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亥時二刻,京城之中一片寧和,知了聲與微風聲淺淺交纏,還有遠處偶爾傳來的更夫打更的聲音,倒顯得漫漫長夜更加寂靜。
而在京城中道路寬闊幹淨,繁華之處,一座高門大戶的燈火輝煌給這寂靜的夜多了幾分點綴。這座府邸氣勢恢宏,朱漆大門在月光下閃爍著沉穩而莊重的光芒,翠湖庭台中的湖水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漣漪。
中門內院之中,每隔五步便有一名身穿金燦盔甲的兵士挎刀值守,他們目光如炬,警惕地巡視著四周,另外還有數隊兵士在不同地方遊弋巡視,這些兵士應該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而這座府邸的主人更像是尊貴不凡之人。
從上俯瞰,整個府苑燈火通明,如白晝一般。尤其是西南一角的一間屋舍,燈火更是璀璨奪目,照亮了周圍的一切。
此刻,七八位衣著華麗的侍女正緩緩走來,她們手持托盤,上麵放著各種換燈的器具和新的蠟燭,帶著她們的卻是一位蹣跚老者。
這老者便是是這府邸的管家,年紀雖大但精神矍鑠,他帶著這些侍女走到書房門前,用三急三緩的節奏敲了敲門,然後恭敬地問道:“王爺,夜深了,該換燈了,老奴可否進來?”
書房內傳來一聲低沉而有力的迴答:“嗯——”這是屋內王爺的聲音,簡短而有力,映襯著他威嚴而沉穩的氣質。
老管家聽到王爺的迴答後,這才輕輕推開房門,帶著侍女們走了進去。
這些侍女們,手持的燈具或蠟燭,無一不體現了王府的精致與尊貴。她們輕盈地步入屋內,猶如春風拂過,悄無聲息,動作嫻熟地將已經燃盡的燈火一一替換,每一個步驟都準確無誤,仿佛在演奏一曲無聲的交響樂。
而換下的燈火之物,她們更是小心翼翼地收入托盤,生怕打破這夜的寧靜。
在這間寬敞的屋子裏,隻有一處角落顯得與眾不同。那裏,一位中年男子靜靜地坐在書桌旁,他的身影在搖曳的燈火下顯得尤為沉穩。他身著蘇繡常服,那細膩的繡工極其不凡,金絲兩道紮實而又美觀,內外配色更是婉約而又深邃。他的頭頂,金鑲玉飾的發冠和金簪熠熠生輝,盡顯王者風範。滿臉絡腮胡子的他,卻絲毫不影響他身上的英武之氣,反而增添了幾分威嚴。
盡管此刻坐著,衣袍在身,但從他寬闊的臉型上,依然可以感受到他那魁梧健壯的體魄。他的雙眼,猶如夜空中的星星,尖銳而明亮,緊緊地盯著手中的那卷書,仿佛要從中找尋到某種真理。
此時,一位容顏極美的侍女端著茶水點心,輕輕地走到了書桌旁。她小心翼翼地放下托盤,生怕打擾到這位沉浸在書中的男子。然而,那男子卻仿佛沒有看見她一般,連看都未曾看她一眼。
那侍女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她知道,這位男子不是她可以輕易接近的,她隻得作罷。
在管家的眼色示意下,她輕輕地轉身,準備同其他侍女一同離去。然而,就在她們即將離開的那一刻,“站住——”一聲低沉而有力的聲音響起。男子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書卷,對著那些下人喊了一句。
侍女們立刻停下腳步,迴過頭來,恭敬地聽從主人的吩咐。
“老康,”男子淡淡地看向了管家,“本王今晚沒要茶點。”
管家老康立馬笑道:“王爺,這些茶點是這小蓮兒特地學著做的,王爺最近讀書處理軍務都要忙到深夜,我們怕王爺夜裏腹中饑餓,特地做了些吃食,這也是小蓮兒的一片孝心呢,王爺你看要不要將就著嚐一嚐,嗬嗬嗬嗬。”
這男子看了管家,又看了看這個叫小蓮兒的侍女,急著向管家問道:“你剛才說,你們,這孝心你也有份?”
