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嚴陣以待
追殺係統,結果我成了女帝! 作者:陽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僅僅一晚,地動儀就震了兩次,且相隔時間越來越短。
肖知行不敢耽擱,連夜帶著岑衡和地動儀奔向北州西北,也就是黑烏縣、長山縣方向。
她同時給才迴到蒙州的林如書傳訊說了此事,讓她多少做好準備。
當然阿薩伊也得告訴一聲。
直播間觀眾全員在翻史料,想找一找是否會有這場地震相關的記載。
【黃色彈幕:太久遠了,母星的地動大大小小不知發生了多少次,隻有那些大型的、影響大的才會有記錄。】
【紅色彈幕:我們這邊也是,除了那些實在慘烈的,隻有造成了朝代更迭的地動才有特別記錄,稍微小一些的根本沒人記載。】
【綠色彈幕:唉,我們這邊更慘,啥都翻不到。】
【黃色彈幕帝國曆史院:我們已經開始翻找母星地方誌,如果這次有王爺親臨參與,不可能沒有記載。】
【黃色彈幕:說起這個,我大盛應對災害的成熟經驗確實是從北州開始,說不定確實有記載。】
肖知行不指望從直播間知道震級大小。
浩瀚曆史中天災無數,不可能都有記載。
曆史的塵埃很小,又很大,對當時的人是滅頂災難,隻有置身其中,你才能明白其中艱難。
一行人快馬加鞭向西北。
路過各地,肖知行都會花一兩個時辰詢問當地長官糧倉府庫的情況。
她不管他們有沒有貪墨,或者搬空府庫,在她已經明示後,若還出現虧空情況,就別怪她不客氣。
空了就給我立即填滿,誰賣的誰來補。
反正我要調用時必需有貨。
“王爺,震級一直保持在五級到六級左右。”
岑衡頂著黑眼圈每隔一個時辰跟她匯報一次,在四日後送來這個不好不壞的消息。
“方向已經確定,是黑烏縣與長山縣、蒙州阿壩縣交界處方圓五十裏之中,如果地動儀的功效屬實的話。”
他自己其實沒那麽自信,若不是王爺如此篤信,他根本不敢確定。
肖知行問,“可能確定大概爆發時間?”
地動儀巧奪天工,她又借用五行八卦放入其中,可能比地球的地震監測還要準確。
岑衡硬著頭皮道:“大概是三日到五日後。”
這麽近?
她立即給黑烏縣縣令盧姚、長山縣縣令薑樸、林如書飛訊,讓他們動員交界處百姓暫時居住屋外。
好在是夏日,大家搬著東西睡露天都沒問題。
肖知行擔心老百姓會不信,讓他們連哄帶騙先把人弄出屋待兩天。
嗯,嚇唬他們一旦真有地動,家裏的東西就都會被壓,自己想想到時候會不會心疼吧。
如果實在有不信邪的,好言難勸該死鬼,她也沒辦法。
第二日,他們到達黑烏縣。
縣令盧姚是她由北原縣下麵某個裏長提拔過來,此人精明強幹,接手肖興的爛攤子後,勵精圖治,讓黑烏縣很快恢複平靜,氣象一新。
“王爺,下官接到您命令後,已讓所有內防軍和巡安司以及各下級官員迅速出動,您所指之處已動員四千餘戶搬出房屋睡住露天。”
“剩餘一萬餘戶還在陸續搬出。”
“全賴神鷹軍傳訊及時,各地已嚴陣以待。”
肖知行在離開時從阿支列手裏買過來一千多隻成熟飛鷹,陸續下送去各縣、裏、鎮。
這個時候正好發揮重要性。
盧姚又肅聲道:“有三縣交界處百姓反應,家禽躁動,蟲鳥不安,井水渾濁,因此不用我們多動口舌,那些有見識的長者在幫我等動員百姓搬出。”
“非常好,物資準備可到位?”
盧姚點頭,“縣城府庫存儲微薄,下官已從其他裏、鎮調用過來,還有聞聽到了風聲的餘善之族自願捐出不少糧食、布匹、藥材,請您放心,下官必千方百計集準物資。”
肖知行露出一絲笑意,“辛苦了。”
肖興留下的府庫看上去沒問題,裏麵東西都是爛物,肖知行理解他的辛苦。
此次地動,北州地方籌集物資先頂著,她之後肯定會跟朝廷要補償。
朝廷要是敢賴,她就敢賴掉全北州的稅收,誰叫朝廷不給?我這不是正好拿稅收來賑災?
這一晚,地動儀一直在斷斷續續嗡鳴。
所有人誰都沒敢睡。
肖知行立即給盛京傳訊。
這事得讓皇帝和幾位重臣知道,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地動會不會真的發生?等級多高?
