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本《論語》擦著沈江霖的臉飛了出去,然而裏麵卻沒有人站出來打一聲招唿的,沈江霖走進一看,隻覺得這哪裏是學堂,比之菜市場都不如。


    學堂裏麵沸反盈天,幾個半大小子追逐吵鬧,推推嚷嚷,還有稍微年長一點的,則是頭碰頭聚在一起,拿著一本畫冊子在津津有味地看著,甚至還有一個和沈江霖差不多大的孩子,直接跳到了書桌上,把書卷成一個圈握在手裏,手舞足蹈地說著過年時候的見聞,底下還有兩孩子急著叫道:“然後呢,到底打沒打?”


    裏頭熱鬧的不成樣子,但就是沒有一個在讀書的。


    沈江霖從原身記憶裏找到了自己的一張課桌,走了過去,有幾人看到了沈江霖,但也就眼神瞟了一眼就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沒有人過來搭理他。


    沈江霖在這個學堂裏有點格格不入。


    論理,他應該是學堂眾學子裏麵身份最高的一個人,他的大哥沈江雲並沒有在學堂裏上過學,而是通過魏氏娘家人的關係,請了一個名師在教導著,沒有沈江雲,那沈江霖作為榮安侯府的庶子,自然比其他旁支來的要尊貴些許。


    隻是原身性子孤僻木訥,人又很軸,看不太起周圍那些依附於榮安侯府而生的旁支,和誰都談不到一起去,在整個學堂裏,倒是一個朋友都沒有。


    好在,可能那些孩子家裏也都有叮囑過,沒有人不開眼來欺負過原身,隻是原身在讀書一道上天賦平平,在這個學堂裏,仿佛是個隱形人般的存在,每天都是沉默著來沉默著走。


    沈江霖打量了一下四周,除了周圍鬧哄哄的學子們,這個學堂其實就是三個房間打通的大開間,最前麵的牆上頭掛著孔聖人的畫像,畫像下置放一條長案,上麵有香爐供奉。


    香案前方又是一張四方書桌,上麵擺著一些書籍,同時還有一把長長的戒尺,書桌後頭是一張圈椅,顯然是給先生坐的。


    如今學堂裏的學生基本上都快到齊了,書桌是按照六張一橫排往後排去,可能是因為沈江霖身份的原因,安排的座位倒是就在正中間最前頭,五十八個學生,大部分年齡都在八歲到十二歲之間,最年長的也不過十五、六歲。


    來這裏求學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和沈家沾親帶故的,有些人家是為了讓孩子學幾個字,至少契約文書要會看,以後就是做些小買賣,也不至於就被人給騙了,當然,頂頂重要的還是學堂裏會包一餐飯,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也算給家裏節省了口糧了。


    故而到了年紀的沈氏子弟,還是都會到學堂裏學幾年的。


    還有些人,則是真心想讓孩子試試,能不能讀出來,如今這世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萬一能讀出來了,那不就是一步登天麽?


    所以這裏算是沈家孩子們的一次初篩,能篩選出來的,後麵就會另擇名師教導,篩選不出來的,那就在學堂裏且混個三四年功夫,等長成大人樣了,就出去做事去了。


    沈江霖不是很能理解沈家當家人是怎麽想的,要讓原身也在族學中一起讀書。是要讓自家孩子起帶頭作用?還是認為原身不是那塊料子,所以幹脆破罐破摔?


    別的尚且不論,這樣的讀書環境,這樣的師資力量,沈家雖然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但是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點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都舍不得了?


