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到蘇州
追殺係統,結果我成了女帝! 作者:陽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不說,以元盛王爺的信譽,定然也不會把這事說出去,這樣的話,公子依然是那個不染塵埃的人。
年承瀚仿佛放下了多年重擔,微笑道:“報仇是報仇,欺瞞祖父卻不應該。”
借元盛王爺的勢逼的族裏不得不嚴懲年穀用,徹底敲掉他跟年氏的聯係,是為父親為自己報仇雪恨。
也是發泄自己多年的怨恨。
如果由他自己把證據拿出來,祖父祖母還有族裏可能會因為血脈親情,放過二房。
他絕不滿意。
生為人子,不能為父報仇,不配為人。
但是祖父對自己確實疼愛有加,他做了就做了,所以不會瞞他。
即使祖父會因此生他的氣,他也無悔。
年府的新聞也讓不少人想到了肖知行。
畢竟年穀用前麵才參了她,這麽巧才幾天就被除了族?
這一看就是有某人的手筆,報仇不過夜。
這也提醒了諸位大人,如果沒必要,千萬莫惹那個煞神。
前有封無言後有年穀用,足夠讓他們警醒。
幾位被年穀用蠱惑的禦史大人惴惴不安,真是她在報複?
“那當然,本王睚眥必報,隻要我沒錯,有膽就來。”
就是沒有年承瀚的那些證據,她也能收拾年穀用。
他的理藩院之職也可以退了,不自覺的話,不要怪她再下黑手。
至於那些禦史,讓幽靈衛去查查他們,要是真的沒啥缺點漏洞她就放過他,顯然他們也不是那麽幹淨的人,最後陸續自願致仕。
這時,被皇帝調來盛京的十二人來王府拜見她。
同迴來的還有寧瑾和百蘇,他們以後會常駐京城,重點經營這裏。
肖知行接見他們,把他們各自職位的一些信息和處境資料給他們,“本王隻能幫到這裏,至於進去後怎麽行事,慢慢看慢慢學。”
眾人應是,心裏都有一杆秤,他們永遠是肖知行的人。
寧瑾跟肖知行匯報北州商行的季度盈利,肖知行掃過那個天文數字,等他一項項講完。
她指示,“繼續完善商律條列,再撥一部分錢,在大盛各州建立善養堂,接濟養育孤兒。”
達則兼濟天下,能養活一些孤兒也算積累功德。
北地四州現在已經沒有孤兒,善養堂就沒開,隻能在其他地方開。
而且她名下各個勢力都需要新鮮血液和人才,這些孤兒培養好,就是最鐵杆的未來部下。
寧瑾接了任務立即去忙。
肖知行又見了百蘇,聽她匯報醫堂建設的情況。
“北方、中部基本裏衙以上都有至少兩個北州醫堂,南方五州發展慢一些,隻有郡縣有,下官會再推進,還有北疆,也要開始布局。”
肖知行接過折子翻看,“不錯,辛苦了。”
北州醫堂不僅培養醫者,生產成藥,還培育藥草,普及知識。
三年來成功讓北地新生人口存活率暴增。
她取了一瓶天階藥劑,“你也地階巔峰了,這是你該得的獎賞。”
百蘇滿臉激動,“是,下官會再接再厲!”
啊啊,她也可以做天階了!
直播間觀眾全是羨慕嫉妒酸的。
春闈後肖知行該和大家去巡視十三州,也不用特意挑時間,提前三日和他們約好。
大家都知道她的風格,因此都是騎馬出行,帶得人也隻有兩三個貼身丫鬟和小廝。
再各自帶一輛馬車裝著慣用之物,告別家人,和她就出發了。
安全方麵根本不用擔心,幾百王府護衛跟隨,還有肖知行在,他們放心的很。
肖知行特意看了張忠、張麟、趙璽、年承瀚四人,瞧著氣色還不錯。
聽說封夫人娘家已經開始和封立言協商和離之事,至於那一百萬銀子。
人家說不知道,氣得封立言差點再次病倒。
而張麟,許真兒竟然裝扮成小廝跟在他身後一起南下,一副不離不棄模樣。
“王爺,我們從中州南下再東行,直接去蘇州。”由白梅安排行程。
肖知行跟趙仙音和趙璽道:“那邊你們是東道主,可要負責好招待我們。”
趙仙音嬌笑,“那肯定會啊,好酒好菜準備著呢。”
趙璽傲嬌一笑,“我在那邊置辦了一個漂亮園子,你們都住我那。”
肖知行又問道:“兩位對自己經略的地方有信心否?”
兩人自信點頭。
肖知行於是露出真麵目,“那我們玩點不一樣的,咱們扮成遊學的學子,微服私訪,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
趙仙音哼哼,“有何不敢?”
