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唐家族人
全家讀心我改劇情炮灰翻身做主角 作者:向日葵般燦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家老家的族人也知道感恩,極力維護家族榮譽,教導後輩本分做人,在雲中這個地方名聲極好。
此次天泉和天溪中進士的消息早就送到了雲中唐家村。
後來他們又收到信件,讓把田地都準備好,迎接秧苗的到來。
隨著一起的還有秋季的小麥油菜種子。
族長是唐欽爺爺那一輩碩果僅存的最小弟弟,今年已經六十多了,頭不昏眼不花的健碩得很。
他正算著唐天泉等人的行程。
“應該要到了吧?”他光著腳站在田坎上,看著波光粼粼的水田。
“快了!田地都按照信裏的要求整好,隻等他們的秧苗了!”幾個侄子陪在身邊,語氣中全是喜悅。
幾裏地之外的天泉也在計算著秧苗的事。
應該正好能下田吧?秧苗夠不夠?
臨走前,綿綿將兩馬車處理好的種子給他。
“這水稻種子已經發好,路上隻需要每日撒上一些清水,等你們到了唐家村,正好可以下田。”
至於是不是真的能長成那個樣子?
有優寶在,綿綿是絲毫不擔心的!
遠遠地有族人看到他們這一行人,飛跑過來。
“二伯?你們迴來啦?!”
“是啊,我們迴來了!”
“快快去跟族長爺爺送信!”奔過來的中年漢子連聲吩咐。
就有兩個半大小子轉身離開。
“四叔!”唐天溪跳下馬車,跟來人打招唿。
“溪哥兒!這是泉哥兒吧?”唐四叔爽朗地笑。
“四叔!”唐天泉連忙見禮。
“哈哈,不用多禮!”唐四叔看著長長的車隊,瞠目結舌。
“這些都是種子?”
“是啊,有正培育著的秧苗,還有秋季的小麥和油菜種子。”
“泉哥兒,給族裏這麽多不會讓侯爺為難吧?聽說還要給朝廷留很多?”
“四叔,你就放心吧,別的不敢保證,給族裏的一定是夠夠的!”
天泉笑著給他寬心。
“二伯,田地都整好了,要不咱們把秧苗直接拉到地頭?”
“插秧的人都有嗎?”
“有,小子們迴去後大家都會去田間等著。”
“那就直接去地頭吧,泉哥兒,行不?”
“當然行啊,插到地裏才放心呢!”
車隊分開,一部分人趕著車帶著小麥油菜種子迴去族裏,一些人就趕著兩架裝著秧苗的車朝田間而去。
族裏有五百畝祭田,這次,接到唐欽來信後,他們立馬停下手中正種植的大豆高粱等,將剩下的近四百畝田地全部留下按照要求放水深耕,做好插秧的準備。
【綿綿綿綿,快點!咱哥到了!】優寶搖搖正在迷糊的綿綿。
【到了就到了吧....】
【馬上就要插秧了!你那兩車秧苗根本不夠!】
【不夠啊,不夠....不夠?哎呀,快點,我要修改劇情!】
綿綿一下子清醒過來。
優寶也不跟他廢話,直接把劇情調了出來。
【唐天泉帶著兩車秧苗迴到雲中唐家村,看著前來迎接的族人,看著眼前一片見不到頭的波光粼粼心裏有點發愁,田地已經整好,隻等著秧苗了,可是,這兩車秧苗一看就是不夠的啊!自己悄悄看過,出芽和長勢也不太好....】
【我說大哥發啥愁啊?不就是幾個字的問題麽?要多少秧苗我保準給他多少!絕對是健康地能立馬下地走路!】
【那你倒是快點給他啊。還走路?秧苗走路你想嚇死誰呢?】
【這段劇情很簡單啊,就把第二個兩車改成兩百車,不夠改成一定夠,長勢也不太好改成特別好就行了!】
【唐天泉帶著兩車秧苗迴到雲中唐家村,看著前來迎接的族人,看著眼前一片見不到頭的波光粼粼,心裏有點發愁,田地已經整好,隻等著秧苗了,可是,這兩百車秧苗一看就是一定夠的啊!出芽和長勢也特別好!】
於是,正在發愁的唐天泉心中突然一陣輕鬆。
唐家族人看著浩浩蕩蕩而來的兩百輛馬車,連忙上前協助侍衛們開始將育苗盤培育的秧苗小心翼翼的搬下來,並依次送往遠處的田裏。
秧苗是正適合栽種的深度,根苗健壯,看著就愛死個人。
“這出芽和長勢,簡直太好了!我本來還在擔心這麽遠的路.....”老族長長長舒了一口氣。
唐二伯也放下一路上提著的心。
不擔心是假的,畢竟這麽遠的路程。
唐家族中那些壯年滿麵歡喜,不用人吆喝,已經挽起褲腳跳下水田,手腳麻利地拿起秧苗開始插秧了。
他們對這個並不陌生,畢竟並州這個地方還是有種植水稻的,隻是產量極低,大家覺得不劃算。
人多力量大,侍衛們一起幫忙,田裏一片忙碌,也是一片豐年景象。
他們進村動靜蠻大,半個時辰之後,縣令大人也帶著師爺來了。
來了之後直奔田間而來。
秧苗鮮活地就像剛從地裏拔出,讓他一路提著的心徹底放下了。
綿綿空間出品的東西,質量那是絕對沒話說。
秧苗下田,迎風招展,秋季豐收,在望!