    這十幾年來,沈氏族學裏走的最遠的人也不過是止步秀才功名,想要再進一步成為舉人,至今一個也沒有。


    人才凋敝,治學不嚴,想來是沈家敗落的另一重原因。


    沈江霖記得,馬上要來的先生姓張,已經要五十多歲光景了,來沈家族學坐館八年了,一年拿沈家五十兩銀子,住就住在書堂後頭的小宅子裏,包一日三餐,管著手底下這麽多孩子。


    隻是這位張先生是個老學究,天天掉書袋子,隻讓這些孩子們死記硬背,隻要不皮到他跟前,張先生也不管,隻按照自己的進度教書,講過就算完事了。


    萬一鬧得太過,吵到張先生教書了,那他可就直接拿出戒尺狠狠打手心的,好幾次將兩個皮猴的手心都打爛了,嚇得沒人敢在張先生麵前造次。


    所以當大家一聽到有人說到上課的時辰了,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快速奔到自己的座位上,打開課本,裝模作樣地看了起來。


    隻是等了一刻鍾了,還不見人來,有些人就開始朝著窗外張望,有些人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沈江霖低頭翻開書本,饒有興致地看起了《大學》,很久沒看這些儒家經典了,如今再次迴味,心境發生了變化,也別有一番風味。


    沈江霖撐著下巴看書,忽然感覺到身邊嘈雜之聲一收,抬眼看去,就見到一個二十歲樣子的年輕人穿著一身儒服棉袍、戴著四方頭巾走了進來。


    夾雜著一身的寒氣進屋,穿的棉袍也有些舊了,但是掩蓋不住此人的風度,器宇軒昂,麵目闊朗。


    但他顯然不是張夫子。


    “諸位,張先生身子抱恙,讓我過來給他替幾天的課。”


    來人言簡意賅地做了自我介紹,他姓孟,大家可以喚他孟先生,也是秀才出身,過來這裏教授一些剛剛開過蒙的孩子,自然不在話下。


    底下學子一聽隻是臨時來替幾天的先生,尤其是新來的先生瞧著年輕的很,頓時心思就活泛起來了,大家互相擠眉弄眼的,很是不老實。


    孟昭就當沒看到似的,隻管按照張先生的進度繼續往下講。


    這批學子剛剛學過“三百千”,這裏麵已經淘汰掉了一批人出去,那些隻想學幾個字,或者是年齡大了要出去做事的,都已經離開學堂了,剩下的是家中望子成龍或者是有幾分天份的孩子仍在學。


    張先生交代孟昭,從四書開始講起。


    四書之中,首讀《大學》,孟昭便領著眾學子讀了起來。


    朗朗讀書聲下,有許多人卻是昏昏欲睡,《大學》全篇1747個字,都是一些“大學之道,在明在德”,“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還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一些佶屈聱牙的文字和道理。


    對於剛剛啟蒙完的學子,這些字句都太空泛了一些,好幾人盯著書本在讀,但是讀著讀著已經打起了哈切,困得眼淚水在轉,偷偷低下頭用袖子擦了去才好些。


    孟昭也覺得對這些孩子來講,直接講四書有點跨度太大了,照理應該再過渡一下才好,至少《千家詩》、《明心寶鑒》等啟蒙讀物可以再深入地講一下,然而在交代教學內容的時候,張先生將這些都摒除在外,認為學完蒙學識字認字後,正統學習四書五經才是出路,其他一切都是“歪斜”之道,切不可多沾,以免移了學生們的性情。


    孟昭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隻得按照張先生的意思去講課。


    沈江霖倒是聽出了一些趣味。


    他本就在現代閑暇之餘,喜歡看古籍,研究詩畫,包括對於古人的一些思想都多有研究,《大學》他當然早就已經讀過,他當然那沒有將他作為科舉書籍來背誦,隻是仔細研讀過一番。


    如今有這個時代的人幫他講解,同時他很快就聽出來這個孟先生是很有水平的人,雖然他不擅長用深入淺出的語言來將文章解析出來,但是此人思想跳躍,出口成章,且各種典故出處信手拈來,比之記憶中隻會掉書袋子的張先生不知道要強多少。


    有人聽得入迷,有人小動作不斷。


    沈萬吉百無聊賴地想著等會兒下學了去哪裏耍,搖頭晃腦間,前幾日剛和自己幹過一架的郭寶成正好和他視線對上了,然後郭寶成兩眼往上一翻,給他一個輕蔑的白眼!