反正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發明了一個地動儀,能預測地動。
且北州會盡一切能力保護治下百姓,哪怕是白忙一場。
也是告訴他們,準備賑災銀兩
別到時候跟她扯賬。
第二日,林如書和阿薩伊都迴了信,林如書和阿塔諾親自趕到了蒙州阿壩縣。
並根據她的指示跟著一起動員當地老百姓撤出居所。
等開始動員,才發現,以為古代老百姓愚昧無知,不會聽話乖乖搬走。
實則不然,古代民眾更害怕天災,因為天災代表毀滅,代表家破人亡一無所有。
官方上門宣傳動員,又有種種家禽異動證明,他們都不敢僥幸。
古時候官方的威懾力尤其大,老百姓又隻會盲從,倒比現代要容易勸人離開。
於是三縣交界處百姓全家動員,把屋子裏能搬出去的東西搬走,若不是瓦麵不能拆,一些人還想把屋瓦也拆了。
那都是他們辛辛苦苦存的財富。
一磚一瓦皆珍貴。
這日傍晚,趙雲奇接到了北州鷹訊,猛然起身,臉色微白。
“地動?!”
古代一旦發生天災,若太過嚴重,皇帝得下罪己詔來安撫臣民。
沒有幾個皇帝願意下罪己詔。
趙雲奇心底難安,這讓他不可避免想到了殷末的天災。
起初誰都以為隻是小天災,然而發生的太多太密,以致天下不安,成了滔天巨浪,最終讓殷帝退位。
帝皇係統道:“肖知行不會是危言聳聽?那什麽地動儀真能預測地動?”
趙雲奇語氣嚴肅,“若能預測則萬幸,若預測出錯,也是萬幸,她比任何人都在乎北州,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帝皇係統悻悻然,“好吧,她既然已經行動,你準備怎麽辦?”
趙雲奇冷靜下來,“先召集幾位重臣,準備賑災之事。”
隻希望是虛驚一場。
帝皇係統道:“我還以為你會不管,就讓她去折騰,反正她有錢。”
它有些酸,國庫估計都沒肖知行富有。
趙雲奇迴答:“除非朕不想再要北方三州人心,她正好等著撿漏。”
一旦朝廷拒絕賑災,或者敷衍了事,不說全天下的口誅筆伐,獨北方三州,就能被她直接收割走人心。
於是不久後,幾位重臣被緊急召進宮。
肖知行不敢耽擱,連夜帶著岑衡和地動儀奔向北州西北,也就是黑烏縣、長山縣方向。
她同時給才迴到蒙州的林如書傳訊說了此事,讓她多少做好準備。
當然阿薩伊也得告訴一聲。
直播間觀眾全員在翻史料,想找一找是否會有這場地震相關的記載。
【黃色彈幕:太久遠了,母星的地動大大小小不知發生了多少次,隻有那些大型的、影響大的才會有記錄。】
【紅色彈幕:我們這邊也是,除了那些實在慘烈的,隻有造成了朝代更迭的地動才有特別記錄,稍微小一些的根本沒人記載。】
【綠色彈幕:唉,我們這邊更慘,啥都翻不到。】
【黃色彈幕帝國曆史院:我們已經開始翻找母星地方誌,如果這次有王爺親臨參與,不可能沒有記載。】
【黃色彈幕:說起這個,我大盛應對災害的成熟經驗確實是從北州開始,說不定確實有記載。】
肖知行不指望從直播間知道震級大小。
浩瀚曆史中天災無數,不可能都有記載。
曆史的塵埃很小,又很大,對當時的人是滅頂災難,隻有置身其中,你才能明白其中艱難。
一行人快馬加鞭向西北。
路過各地,肖知行都會花一兩個時辰詢問當地長官糧倉府庫的情況。
她不管他們有沒有貪墨,或者搬空府庫,在她已經明示後,若還出現虧空情況,就別怪她不客氣。
空了就給我立即填滿,誰賣的誰來補。
反正我要調用時必需有貨。
“王爺,震級一直保持在五級到六級左右。”
岑衡頂著黑眼圈每隔一個時辰跟她匯報一次,在四日後送來這個不好不壞的消息。
“方向已經確定,是黑烏縣與長山縣、蒙州阿壩縣交界處方圓五十裏之中,如果地動儀的功效屬實的話。”
他自己其實沒那麽自信,若不是王爺如此篤信,他根本不敢確定。
肖知行問,“可能確定大概爆發時間?”
地動儀巧奪天工,她又借用五行八卦放入其中,可能比地球的地震監測還要準確。
岑衡硬著頭皮道:“大概是三日到五日後。”
這麽近?