“小唐大人!你們這是為大興百姓做了好事啊!”縣令是個務實的,也沒有那些虛頭巴腦的巴結話,隻看著眼前忙碌景象眼中含淚。
“大人且等著,用不了幾年,咱們大興百姓就不用再餓肚子了!”年輕的進士心中百感交集,豪情頓生!
縣令根本舍不得走,要不是下麵人攔著,他高低要跳下去一起插秧。
最後卻不過他的盛情,唐天泉承諾,待唐家村插完,若有多餘的秧苗,全部留給他,這才讓縣令大人離開迴去安排後續。
秧苗隻用掉了四分之三,大概還能有個四五十車餘下。
縣衙下麵也還有一些官田,這時插秧,來年就能夠有更多種子了。
為這,天溪還專門抽空去指導了一趟。
他們在唐家村隻待了七天,跟著族長去祠堂裏給老祖宗上了香,又確定了祠堂和學堂修整方案,還送去了綿綿培育出來的那些優良蔬菜種子和水果樹苗,並留下了一萬兩的銀票才在侍衛的擁簇下踏上迴京的路程。
此次天泉和天溪中進士的消息早就送到了雲中唐家村。
後來他們又收到信件,讓把田地都準備好,迎接秧苗的到來。
隨著一起的還有秋季的小麥油菜種子。
族長是唐欽爺爺那一輩碩果僅存的最小弟弟,今年已經六十多了,頭不昏眼不花的健碩得很。
他正算著唐天泉等人的行程。
“應該要到了吧?”他光著腳站在田坎上,看著波光粼粼的水田。
“快了!田地都按照信裏的要求整好,隻等他們的秧苗了!”幾個侄子陪在身邊,語氣中全是喜悅。
幾裏地之外的天泉也在計算著秧苗的事。
應該正好能下田吧?秧苗夠不夠?
臨走前,綿綿將兩馬車處理好的種子給他。
“這水稻種子已經發好,路上隻需要每日撒上一些清水,等你們到了唐家村,正好可以下田。”
至於是不是真的能長成那個樣子?
有優寶在,綿綿是絲毫不擔心的!
遠遠地有族人看到他們這一行人,飛跑過來。
“二伯?你們迴來啦?!”
“是啊,我們迴來了!”
“快快去跟族長爺爺送信!”奔過來的中年漢子連聲吩咐。
就有兩個半大小子轉身離開。
“四叔!”唐天溪跳下馬車,跟來人打招唿。
“溪哥兒!這是泉哥兒吧?”唐四叔爽朗地笑。
“四叔!”唐天泉連忙見禮。
“哈哈,不用多禮!”唐四叔看著長長的車隊,瞠目結舌。
“這些都是種子?”
“是啊,有正培育著的秧苗,還有秋季的小麥和油菜種子。”
“泉哥兒,給族裏這麽多不會讓侯爺為難吧?聽說還要給朝廷留很多?”
“四叔,你就放心吧,別的不敢保證,給族裏的一定是夠夠的!”
天泉笑著給他寬心。
“二伯,田地都整好了,要不咱們把秧苗直接拉到地頭?”
“插秧的人都有嗎?”
