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中的畫麵出現了一個身穿白衣的男子。


    男子目光如炬,雙眼中湧動著的光芒讓人心驚。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貧弱,平民百姓之間私鬥成風,宗室貴戚把握著秦國大部分的財富和權力。


    商鞅變法之後,哪怕太子犯法,也把太子的老師鼻子給割了。


    雖然刑法嚴酷,但是效果是立竿見影的。


    這裏直接上史記原文: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之後商鞅更是被秦孝公拜為大良造,負責進攻魏國事宜。


    因為攻魏有功,直接獲封於商十五邑,號商君。


    之後遷都於鹹陽,把小的鄉邑,村落,合並為縣,設立縣令,縣丞職位。


    周天子感秦國強大,賜胙於秦孝公。


    前338年秦國攻魏,於岸門擊敗魏軍,俘虜魏軍主將,同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繼位後,宗室貴戚對商鞅下手,誣告商鞅謀反。


    史記原文記載的是商鞅逃跑的時候到了一個客店想要住下,客棧的人說商君的新法規定,收留沒有能夠檢驗身份的令牌的人入住要被連坐。


    史記原文裏商鞅的感歎是: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然後跑魏國去了。


    之後魏國又因為商鞅之前揍魏國揍的飛起,不肯收留,商鞅無奈隻能迴到自己的商邑之地,最後起兵造反。


    曆史的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在於,曆史他很多時候記錄的是現象。


    也就是事實發生了什麽。


    至於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而最終導致發生了這樣的事……


    史官們除非有明確的來源,不然是不可能明確的在史書上記錄的。


    嗯,至少齪宋之前的史官是這樣的。


    至於齪宋之後嘛……


    嘖嘖嘖,你看趙佶這種貨色都能拿美諡你就知道兩宋以後的一些史官的的確確不咋靠譜。


    不過史記還是值得信任的,畢竟是成書於漢武時期。


    說到曆史書籍的信任度這方麵,兩晉是最有資格評選虛假曆史之最的了,那晉書的內容你就壓根沒法直視!


    等以後講三國的時候配合晉書我們看很多方麵的記載,你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曆史其實就是一個隨意揉搓的皮球。


    雖然如此,不過其內在倒是大差不差。


    因此我們很多時候看史書不能單單隻看史書上的內容,要多想一下為什麽。


    下麵的是阿婆主的一些個人的私貨,也算是個人的一些微不足道的見解。


    那就是關於史記中商鞅造反的記錄。


    商鞅去魏國,被魏國趕迴來了,之後去了自己的封地,然後就拉起自己的部署黨羽造反了。


    可以知道的是,商鞅造反拉起來的人數肯定不多。


    因為人數多了一定會被記錄在史記上。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商鞅扯旗之後,進攻鄭邑,然後秦國出兵平叛,然後商鞅就被打敗了,車裂,滅族。


    看上去好像就是商鞅沒有退路逼不得已造反了。


    但是我們仔細的看看你就會發現一個問題。


    商鞅是被公子虔誣告的,而公子虔是向誰誣告的?


    秦惠文王。


    這個時候秦孝公已經噶了,商鞅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最大後盾。


    換句話說……他要被清算了。


    宗室,貴戚,甚至是秦惠文公都和他有仇,如果商鞅繼續待在朝堂之上,指不定會被怎麽暗算。


    如果真的被潑一身髒水,那麽很可能商鞅一生的心血,也就是變法的成果,最終被以撥亂反正的口號取消掉。


    因此商鞅不得不離開。


    然而離開之後又被魏國送了迴來。


    那商鞅就已經別無選擇了。


    他為了守住自己一生的成果,給了秦惠文王一個動手的借口。


    也就是造反。


    他商鞅之所以死,之所以被車裂,之所以被滅族,是因為造反,不是因為和你們這些宗室貴戚不和。


    而商鞅的死,也平息了秦國宗室貴戚的怒火。


    用一句我們今天常說的詞語,商鞅的這個鬧劇一般的造反,應該是為了給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一生的成果殉道。


    而秦惠文王也沒有讓他失望,在商鞅死後,繼續沿用商君之法。】


    看著光幕中被車裂的身影,始皇帝嬴政無奈的歎氣,作為秦國國君,他自然是知道這裏麵的隱情的。


    有這方麵的原因不假,但是……也不僅僅如此啊……


    不過,商君的法度的的確確強大了秦國,這個,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大明:


