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高旭眉頭緊鎖,腦海中迴蕩著燕笑笑那日的話語——趙乾說,兵貴神速。
想到此處,他毅然決然地道:“看來,我們隻能采取冒險之策了。”
夜幕聞言,不解地問道:“殿下此言何意?”
燕高旭目光堅定,解釋道:“我打算挑選三萬精銳鐵騎,穿越戈壁荒漠,直搗西寧。”
夜幕麵露憂色:“殿下,此舉太過兇險。茫茫大漠,一旦迷失方向,後果可不堪設想。”
燕高旭深知其中利害,但更明白時間緊迫:“燕國已無力承受持久戰的消耗,此戰必須速戰速決。”
他稍作停頓,隨即下達了新的命令:“你即刻前往石頭鎮,捉拿幾名村民,詢問是否有通往西寧的小道。”
“是!”夜幕領命後,迅速離去。
夜色降臨,燕高旭率領著黑壓壓的騎兵隊伍,悄然離開了石頭鎮,向西挺進。
為了掩蓋真實意圖,燕高旭巧妙布局,命副將每日向雁山發動佯攻,以此迷惑梁軍。
不過,軍中並非密不透風,此事很快便傳到了燕昭明的耳中。
得知燕高旭孤軍深入荒漠,燕昭明怒不可遏:“簡直愚蠢!大軍在荒漠中迷路尚且不論,若無充足水源,戰馬必將渴死。”
副將見狀,小心翼翼地問道:“殿下,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燕昭明眼神閃爍,果斷下令:“你速去營中點齊一千精銳鐵騎,我要親自去將大皇兄找迴。”
副將聞言,遲疑道:“殿下,我們何必卷入這趟渾水?若大皇子不幸為國捐軀,這皇儲之位……”
話未說完,燕昭明怒不可遏,反手一個耳光扇了過去:“你在胡說什麽?大皇兄曾在獵場上救過我一命,這一次,就當是我還他這份恩情。”
副將被打得一個趔趄,終於明白過來:“卑職明白了,即刻去辦。”
在夜色的掩護之下,燕昭明帶領著一千多騎兵迅速向西南方向疾馳而去。
燕昭明剛離開不久,在軍營郊外,那名副將便開始四處張望,在確認周圍空無一人後,他悄悄地將手中的信鴿放飛至夜空之中。
......
在雁山郊外的一片茂密森林中,梁世安身著一襲華麗錦服,率領數十名黑衣人靜靜佇立。
其中一名黑衣人憂慮地開口:“殿下,接頭人遲遲未現身,這會不會是個陷阱?”
梁世安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答道:“應當不會。”
正當此時,一陣細微的馬蹄聲從不遠處隱約傳來。
緊接著,一群素衣打扮的男子策馬而至,為首者月明,身著一襲耀眼的華服,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梁世安等人見狀,立刻提高了警覺。
月明策馬上前,直接問道:“你可是梁國的四殿下梁世安?”
梁世安微微點頭,反問:“不知閣下尊姓大名?”
月明翻身下馬,恭敬迴答:“在下月明,家父月華。”
梁世安聞言,客氣道:“原來是月丞相的公子,幸會。”
月明則直截了當地說:“四殿下,客套話就免了,我受家父之命,蟄伏於虎門關,專門搜集燕軍的動向。今日約見殿下,正是為了相贈重要情報。”
梁世安聽後,麵露喜色:“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正苦於無破敵之策。你們燕軍的鐵浮屠果然名不虛傳,我梁國鐵騎自知難以匹敵,如今隻能退守雁山。”
月明點頭讚同:“這是自然,我們燕國的黑騅戰馬,無論是體型還是力量,都遠超尋常戰馬。”
言歸正傳,梁世安急切地問:“不知月公子此次帶來了什麽重要的情報?”
月明從懷中取出一張紙條,遞給梁世安:“這是家父安插在軍中的眼線前夜飛鴿傳書給我的,你自己看看吧。”
梁世安迅速接過字條,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大皇子率軍奇襲西寧,四皇子策馬追尋。”
閱畢,梁世安恍然大悟:“難怪這兩日燕軍的攻勢突然減弱,原來隻是佯攻而已。”
他稍作停頓,又向月明表達了感激之情:“多謝月公子提供的寶貴情報。”
月明淡然迴應:“不必謝我,我們隻是各取所需罷了。隻希望殿下別忘了答應家父的事情!”
