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現在缺一個時機。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城裏主要是工匠們及其家人們的聚集地,這裏是除了徐平安所在的旅順城外戒備最嚴的地方,即便混進來細作,也基本上沒有動手的機會。
六月裏,天氣已經很熱了,新城外麵便是軍營,距離僅有十公裏,新式武器以及火炮都在這邊試驗,徐平安手頭的兵力還是不足,特別都是些少年、孩子兵,如此安排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軍營內,很多本地招募的兵以及少年兵在操控著坦克,以如今的水平,重型坦克難以製造,但製造出來的坦克也足夠用了。
二十多輛在廣袤的訓練場不斷來迴,時不時的還對著遠處的目標開上兩炮,測試著坦克的性能。
“這已經差不多能裝備兩個裝甲連了,輔助坦克的士卒以及後勤方麵也得上上心了。”
帶著一群荷槍實彈的護衛隊,徐平安認真的考慮了起來,坦克畢竟是死物,必須得有協助作戰的存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來,而且後勤的保障也得及時跟得上才行。
“虎頭娃,迴頭按照書上所說配備後勤跟協助的兵馬進行訓練吧,先訓練,迴頭看看有沒有不聽話的刺頭,拉出去實戰一番。
這陸戰之王坦克會造的越來越多,現在我教給你,你給我看好了,教官訓練一定要適度,選人的話就從預備兵裏挑選,不學習訓練一定年限,哪怕再突出也不能破例。
對了,上次我已經說過了,坦克兵的夥食等各方麵待遇一定得高,這方麵你給我親自盯著點,別把人給練廢了。”
徐平安親自交代著跟在身後的虎頭娃徐無前,這些最早跟在他身邊的孩子如今也是一天天的長大,可以委以重任了,能力有多少先不提,若是勝任不了這個位置到時候再換就是了。
“是,徐無前接令,明天開始我就親自跟這些弟兄們一塊訓練,爭取早日熟悉這些坦克。”
虎頭娃認真的迴應著徐平安的安排。
“裝備一個裝甲師,準備好充足的彈藥,就足以橫掃中原了,好好幹。”
徐平安盤算了一番,從坦克研究成功的那一刻起,在這個時代,在藍星,他就已經先天立於不敗之地了。
試想,兩軍作戰,一方拿著刀劍砍半天也無法對敵人造成傷害,對士氣的打擊會有多麽的大。
“少爺,有了這東西,誰還能擋的住咱們的進攻,要不咱們這兩年就開始進攻中原,推翻大明的統治,咱們來當家做主,以少爺的能力跟魄力,足以讓天下百姓吃得飽穿的暖。
這天下再也不用出現像我們這樣的孤兒。”
虎頭娃躍躍欲試,感慨了起來。
“不急,老朱經營大明二十年,有老朱在,咱們進攻,就意味著不知多大的傷亡,而且我打算徹底消除大明這些驕兵悍將,要不然事後再清算,來來迴迴的麻煩。
張士誠首戰即決戰的策略我覺得就不錯,把影響控製在最小的範圍內,兼聽徹底滲透大明各地,如此才能防止漏網之魚,真正上戰場,麵對大明十幾萬、幾十萬大軍,還是等你們再長大一些吧。
我要的無非是穩妥二字,而且進攻中原大地還得防備北方大草原上的韃子,可不是頭腦一熱就決定的事情,知己知彼,妥善布置,方為上策,我現在年輕的很,一點也不急。”
徐平安笑著搖了搖頭,苦笑連連,想要徹底清算,拔出大明的勳貴毒瘤,那麽就必然會大開殺戒,令人聞風喪膽,一旦安排不妥,到時候草原上的蒙古大軍必然會瞅準時機來騷擾。
兵力不足,分散到大明廣袤無垠的地盤裏根本就不夠用的,若是如今就開始進攻中原,哪怕是投降的大明將士無數,他也沒有那麽多精力去分辨誰是真投降,誰是詐降。
整個世界那麽多的地盤,他可沒有時間在戰爭旋渦當中掙紮。
“我明白了少爺,還是那句話,咱們兵力不夠,無法控製那麽龐大的地盤。”
虎頭娃撓了撓頭,頓感尷尬。
“真要打的話是沒什麽太大問題的,隻不過如今的我還沒考慮好若是進攻中原該如何應對草原上的韃子,遼東一帶即將大開發,納哈出是必然要守在遼東那邊的。
韃子們打不過是能夠逃跑的,麵對遊牧民族,咱們還是沒有太好的辦法的,大草原作戰,這其中需要的後勤補給那就是個天文數字,得不償失。
等幾年再說,等咱們的兵力再多一些就可以一步步的向大草原那邊推進,先把大明的毒瘤給清理幹淨,形成新的製度,形成咱們對大明的統治。、
大明人口六千萬,清理了毒瘤,積攢民心,那麽就可以加快對外擴張的速度了,現在缺一個時機。”
徐平安給虎頭娃分析著這其中的利弊,在他看來,最好的時機便是朱元璋死後,大明皇權過渡,新皇帝還沒有坐穩皇位,徹底掌控好權力的這段時期。
“什麽時機?”