那小蓮兒嘴角還偷偷地一翹,滿心歡喜,甚至期待著什麽。
那管家從話裏聽出了一絲危機,立馬說道:“呃,不不不,王爺,這點心是小蓮兒一個人做的,老奴是個粗人,這灶台的活哪有府裏的廚子和侍女們做的好呀。”說完已是額頭冒汗。
那男子看向了小蓮兒,一臉怒意,小蓮兒低著頭,看不到那男子臉上的神情,依舊笑著,似乎笑意更濃了一些。
男子頓時大怒,一拍桌子,吼道:“本王最討厭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人,老康,你進府這麽多年了,這點分寸都把握不住了,還是你年紀大了,腦子糊塗了?”
管家一聽,立馬跪地磕頭,不敢有絲毫辯解,那小蓮兒聽聞之後,也是隨著管家跪地,渾身瑟瑟發抖。
書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其餘的侍女們見狀,也紛紛跟著跪在了地上。她們雖然與這件事沒什麽牽連,但也能感受到王爺的憤怒,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突然之間,滿屋子一下子跪了八九個人,整個書房都被跪著的人占滿了大半。王爺看著跪在地上的人,心中更加憤怒,他冷聲問道:“老康,你老實告訴本王,她向你上供了多少銀子?”
管家老康此時已經嚇得魂飛魄散,他渾身發抖,結結巴巴地說道:“迴王爺,老奴實不敢隱瞞。這小蓮兒給了老奴一支白玉簪子,就是上迴王妃嫌棄磕了一個印的那支。當時王妃順手打賞給她的,後來她拿來孝敬了我。她求著今晚點燈換燈的時候,能當麵給王爺送上一份點心。王爺,老奴說的都是實話啊,求王爺開恩,求王爺饒命啊——”說著,管家老康把頭連連磕在地上,額頭上已經滲出了絲絲血跡。
小蓮兒見狀,也是嚇得麵如土色,她連連磕頭,聲淚俱下地說道:“王爺,奴婢知錯了,求王爺饒了奴婢這一次吧!奴婢再也不敢了!”她的聲音已經帶著哭腔,和之前的驕傲自得相比,此刻顯得無比淒涼。
那男子聽聞之後,笑了一聲,說道“老康,你把這個婢女拉到府裏,打上五十鞭子,她要是沒死,就把她趕出府去,她要是死了,那也怪她太蠢,非要自作聰明。”
“王爺,饒命啊,奴婢再也不敢了,王爺饒命啊——”小蓮兒極度驚恐,哭著連連磕頭求饒。
那男子則是拿起了書,繼續閱讀了起來。
管家似乎撿迴了一條命,跪地應和:“多謝王爺,多謝王爺,老奴知道了——”
身後那些跪著的侍女,雖然恭敬得低著頭,但看到這小蓮兒這樣的下場,有幾個相視偷偷一笑。
管家老康起身,拽起小蓮兒,吼道:“給我走,你這小賤人,賤命一條還敢做夢,走——”
“老康,打完了五十鞭子,你記得把你的手指頭也切下來一根,念你是初犯,本王今天就隻要你一根手指頭。”正當管家老康拽著小蓮兒出門的時候,那男子一邊看書,一邊氣定神閑地說道。
管家知道這已是主人給自己的活路和懲罰,對著那男子的身影,說道:“是,王爺,老奴知道了!”說著就拽著這小蓮兒出了門。
小蓮兒還在苦苦哀求,那男子似乎未曾聽見一般,隻是看書,其餘的侍女不敢在這個是非之地待著,趕緊恭恭敬敬地退出了房門,小心地關好門,接著快步跑迴到下人房。
接著,王府中便傳來了鞭打聲和淒厲的慘叫聲,不少下人們在夢中驚醒,聽著這聲音,恐懼,發抖,再難入睡。
那男子若無其事地拿起桌上的點心,放在嘴裏嚐了一口,耳朵似乎敏銳地感覺到了什麽,再聽一下,確認之後,方才說道:“啊,桂公子來了,來了這麽久也不出來見見本王,太見外了吧。”
