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慕容萬裏
追殺係統,結果我成了女帝! 作者:陽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爺,前麵將進入北安縣。”白梅稟報,他們離北原更近了。
“北安縣果然不一樣。”肖玄道。
一路過來,越靠近郡守府北原縣,變化就越大。
處處是忙碌的身影,如火如荼大搞建設的百姓。
從北原縣修出來的四條大道將聯通四方,此時往西的這條正修到了北安縣邊緣,將繼續往西延伸。
最終直達蒙州,再去寧州,聯通邊防。
短短不到三四個月,整個北州仿佛被注入了活力。
他們在路上已經遇到不少從外州奔來做工或遷徙的百姓。
季白充分利用各位經略之人的關係,讓他們幫忙打廣告,附近州郡則直接派人去宣傳,登邸報、傳童謠、發話本、排戲班。
改革落戶政策,隻要你踏進北州,給地給安家費免稅兩年介紹工作等等一條龍服務。
人來了就不要走了。
絞盡腦汁竭盡所能,瘋狂拉人口。
他送來的統計數據,北州近兩個月新增外來人口十五萬。
豐貞兒來信和她開玩笑,東州北地的人都快被北州拉空了。
忽然,那邊響起爆竹聲。
“通嘍,通嘍……”
歡唿聲叫好聲陣陣,他們被堵住了去路。
原來是北安縣的這條主道打通,今天路麵徹底硬化成功,正式允許百姓通行。
不僅北安縣老百姓,這邊西嶺縣的老百姓也盛裝登場,無數德高望重的白發老人杵著拐杖踩上平坦的道路。
瞬間響起王爺千歲的唿聲。
孩童們尖叫著在路上來迴奔跑,有調皮地還就地滾了兩滾,引得大人們哄笑。
正等著開工建設西嶺縣段道路的漢子們摩拳擦掌,“快快,迴去吃飽肚子,咱明日開工!”
應和者無數。
“民皆悅而擁之,政之善也。”
肖知行正含笑欣賞大夥的開心,旁邊一輛驢車緩緩停下,一古稀老者鑽出車廂,捋著胡須感歎。
“先生,這會路堵住過不去,咱就地歇歇?”趕車的青年指指路旁幹淨的茶寮。
老者身姿矯健地自己下車,擺手,“哎,能遇如此悅景,堵再久老夫都願意,你且去安排,老夫自己走走。”
他大步走到水泥路上,踩了踩又彎腰摸了摸。
然後驚歎,“利器也。”
“老先生幸會,聽您言語,應是來自南方蘇州,怎得千裏迢迢來這北州?”
老者抬頭,對上肖知行笑成月牙的眼睛。
他暗道一聲好,沒想到這路上還能遇上這等姑娘?
衣著簡單,明明笑著,卻不怒自威,風采絕豔。
老者收迴目光嗯一聲,“老夫確實來自蘇州,聽傳北州有趣,特來瞧瞧。”
肖知行也是讓大家去茶寮暫歇,見老者不似一般人,就跟著過來搭話。
“怎麽個有趣?老先生應是瞧了一路。”
老者再次踩踩地麵,“此地新物繁滋,政善而民悅,不過……還得再仔細瞧瞧。”
肖知行悅然,“能得老先生這等評價,吾等欣喜也,必再接再厲,繼力而行,讓更多像您這樣的盛名之士為吾辯經。”
“都說元盛王爺狂傲無度暴虐噬殺,驕橫跋扈目中無人,老夫今日見了方知,未見真人不可輕易斷語。”
肖知行謙虛拱手,“學生年輕氣盛了些,確定得罪了不少人,他人評吾,吾弗在意,論行不論心,固持己身,於心無愧足矣。”
被他認出來她也沒驚訝。
老者目露笑意,“好個論行不論心,固持己身,倒是你小小年紀比老夫看得開,橫渠先生高徒,名不虛傳。”
見茶寮已經準備好,肖知行伸手,“慕容大家來我北州,相逢就是緣,給學生一個機會請您喝杯茶?”
這個年紀,又是天階高手,來自蘇州,她也猜到了他的身份。
慕容萬裏負手,“元盛王爺的茶不好喝啊,老夫擔心喝了就不能走了。”
肖知行宛然一笑,“學生確實想留住您老人家,北州為文學荒墟,我對任何一位學士皆是萬分渴盼,盼著諸位來此教養子民,以開民化。”
說著她深深一揖,“學生絕不強迫,先生來去自由,若覺著這裏好,待個幾月無妨,若看厭了,您告知一聲,學生親自送您離開。”
這位和豐庸被稱為南北兩大家,比起豐庸身後有家族,他才是真正的平民大家。
出自農家,自學成才,高中狀元後未入官場,迴到老家教養學子,開創立學,桃李滿天下。
他主張與總結前人的明法嚴刑、強調功利、改革圖強思想,與華夏的法家學說異曲同工。
隻是如今天下盛行與儒道近似的君子之風,他的學說並不是主流。
但他也是乾元大陸數一數二的大家,為南方文人界的巨擘,弟子無數,像趙坤、白風梅,就是他的徒弟。
他擅長法、道、文,還是一位天階武道高手。
更擅長帝術權謀,曾跟隨肖玉禛左右為讀經博士,據傳兩人還是摯友。
這樣一位標杆人物主動送上門來了,她怎麽願意放過?