虎頭娃一知半解的,他可不像徐平安那樣,有著後世的記憶,甚至腦海中不斷出現更多的知識,站在上帝的視角上。
“當然是老朱死後,皇權過渡的時候啊,大明武將即將青黃不接,開國將領還是有些東西的,可他們也都沒了以後,那就是咱們的機會。
所以,咱們這幾年就好好地進行發展,靜等這個時機就是了,心急可是吃不了熱豆腐的,而且過幾年,兼聽遍布大明各地,足以作為內應來讓咱們輕鬆占據大明各地,進行清算。
兼聽現在已經開始記錄他們所在地藩王、勳貴、地主階層的善惡,善者生,惡者死,順者生,逆者死。”
徐平安心裏是一直不急,可有些人必然是很急的,至少此時的朱元璋是很急的,可短時間內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兵派的少,沒什麽用,兵派的多,那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這也是徐平安更改作戰計劃,讓瘦猴跟小石頭率軍前往東南亞那邊開拓領土的原因。
六月裏,天氣已經很熱了,新城外麵便是軍營,距離僅有十公裏,新式武器以及火炮都在這邊試驗,徐平安手頭的兵力還是不足,特別都是些少年、孩子兵,如此安排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軍營內,很多本地招募的兵以及少年兵在操控著坦克,以如今的水平,重型坦克難以製造,但製造出來的坦克也足夠用了。
二十多輛在廣袤的訓練場不斷來迴,時不時的還對著遠處的目標開上兩炮,測試著坦克的性能。
“這已經差不多能裝備兩個裝甲連了,輔助坦克的士卒以及後勤方麵也得上上心了。”
帶著一群荷槍實彈的護衛隊,徐平安認真的考慮了起來,坦克畢竟是死物,必須得有協助作戰的存在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來,而且後勤的保障也得及時跟得上才行。
“虎頭娃,迴頭按照書上所說配備後勤跟協助的兵馬進行訓練吧,先訓練,迴頭看看有沒有不聽話的刺頭,拉出去實戰一番。
這陸戰之王坦克會造的越來越多,現在我教給你,你給我看好了,教官訓練一定要適度,選人的話就從預備兵裏挑選,不學習訓練一定年限,哪怕再突出也不能破例。
對了,上次我已經說過了,坦克兵的夥食等各方麵待遇一定得高,這方麵你給我親自盯著點,別把人給練廢了。”
徐平安親自交代著跟在身後的虎頭娃徐無前,這些最早跟在他身邊的孩子如今也是一天天的長大,可以委以重任了,能力有多少先不提,若是勝任不了這個位置到時候再換就是了。
“是,徐無前接令,明天開始我就親自跟這些弟兄們一塊訓練,爭取早日熟悉這些坦克。”
虎頭娃認真的迴應著徐平安的安排。
“裝備一個裝甲師,準備好充足的彈藥,就足以橫掃中原了,好好幹。”
徐平安盤算了一番,從坦克研究成功的那一刻起,在這個時代,在藍星,他就已經先天立於不敗之地了。
試想,兩軍作戰,一方拿著刀劍砍半天也無法對敵人造成傷害,對士氣的打擊會有多麽的大。
“少爺,有了這東西,誰還能擋的住咱們的進攻,要不咱們這兩年就開始進攻中原,推翻大明的統治,咱們來當家做主,以少爺的能力跟魄力,足以讓天下百姓吃得飽穿的暖。
