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呂後之亂【三】
曆史放映廳從大秦開始 作者:氤氳之息清泉流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邦快要到楚國的時候,韓信想發兵反叛,又自認為自己並無罪過;想前去謁見,又怕被劉邦擒獲。
這個時候有人對韓信說:“鍾離眜是楚將,劉邦很恨他,大王殺了鍾離眜去朝見皇上,皇上一定高興,就沒有禍患了。”
韓信這貨也不知道咋想的,居然跑去找鍾離眜商議,鍾離眜對他說:“漢軍之所以不來攻取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裏;而現在您想捕殺我去討好皇帝,我今天死了,您也會跟著滅亡。”
韓信沉默不語。
鍾離眜估計是明白了自己命不久矣,於是他直接破口大罵:“你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
這話簡單來說就是咱們現在罵得“你不是人”之類得髒話,其實罵得挺難聽的,隻不過沒咱們現在這麽簡單直接而已。
鍾離眜自刎而死。韓信帶著鍾離眜的首級去見劉邦,在劉邦還沒抵達陳縣時,韓信在郊外的道路上迎接他。
劉邦事先安排了武士,見韓信來了,就讓人逮捕韓信,把他安放在後車上。
韓信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說:“果然像人們說的那樣,‘狡猾的兔子一旦死去,追捕的獵狗就該被烹煮;高飛的鳥兒一旦絕跡,優良的弓箭就該被斂藏;敵人的國家一旦破滅,謀劃的臣子就該被消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當然也就該被烹殺了!”
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典故,不得不說韓信的一生真的相當精彩,這貨一個人給咱們後世提供了相當多的成語典故。
劉邦聽到韓信這麽說,也沒慣著他,直接表示:“有人告你謀反。”
而且還直接耍流氓:“你現在謀反的姿態已經很明顯了。”
要是韓信真的謀反了,就不可能帶著鍾離眜的頭去見劉邦,直接大軍出擊不好嗎?十個劉邦加在一起都不夠韓信一個人打的。
所謂的謀反的姿態就是一個笑話罷了。
劉邦讓武士把韓信反綁,給韓信戴上械具。
迴到洛陽後,劉邦赦免了韓信的罪狀,削去王位,將韓信改封為徹侯(列侯),號淮陰侯,封地在韓信故鄉淮陰縣。
這就是咱們現在稱韓信為淮陰侯的原因。】
韓信看著光幕中的畫麵麵無表情。
現在是公元前200年,事情已經發生了,那麽他能怎麽辦?
隻能靜靜的看著了。
不過後世的人嗎……
所以這光幕連通的,是千百年後的後世?
韓信這麽想著,心裏有點滿意。
雖然劉邦對他不咋地一直都在防範,但是至少,他韓信的大名傳唱了千年!
傳唱千年啊!千年後的後世子孫都還記得自己的名字!記得自己的功績!
隻是想想,韓信就能激動的渾身發抖。
留名千年,這對於任何一個華夏人來說都是不能抵擋的巨大誘惑。
劉邦倒是沒想那麽多,他坐在最前麵,看著光幕裏麵的畫麵甚至還笑得出來。
劉邦指著光幕笑罵道:“這後生當真是一點禮貌都沒有。”
周圍人沒人敢迴話。
【史書上記載劉邦定罪韓信的罪過是“擅發兵”意思就是說韓信自己在楚國陳兵列陣,估計還有操練士卒的味道。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韓信這個人的情商是真的低。
對劉邦來說天下都一統了你還這麽幹,那你不是在劉邦的雷區蹦迪嗎?
劉邦要是能夠忍得住那才是稀罕事。
而韓信的情商低還有其他的事例證明。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覺得劉邦畏懼他帶兵的能力,所以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劉邦出行。
劉邦也不慣著他,直接讓人跟著他,出入都有人監視。
韓信也因此日益怨惱忿恨,在家中悶悶不樂。
有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自稱臣下,並說:“大王竟然肯光臨臣下的家門……”簡單來說就是一番恭維。
而等韓信出門後,他居然自嘲道:“我居然活到了和樊噲這種人為伍的地步!”
