明白。
“至於夥食問題,我就不再多言,你們自行安排即可。解散!”
隨著命令下達,校尉們紛紛上馬離去。
霍去病轉向韓強說:“既然大家都覺得行程過緊,既然離長安已不遠,那我們不妨明日早些紮營。
讓馬匹休息片刻,同時我們也能在日照下享受一下蹴鞠的樂趣,你意下如何?”
韓強對“蹴鞠”二字略感困惑,心中不禁疑惑:“這兩者有何關聯?”
看到韓強臉上顯露的疑惑,霍去病解釋道:“這與之前的決策是一脈相承的,你應該明白。我們身在敵境,每一步行動都要格外小心。”
韓強雖不完全明白,但還是點頭表示理解,隨後上馬離去。
霍去病則遠望天際,繼續沉思。
今日之事背後蘊含的深意,他並未對韓強言明。
他深知,經過河西兩戰,自己雖非當世第一,但已是大漢最為驍勇的將領。
然而,這樣的身份所帶來的思考是:作為一名戰無不勝的將領,他能否像普通將領那樣深得人心、愛兵如子?
答案是否定的。
更準確地說,他不敢。
像李長那樣的將領,當然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出對士兵的關愛,但他無法像霍去病那樣取得輝煌的戰績。
一個戰功赫赫的將領,若再展現出完美無缺的仁愛形象,獲得全軍上下的一致讚譽,那麽天子會如何看待?
曆史上這樣的將領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他的舅父,那位當世第一名將,也從未敢像李長那樣展現“名將風範”,而是在眾人麵前保持謙和與謹慎。
但霍去病深知自己無法模仿舅父的風格,他的性格與之大相徑庭。
不過,這並未給他帶來太大壓力。
他自幼便懂得“不顯山露水”的道理,如今站在巔峰之上,重拾這一智慧對他而言並非難事。
“不過是場戲罷了,就像蹴鞠場上的假動作,輕鬆應對即可。”
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韜光養晦者,雖明白此理,但內心高傲難掩。
於他而言,隻需確保天子對他的印象良好即可,長安城內其餘人的評價,於他而言不過浮雲。
“既然你們無論如何都對我心生不滿,那我便再為你們增添些許談資,任你們隨意詆毀吧!你們的言論,我皆不放在心上。”
此刻,他或許正沉浸於這些思緒之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自語道:“就讓你們議論去吧。
我不僅要讓你們議論,還要讓你們看看,我如何在蹴鞠場上和戰場上都取得勝利。
你們雖愛兵如子,卻難以贏得勝利,想不通吧?這就是我與你們的不同。”
第二次出征河西,耗時五十餘日,當驃騎軍返迴長安之際,已是立秋之後。
自春季首次出征以來,霍去病便未曾有過片刻休息,兩次征戰之間,僅有一場重病稍作停歇,尚未痊愈便又肩負重任。
這兩場戰鬥都極為艱難,他作為主將,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卻渾然不覺。
此刻,大軍已越過鹹陽,長安城近在咫尺,他心中的重負稍減,忽感身體無力,幾乎無法穩坐馬上。
同時,耳中劇痛襲來。
“情況不妙,恐怕又要倒下……”他心中一緊,冷汗直流,急忙召來主要將領。
眾人見他麵色不對,神情痛苦,紛紛詢問:“將軍,您怎麽了?”
霍去病忍痛不語,眾人又猜測:“是不是食物有問題?”或問:“是否因天氣太熱,或者天熱中暑氣了?”
“非他故,乃是心中重擔稍卸。”
霍去病氣息微弱,卻仍顯豪情,“征戰歸來,終得片刻安寧。”
“難道舊傷再犯?”眾人疑慮,有者直言:“何止舊傷,上次便未曾痊愈!”
眾人急忙為他鋪設臥榻,又有急聲響起:“明日聖駕親臨,閱兵之禮在即,這可如何是好?”
