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有土匪?
追殺係統,結果我成了女帝! 作者:陽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木真恭敬應是,“請王爺也給下官兩日,下官現在滿腦子一會三字經一會綱領內容,快擠不下嘍,您憐惜憐惜。”
眾人忍不住大笑。
肖知行忍俊不禁,“罪過罪過,是本王太心急,可時不待我啊,短短三年轉瞬即逝,本王想讓你們做到心中有底,一旦到了北州,便能立即開始行動。”
“既然眾位暫時無甚想法,那兩日後再議,你們都交一份補充策論上來。”
眾人應是,急匆匆去開動腦筋了。
而關於三字經,他們怕自己智短,還飛鷹傳書去信請教師友親朋。
這是肖知行默許的,有這個一部聖典開頭,她日後再拿出一些需要共創的典籍想法,就能把這些人勾來了。
什麽千字文,詩文總集,大盛全書之類的,加上一個百家爭鳴,她就不信他們能忍住不來。
豐貞兒長歎,“我不想獨去東州,想隨王爺去北州。”
鐵定熱鬧又有趣。
肖知行送別她時道:“放心,我們很快會再相見。”
她要送林如書去蒙州,半途豐貞兒要東行,季白、林木真這些要去北州任職的也不可能隨她們去蒙州。
所以二十天後,一行隊伍減了一半,隻剩林如書、沐婉、年承瀚、薑檀等人同行。
期間,集大家智慧,三字經已有雛形。
綱領也在眾人討論刪改中,愈發完善。
季白、林木真、李文秀、齊武義、百蘇、薑樸等人就帶著這份綱領和三字經初稿先去北州,齊丹河和肖北會配合他們啟動先期計劃。
少年們恨不得肋生雙翼,立即去到北州施展綱領,一展抱負。
目送他們隨同一千將士離去,林如書笑道:“王爺不僅善兵,亦善用人。”
這麽龐大的計劃,竟這般放手讓他們去施行,這種大膽用人,不拘一格,著實令人敬歎。
沐婉認同地點頭,年承瀚一直默默在觀察她們。
肖知行悅然,“善人者,才得閑,吾之夢想,袖手而治。”
團隊帶好了,她這個領頭人才輕鬆啊。
反正是一州之地,她在旁邊看著做好總舵手工作,就讓他們去折騰吧,多曆練,日後才能委以重任。
她不會大包大攬,且相信他們的智慧。
古人隻是所處環境認知不一樣,未來人也並不會比他們更聰明。
給他們一個方向,她期待他們創造奇跡。
這時,他們正式走出中州,進入蒙州境內,往西可去寧州夏州,往東能去北州。
沐婉和年承瀚決定再跟她走半個月。
這日,他們依然沒有露宿城鎮,在野外找了個地方安營紮寨。
沐婉和林如書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所查閱的資料,針對蒙州和夏州寫了份計劃綱領。
肖知行正給她們補充修改。
“王爺,東邊有大股人員過來。”警戒的斥候忽然進帳稟報。
肖知行放下筆走出主帳,“再去探。”
沒一會斥候迴稟,“是一股流民土匪。”
石嬌武等人緊隨著她。
其他人聽到動靜鑽出帳篷緊張起來。
肖家軍倒鎮定,他們行伍慣了,安營紮寨也是兵器不離手,幾乎片刻便已形成防禦。
沒多久,火光照耀下,幾千土匪衝過來,一張張激動的臉在看到全副武裝冷冰冰等著他們的肖家軍時瞬間變色。
“不對,快退快退——”領頭的土匪怒喝著招唿大家迴撤。
肖家軍哪裏會給他們迴去的機會,一個衝鋒就把人圍了起來。
領頭人忍不住吼道:
“官爺,俺們有眼不識泰山,不是故意冒犯,實在是餓的活不下去了,諸位行行好,放俺們一馬,俺們給您磕頭。”
這人倒識時務。
肖知行疑惑,“你們不識字?”
沒看見那麽大一肖字旗掛著,就算沒看到軍旗,這全副武裝的騎兵他們也眼瞎嗎?
幾千拿著鋤頭砍刀木棍的流民就敢來搶劫正規軍?
領頭人瞬間哭了,“嗚嗚嗚,這位大人,俺們不識字,也被人騙了,那告訴俺們消息的人說你們隻是一般商隊,俺們餓的昏了頭沒打探清楚,求大人饒命啊!”