“不許你們通風報信。”
趙璽也哼哼,“絕不報信。”
其他人聽了大覺有趣,表示讚成此法,躍躍欲試。
於是接下來他們裝成遊山玩水的學子一路南下,沒有驚動任何官方,二十天後進入蘇州,過了北部兩縣,到了水安縣。
期間還搗毀了兩處土匪,救了幾個被拐賣的孩子,過的很是精彩。
進入蘇州,趙仙音主動道:“蘇州十二縣,我們兩人有涉足的隻有八縣,最南邊四縣因為靠近嘉南關,不適合發展桑蠶。”
肖知行知道,這隻是表麵說法,其實是那四縣完全由封家控製,她們兩人插不入手。
趙璽接著她的話道:“我們的桑蠶中心在隔壁湛縣,那裏與郡守府縣濰縣相鄰,最是適宜養蠶製絲,水路又四通八達,交通便利,也加快了絲織業的發展。”
肖知行點頭,“地方選的不錯。”
避開了郡府縣,又選了最恰當的地方。
趙仙音直接給了一份詳細折子給她。
肖知行看完後遞給大家依次閱讀。
此時他們租住在一個院子裏,去客棧住不方便。
正當眾人在彼此討論折子中的某些點子時,墨梅突然來稟,“王爺,卑職剛剛聽路人說,這邊的絲織坊出現了問題。”
趙仙音皺眉,“什麽問題?”
她留下的人怎麽沒跟她有任何匯報。
墨梅道:“聽說是水安縣縣令大人要取締一些絲織坊,改為其他用途。”
趙璽也皺眉,“桑蠶絲織成了蘇州八縣的支柱之業,去年給大盛輸送了近七成的絲織成料,怎麽可以取締?”
這裏家家戶戶靠著這個吃飯,隨便取締不知道要鬧多大亂子。
忽然,外麵響起嘈雜聲音。
“走,走,去縣衙,讓縣令大人給我們一個說法……”這句話隱隱約約傳來。
“墨梅,再去探。”
趙仙音臉色難看,她找來小廝去聯係她安排在這邊的人打聽情況。
這時,外麵的嘈雜喧囂聲更大了,似乎有無數人在奔跑。
“大姑娘,許多百姓奔向了縣衙,情況有些不妙。”
他們租的院子不便宜,自然是在好地方,因此離衙門不遠。
肖知行起身,“走,隨我去看看。”
他們走出院門,容進前進的老百姓中,慢慢來到縣衙。
“諸位鄉親父老,不是縣令大人要取締,而是你們的趙經略和更上邊要取締這個,說是養桑侵占良田,減少了糧食產量,所以要改桑為稻……”
結果他們才到那邊,就聽到這個解釋。
趙璽這個暴脾氣張嘴就要反駁。
年承瀚仿佛放下了多年重擔,微笑道:“報仇是報仇,欺瞞祖父卻不應該。”
借元盛王爺的勢逼的族裏不得不嚴懲年穀用,徹底敲掉他跟年氏的聯係,是為父親為自己報仇雪恨。
也是發泄自己多年的怨恨。
如果由他自己把證據拿出來,祖父祖母還有族裏可能會因為血脈親情,放過二房。
他絕不滿意。
生為人子,不能為父報仇,不配為人。
但是祖父對自己確實疼愛有加,他做了就做了,所以不會瞞他。
即使祖父會因此生他的氣,他也無悔。
年府的新聞也讓不少人想到了肖知行。
畢竟年穀用前麵才參了她,這麽巧才幾天就被除了族?
這一看就是有某人的手筆,報仇不過夜。
這也提醒了諸位大人,如果沒必要,千萬莫惹那個煞神。
前有封無言後有年穀用,足夠讓他們警醒。
幾位被年穀用蠱惑的禦史大人惴惴不安,真是她在報複?
“那當然,本王睚眥必報,隻要我沒錯,有膽就來。”
就是沒有年承瀚的那些證據,她也能收拾年穀用。
他的理藩院之職也可以退了,不自覺的話,不要怪她再下黑手。
至於那些禦史,讓幽靈衛去查查他們,要是真的沒啥缺點漏洞她就放過他,顯然他們也不是那麽幹淨的人,最後陸續自願致仕。
這時,被皇帝調來盛京的十二人來王府拜見她。
同迴來的還有寧瑾和百蘇,他們以後會常駐京城,重點經營這裏。
肖知行接見他們,把他們各自職位的一些信息和處境資料給他們,“本王隻能幫到這裏,至於進去後怎麽行事,慢慢看慢慢學。”
眾人應是,心裏都有一杆秤,他們永遠是肖知行的人。
寧瑾跟肖知行匯報北州商行的季度盈利,肖知行掃過那個天文數字,等他一項項講完。
她指示,“繼續完善商律條列,再撥一部分錢,在大盛各州建立善養堂,接濟養育孤兒。”
達則兼濟天下,能養活一些孤兒也算積累功德。
北地四州現在已經沒有孤兒,善養堂就沒開,隻能在其他地方開。
而且她名下各個勢力都需要新鮮血液和人才,這些孤兒培養好,就是最鐵杆的未來部下。
寧瑾接了任務立即去忙。
肖知行又見了百蘇,聽她匯報醫堂建設的情況。
“北方、中部基本裏衙以上都有至少兩個北州醫堂,南方五州發展慢一些,隻有郡縣有,下官會再推進,還有北疆,也要開始布局。”
肖知行接過折子翻看,“不錯,辛苦了。”
北州醫堂不僅培養醫者,生產成藥,還培育藥草,普及知識。
三年來成功讓北地新生人口存活率暴增。
她取了一瓶天階藥劑,“你也地階巔峰了,這是你該得的獎賞。”
百蘇滿臉激動,“是,下官會再接再厲!”