循著聲,從書房後麵的書架中走出來一位淡綠袍年輕人,這年輕人身形纖瘦,走路不帶一點聲響,翠綠衣袍之內是一件白色素服,隻是胸前繡上了一棵丹桂花樹,發髻隻用一條白色絲帶束起,年輕人的容貌極是俊美,劍眉星目,微笑但眼神尖利。
在那男子書桌前一站,雖然衣著並不奢華,但一身的書生味和傲氣,卻能令人畏懼三分。
那男子見到桂公子的麵,被其氣場一震,也是有些不太舒服,但還是淺笑相對。
桂公子象征性的躬身行了個禮,道:“見過漢王殿下。”
漢王笑道:“哈哈哈哈,公子不必多禮,本王這王府少說也有五六百親衛,那些親衛可都是跟隨本王遠征殺過蒙古人的,現在又是宵禁,公子可以不動聲色地潛入本王的府邸,躲過本王的親衛不說,方才那些多人在房中,居然都沒發現你,了不起啊。”
桂公子笑道:“王爺過獎了,王爺也是耳聰目明,打發完下人片刻,便發現了在下的行蹤,王爺這身修為,若是在江湖上,恐怕也是名動天下的高手。”
漢王隨口道:“本王誌不在江湖,這武功嘛也是閑來無事,隨手練的,再說,有這麽多親衛護著,這武功一年到頭也用不上幾次。”
桂公子笑道:“王爺倒是謙虛,不過在下有些好奇,方才那女子,我觀之半天,沒看出她身上有任何武功,這茶點王爺也入了口,無毒,想來她不是來行刺的,不過是想賭一賭能不能得王爺青眼,擺脫這下人命,王爺府中姬妾成群,多收一個又何妨,如果實在不喜歡這女子,將之趕走便是,何必為一個下人,弄得這麽麻煩呢?”
漢王看向了桂公子,合上了書,放在了書桌上,對著桂公子說道:“本王最討厭有非分之想,還不識輕重的人,本王的規矩,不論是這闔府的下人,還是本王帶過的兵,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都必須是本王想給,他們才能接著,本王不給,還想變著法的算計本王的,本王能活剝了他一層皮!”
桂公子忍不住地笑了笑,鼓起了掌:“王爺當真是好手段,在下還曾經聽聞,王爺遠征漠北之時,有一迴被敵方抄了糧道,缺糧少衣的情況下,王爺將自己的肉食分給了營中重傷的兵士,自己就靠著水囊裏的水挨到了糧草補給那天,還有幾年前打馬哈木那次,瓦剌騎兵人數眾多,王爺持刀策馬,帶著身後數千騎兵衝向了馬哈木左翼軍陣,王爺一馬當先,軍士自然悍不畏死,那一戰,王爺率軍破了馬哈木左翼騎兵,穩住了軍心,後來才取得大勝。今日得見王爺的雷霆手段,看的出,王爺馭下是恩威並施,這點在下對王爺極是佩服!”
漢王笑了一下:“公子過獎了,來,嚐一嚐這點心,味道確實不錯。”說著手指向了桌上的那盤糕點。
桂公子行禮謝道:“多謝王爺。”
正要上前取一塊糕點品嚐之時,桂公子看到了書桌上漢王先前讀的書冊之名——《北事實紀》。
桂公子沒聽說過這本書,向漢王問道:“王爺,這本書在下從未有所耳聞,是哪位隱世的高人撰寫的奇作嗎?”
漢王見桂公子對這本書這麽好奇,問道:“怎麽,公子也對兵事感興趣?”
桂公子解釋道:“哦,王爺誤會了,在下隻是閑來無事,喜歡讀閱各類雜書,雜學而已,王爺深夜讀這本不知名的兵書,想來必是非凡之作在下有些好奇罷了。”
漢王哈哈一笑:“公子,這本書不要說你,當今世上知道這本書,讀過這本書的人恐怕都沒有幾個人!”
桂公子笑道:“王爺將這本兵書說得這般神秘,難不成是哪位名將的傳世孤本嗎?”
漢王笑道:“確實,這是太祖朝藍玉將軍所編撰的兵書,藍玉將他北征元庭這一路的見聞,草原行軍,尋找水源,元人騎兵列陣,元人風俗等諸多詳情匯編成冊寫成了這本書,可惜後來藍玉被告發謀反,幾萬人頭落地,藍玉這本書當時還未刊印,自然未能傳世。”
桂公子又問道:“既然如此,那這本書又是如何到漢王殿下手中的呢?”