她立即給黑烏縣縣令盧姚、長山縣縣令薑樸、林如書飛訊,讓他們動員交界處百姓暫時居住屋外。
好在是夏日,大家搬著東西睡露天都沒問題。
肖知行擔心老百姓會不信,讓他們連哄帶騙先把人弄出屋待兩天。
嗯,嚇唬他們一旦真有地動,家裏的東西就都會被壓,自己想想到時候會不會心疼吧。
如果實在有不信邪的,好言難勸該死鬼,她也沒辦法。
第二日,他們到達黑烏縣。
縣令盧姚是她由北原縣下麵某個裏長提拔過來,此人精明強幹,接手肖興的爛攤子後,勵精圖治,讓黑烏縣很快恢複平靜,氣象一新。
“王爺,下官接到您命令後,已讓所有內防軍和巡安司以及各下級官員迅速出動,您所指之處已動員四千餘戶搬出房屋睡住露天。”
“剩餘一萬餘戶還在陸續搬出。”
“全賴神鷹軍傳訊及時,各地已嚴陣以待。”
肖知行在離開時從阿支列手裏買過來一千多隻成熟飛鷹,陸續下送去各縣、裏、鎮。
這個時候正好發揮重要性。
盧姚又肅聲道:“有三縣交界處百姓反應,家禽躁動,蟲鳥不安,井水渾濁,因此不用我們多動口舌,那些有見識的長者在幫我等動員百姓搬出。”
“非常好,物資準備可到位?”
盧姚點頭,“縣城府庫存儲微薄,下官已從其他裏、鎮調用過來,還有聞聽到了風聲的餘善之族自願捐出不少糧食、布匹、藥材,請您放心,下官必千方百計集準物資。”
肖知行露出一絲笑意,“辛苦了。”
肖興留下的府庫看上去沒問題,裏麵東西都是爛物,肖知行理解他的辛苦。
此次地動,北州地方籌集物資先頂著,她之後肯定會跟朝廷要補償。
朝廷要是敢賴,她就敢賴掉全北州的稅收,誰叫朝廷不給?我這不是正好拿稅收來賑災?
這一晚,地動儀一直在斷斷續續嗡鳴。
所有人誰都沒敢睡。
肖知行立即給盛京傳訊。
這事得讓皇帝和幾位重臣知道,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地動會不會真的發生?等級多高?
反正就是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發明了一個地動儀,能預測地動。
且北州會盡一切能力保護治下百姓,哪怕是白忙一場。
也是告訴他們,準備賑災銀兩
別到時候跟她扯賬。
第二日,林如書和阿薩伊都迴了信,林如書和阿塔諾親自趕到了蒙州阿壩縣。
並根據她的指示跟著一起動員當地老百姓撤出居所。
等開始動員,才發現,以為古代老百姓愚昧無知,不會聽話乖乖搬走。
實則不然,古代民眾更害怕天災,因為天災代表毀滅,代表家破人亡一無所有。
官方上門宣傳動員,又有種種家禽異動證明,他們都不敢僥幸。
古時候官方的威懾力尤其大,老百姓又隻會盲從,倒比現代要容易勸人離開。
於是三縣交界處百姓全家動員,把屋子裏能搬出去的東西搬走,若不是瓦麵不能拆,一些人還想把屋瓦也拆了。
那都是他們辛辛苦苦存的財富。
一磚一瓦皆珍貴。
這日傍晚,趙雲奇接到了北州鷹訊,猛然起身,臉色微白。
“地動?!”
古代一旦發生天災,若太過嚴重,皇帝得下罪己詔來安撫臣民。
沒有幾個皇帝願意下罪己詔。
趙雲奇心底難安,這讓他不可避免想到了殷末的天災。
起初誰都以為隻是小天災,然而發生的太多太密,以致天下不安,成了滔天巨浪,最終讓殷帝退位。
帝皇係統道:“肖知行不會是危言聳聽?那什麽地動儀真能預測地動?”
趙雲奇語氣嚴肅,“若能預測則萬幸,若預測出錯,也是萬幸,她比任何人都在乎北州,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帝皇係統悻悻然,“好吧,她既然已經行動,你準備怎麽辦?”
趙雲奇冷靜下來,“先召集幾位重臣,準備賑災之事。”
隻希望是虛驚一場。
帝皇係統道:“我還以為你會不管,就讓她去折騰,反正她有錢。”
它有些酸,國庫估計都沒肖知行富有。
趙雲奇迴答:“除非朕不想再要北方三州人心,她正好等著撿漏。”
一旦朝廷拒絕賑災,或者敷衍了事,不說全天下的口誅筆伐,獨北方三州,就能被她直接收割走人心。
於是不久後,幾位重臣被緊急召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