    沈萬吉頓時怒了!


    狗雜種郭寶成!跟著他娘嫁到沈家的拖油瓶,到了沈家學堂了,居然還給他嘚瑟!


    是可忍孰不可忍,小孩兒家可沒有什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瞎話,當即就把一張紙團成一團,趁著孟先生迴頭的一瞬間,直接往郭寶成頭上砸去。


    紙團飛過郭寶成的頭頂,繼續往前飛去,“啪”一聲,紙團落地,被砸了後背的孟先生也猛地迴頭,看了一眼地上的紙團,沉著臉問:“誰扔的?”


    底下學生沒有一個人應的,就算有人看到是沈萬吉扔的,這個時候也為了“兄弟義氣”不會站出來,否則成什麽人了?


    孟先生雖然不知道到底是誰扔的,但是他知道從哪個方向過來的,直接屈指敲了敲沈江霖的桌子,讓他們這一排的人全部站起來。


    “誰扔的誰自己站出來。”孟先生語氣不重,但是誰都知道這事兒不能善了了。


    沈萬吉就站在中間,低垂著頭一聲不吭。


    孟昭冷笑了一聲,朗聲道:“看來我剛剛講的都是會了,這才有閑工夫扔紙團,這樣吧,既然沒有人站出來,那就把我剛剛講的那段背一下吧,背出來的沒事,沒背出來的,《大學》給我迴去抄五遍,明日交過來。”


    孟昭溜溜達達走到了最後一排,這一排一共十個人,聞言臉色紛紛變了,但是沈萬吉的拳頭也不是好應付的,沈萬吉十四歲了,在學堂裏很有一點威望,到底沒人敢說什麽。


    孟昭從最後一排一路走過去,卻是沒有一個人能背的,最多有一兩個人背了開頭兩三句就卡殼了,心裏長籲短歎,隻覺得這孟夫子是為難人,今日剛剛講的內容,哪裏就能背出來了,又暗暗埋怨沈萬吉,怎麽就不自己站出來,非得把大家一起帶累才罷休麽?


    孟昭自然知道沒有人可以背出來,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自己做的事情沒有膽量承擔,那就看看別人如何看你的;同時知情不報,在案子裏是包庇和同謀,在官場上那就是同黨,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至於五遍《大學》,下學了就開始抄,抄到掌燈十分,也能抄完了,正好鞏固鞏固今日學的知識,練練字。


    甚好。


    等孟昭走到最前麵沈江霖的麵前站定,示意沈江霖開始背。


    沈江霖坐在最前麵,他是和孟昭一樣的,確實不知道到底是誰搞的鬼,隻是要讓他抄五遍《大學》,他也是不樂意的——隻是為了抄而抄,要練字他可以臨摹名家字帖,要讀書他可以再看看諸子百家,實在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上麵。


    腦海中將《大學》整篇的思想結構過了一遍,就在孟昭想繼續說“你也今晚抄五遍”的時候,他聽到了沈江霖開始背誦的聲音。


    “大學之道,在明在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


    孟昭以為這個學生最多背完第一、二段,其實他的要求也就是這兩段,雖然他今天整篇《大學》都有概括性地講了講,但是著重講解的隻有兩段。


    可是沈江霖這兩段背完之後還在繼續,一直背到全篇最後一句。


    “…….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沈江霖洋洋灑灑足足背了一炷香時間,少年聲音清越,如清泉石上流,幹淨清晰,語調起伏有序,光是聽他背書都感覺是一種享受。


    所以等到沈江霖背完,學堂中所有的學生包括孟昭,都一時之間迴不過神來,整個學堂落針可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無為(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參果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參果寶並收藏庶子無為(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