“有,小子們迴去後大家都會去田間等著。”
“那就直接去地頭吧,泉哥兒,行不?”
“當然行啊,插到地裏才放心呢!”
車隊分開,一部分人趕著車帶著小麥油菜種子迴去族裏,一些人就趕著兩架裝著秧苗的車朝田間而去。
族裏有五百畝祭田,這次,接到唐欽來信後,他們立馬停下手中正種植的大豆高粱等,將剩下的近四百畝田地全部留下按照要求放水深耕,做好插秧的準備。
【綿綿綿綿,快點!咱哥到了!】優寶搖搖正在迷糊的綿綿。
【到了就到了吧....】
【馬上就要插秧了!你那兩車秧苗根本不夠!】
【不夠啊,不夠....不夠?哎呀,快點,我要修改劇情!】
綿綿一下子清醒過來。
優寶也不跟他廢話,直接把劇情調了出來。
【唐天泉帶著兩車秧苗迴到雲中唐家村,看著前來迎接的族人,看著眼前一片見不到頭的波光粼粼心裏有點發愁,田地已經整好,隻等著秧苗了,可是,這兩車秧苗一看就是不夠的啊!自己悄悄看過,出芽和長勢也不太好....】
【我說大哥發啥愁啊?不就是幾個字的問題麽?要多少秧苗我保準給他多少!絕對是健康地能立馬下地走路!】
【那你倒是快點給他啊。還走路?秧苗走路你想嚇死誰呢?】
【這段劇情很簡單啊,就把第二個兩車改成兩百車,不夠改成一定夠,長勢也不太好改成特別好就行了!】
【唐天泉帶著兩車秧苗迴到雲中唐家村,看著前來迎接的族人,看著眼前一片見不到頭的波光粼粼,心裏有點發愁,田地已經整好,隻等著秧苗了,可是,這兩百車秧苗一看就是一定夠的啊!出芽和長勢也特別好!】
於是,正在發愁的唐天泉心中突然一陣輕鬆。
唐家族人看著浩浩蕩蕩而來的兩百輛馬車,連忙上前協助侍衛們開始將育苗盤培育的秧苗小心翼翼的搬下來,並依次送往遠處的田裏。
秧苗是正適合栽種的深度,根苗健壯,看著就愛死個人。
“這出芽和長勢,簡直太好了!我本來還在擔心這麽遠的路.....”老族長長長舒了一口氣。
唐二伯也放下一路上提著的心。
不擔心是假的,畢竟這麽遠的路程。
唐家族中那些壯年滿麵歡喜,不用人吆喝,已經挽起褲腳跳下水田,手腳麻利地拿起秧苗開始插秧了。
他們對這個並不陌生,畢竟並州這個地方還是有種植水稻的,隻是產量極低,大家覺得不劃算。
人多力量大,侍衛們一起幫忙,田裏一片忙碌,也是一片豐年景象。
他們進村動靜蠻大,半個時辰之後,縣令大人也帶著師爺來了。
來了之後直奔田間而來。
秧苗鮮活地就像剛從地裏拔出,讓他一路提著的心徹底放下了。
綿綿空間出品的東西,質量那是絕對沒話說。
秧苗下田,迎風招展,秋季豐收,在望!
“小唐大人!你們這是為大興百姓做了好事啊!”縣令是個務實的,也沒有那些虛頭巴腦的巴結話,隻看著眼前忙碌景象眼中含淚。
“大人且等著,用不了幾年,咱們大興百姓就不用再餓肚子了!”年輕的進士心中百感交集,豪情頓生!
縣令根本舍不得走,要不是下麵人攔著,他高低要跳下去一起插秧。
最後卻不過他的盛情,唐天泉承諾,待唐家村插完,若有多餘的秧苗,全部留給他,這才讓縣令大人離開迴去安排後續。
秧苗隻用掉了四分之三,大概還能有個四五十車餘下。
縣衙下麵也還有一些官田,這時插秧,來年就能夠有更多種子了。
為這,天溪還專門抽空去指導了一趟。
他們在唐家村隻待了七天,跟著族長去祠堂裏給老祖宗上了香,又確定了祠堂和學堂修整方案,還送去了綿綿培育出來的那些優良蔬菜種子和水果樹苗,並留下了一萬兩的銀票才在侍衛的擁簇下踏上迴京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