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有個地方發大水
兄弟倆一同逃難
哥哥窮沒有傳,弟弟富裕有船
結果呢
居然是弟弟一家全部淹死
哥哥一家卻得以活命
這是怎麽迴子事呢
話說在清朝的嘉慶年間
河南府下頭啊,有個縣叫做孟津縣
說起這孟津縣,您可能不太熟悉
名氣不大
可這孟津縣緊挨著一座名山叫鳳凰山
這鳳凰山可有名兒
詩經大雅全阿中有一句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
這裏頭,這鳳凰就是指的這個鳳凰山
您看看,打那會兒有詩經的時候
這鳳凰山就已經非常出名了
據說這山裏啊,是真有鳳凰
周成王就見過這鳳凰,說他看見呀
鳳凰在天上飛
即興作了一首歌
鳳凰翔兮於柴庭
於何得兮以威靈
從那時候起,這座山就叫鳳凰山
這孟津縣緊挨著鳳凰山
北枕黃河
南跳落水
山水環抱
虎踞龍盤
是塊極好的風水寶地
可好是好啊
也有不好的
說什麽不好啊
挨著黃河老發大水,一發大水就死人
所以這就不太好啊
可這發完了大水呢
土地也會變得更加肥沃
那是種什麽活什麽
而且肯定會豐收
所以說這是天道之術
物極必反
人道之術
盛極必衰,就是這麽個道理
在這個孟津縣外,有戶農民姓楊
家,裏麵兄弟兩人
大哥叫楊伯謙
弟弟叫楊仲禮
這楊家是本本分分的莊戶人家
父母操勞半生
把這兄弟倆呀都給養大成人
父親呢,40來歲的時候就生了病
熬了兩年把家裏錢都花光了
然後就一命嗚唿,隻留下老母親和這兄弟倆
這哥哥楊伯謙呢
這腦子呀
不大靈光
你跟他說什麽話呀
他反應老是慢半拍
別的倒沒什麽
平時就是種地也不會幹別的
弟弟楊仲禮呢
唉
這腦子活泛,聰明機靈
當初這父親還活著的時候啊
家裏經常把錢給他
讓他去縣裏的藥鋪抓藥
一來二去的呢,誒
他就跟藥鋪的人混熟了
跟人家學了些個辨識草藥的本事
然後他就時常到山上去挖草藥
賣給藥鋪換幾個零花錢
這零花錢他不交給母親
而是啊,自己都偷偷攢下來作為自己的私房錢
甚至到後來呀
他一瞧,父親的病實在是治不好了
所以呢,他經常克扣這買藥的錢
隨便就買些便宜的藥拿迴家
剩下的錢呢,自己就偷偷存起來了
等到父親去世以後
楊仲禮呀就去孟津城裏的藥鋪當了個學徒
3年出徒
然後再迴村子開了個小藥鋪
這日子過得可比哥哥家富裕多了
母親一看小兒子家有錢
這大兒子家呀,太窮
他就搬到了小兒子家去住
楊伯謙就是這大兒子整天樂嗬嗬的
得了好吃的就會跑到弟弟家給母親送去
楊仲禮呢
有時候嫌這哥哥太煩,就嗬斥他
誒
他這哥哥也不以為意
完全不放在心上
兄弟二人全都娶妻生子了
日子就這麽平平淡淡的過
這一年呢
黃河又發大水了
帶的這個落水的水量啊,也暴漲了上來
很快呀
就衝到了孟津縣城
城外的這些農田呢
全都淹了
這洪水來勢兇猛
一開始啊
隻是淹了農田
不過是腳麵深的水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那水就到腰了
瞧,這勢頭啊
很快就能長到房頂子那麽高
村裏人全都忙著逃命啊
有船的坐船
沒船的就往房頂子上爬
楊仲李家呢
有一條大木船
他早早就撐好了船
然後呢,把妻子兒女都接上了船
然後呢,就開始往北山滑
幹嘛呀
要去接他的嶽父母
可楊仲禮的母親呢
一時啊,沒找著
老太太呀
一時慌亂爬上屋頂去了
一看小兒子,這船劃過來了
就在屋頂上招唿
大聲唿喊
讓這小兒子過來接他
可你猜這楊仲禮說什麽,這船上沒地方了
讓母親呢
先待在這屋頂上
等水退了再說
說完呐
這楊仲禮就劃走了
楊伯謙家呢
也被淹了
他們家可沒有大木船
這一家人呐
都爬到了房頂上
楊伯謙就擔心母親
他惦記母親怎麽樣了
他就遊泳啊,到了弟弟家
到那兒一看
母親在房頂上呢
眼睜睜看著楊仲禮把船劃走了
把他氣得是破口大罵呀
可他也沒轍呀
隻好呢
呃,尋摸了一個大木盆
把老母親接下來,讓母親坐在盆裏
他推著那盆呢,有水往家裏去
這迴這洪水呀
太大了
這沿路啊
不斷看見有人給衝下來
有的人已經死了
也有那個抱著門板或者抱著木頭還活著的
楊伯謙把老母親安頓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就去跑到這個水淺一點的地方去救人
他一連救上來七八個人