梁世安鄭重承諾:“月公子放心,我定會將他們永遠留在這片大漠之中。”
梁世安在與月明道別之後,待到夜幕降臨之時,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返迴了雁山城。
大將軍蒙恩見狀,急忙上前詢問:“殿下,您白天去了哪裏?可把老臣急壞了!”
梁世安輕笑一聲,迴答道:“我自然是出城去探查敵情了。”
蒙恩聞言,眉頭微皺,勸說道:“城外賊軍眾多,這種刺探情報的任務交給斥候去做就好了,殿下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梁世安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蒙將軍,你覺得今日攻城的燕軍與之前相比有何不同?”
蒙恩仔細想了想,迴答道:“與昨日一樣,燕軍從南門和東門同時對雁山發起攻擊,但攻勢確實減弱了不少。”
梁世安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看來月明給我的情報是真的。燕軍的主帥已經不在軍中,他們這是在佯攻,企圖迷惑我們。”
蒙恩聞言,臉上露出疑惑之色:“燕軍主帥不在軍中?殿下此言何意?”
梁世安解釋道:“燕國的大皇子,想要效仿之前的鎮北王,出奇兵繞道大漠,直逼我們的西寧。”
蒙恩聞言,大驚失色:“啊,殿下您的意思是,燕軍想要悄悄繞過雁山,偷襲我們的西寧?”
梁世安鄭重地點了點頭:“沒錯,這次我絕不會讓兵臨城下的鬧劇重演!”
蒙恩雖然心中焦急,但仍不忘提出疑問:“可是這茫茫大漠,我們如何得知數萬燕軍的行軍路線呢?”
梁世安走到懸掛的地圖前,目光如炬:“從石頭鎮通往西寧的小道確實很多,但不管他們選擇哪條路,最終都必須在雅魯江一帶進行補給。否則,他們的戰馬必將因缺水而渴死。”
蒙恩聞言,臉上露出喜色:“殿下真是英明!若我們在雅魯江流域設下伏兵,定能生擒燕軍的主帥!”
想到此處,他毅然決然地道:“看來,我們隻能采取冒險之策了。”
夜幕聞言,不解地問道:“殿下此言何意?”
燕高旭目光堅定,解釋道:“我打算挑選三萬精銳鐵騎,穿越戈壁荒漠,直搗西寧。”
夜幕麵露憂色:“殿下,此舉太過兇險。茫茫大漠,一旦迷失方向,後果可不堪設想。”
燕高旭深知其中利害,但更明白時間緊迫:“燕國已無力承受持久戰的消耗,此戰必須速戰速決。”
他稍作停頓,隨即下達了新的命令:“你即刻前往石頭鎮,捉拿幾名村民,詢問是否有通往西寧的小道。”
“是!”夜幕領命後,迅速離去。
夜色降臨,燕高旭率領著黑壓壓的騎兵隊伍,悄然離開了石頭鎮,向西挺進。
為了掩蓋真實意圖,燕高旭巧妙布局,命副將每日向雁山發動佯攻,以此迷惑梁軍。
不過,軍中並非密不透風,此事很快便傳到了燕昭明的耳中。
得知燕高旭孤軍深入荒漠,燕昭明怒不可遏:“簡直愚蠢!大軍在荒漠中迷路尚且不論,若無充足水源,戰馬必將渴死。”
副將見狀,小心翼翼地問道:“殿下,那我們該如何是好?”
燕昭明眼神閃爍,果斷下令:“你速去營中點齊一千精銳鐵騎,我要親自去將大皇兄找迴。”
副將聞言,遲疑道:“殿下,我們何必卷入這趟渾水?若大皇子不幸為國捐軀,這皇儲之位……”
話未說完,燕昭明怒不可遏,反手一個耳光扇了過去:“你在胡說什麽?大皇兄曾在獵場上救過我一命,這一次,就當是我還他這份恩情。”
副將被打得一個趔趄,終於明白過來:“卑職明白了,即刻去辦。”
在夜色的掩護之下,燕昭明帶領著一千多騎兵迅速向西南方向疾馳而去。
燕昭明剛離開不久,在軍營郊外,那名副將便開始四處張望,在確認周圍空無一人後,他悄悄地將手中的信鴿放飛至夜空之中。
......