啊啊,她也可以做天階了!
直播間觀眾全是羨慕嫉妒酸的。
春闈後肖知行該和大家去巡視十三州,也不用特意挑時間,提前三日和他們約好。
大家都知道她的風格,因此都是騎馬出行,帶得人也隻有兩三個貼身丫鬟和小廝。
再各自帶一輛馬車裝著慣用之物,告別家人,和她就出發了。
安全方麵根本不用擔心,幾百王府護衛跟隨,還有肖知行在,他們放心的很。
肖知行特意看了張忠、張麟、趙璽、年承瀚四人,瞧著氣色還不錯。
聽說封夫人娘家已經開始和封立言協商和離之事,至於那一百萬銀子。
人家說不知道,氣得封立言差點再次病倒。
而張麟,許真兒竟然裝扮成小廝跟在他身後一起南下,一副不離不棄模樣。
“王爺,我們從中州南下再東行,直接去蘇州。”由白梅安排行程。
肖知行跟趙仙音和趙璽道:“那邊你們是東道主,可要負責好招待我們。”
趙仙音嬌笑,“那肯定會啊,好酒好菜準備著呢。”
趙璽傲嬌一笑,“我在那邊置辦了一個漂亮園子,你們都住我那。”
肖知行又問道:“兩位對自己經略的地方有信心否?”
兩人自信點頭。
肖知行於是露出真麵目,“那我們玩點不一樣的,咱們扮成遊學的學子,微服私訪,你們敢不敢接受挑戰?”
趙仙音哼哼,“有何不敢?”
“不許你們通風報信。”
趙璽也哼哼,“絕不報信。”
其他人聽了大覺有趣,表示讚成此法,躍躍欲試。
於是接下來他們裝成遊山玩水的學子一路南下,沒有驚動任何官方,二十天後進入蘇州,過了北部兩縣,到了水安縣。
期間還搗毀了兩處土匪,救了幾個被拐賣的孩子,過的很是精彩。
進入蘇州,趙仙音主動道:“蘇州十二縣,我們兩人有涉足的隻有八縣,最南邊四縣因為靠近嘉南關,不適合發展桑蠶。”
肖知行知道,這隻是表麵說法,其實是那四縣完全由封家控製,她們兩人插不入手。
趙璽接著她的話道:“我們的桑蠶中心在隔壁湛縣,那裏與郡守府縣濰縣相鄰,最是適宜養蠶製絲,水路又四通八達,交通便利,也加快了絲織業的發展。”
肖知行點頭,“地方選的不錯。”
避開了郡府縣,又選了最恰當的地方。
趙仙音直接給了一份詳細折子給她。
肖知行看完後遞給大家依次閱讀。
此時他們租住在一個院子裏,去客棧住不方便。
正當眾人在彼此討論折子中的某些點子時,墨梅突然來稟,“王爺,卑職剛剛聽路人說,這邊的絲織坊出現了問題。”
趙仙音皺眉,“什麽問題?”
她留下的人怎麽沒跟她有任何匯報。
墨梅道:“聽說是水安縣縣令大人要取締一些絲織坊,改為其他用途。”
趙璽也皺眉,“桑蠶絲織成了蘇州八縣的支柱之業,去年給大盛輸送了近七成的絲織成料,怎麽可以取締?”
這裏家家戶戶靠著這個吃飯,隨便取締不知道要鬧多大亂子。
忽然,外麵響起嘈雜聲音。
“走,走,去縣衙,讓縣令大人給我們一個說法……”這句話隱隱約約傳來。
“墨梅,再去探。”
趙仙音臉色難看,她找來小廝去聯係她安排在這邊的人打聽情況。
這時,外麵的嘈雜喧囂聲更大了,似乎有無數人在奔跑。
“大姑娘,許多百姓奔向了縣衙,情況有些不妙。”
他們租的院子不便宜,自然是在好地方,因此離衙門不遠。
肖知行起身,“走,隨我去看看。”
他們走出院門,容進前進的老百姓中,慢慢來到縣衙。
“諸位鄉親父老,不是縣令大人要取締,而是你們的趙經略和更上邊要取締這個,說是養桑侵占良田,減少了糧食產量,所以要改桑為稻……”
結果他們才到那邊,就聽到這個解釋。
趙璽這個暴脾氣張嘴就要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