這時候啊
就有村民發現飄過來一隻大木桶
這木桶上趴著個小男孩
小男孩兒後邊兒啊
還跟著一個婦女
村民呢,就用一隻大樹枝子把這木桶給攔住
可這水大呀,衝的這樹枝子和木桶是歪歪扭扭
眼看就攔不住了
村民就趕緊招唿,來人呐
這楊伯謙母親在那安全的地方啊
呃
手搭涼棚,在那看情況呢
他就瞧見這木桶了
這木桶上這小男孩兒誰呀
他大孫子,那甭問呐
後邊兒跟著那婦女是楊伯謙的老婆
這大概呀,是水太大
娘兒倆一不留神又落水了
老太太趕緊急的就大叫啊
伯謙呐
快救人呐
那是你媳婦兒和你兒子
楊伯謙一聽,扭頭就奔那大樹枝子
把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都救了下來
這一家四口是安然無恙
第二天呢
這水勢稍微有點退了
有村人呢,就迴去拿了點食物上來分給眾人吃
又等幾天,哎
水全退了
眾人呢,安然迴到家裏
收拾收拾屋子
修房補牆
重新開荒種地
楊伯謙母親等了好幾天
嘶
這小兒子怎麽不迴來呀
他心裏邊兒就有點慌
他就托人呐,去小兒媳這娘家打聽消息
結果迴來的人說,呀
小兒媳的娘家人呐
都說沒見過他們一家子
這下這老母親坐不住了
就跟這大兒子哭哭啼啼的哀求,讓他呀
別忙著種地
先去找找小兒子一家
這母親也是,甭管她做什麽
那畢竟是親骨肉啊
那連著心呐
那放不下
楊伯謙也沒轍啊
畢竟也是弟弟
他就把家裏這活兒撂了出外去找弟弟
他知道啊
弟弟那個時候劃船去了北山
他就往北山找
找到北山附近的時候啊
就聽有人說呀
前邊兒有塌方
山上這亂石都落下來,把河道都給堵了
後來這洪水是越來越大
把那地方給淹了
如今這水退了
堵住的地方都露出來了
亂石之下一看
有不少的死屍慘不忍睹
楊伯謙趕緊跑過去一找
果然
亂石之中有一艘木船
一看弟弟弟媳
他們的一雙兒女全都被砸死在這船上
這個故事啊,是個民間故事
楊伯謙孝順母親
熱情助人
因此在大水之中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
可他弟弟楊仲禮呀,自私冷酷
竟然拋棄母親逃命
沒想到卻逃到了一條必死之路上
所以呀
百善孝為先
兄弟倆一同逃難
哥哥窮沒有傳,弟弟富裕有船
結果呢
居然是弟弟一家全部淹死
哥哥一家卻得以活命
這是怎麽迴子事呢
話說在清朝的嘉慶年間
河南府下頭啊,有個縣叫做孟津縣
說起這孟津縣,您可能不太熟悉
名氣不大
可這孟津縣緊挨著一座名山叫鳳凰山
這鳳凰山可有名兒
詩經大雅全阿中有一句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
這裏頭,這鳳凰就是指的這個鳳凰山
您看看,打那會兒有詩經的時候
這鳳凰山就已經非常出名了
據說這山裏啊,是真有鳳凰
周成王就見過這鳳凰,說他看見呀
鳳凰在天上飛
即興作了一首歌
鳳凰翔兮於柴庭
於何得兮以威靈
從那時候起,這座山就叫鳳凰山
這孟津縣緊挨著鳳凰山
北枕黃河
南跳落水
山水環抱
虎踞龍盤
是塊極好的風水寶地
可好是好啊
也有不好的
說什麽不好啊
挨著黃河老發大水,一發大水就死人
所以這就不太好啊
可這發完了大水呢
土地也會變得更加肥沃
那是種什麽活什麽
而且肯定會豐收
所以說這是天道之術
物極必反
人道之術
盛極必衰,就是這麽個道理
在這個孟津縣外,有戶農民姓楊
家,裏麵兄弟兩人
大哥叫楊伯謙
弟弟叫楊仲禮
這楊家是本本分分的莊戶人家
父母操勞半生
把這兄弟倆呀都給養大成人
父親呢,40來歲的時候就生了病
熬了兩年把家裏錢都花光了
然後就一命嗚唿,隻留下老母親和這兄弟倆
這哥哥楊伯謙呢
這腦子呀
不大靈光
你跟他說什麽話呀
他反應老是慢半拍
別的倒沒什麽
平時就是種地也不會幹別的
弟弟楊仲禮呢
唉
這腦子活泛,聰明機靈
當初這父親還活著的時候啊
家裏經常把錢給他
讓他去縣裏的藥鋪抓藥
一來二去的呢,誒
他就跟藥鋪的人混熟了
跟人家學了些個辨識草藥的本事
然後他就時常到山上去挖草藥
賣給藥鋪換幾個零花錢
這零花錢他不交給母親
而是啊,自己都偷偷攢下來作為自己的私房錢
甚至到後來呀
他一瞧,父親的病實在是治不好了
所以呢,他經常克扣這買藥的錢
隨便就買些便宜的藥拿迴家
剩下的錢呢,自己就偷偷存起來了
等到父親去世以後
楊仲禮呀就去孟津城裏的藥鋪當了個學徒
3年出徒