對韓信本人來說,對於和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等人處在同等列侯的地位,他覺得自己感到羞恥。
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的這話到底有多傷人。
這話說出來,但凡樊噲氣度小一點,直接當街殺人,在漢朝那種民風彪悍的風氣下,樊噲也不能說有錯,當然,有罪還是有的。
韓信的情商低還不僅僅如此,有一次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能統率多少兵馬?”
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
劉邦問:“那你呢?你能統率多少?”
韓信迴答:“多多益善。”
皇上笑了:“越多越好,那為什麽還被我抓住了呢?”
韓信說:“陛下不善於統領士卒而善於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估計韓信最後也是察覺了自己的話太過懟人而補了一句,然而這並不能掩蓋這貨情商低的事實。
在和皇帝聊天的時候都不知道恭維一下皇帝,哪怕最後反應過來了,也隻說皇帝是上天賜予的,你直接說一句劉邦自己的能力也出眾不行嗎?】
看著光幕中的畫麵韓信臉色一黑,劉邦卻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後生雖然沒什麽禮貌,但是話卻說的挺在理的。”
劉邦說著,還朝韓信的地方看了一眼。
韓信隻能低頭拱手。
【而在劉邦為自己把韓信抓住而沾沾自喜時,他萬萬沒想到的是……
在北方邊境,匈奴冒頓單於開始出兵南下騷擾大漢疆域。
公元前201年,劉邦改東郡為梁國,封彭越為梁王,都定陶。
公元前201年十月,韓王信——再次強調一遍,這貨不是韓信,韓信身為兵仙怎麽可能投降匈奴的?
韓王信投降匈奴,九月,在馬邑投降匈奴。
之後匈奴冒頓因引兵南渡,攻太原,至晉陽。
從這裏開始,大漢與匈奴的梁子,就算是徹底結下了。
之後兩方互相打了上百年,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漢真正的把尚武精神刻在了華夏人民的骨子裏。】
這個時候有人對韓信說:“鍾離眜是楚將,劉邦很恨他,大王殺了鍾離眜去朝見皇上,皇上一定高興,就沒有禍患了。”
韓信這貨也不知道咋想的,居然跑去找鍾離眜商議,鍾離眜對他說:“漢軍之所以不來攻取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裏;而現在您想捕殺我去討好皇帝,我今天死了,您也會跟著滅亡。”
韓信沉默不語。
鍾離眜估計是明白了自己命不久矣,於是他直接破口大罵:“你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
這話簡單來說就是咱們現在罵得“你不是人”之類得髒話,其實罵得挺難聽的,隻不過沒咱們現在這麽簡單直接而已。
鍾離眜自刎而死。韓信帶著鍾離眜的首級去見劉邦,在劉邦還沒抵達陳縣時,韓信在郊外的道路上迎接他。
劉邦事先安排了武士,見韓信來了,就讓人逮捕韓信,把他安放在後車上。
韓信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說:“果然像人們說的那樣,‘狡猾的兔子一旦死去,追捕的獵狗就該被烹煮;高飛的鳥兒一旦絕跡,優良的弓箭就該被斂藏;敵人的國家一旦破滅,謀劃的臣子就該被消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當然也就該被烹殺了!”
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典故,不得不說韓信的一生真的相當精彩,這貨一個人給咱們後世提供了相當多的成語典故。
劉邦聽到韓信這麽說,也沒慣著他,直接表示:“有人告你謀反。”
而且還直接耍流氓:“你現在謀反的姿態已經很明顯了。”
要是韓信真的謀反了,就不可能帶著鍾離眜的頭去見劉邦,直接大軍出擊不好嗎?十個劉邦加在一起都不夠韓信一個人打的。
所謂的謀反的姿態就是一個笑話罷了。
劉邦讓武士把韓信反綁,給韓信戴上械具。
迴到洛陽後,劉邦赦免了韓信的罪狀,削去王位,將韓信改封為徹侯(列侯),號淮陰侯,封地在韓信故鄉淮陰縣。
這就是咱們現在稱韓信為淮陰侯的原因。】
韓信看著光幕中的畫麵麵無表情。
現在是公元前200年,事情已經發生了,那麽他能怎麽辦?