石嬌武喝道:“放下武器再說話。”
領頭人不敢猶豫,劈裏啪啦讓大夥丟下武器,最後被趕雞仔一樣趕成一堆捂頭蹲著。
領頭人被拎了過來。
肖知行詢問他,“瞧你們一個個有手有腳,這蒙州也處處是良田,開荒墾地隨便耕種些什麽就能養活自己,怎麽想不開做土匪?”
領頭人抹掉淚水,噗通跪下,“大人,您不知道啊,這狗官要逼死俺們啊,俺們是良民,從去年起天就少雨,收成大減,那狗官偏偏加收重稅,俺們交不起,他就搶走了俺們的田地。”
“俺們沒辦法,偷偷開墾荒地,想著先養活一家子再說,不料被人告發,狗官竟判俺們私墾土地,要抓俺們去下大獄。”
“他把俺們新種的田地都燒了,種子也毀了,大人啊,俺們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是官逼民反啊!”
肖知行臉色發沉,林如書等人也聽得憤怒。
石嬌武代為問話,“那官員姓甚名誰?”
領頭人道:“狗官叫韋石,是俺們三門裏的裏長,據說還是俺們縣令大人的連襟。”
阿諾塔這個本地通皺眉道:“此地所屬盤頭縣,縣令是肖仁義,此人在盤頭已任縣令二十多年,他的第三任夫人確實姓石,乃當地富商石家女。”
說完他看一眼肖知行,才道:“肖縣令似乎是平侯爺家的親戚。”
肖知行懂了,是殷朝留下的人,盤踞此地二十多年,等同於地頭蛇,要說起來,可能還是肖氏某支遠方旁係人。
不過肖知行也沒偏聽偏信,她吩咐鷹二、白梅去三門裏和盤頭縣打聽消息。
一行人幹脆就地等上一兩天。
第三天,鷹二迴來複命,“韋石任三門裏裏長五年,橫行無忌,貪贓枉法,草菅人命,鬧得此地怨聲載道,不少百姓活不下去遷走了,沒遷走的要麽忍耐著,要麽被逼上了山做土匪。”
肖知行沉眉。
這裏與中州臨界,發生這樣的事,竟然無一人上報朝堂。
除了那肖仁義和肖信,後麵還藏著誰做保護傘?
之後白梅也迴來,“肖仁義在此地為官二十三年,以一縣令之位成了大半個蒙州的土皇帝,據傳蒙州南部五縣皆是他之爪牙。”
肖知行心中一動,單獨召見阿諾塔,“阿諾塔,你有何話要跟本王坦白?”
(哦謔,卡文了,救命!)
眾人忍不住大笑。
肖知行忍俊不禁,“罪過罪過,是本王太心急,可時不待我啊,短短三年轉瞬即逝,本王想讓你們做到心中有底,一旦到了北州,便能立即開始行動。”
“既然眾位暫時無甚想法,那兩日後再議,你們都交一份補充策論上來。”
眾人應是,急匆匆去開動腦筋了。
而關於三字經,他們怕自己智短,還飛鷹傳書去信請教師友親朋。
這是肖知行默許的,有這個一部聖典開頭,她日後再拿出一些需要共創的典籍想法,就能把這些人勾來了。
什麽千字文,詩文總集,大盛全書之類的,加上一個百家爭鳴,她就不信他們能忍住不來。
豐貞兒長歎,“我不想獨去東州,想隨王爺去北州。”
鐵定熱鬧又有趣。
肖知行送別她時道:“放心,我們很快會再相見。”
她要送林如書去蒙州,半途豐貞兒要東行,季白、林木真這些要去北州任職的也不可能隨她們去蒙州。
所以二十天後,一行隊伍減了一半,隻剩林如書、沐婉、年承瀚、薑檀等人同行。
期間,集大家智慧,三字經已有雛形。
綱領也在眾人討論刪改中,愈發完善。
季白、林木真、李文秀、齊武義、百蘇、薑樸等人就帶著這份綱領和三字經初稿先去北州,齊丹河和肖北會配合他們啟動先期計劃。
少年們恨不得肋生雙翼,立即去到北州施展綱領,一展抱負。
目送他們隨同一千將士離去,林如書笑道:“王爺不僅善兵,亦善用人。”
這麽龐大的計劃,竟這般放手讓他們去施行,這種大膽用人,不拘一格,著實令人敬歎。
沐婉認同地點頭,年承瀚一直默默在觀察她們。
肖知行悅然,“善人者,才得閑,吾之夢想,袖手而治。”
團隊帶好了,她這個領頭人才輕鬆啊。
反正是一州之地,她在旁邊看著做好總舵手工作,就讓他們去折騰吧,多曆練,日後才能委以重任。