霍去病心中自然知曉明日的重要,但此刻他已是力不從心,隻能匆匆交代幾句要事。
然而,病痛如狂風驟雨般襲來,特別是耳中那撕裂般的劇痛,如同有利刃在他腦海之中肆意揮舞。
他眼前逐漸模糊,周圍的聲音也漸行漸遠,不到半刻便陷入了深深的昏迷……
河西之戰大捷,劉徹原欲親自出城相迎,以彰其功。
然,主將霍去病突然病倒,令得這盛大的閱兵之禮不得不臨時取消。
禦醫聞訊趕來,隻見霍去病麵色蒼白,低燒不退,昏迷不醒。
眾人雖憂心忡忡,但在這軍旅之中,生死早已看淡。
劉徹隻是輕歎一聲:“去病,你此番征戰,實乃用命過甚。”
禦醫心中明了,卻不敢多言,隻得埋頭施藥,以期早日令霍去病康複。
十幾日之後,霍去病的身體漸有好轉,然而積壓的軍務又讓他忙碌不已。
待得諸事稍定,他已是迫不及待,跨上戰馬,直奔南山而去。
此時的長安城外,陽光雖烈,但已少了盛夏的炙熱。
馬蹄踏過官道,揚起一片黃塵。
進入山中,景色豁然開朗,濃蔭蔽日,流水潺潺。
他仿佛置身於另一片天地,與戰場上的硝煙與殺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重逢之際,建華和霍去病兩人相視無言,眼中滿是深情與思念。
最終,霍去病放聲大笑,打破了這沉默:“此番歸來,無他,隻為與你共賞這南山美景!”
建華凝視著霍去病那略顯蒼白而尚未恢複的臉龐,她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擔憂:“你……是不是傷得很重?
你的臉色告訴我,事情並非隻是曬黑那麽簡單。”
霍去病輕輕握住她的手,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別擔心,真的隻是曬黑了些。大漠的太陽,你知道的,烈得讓人無處可躲。”
建華心中雖然不願相信,但見他如此堅持,隻得將擔憂壓下,柔聲說道。
“我知道你是為了不讓我擔心,但無論如何,你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你辛苦了,為這國家,也為我。”
然而,她心中卻如明鏡般清楚,霍去病所承受的內傷與重病遠非表麵所見。
他的高傲與自尊讓他不願在人前顯露脆弱,更不願讓她為他擔憂。
建華心中暗暗歎息,若他肯坦言,她師門中的良醫定能助他早日康複。
夜色如水,兩人相依而坐,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霍去病輕笑道:“你知道嗎?陛下和大將軍若是知道我把最詳細的戰報都告訴了你,恐怕會驚掉下巴呢!”
“至於夥食問題,我就不再多言,你們自行安排即可。解散!”
隨著命令下達,校尉們紛紛上馬離去。
霍去病轉向韓強說:“既然大家都覺得行程過緊,既然離長安已不遠,那我們不妨明日早些紮營。
讓馬匹休息片刻,同時我們也能在日照下享受一下蹴鞠的樂趣,你意下如何?”
韓強對“蹴鞠”二字略感困惑,心中不禁疑惑:“這兩者有何關聯?”
看到韓強臉上顯露的疑惑,霍去病解釋道:“這與之前的決策是一脈相承的,你應該明白。我們身在敵境,每一步行動都要格外小心。”
韓強雖不完全明白,但還是點頭表示理解,隨後上馬離去。
霍去病則遠望天際,繼續沉思。
今日之事背後蘊含的深意,他並未對韓強言明。
他深知,經過河西兩戰,自己雖非當世第一,但已是大漢最為驍勇的將領。
然而,這樣的身份所帶來的思考是:作為一名戰無不勝的將領,他能否像普通將領那樣深得人心、愛兵如子?
答案是否定的。
更準確地說,他不敢。
像李長那樣的將領,當然可以隨心所欲地表現出對士兵的關愛,但他無法像霍去病那樣取得輝煌的戰績。
一個戰功赫赫的將領,若再展現出完美無缺的仁愛形象,獲得全軍上下的一致讚譽,那麽天子會如何看待?