漢王看著桂公子,淺淺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自然是別人送給本王的,一個死人送的。”
而在京城中道路寬闊幹淨,繁華之處,一座高門大戶的燈火輝煌給這寂靜的夜多了幾分點綴。這座府邸氣勢恢宏,朱漆大門在月光下閃爍著沉穩而莊重的光芒,翠湖庭台中的湖水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漣漪。
中門內院之中,每隔五步便有一名身穿金燦盔甲的兵士挎刀值守,他們目光如炬,警惕地巡視著四周,另外還有數隊兵士在不同地方遊弋巡視,這些兵士應該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而這座府邸的主人更像是尊貴不凡之人。
從上俯瞰,整個府苑燈火通明,如白晝一般。尤其是西南一角的一間屋舍,燈火更是璀璨奪目,照亮了周圍的一切。
此刻,七八位衣著華麗的侍女正緩緩走來,她們手持托盤,上麵放著各種換燈的器具和新的蠟燭,帶著她們的卻是一位蹣跚老者。
這老者便是是這府邸的管家,年紀雖大但精神矍鑠,他帶著這些侍女走到書房門前,用三急三緩的節奏敲了敲門,然後恭敬地問道:“王爺,夜深了,該換燈了,老奴可否進來?”
書房內傳來一聲低沉而有力的迴答:“嗯——”這是屋內王爺的聲音,簡短而有力,映襯著他威嚴而沉穩的氣質。
老管家聽到王爺的迴答後,這才輕輕推開房門,帶著侍女們走了進去。
這些侍女們,手持的燈具或蠟燭,無一不體現了王府的精致與尊貴。她們輕盈地步入屋內,猶如春風拂過,悄無聲息,動作嫻熟地將已經燃盡的燈火一一替換,每一個步驟都準確無誤,仿佛在演奏一曲無聲的交響樂。
而換下的燈火之物,她們更是小心翼翼地收入托盤,生怕打破這夜的寧靜。
在這間寬敞的屋子裏,隻有一處角落顯得與眾不同。那裏,一位中年男子靜靜地坐在書桌旁,他的身影在搖曳的燈火下顯得尤為沉穩。他身著蘇繡常服,那細膩的繡工極其不凡,金絲兩道紮實而又美觀,內外配色更是婉約而又深邃。他的頭頂,金鑲玉飾的發冠和金簪熠熠生輝,盡顯王者風範。滿臉絡腮胡子的他,卻絲毫不影響他身上的英武之氣,反而增添了幾分威嚴。
盡管此刻坐著,衣袍在身,但從他寬闊的臉型上,依然可以感受到他那魁梧健壯的體魄。他的雙眼,猶如夜空中的星星,尖銳而明亮,緊緊地盯著手中的那卷書,仿佛要從中找尋到某種真理。
此時,一位容顏極美的侍女端著茶水點心,輕輕地走到了書桌旁。她小心翼翼地放下托盤,生怕打擾到這位沉浸在書中的男子。然而,那男子卻仿佛沒有看見她一般,連看都未曾看她一眼。
那侍女眼中閃過一絲失落,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她知道,這位男子不是她可以輕易接近的,她隻得作罷。
在管家的眼色示意下,她輕輕地轉身,準備同其他侍女一同離去。然而,就在她們即將離開的那一刻,“站住——”一聲低沉而有力的聲音響起。男子突然放下了手中的書卷,對著那些下人喊了一句。
侍女們立刻停下腳步,迴過頭來,恭敬地聽從主人的吩咐。
“老康,”男子淡淡地看向了管家,“本王今晚沒要茶點。”
管家老康立馬笑道:“王爺,這些茶點是這小蓮兒特地學著做的,王爺最近讀書處理軍務都要忙到深夜,我們怕王爺夜裏腹中饑餓,特地做了些吃食,這也是小蓮兒的一片孝心呢,王爺你看要不要將就著嚐一嚐,嗬嗬嗬嗬。”
這男子看了管家,又看了看這個叫小蓮兒的侍女,急著向管家問道:“你剛才說,你們,這孝心你也有份?”