慕容萬裏瞧著她乖覺的樣子,終是露出一絲笑意,抬腳走向茶寮。
“老夫不好名茶,喝一杯粗茶便夠了,還得繼續趕路。”
肖知行彎眼,朝白梅打手勢。
沒有拿她慣用的茶盞,一老一小就著茶寮的粗瓷碗,倒了一杯混濁的茶湯。
肖知行舉盞,“敬您,賢哲蒞臨,北州千裏同樂,學生是真真欣喜若狂。”
慕容萬裏搖頭輕笑,喝了她敬的茶,心知肚明,“你越是這樣,老夫心底越是不安。”
肖知行莞爾,“這不是不能綁人,隻能試試以禮相待?”
要是能搶人,她立馬拉來幾萬人馬把人擄去北原關起來給自己做事。
慕容萬裏忍不住笑出聲,“這才是你本性。”
肖知行笑的純白明亮。
這時白梅雙手捧著兩本冊子過來。
肖知行取了上麵那份,“這是學生粗略寫的北州施政綱領,遇到了您機會難得,學生便厚著臉皮請求您幫我斧正斧正。”
慕容萬裏:“你這見縫插針的功夫了得,隻是老夫為何要耗神給你斧正?”
肖知行給人戴高帽子,又連連拱手,“就當是為了這北州幾十萬百姓!學生畢竟年少,生怕哪裏出了差錯,引得民不聊生。”
慕容萬裏深深看她。
肖知行厚臉皮地又拿了另一份冊子,是華夏的法家思想精華總結,“學生曾品讀先生大作,有一些想法,也請先生指教。”
她就不信咱五千年思想精華還拿不下人。
慕容萬裏無奈失笑,拿了第二份冊子翻開。
初初還漫不經心的模樣,後麵眼珠子黏在上麵拔不出來了,就像餓漢看到絕世美人,滿目神魂顛倒。
肖知行慢悠悠地喝了粗茶,跟那陪同的青年笑道:“不用急,本王準備轎子,咱不能打擾先生。”
“北安縣果然不一樣。”肖玄道。
一路過來,越靠近郡守府北原縣,變化就越大。
處處是忙碌的身影,如火如荼大搞建設的百姓。
從北原縣修出來的四條大道將聯通四方,此時往西的這條正修到了北安縣邊緣,將繼續往西延伸。
最終直達蒙州,再去寧州,聯通邊防。
短短不到三四個月,整個北州仿佛被注入了活力。
他們在路上已經遇到不少從外州奔來做工或遷徙的百姓。
季白充分利用各位經略之人的關係,讓他們幫忙打廣告,附近州郡則直接派人去宣傳,登邸報、傳童謠、發話本、排戲班。
改革落戶政策,隻要你踏進北州,給地給安家費免稅兩年介紹工作等等一條龍服務。
人來了就不要走了。
絞盡腦汁竭盡所能,瘋狂拉人口。
他送來的統計數據,北州近兩個月新增外來人口十五萬。
豐貞兒來信和她開玩笑,東州北地的人都快被北州拉空了。
忽然,那邊響起爆竹聲。
“通嘍,通嘍……”
歡唿聲叫好聲陣陣,他們被堵住了去路。
原來是北安縣的這條主道打通,今天路麵徹底硬化成功,正式允許百姓通行。
不僅北安縣老百姓,這邊西嶺縣的老百姓也盛裝登場,無數德高望重的白發老人杵著拐杖踩上平坦的道路。
瞬間響起王爺千歲的唿聲。
孩童們尖叫著在路上來迴奔跑,有調皮地還就地滾了兩滾,引得大人們哄笑。
正等著開工建設西嶺縣段道路的漢子們摩拳擦掌,“快快,迴去吃飽肚子,咱明日開工!”
應和者無數。
“民皆悅而擁之,政之善也。”
肖知行正含笑欣賞大夥的開心,旁邊一輛驢車緩緩停下,一古稀老者鑽出車廂,捋著胡須感歎。
“先生,這會路堵住過不去,咱就地歇歇?”趕車的青年指指路旁幹淨的茶寮。
老者身姿矯健地自己下車,擺手,“哎,能遇如此悅景,堵再久老夫都願意,你且去安排,老夫自己走走。”
他大步走到水泥路上,踩了踩又彎腰摸了摸。
然後驚歎,“利器也。”
“老先生幸會,聽您言語,應是來自南方蘇州,怎得千裏迢迢來這北州?”