然後再迴村子開了個小藥鋪
這日子過得可比哥哥家富裕多了
母親一看小兒子家有錢
這大兒子家呀,太窮
他就搬到了小兒子家去住
楊伯謙就是這大兒子整天樂嗬嗬的
得了好吃的就會跑到弟弟家給母親送去
楊仲禮呢
有時候嫌這哥哥太煩,就嗬斥他
誒
他這哥哥也不以為意
完全不放在心上
兄弟二人全都娶妻生子了
日子就這麽平平淡淡的過
這一年呢
黃河又發大水了
帶的這個落水的水量啊,也暴漲了上來
很快呀
就衝到了孟津縣城
城外的這些農田呢
全都淹了
這洪水來勢兇猛
一開始啊
隻是淹了農田
不過是腳麵深的水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那水就到腰了
瞧,這勢頭啊
很快就能長到房頂子那麽高
村裏人全都忙著逃命啊
有船的坐船
沒船的就往房頂子上爬
楊仲李家呢
有一條大木船
他早早就撐好了船
然後呢,把妻子兒女都接上了船
然後呢,就開始往北山滑
幹嘛呀
要去接他的嶽父母
可楊仲禮的母親呢
一時啊,沒找著
老太太呀
一時慌亂爬上屋頂去了
一看小兒子,這船劃過來了
就在屋頂上招唿
大聲唿喊
讓這小兒子過來接他
可你猜這楊仲禮說什麽,這船上沒地方了
讓母親呢
先待在這屋頂上
等水退了再說
說完呐
這楊仲禮就劃走了
楊伯謙家呢
也被淹了
他們家可沒有大木船
這一家人呐
都爬到了房頂上
楊伯謙就擔心母親
他惦記母親怎麽樣了
他就遊泳啊,到了弟弟家
到那兒一看
母親在房頂上呢
眼睜睜看著楊仲禮把船劃走了
把他氣得是破口大罵呀
可他也沒轍呀
隻好呢
呃,尋摸了一個大木盆
把老母親接下來,讓母親坐在盆裏
他推著那盆呢,有水往家裏去
這迴這洪水呀
太大了
這沿路啊
不斷看見有人給衝下來
有的人已經死了
也有那個抱著門板或者抱著木頭還活著的
楊伯謙把老母親安頓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就去跑到這個水淺一點的地方去救人
他一連救上來七八個人
這時候啊
就有村民發現飄過來一隻大木桶
這木桶上趴著個小男孩
小男孩兒後邊兒啊
還跟著一個婦女
村民呢,就用一隻大樹枝子把這木桶給攔住
可這水大呀,衝的這樹枝子和木桶是歪歪扭扭
眼看就攔不住了
村民就趕緊招唿,來人呐
這楊伯謙母親在那安全的地方啊
呃
手搭涼棚,在那看情況呢
他就瞧見這木桶了
這木桶上這小男孩兒誰呀
他大孫子,那甭問呐
後邊兒跟著那婦女是楊伯謙的老婆
這大概呀,是水太大
娘兒倆一不留神又落水了
老太太趕緊急的就大叫啊
伯謙呐
快救人呐
那是你媳婦兒和你兒子
楊伯謙一聽,扭頭就奔那大樹枝子
把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都救了下來
這一家四口是安然無恙
第二天呢
這水勢稍微有點退了
有村人呢,就迴去拿了點食物上來分給眾人吃
又等幾天,哎
水全退了
眾人呢,安然迴到家裏
收拾收拾屋子
修房補牆
重新開荒種地
楊伯謙母親等了好幾天
嘶
這小兒子怎麽不迴來呀
他心裏邊兒就有點慌
他就托人呐,去小兒媳這娘家打聽消息
結果迴來的人說,呀
小兒媳的娘家人呐
都說沒見過他們一家子
這下這老母親坐不住了
就跟這大兒子哭哭啼啼的哀求,讓他呀
別忙著種地
先去找找小兒子一家
這母親也是,甭管她做什麽
那畢竟是親骨肉啊
那連著心呐
那放不下
楊伯謙也沒轍啊
畢竟也是弟弟
他就把家裏這活兒撂了出外去找弟弟
他知道啊
弟弟那個時候劃船去了北山
他就往北山找
找到北山附近的時候啊
就聽有人說呀
前邊兒有塌方
山上這亂石都落下來,把河道都給堵了
後來這洪水是越來越大
把那地方給淹了
如今這水退了
堵住的地方都露出來了
亂石之下一看
有不少的死屍慘不忍睹
楊伯謙趕緊跑過去一找
果然
亂石之中有一艘木船
一看弟弟弟媳
他們的一雙兒女全都被砸死在這船上
這個故事啊,是個民間故事
楊伯謙孝順母親
熱情助人
因此在大水之中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
可他弟弟楊仲禮呀,自私冷酷
竟然拋棄母親逃命
沒想到卻逃到了一條必死之路上
所以呀
百善孝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