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確定懷著身孕時,馮長春就在範嬤嬤的指使下向我要這樣那樣的補品!”季氏笑了笑,你算初一,我算十五,不是自己心太狠也隻是順風推了一下舟而已“殊不知,胎兒長得太大生產起來就難,真正是自作孽不可活!”
“難怪!”周嬤嬤這才想通了所有的關節。當初就感覺太太是以退為進,果然如此。最早的時候想什麽給什麽,去觀雲庵躲清靜時也讓杏兒不拘著她。福份確實是有定數的,你一個小小的妾室,比當家主母享的榮華富貴都足,早該享完了!太太這一招實在是是妙啊,妙!
“嬤嬤!”突然想到什麽,季氏有些擔憂“元娘姐妹三人都出嫁這麽久了,還沒有消息傳來嗎?”女兒在徐家養著時自己一直很注意調養,三個女兒出嫁前特意還讓常大夫幫忙診了一個平安脈,確認沒有絲毫不妥。可是,出嫁都兩年多了,家裏的妾室懷了一個又一個了,嫁出去的女兒卻是一個都沒有信息傳來“會不會是?”唯一的可能,就是進了夫家遭了人毒手“不行,嬤嬤,正月裏迴家時你一定記得請常大夫過來一趟!”
“是,太太!”周嬤嬤也想到了這麽一點,不過,三位小姐沒有哪一個是笨的,再加上小姐身邊的陪嫁嬤嬤和丫頭都是貼心的,如果真的在夫家有什麽的話,那就隻能說對方手段太高防不勝防“不過,太太也不用擔心,畢竟,三位小姐的情況都有些特殊!”
特殊啊!
想想也是這個理兒。
元娘是老大,最早成親,趙楊身強力壯沒有好消息傳出來,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那孩子去了京都考武舉,而且現在是長居京都。
“嬤嬤,元娘這孩子怎麽不想法跟著去京都?”季氏還是忍不住又操心起來。
“太太,大小姐正月初二時說過,今年底等姑爺從京都迴來,或許趙家就會全家遷往京都了!”周嬤嬤安慰道“太太,您看,若是大小姐去了京都,以後你們母女相見的時間就短了,不如早點接她迴家好好聚聚!”
“嗯,明天派人去趙家看看吧!”嫁出去的女兒也得聽別人家的安排,順道看看趙揚有沒有迴鄉“玉娘那邊更讓人擔憂!”
“二小姐那邊姑爺年齡小,離圓房可能還有兩年!”周嬤嬤勸慰道:“太太,二姑爺下了場考了秀才,用這兩年時間好好做學問,等圓房時說不定就是一個大官了,到時候就是雙喜臨門了!”
“相對於趙揚的大大咧咧,王博那孩子內向,玉娘也是個心思重的,這
兩人我怎麽越看越覺得不得勁呢!”女大三,抱金磚,可是,女兒翻年就十八了,王博才十五,到時候會不會嫌棄玉娘年齡大呢?“還是怪我當初太草率了,要是她日子過得不好,我這個當娘的可就害了她了!”
“太太,您多慮了!”周嬤嬤寬慰道“二小姐年齡雖然比姑爺大,但長得小鳥依人,又溫柔賢淑,姑爺哪會嫌棄。再說了,這過日子,還不在各個,相比於三小姐,二小姐該是過得很好的了!”
“也是啊!”季氏長長的歎了口氣“嬤嬤,你說我怎麽就那麽笨啊,這三個女婿,一個比一個差。特別是嬌娘,王淵那孩子根本就、、、,嬌娘是打算一條道走下去了。王淵翻年二十一了吧,嬌娘也不小了,這樣下去,早晚得鬧出事兒啊!”季氏越這樣想越緊張“到時候,還是怪我這個當娘的害了她!”
“太太!”周嬤嬤都有些不忍了,這當娘的當得也太累了,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太太,少爺迴來不是說三小姐在那邊過得很好嗎,王家出來的那個胡嬤嬤正張羅著給修房子,還說今年會開作坊。雖然三姑爺腦子不太好,隻要三小姐心放得寬想得通那就不是問題了。這日子是各人在過,她既然堅持那就是說她喜歡過這種日子,你更不用擔心了!”