    “商君的法度嘛……嗯,等咱看完了去和那些腐儒談談看,有沒有可以借鑒到咱大明的地方來。”


    【前333年,秦惠文王進攻魏國,魏國戰敗,割地求和。


    前331年,秦惠文王再攻魏國,魏國在雕陰戰敗,被殲八萬軍,魏王割河西之地求和。


    前330年,魏惠王派人賄賂當時的秦國大良造公孫衍,想暫時休好,讓秦國攻擊其他國家。


    然而這個時候,一個人走上了曆史舞台。


    縱橫家,張儀。


    張儀以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秦惠文王,表示魏國實力並不弱,應該趁這個時候打蛇打七寸繼續進攻,要是等魏國緩過勁了,那他第一個幹的就是你秦國。


    秦惠文王連連表示讚同,然後拜張儀為客卿。


    前329至328年間,秦惠文王攻魏,攻取汾陽,焦,曲沃,蒲陽等地,張儀勸說秦惠文王把蒲陽歸還給魏國,並派公子繇去魏國做人質,同時出使魏國,讓魏惠王割讓上郡十五縣和河西少梁給秦國。


    自此,秦國將魏國黃河以西所有地盤全部吞並,秦惠文王任命張儀為秦相。


    公孫衍離開秦國投奔魏國。


    前325年秦魏韓三國相王,秦惠文王成為秦國第一位王。


    前323年,魏相公孫衍開展五國相王活動,以合縱對抗秦國。


    同年張儀出使齊楚兩國,以連橫之策拉攏齊楚入侵魏國,破解合縱之謀。


    咱們現在還在用的所謂合縱連橫的成語就是這麽來的。


    前322年,張儀為了自己的連橫之策,前往魏國擔任國相,隨後,秦國向魏國借道進攻齊國,但被齊將匡章擊敗,連橫之策遭受挫折。


    前319年,張儀被逐迴秦國。


    前318年,公孫衍配五國相印,聯合魏韓趙楚燕五國以及義渠國進攻秦國,聯軍在函穀關被擊敗。


    一戰折損八萬,五國退兵。


    前317年,在張儀的遊說下,魏國退出合縱,以臣事秦國。


    前316年,秦惠文王攻蜀,張儀滅巴,於是秦惠文王設立巴郡,蜀郡與漢中郡。


    前315年,秦惠文王攻打義渠,攻占義渠25城。


    前314年,在公孫衍的策劃下,新一輪合縱再次實施,秦國出兵攻打魏韓二國,合縱之策被破。


    前313至312年間,張儀入楚,張儀以商地一帶六百裏的土地,誘使楚懷王與齊宣王反目,二國斷交,後張儀聲稱隻能給六裏地,楚懷王大怒,怒而興兵,秦齊二國共同出兵攻打楚國,楚國大敗,割讓兩座城池與秦國締結盟和約。


    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其子秦武王繼位。


    秦武王與張儀不和,逼迫張儀出逃魏國擔任相邦。


    而張儀的老對手公孫衍,被秦武王迎迴秦國,出任秦國相邦。


    前310年,蜀地叛亂,秦武王派甘茂平叛,順便攻打義渠,丹犁。


    前309年,秦武王設置丞相官位。


    甘茂為左丞相,樗裏疾為右丞相。


    前308年,秦武王與魏國結盟,攻打韓國宜陽。


    前307年,韓襄王被迫求和,同年八月,秦武王前往周都洛邑,欲舉鼎,然而大鼎脫手,砸斷脛骨,於當晚,氣絕而亡。


    秦武王之後,就是咱們戲稱超長待稷的秦昭襄王嬴稷了。


    這位更是傳奇,自秦孝公始,秦惠文王,秦武王二人嚴格來說都是明君。


    要不是秦武王閑得蛋疼沒事幹非要舉鼎裝叉把自己裝死了,秦武王的評價應該會更高一點的。


    但是曆史沒有迴頭,這貨自己作死也就罷了因為他在位四年沒有兒子,因此秦國陷入了爭奪國君的內亂之中,要不是後麵秦昭襄王有個靠譜的老媽和舅舅,秦國真就有可能內亂了,這方麵來看,秦武王因為這波裝叉導致自己的後世評價掉了不少,真是可惜了,明明這位嚴格來說也是明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放映廳從大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氤氳之息清泉流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氤氳之息清泉流響並收藏曆史放映廳從大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