那小蓮兒嘴角還偷偷地一翹,滿心歡喜,甚至期待著什麽。
那管家從話裏聽出了一絲危機,立馬說道:“呃,不不不,王爺,這點心是小蓮兒一個人做的,老奴是個粗人,這灶台的活哪有府裏的廚子和侍女們做的好呀。”說完已是額頭冒汗。
那男子看向了小蓮兒,一臉怒意,小蓮兒低著頭,看不到那男子臉上的神情,依舊笑著,似乎笑意更濃了一些。
男子頓時大怒,一拍桌子,吼道:“本王最討厭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人,老康,你進府這麽多年了,這點分寸都把握不住了,還是你年紀大了,腦子糊塗了?”
管家一聽,立馬跪地磕頭,不敢有絲毫辯解,那小蓮兒聽聞之後,也是隨著管家跪地,渾身瑟瑟發抖。
書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其餘的侍女們見狀,也紛紛跟著跪在了地上。她們雖然與這件事沒什麽牽連,但也能感受到王爺的憤怒,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突然之間,滿屋子一下子跪了八九個人,整個書房都被跪著的人占滿了大半。王爺看著跪在地上的人,心中更加憤怒,他冷聲問道:“老康,你老實告訴本王,她向你上供了多少銀子?”
管家老康此時已經嚇得魂飛魄散,他渾身發抖,結結巴巴地說道:“迴王爺,老奴實不敢隱瞞。這小蓮兒給了老奴一支白玉簪子,就是上迴王妃嫌棄磕了一個印的那支。當時王妃順手打賞給她的,後來她拿來孝敬了我。她求著今晚點燈換燈的時候,能當麵給王爺送上一份點心。王爺,老奴說的都是實話啊,求王爺開恩,求王爺饒命啊——”說著,管家老康把頭連連磕在地上,額頭上已經滲出了絲絲血跡。
小蓮兒見狀,也是嚇得麵如土色,她連連磕頭,聲淚俱下地說道:“王爺,奴婢知錯了,求王爺饒了奴婢這一次吧!奴婢再也不敢了!”她的聲音已經帶著哭腔,和之前的驕傲自得相比,此刻顯得無比淒涼。
那男子聽聞之後,笑了一聲,說道“老康,你把這個婢女拉到府裏,打上五十鞭子,她要是沒死,就把她趕出府去,她要是死了,那也怪她太蠢,非要自作聰明。”
“王爺,饒命啊,奴婢再也不敢了,王爺饒命啊——”小蓮兒極度驚恐,哭著連連磕頭求饒。
那男子則是拿起了書,繼續閱讀了起來。
管家似乎撿迴了一條命,跪地應和:“多謝王爺,多謝王爺,老奴知道了——”
身後那些跪著的侍女,雖然恭敬得低著頭,但看到這小蓮兒這樣的下場,有幾個相視偷偷一笑。
管家老康起身,拽起小蓮兒,吼道:“給我走,你這小賤人,賤命一條還敢做夢,走——”
“老康,打完了五十鞭子,你記得把你的手指頭也切下來一根,念你是初犯,本王今天就隻要你一根手指頭。”正當管家老康拽著小蓮兒出門的時候,那男子一邊看書,一邊氣定神閑地說道。
管家知道這已是主人給自己的活路和懲罰,對著那男子的身影,說道:“是,王爺,老奴知道了!”說著就拽著這小蓮兒出了門。
小蓮兒還在苦苦哀求,那男子似乎未曾聽見一般,隻是看書,其餘的侍女不敢在這個是非之地待著,趕緊恭恭敬敬地退出了房門,小心地關好門,接著快步跑迴到下人房。
接著,王府中便傳來了鞭打聲和淒厲的慘叫聲,不少下人們在夢中驚醒,聽著這聲音,恐懼,發抖,再難入睡。
那男子若無其事地拿起桌上的點心,放在嘴裏嚐了一口,耳朵似乎敏銳地感覺到了什麽,再聽一下,確認之後,方才說道:“啊,桂公子來了,來了這麽久也不出來見見本王,太見外了吧。”
循著聲,從書房後麵的書架中走出來一位淡綠袍年輕人,這年輕人身形纖瘦,走路不帶一點聲響,翠綠衣袍之內是一件白色素服,隻是胸前繡上了一棵丹桂花樹,發髻隻用一條白色絲帶束起,年輕人的容貌極是俊美,劍眉星目,微笑但眼神尖利。