在雁山郊外的一片茂密森林中,梁世安身著一襲華麗錦服,率領數十名黑衣人靜靜佇立。
其中一名黑衣人憂慮地開口:“殿下,接頭人遲遲未現身,這會不會是個陷阱?”
梁世安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答道:“應當不會。”
正當此時,一陣細微的馬蹄聲從不遠處隱約傳來。
緊接著,一群素衣打扮的男子策馬而至,為首者月明,身著一襲耀眼的華服,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梁世安等人見狀,立刻提高了警覺。
月明策馬上前,直接問道:“你可是梁國的四殿下梁世安?”
梁世安微微點頭,反問:“不知閣下尊姓大名?”
月明翻身下馬,恭敬迴答:“在下月明,家父月華。”
梁世安聞言,客氣道:“原來是月丞相的公子,幸會。”
月明則直截了當地說:“四殿下,客套話就免了,我受家父之命,蟄伏於虎門關,專門搜集燕軍的動向。今日約見殿下,正是為了相贈重要情報。”
梁世安聽後,麵露喜色:“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正苦於無破敵之策。你們燕軍的鐵浮屠果然名不虛傳,我梁國鐵騎自知難以匹敵,如今隻能退守雁山。”
月明點頭讚同:“這是自然,我們燕國的黑騅戰馬,無論是體型還是力量,都遠超尋常戰馬。”
言歸正傳,梁世安急切地問:“不知月公子此次帶來了什麽重要的情報?”
月明從懷中取出一張紙條,遞給梁世安:“這是家父安插在軍中的眼線前夜飛鴿傳書給我的,你自己看看吧。”
梁世安迅速接過字條,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大皇子率軍奇襲西寧,四皇子策馬追尋。”
閱畢,梁世安恍然大悟:“難怪這兩日燕軍的攻勢突然減弱,原來隻是佯攻而已。”
他稍作停頓,又向月明表達了感激之情:“多謝月公子提供的寶貴情報。”
月明淡然迴應:“不必謝我,我們隻是各取所需罷了。隻希望殿下別忘了答應家父的事情!”
梁世安鄭重承諾:“月公子放心,我定會將他們永遠留在這片大漠之中。”
梁世安在與月明道別之後,待到夜幕降臨之時,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返迴了雁山城。
大將軍蒙恩見狀,急忙上前詢問:“殿下,您白天去了哪裏?可把老臣急壞了!”
梁世安輕笑一聲,迴答道:“我自然是出城去探查敵情了。”
蒙恩聞言,眉頭微皺,勸說道:“城外賊軍眾多,這種刺探情報的任務交給斥候去做就好了,殿下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梁世安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蒙將軍,你覺得今日攻城的燕軍與之前相比有何不同?”
蒙恩仔細想了想,迴答道:“與昨日一樣,燕軍從南門和東門同時對雁山發起攻擊,但攻勢確實減弱了不少。”
梁世安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看來月明給我的情報是真的。燕軍的主帥已經不在軍中,他們這是在佯攻,企圖迷惑我們。”
蒙恩聞言,臉上露出疑惑之色:“燕軍主帥不在軍中?殿下此言何意?”
梁世安解釋道:“燕國的大皇子,想要效仿之前的鎮北王,出奇兵繞道大漠,直逼我們的西寧。”
蒙恩聞言,大驚失色:“啊,殿下您的意思是,燕軍想要悄悄繞過雁山,偷襲我們的西寧?”
梁世安鄭重地點了點頭:“沒錯,這次我絕不會讓兵臨城下的鬧劇重演!”
蒙恩雖然心中焦急,但仍不忘提出疑問:“可是這茫茫大漠,我們如何得知數萬燕軍的行軍路線呢?”
梁世安走到懸掛的地圖前,目光如炬:“從石頭鎮通往西寧的小道確實很多,但不管他們選擇哪條路,最終都必須在雅魯江一帶進行補給。否則,他們的戰馬必將因缺水而渴死。”
蒙恩聞言,臉上露出喜色:“殿下真是英明!若我們在雅魯江流域設下伏兵,定能生擒燕軍的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