隻能靜靜的看著了。
不過後世的人嗎……
所以這光幕連通的,是千百年後的後世?
韓信這麽想著,心裏有點滿意。
雖然劉邦對他不咋地一直都在防範,但是至少,他韓信的大名傳唱了千年!
傳唱千年啊!千年後的後世子孫都還記得自己的名字!記得自己的功績!
隻是想想,韓信就能激動的渾身發抖。
留名千年,這對於任何一個華夏人來說都是不能抵擋的巨大誘惑。
劉邦倒是沒想那麽多,他坐在最前麵,看著光幕裏麵的畫麵甚至還笑得出來。
劉邦指著光幕笑罵道:“這後生當真是一點禮貌都沒有。”
周圍人沒人敢迴話。
【史書上記載劉邦定罪韓信的罪過是“擅發兵”意思就是說韓信自己在楚國陳兵列陣,估計還有操練士卒的味道。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韓信這個人的情商是真的低。
對劉邦來說天下都一統了你還這麽幹,那你不是在劉邦的雷區蹦迪嗎?
劉邦要是能夠忍得住那才是稀罕事。
而韓信的情商低還有其他的事例證明。
韓信被貶為淮陰侯之後,覺得劉邦畏懼他帶兵的能力,所以常常裝病不參加朝見或跟隨劉邦出行。
劉邦也不慣著他,直接讓人跟著他,出入都有人監視。
韓信也因此日益怨惱忿恨,在家中悶悶不樂。
有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行跪拜禮恭迎恭送,自稱臣下,並說:“大王竟然肯光臨臣下的家門……”簡單來說就是一番恭維。
而等韓信出門後,他居然自嘲道:“我居然活到了和樊噲這種人為伍的地步!”
對韓信本人來說,對於和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等人處在同等列侯的地位,他覺得自己感到羞恥。
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的這話到底有多傷人。
這話說出來,但凡樊噲氣度小一點,直接當街殺人,在漢朝那種民風彪悍的風氣下,樊噲也不能說有錯,當然,有罪還是有的。
韓信的情商低還不僅僅如此,有一次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能統率多少兵馬?”
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
劉邦問:“那你呢?你能統率多少?”
韓信迴答:“多多益善。”
皇上笑了:“越多越好,那為什麽還被我抓住了呢?”
韓信說:“陛下不善於統領士卒而善於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抓住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估計韓信最後也是察覺了自己的話太過懟人而補了一句,然而這並不能掩蓋這貨情商低的事實。
在和皇帝聊天的時候都不知道恭維一下皇帝,哪怕最後反應過來了,也隻說皇帝是上天賜予的,你直接說一句劉邦自己的能力也出眾不行嗎?】
看著光幕中的畫麵韓信臉色一黑,劉邦卻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後生雖然沒什麽禮貌,但是話卻說的挺在理的。”
劉邦說著,還朝韓信的地方看了一眼。
韓信隻能低頭拱手。
【而在劉邦為自己把韓信抓住而沾沾自喜時,他萬萬沒想到的是……
在北方邊境,匈奴冒頓單於開始出兵南下騷擾大漢疆域。
公元前201年,劉邦改東郡為梁國,封彭越為梁王,都定陶。
公元前201年十月,韓王信——再次強調一遍,這貨不是韓信,韓信身為兵仙怎麽可能投降匈奴的?
韓王信投降匈奴,九月,在馬邑投降匈奴。
之後匈奴冒頓因引兵南渡,攻太原,至晉陽。
從這裏開始,大漢與匈奴的梁子,就算是徹底結下了。
之後兩方互相打了上百年,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大漢真正的把尚武精神刻在了華夏人民的骨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