在那男子書桌前一站,雖然衣著並不奢華,但一身的書生味和傲氣,卻能令人畏懼三分。
那男子見到桂公子的麵,被其氣場一震,也是有些不太舒服,但還是淺笑相對。
桂公子象征性的躬身行了個禮,道:“見過漢王殿下。”
漢王笑道:“哈哈哈哈,公子不必多禮,本王這王府少說也有五六百親衛,那些親衛可都是跟隨本王遠征殺過蒙古人的,現在又是宵禁,公子可以不動聲色地潛入本王的府邸,躲過本王的親衛不說,方才那些多人在房中,居然都沒發現你,了不起啊。”
桂公子笑道:“王爺過獎了,王爺也是耳聰目明,打發完下人片刻,便發現了在下的行蹤,王爺這身修為,若是在江湖上,恐怕也是名動天下的高手。”
漢王隨口道:“本王誌不在江湖,這武功嘛也是閑來無事,隨手練的,再說,有這麽多親衛護著,這武功一年到頭也用不上幾次。”
桂公子笑道:“王爺倒是謙虛,不過在下有些好奇,方才那女子,我觀之半天,沒看出她身上有任何武功,這茶點王爺也入了口,無毒,想來她不是來行刺的,不過是想賭一賭能不能得王爺青眼,擺脫這下人命,王爺府中姬妾成群,多收一個又何妨,如果實在不喜歡這女子,將之趕走便是,何必為一個下人,弄得這麽麻煩呢?”
漢王看向了桂公子,合上了書,放在了書桌上,對著桂公子說道:“本王最討厭有非分之想,還不識輕重的人,本王的規矩,不論是這闔府的下人,還是本王帶過的兵,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都必須是本王想給,他們才能接著,本王不給,還想變著法的算計本王的,本王能活剝了他一層皮!”
桂公子忍不住地笑了笑,鼓起了掌:“王爺當真是好手段,在下還曾經聽聞,王爺遠征漠北之時,有一迴被敵方抄了糧道,缺糧少衣的情況下,王爺將自己的肉食分給了營中重傷的兵士,自己就靠著水囊裏的水挨到了糧草補給那天,還有幾年前打馬哈木那次,瓦剌騎兵人數眾多,王爺持刀策馬,帶著身後數千騎兵衝向了馬哈木左翼軍陣,王爺一馬當先,軍士自然悍不畏死,那一戰,王爺率軍破了馬哈木左翼騎兵,穩住了軍心,後來才取得大勝。今日得見王爺的雷霆手段,看的出,王爺馭下是恩威並施,這點在下對王爺極是佩服!”
漢王笑了一下:“公子過獎了,來,嚐一嚐這點心,味道確實不錯。”說著手指向了桌上的那盤糕點。
桂公子行禮謝道:“多謝王爺。”
正要上前取一塊糕點品嚐之時,桂公子看到了書桌上漢王先前讀的書冊之名——《北事實紀》。
桂公子沒聽說過這本書,向漢王問道:“王爺,這本書在下從未有所耳聞,是哪位隱世的高人撰寫的奇作嗎?”
漢王見桂公子對這本書這麽好奇,問道:“怎麽,公子也對兵事感興趣?”
桂公子解釋道:“哦,王爺誤會了,在下隻是閑來無事,喜歡讀閱各類雜書,雜學而已,王爺深夜讀這本不知名的兵書,想來必是非凡之作在下有些好奇罷了。”
漢王哈哈一笑:“公子,這本書不要說你,當今世上知道這本書,讀過這本書的人恐怕都沒有幾個人!”
桂公子笑道:“王爺將這本兵書說得這般神秘,難不成是哪位名將的傳世孤本嗎?”
漢王笑道:“確實,這是太祖朝藍玉將軍所編撰的兵書,藍玉將他北征元庭這一路的見聞,草原行軍,尋找水源,元人騎兵列陣,元人風俗等諸多詳情匯編成冊寫成了這本書,可惜後來藍玉被告發謀反,幾萬人頭落地,藍玉這本書當時還未刊印,自然未能傳世。”
桂公子又問道:“既然如此,那這本書又是如何到漢王殿下手中的呢?”
漢王看著桂公子,淺淺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自然是別人送給本王的,一個死人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