她不會大包大攬,且相信他們的智慧。
古人隻是所處環境認知不一樣,未來人也並不會比他們更聰明。
給他們一個方向,她期待他們創造奇跡。
這時,他們正式走出中州,進入蒙州境內,往西可去寧州夏州,往東能去北州。
沐婉和年承瀚決定再跟她走半個月。
這日,他們依然沒有露宿城鎮,在野外找了個地方安營紮寨。
沐婉和林如書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所查閱的資料,針對蒙州和夏州寫了份計劃綱領。
肖知行正給她們補充修改。
“王爺,東邊有大股人員過來。”警戒的斥候忽然進帳稟報。
肖知行放下筆走出主帳,“再去探。”
沒一會斥候迴稟,“是一股流民土匪。”
石嬌武等人緊隨著她。
其他人聽到動靜鑽出帳篷緊張起來。
肖家軍倒鎮定,他們行伍慣了,安營紮寨也是兵器不離手,幾乎片刻便已形成防禦。
沒多久,火光照耀下,幾千土匪衝過來,一張張激動的臉在看到全副武裝冷冰冰等著他們的肖家軍時瞬間變色。
“不對,快退快退——”領頭的土匪怒喝著招唿大家迴撤。
肖家軍哪裏會給他們迴去的機會,一個衝鋒就把人圍了起來。
領頭人忍不住吼道:
“官爺,俺們有眼不識泰山,不是故意冒犯,實在是餓的活不下去了,諸位行行好,放俺們一馬,俺們給您磕頭。”
這人倒識時務。
肖知行疑惑,“你們不識字?”
沒看見那麽大一肖字旗掛著,就算沒看到軍旗,這全副武裝的騎兵他們也眼瞎嗎?
幾千拿著鋤頭砍刀木棍的流民就敢來搶劫正規軍?
領頭人瞬間哭了,“嗚嗚嗚,這位大人,俺們不識字,也被人騙了,那告訴俺們消息的人說你們隻是一般商隊,俺們餓的昏了頭沒打探清楚,求大人饒命啊!”
石嬌武喝道:“放下武器再說話。”
領頭人不敢猶豫,劈裏啪啦讓大夥丟下武器,最後被趕雞仔一樣趕成一堆捂頭蹲著。
領頭人被拎了過來。
肖知行詢問他,“瞧你們一個個有手有腳,這蒙州也處處是良田,開荒墾地隨便耕種些什麽就能養活自己,怎麽想不開做土匪?”
領頭人抹掉淚水,噗通跪下,“大人,您不知道啊,這狗官要逼死俺們啊,俺們是良民,從去年起天就少雨,收成大減,那狗官偏偏加收重稅,俺們交不起,他就搶走了俺們的田地。”
“俺們沒辦法,偷偷開墾荒地,想著先養活一家子再說,不料被人告發,狗官竟判俺們私墾土地,要抓俺們去下大獄。”
“他把俺們新種的田地都燒了,種子也毀了,大人啊,俺們真的活不下去了。”
“這是官逼民反啊!”
肖知行臉色發沉,林如書等人也聽得憤怒。
石嬌武代為問話,“那官員姓甚名誰?”
領頭人道:“狗官叫韋石,是俺們三門裏的裏長,據說還是俺們縣令大人的連襟。”
阿諾塔這個本地通皺眉道:“此地所屬盤頭縣,縣令是肖仁義,此人在盤頭已任縣令二十多年,他的第三任夫人確實姓石,乃當地富商石家女。”
說完他看一眼肖知行,才道:“肖縣令似乎是平侯爺家的親戚。”
肖知行懂了,是殷朝留下的人,盤踞此地二十多年,等同於地頭蛇,要說起來,可能還是肖氏某支遠方旁係人。
不過肖知行也沒偏聽偏信,她吩咐鷹二、白梅去三門裏和盤頭縣打聽消息。
一行人幹脆就地等上一兩天。
第三天,鷹二迴來複命,“韋石任三門裏裏長五年,橫行無忌,貪贓枉法,草菅人命,鬧得此地怨聲載道,不少百姓活不下去遷走了,沒遷走的要麽忍耐著,要麽被逼上了山做土匪。”
肖知行沉眉。
這裏與中州臨界,發生這樣的事,竟然無一人上報朝堂。
除了那肖仁義和肖信,後麵還藏著誰做保護傘?
之後白梅也迴來,“肖仁義在此地為官二十三年,以一縣令之位成了大半個蒙州的土皇帝,據傳蒙州南部五縣皆是他之爪牙。”
肖知行心中一動,單獨召見阿諾塔,“阿諾塔,你有何話要跟本王坦白?”
(哦謔,卡文了,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