這天下再也不用出現像我們這樣的孤兒。”
虎頭娃躍躍欲試,感慨了起來。
“不急,老朱經營大明二十年,有老朱在,咱們進攻,就意味著不知多大的傷亡,而且我打算徹底消除大明這些驕兵悍將,要不然事後再清算,來來迴迴的麻煩。
張士誠首戰即決戰的策略我覺得就不錯,把影響控製在最小的範圍內,兼聽徹底滲透大明各地,如此才能防止漏網之魚,真正上戰場,麵對大明十幾萬、幾十萬大軍,還是等你們再長大一些吧。
我要的無非是穩妥二字,而且進攻中原大地還得防備北方大草原上的韃子,可不是頭腦一熱就決定的事情,知己知彼,妥善布置,方為上策,我現在年輕的很,一點也不急。”
徐平安笑著搖了搖頭,苦笑連連,想要徹底清算,拔出大明的勳貴毒瘤,那麽就必然會大開殺戒,令人聞風喪膽,一旦安排不妥,到時候草原上的蒙古大軍必然會瞅準時機來騷擾。
兵力不足,分散到大明廣袤無垠的地盤裏根本就不夠用的,若是如今就開始進攻中原,哪怕是投降的大明將士無數,他也沒有那麽多精力去分辨誰是真投降,誰是詐降。
整個世界那麽多的地盤,他可沒有時間在戰爭旋渦當中掙紮。
“我明白了少爺,還是那句話,咱們兵力不夠,無法控製那麽龐大的地盤。”
虎頭娃撓了撓頭,頓感尷尬。
“真要打的話是沒什麽太大問題的,隻不過如今的我還沒考慮好若是進攻中原該如何應對草原上的韃子,遼東一帶即將大開發,納哈出是必然要守在遼東那邊的。
韃子們打不過是能夠逃跑的,麵對遊牧民族,咱們還是沒有太好的辦法的,大草原作戰,這其中需要的後勤補給那就是個天文數字,得不償失。
等幾年再說,等咱們的兵力再多一些就可以一步步的向大草原那邊推進,先把大明的毒瘤給清理幹淨,形成新的製度,形成咱們對大明的統治。、
大明人口六千萬,清理了毒瘤,積攢民心,那麽就可以加快對外擴張的速度了,現在缺一個時機。”
徐平安給虎頭娃分析著這其中的利弊,在他看來,最好的時機便是朱元璋死後,大明皇權過渡,新皇帝還沒有坐穩皇位,徹底掌控好權力的這段時期。
“什麽時機?”
虎頭娃一知半解的,他可不像徐平安那樣,有著後世的記憶,甚至腦海中不斷出現更多的知識,站在上帝的視角上。
“當然是老朱死後,皇權過渡的時候啊,大明武將即將青黃不接,開國將領還是有些東西的,可他們也都沒了以後,那就是咱們的機會。
所以,咱們這幾年就好好地進行發展,靜等這個時機就是了,心急可是吃不了熱豆腐的,而且過幾年,兼聽遍布大明各地,足以作為內應來讓咱們輕鬆占據大明各地,進行清算。
兼聽現在已經開始記錄他們所在地藩王、勳貴、地主階層的善惡,善者生,惡者死,順者生,逆者死。”
徐平安心裏是一直不急,可有些人必然是很急的,至少此時的朱元璋是很急的,可短時間內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兵派的少,沒什麽用,兵派的多,那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這也是徐平安更改作戰計劃,讓瘦猴跟小石頭率軍前往東南亞那邊開拓領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