曆史上這樣的將領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他的舅父,那位當世第一名將,也從未敢像李長那樣展現“名將風範”,而是在眾人麵前保持謙和與謹慎。
但霍去病深知自己無法模仿舅父的風格,他的性格與之大相徑庭。
不過,這並未給他帶來太大壓力。
他自幼便懂得“不顯山露水”的道理,如今站在巔峰之上,重拾這一智慧對他而言並非難事。
“不過是場戲罷了,就像蹴鞠場上的假動作,輕鬆應對即可。”
他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韜光養晦者,雖明白此理,但內心高傲難掩。
於他而言,隻需確保天子對他的印象良好即可,長安城內其餘人的評價,於他而言不過浮雲。
“既然你們無論如何都對我心生不滿,那我便再為你們增添些許談資,任你們隨意詆毀吧!你們的言論,我皆不放在心上。”
此刻,他或許正沉浸於這些思緒之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自語道:“就讓你們議論去吧。
我不僅要讓你們議論,還要讓你們看看,我如何在蹴鞠場上和戰場上都取得勝利。
你們雖愛兵如子,卻難以贏得勝利,想不通吧?這就是我與你們的不同。”
第二次出征河西,耗時五十餘日,當驃騎軍返迴長安之際,已是立秋之後。
自春季首次出征以來,霍去病便未曾有過片刻休息,兩次征戰之間,僅有一場重病稍作停歇,尚未痊愈便又肩負重任。
這兩場戰鬥都極為艱難,他作為主將,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卻渾然不覺。
此刻,大軍已越過鹹陽,長安城近在咫尺,他心中的重負稍減,忽感身體無力,幾乎無法穩坐馬上。
同時,耳中劇痛襲來。
“情況不妙,恐怕又要倒下……”他心中一緊,冷汗直流,急忙召來主要將領。
眾人見他麵色不對,神情痛苦,紛紛詢問:“將軍,您怎麽了?”
霍去病忍痛不語,眾人又猜測:“是不是食物有問題?”或問:“是否因天氣太熱,或者天熱中暑氣了?”
“非他故,乃是心中重擔稍卸。”
霍去病氣息微弱,卻仍顯豪情,“征戰歸來,終得片刻安寧。”
“難道舊傷再犯?”眾人疑慮,有者直言:“何止舊傷,上次便未曾痊愈!”
眾人急忙為他鋪設臥榻,又有急聲響起:“明日聖駕親臨,閱兵之禮在即,這可如何是好?”
霍去病心中自然知曉明日的重要,但此刻他已是力不從心,隻能匆匆交代幾句要事。
然而,病痛如狂風驟雨般襲來,特別是耳中那撕裂般的劇痛,如同有利刃在他腦海之中肆意揮舞。
他眼前逐漸模糊,周圍的聲音也漸行漸遠,不到半刻便陷入了深深的昏迷……
河西之戰大捷,劉徹原欲親自出城相迎,以彰其功。
然,主將霍去病突然病倒,令得這盛大的閱兵之禮不得不臨時取消。
禦醫聞訊趕來,隻見霍去病麵色蒼白,低燒不退,昏迷不醒。
眾人雖憂心忡忡,但在這軍旅之中,生死早已看淡。
劉徹隻是輕歎一聲:“去病,你此番征戰,實乃用命過甚。”
禦醫心中明了,卻不敢多言,隻得埋頭施藥,以期早日令霍去病康複。
十幾日之後,霍去病的身體漸有好轉,然而積壓的軍務又讓他忙碌不已。
待得諸事稍定,他已是迫不及待,跨上戰馬,直奔南山而去。
此時的長安城外,陽光雖烈,但已少了盛夏的炙熱。
馬蹄踏過官道,揚起一片黃塵。
進入山中,景色豁然開朗,濃蔭蔽日,流水潺潺。
他仿佛置身於另一片天地,與戰場上的硝煙與殺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重逢之際,建華和霍去病兩人相視無言,眼中滿是深情與思念。
最終,霍去病放聲大笑,打破了這沉默:“此番歸來,無他,隻為與你共賞這南山美景!”
建華凝視著霍去病那略顯蒼白而尚未恢複的臉龐,她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擔憂:“你……是不是傷得很重?
你的臉色告訴我,事情並非隻是曬黑那麽簡單。”
霍去病輕輕握住她的手,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別擔心,真的隻是曬黑了些。大漠的太陽,你知道的,烈得讓人無處可躲。”
建華心中雖然不願相信,但見他如此堅持,隻得將擔憂壓下,柔聲說道。
“我知道你是為了不讓我擔心,但無論如何,你的平安才是最重要的。你辛苦了,為這國家,也為我。”
然而,她心中卻如明鏡般清楚,霍去病所承受的內傷與重病遠非表麵所見。
他的高傲與自尊讓他不願在人前顯露脆弱,更不願讓她為他擔憂。
建華心中暗暗歎息,若他肯坦言,她師門中的良醫定能助他早日康複。
夜色如水,兩人相依而坐,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霍去病輕笑道:“你知道嗎?陛下和大將軍若是知道我把最詳細的戰報都告訴了你,恐怕會驚掉下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