老者抬頭,對上肖知行笑成月牙的眼睛。
他暗道一聲好,沒想到這路上還能遇上這等姑娘?
衣著簡單,明明笑著,卻不怒自威,風采絕豔。
老者收迴目光嗯一聲,“老夫確實來自蘇州,聽傳北州有趣,特來瞧瞧。”
肖知行也是讓大家去茶寮暫歇,見老者不似一般人,就跟著過來搭話。
“怎麽個有趣?老先生應是瞧了一路。”
老者再次踩踩地麵,“此地新物繁滋,政善而民悅,不過……還得再仔細瞧瞧。”
肖知行悅然,“能得老先生這等評價,吾等欣喜也,必再接再厲,繼力而行,讓更多像您這樣的盛名之士為吾辯經。”
“都說元盛王爺狂傲無度暴虐噬殺,驕橫跋扈目中無人,老夫今日見了方知,未見真人不可輕易斷語。”
肖知行謙虛拱手,“學生年輕氣盛了些,確定得罪了不少人,他人評吾,吾弗在意,論行不論心,固持己身,於心無愧足矣。”
被他認出來她也沒驚訝。
老者目露笑意,“好個論行不論心,固持己身,倒是你小小年紀比老夫看得開,橫渠先生高徒,名不虛傳。”
見茶寮已經準備好,肖知行伸手,“慕容大家來我北州,相逢就是緣,給學生一個機會請您喝杯茶?”
這個年紀,又是天階高手,來自蘇州,她也猜到了他的身份。
慕容萬裏負手,“元盛王爺的茶不好喝啊,老夫擔心喝了就不能走了。”
肖知行宛然一笑,“學生確實想留住您老人家,北州為文學荒墟,我對任何一位學士皆是萬分渴盼,盼著諸位來此教養子民,以開民化。”
說著她深深一揖,“學生絕不強迫,先生來去自由,若覺著這裏好,待個幾月無妨,若看厭了,您告知一聲,學生親自送您離開。”
這位和豐庸被稱為南北兩大家,比起豐庸身後有家族,他才是真正的平民大家。
出自農家,自學成才,高中狀元後未入官場,迴到老家教養學子,開創立學,桃李滿天下。
他主張與總結前人的明法嚴刑、強調功利、改革圖強思想,與華夏的法家學說異曲同工。
隻是如今天下盛行與儒道近似的君子之風,他的學說並不是主流。
但他也是乾元大陸數一數二的大家,為南方文人界的巨擘,弟子無數,像趙坤、白風梅,就是他的徒弟。
他擅長法、道、文,還是一位天階武道高手。
更擅長帝術權謀,曾跟隨肖玉禛左右為讀經博士,據傳兩人還是摯友。
這樣一位標杆人物主動送上門來了,她怎麽願意放過?
慕容萬裏瞧著她乖覺的樣子,終是露出一絲笑意,抬腳走向茶寮。
“老夫不好名茶,喝一杯粗茶便夠了,還得繼續趕路。”
肖知行彎眼,朝白梅打手勢。
沒有拿她慣用的茶盞,一老一小就著茶寮的粗瓷碗,倒了一杯混濁的茶湯。
肖知行舉盞,“敬您,賢哲蒞臨,北州千裏同樂,學生是真真欣喜若狂。”
慕容萬裏搖頭輕笑,喝了她敬的茶,心知肚明,“你越是這樣,老夫心底越是不安。”
肖知行莞爾,“這不是不能綁人,隻能試試以禮相待?”
要是能搶人,她立馬拉來幾萬人馬把人擄去北原關起來給自己做事。
慕容萬裏忍不住笑出聲,“這才是你本性。”
肖知行笑的純白明亮。
這時白梅雙手捧著兩本冊子過來。
肖知行取了上麵那份,“這是學生粗略寫的北州施政綱領,遇到了您機會難得,學生便厚著臉皮請求您幫我斧正斧正。”
慕容萬裏:“你這見縫插針的功夫了得,隻是老夫為何要耗神給你斧正?”
肖知行給人戴高帽子,又連連拱手,“就當是為了這北州幾十萬百姓!學生畢竟年少,生怕哪裏出了差錯,引得民不聊生。”
慕容萬裏深深看她。
肖知行厚臉皮地又拿了另一份冊子,是華夏的法家思想精華總結,“學生曾品讀先生大作,有一些想法,也請先生指教。”
她就不信咱五千年思想精華還拿不下人。
慕容萬裏無奈失笑,拿了第二份冊子翻開。
初初還漫不經心的模樣,後麵眼珠子黏在上麵拔不出來了,就像餓漢看到絕世美人,滿目神魂顛倒。
肖知行慢悠悠地喝了粗茶,跟那陪同的青年笑道:“不用急,本王準備轎子,咱不能打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