“是啊,聽渭兒說得好,也不知道怎麽樣了,有時間了我也該去看看她!”季氏很傳統,女兒出嫁就是別人家的人受人管束,一般情況下是不輕易上門去看的。
三天後,派去王家和趙家的人都接迴了姑爺和出嫁的小姐。
“娘,家裏有什麽事兒嗎?”元娘這次迴來更是春風得意,趙揚在京都請了假迴鄉過年,而且,這是在老家過的最後一個年,待開春氣溫轉涼,趙氏合家搬往京都,隻留下武館和教頭。當然,去了京都依然還要開武館。娘家派人來請她迴去時,正值趙揚迴鄉的第三天,小區勝新婚,夫妻你儂我儂甜如蜜。一想到馮長春的事兒,元娘皺眉,莫不是又來了一個張長春李長春,還好,進了五福院沒看見那些妖妖嬈嬈的,否則姑奶奶可饒不了她們。
“沒事就不能接你們迴家啊?”季氏點頭她的頭笑罵“當真是嫁出去的女沷出去的水,娘家婆家就劃得這麽分明!”
“娘,哪有啊!”元娘還是鬆了口氣,畢竟,趙揚同行,如果在徐家又看到烏煙障氣的場景自己臉上也無光。現在的她不指望娘家給添助力,隻要不拖後腿就行了。
“娘,玉娘迴來了!”玉娘這次迴來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可能是與年齡
有關,在自己精心經營之下和王博關係總算輕鬆了不少。特別是王博才考中秀才後玉娘投其所好讓米兒看準時機在院子裏吟詩作畫偶遇過幾次,這樣以來二人的共同話題就多了,時不時還一起看書習文,大有紅袖添香的情趣。
“娘,嬌娘呢,嬌娘沒迴來?”正廳裏爹陪著兩個有出息的女婿談笑風聲,五福院裏娘和大姐有說有笑,左右看了一下,確實沒有嬌娘的影子。
“我說派人去接嬌娘迴來,渭兒說他三姐這個冬很忙,要修房要開作坊,沒空,等過些時候他替我去看看就成!”季氏笑罵道“渭兒自己想出去溜躂了還打著為我辦事的旗號,就知道專挑我愛聽的說!”
“這樣啊!”沒看見那個憨子,也沒見鄭嬤嬤和可兒,還以為帶去了湘竹院呢,原來沒有過來。爹給她置辦了莊子的事早早知道了,那時候她忙著討好王博分心泛術,不過那既然是爹的決定誰也改變不了,鬧起來反而覺得自己小肚雞腸“嬌娘還有錢修房子建作坊?”上次不是不喜歡憨子嗎?怎麽一下又這麽大方了,貼進去多少銀子了?難道就為了博他一個好名聲?怎麽可能,利益至上的親爹一定是在這個憨子身上發現了什麽值得他投入的好處!
“聽渭兒說是小打小鬧,修房的錢還是上次渭兒賣了街上的小院給送去的!”季氏怎麽又不明白玉娘所指呢,她也不想去解釋和辯駁,越描越黑。縱然是元娘玉娘心裏有什麽但看在親姐妹的份上也該忍了下來。
“小弟可真是厚此薄彼啊!”玉娘假裝吃味。
“你這孩子,哪會厚此薄彼,渭兒還不就是看嬌娘可憐,王家事發嬌娘和王淵連一個棲身之處都沒有,你爹雖然給置辦了莊子,但窮鄉僻壤的哪能好好安置!”問及莊上的情況渭兒隻是說好,好到什麽樣卻一句也不多說。如果讓元娘和玉娘認為徐渭偏袒嬌娘而生了間隙,往後也不好相處,特別是渭兒未來還靠著兩個姐夫提攜。
與五福院的其樂融融相比,正廳裏翁婿交談就沒那麽輕鬆了。趙揚還好,王博卻是越來惜字如金。哪怕是與他在林蔭學堂同窗幾年的趙揚也不願多談,就靜坐在那兒品著茶時爾點頭附和一下,任誰都看得出,這位是不耐煩應酬了。
“爹,三妹夫沒來嗎?”早聽聞了這個奇葩連襟背著元娘自己差點兒沒笑掉大牙。再想著當年亭子撫琴的美貌姑娘,大唿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想想京都世家權貴女子,像她一樣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子可沒幾個,伸手就可以嫁入高門大戶,縱然是去做小也好過
嫁給一個憨子吧,真是虧死了!不過,當年出嫁時聽說是知府人家,一落千丈,好運不在啊!
“沒來!”不帶任何喜怒的兩個字也暴露了徐富貴的不爽。
“趙兄在京都高就,往後還望多多指點!”徐富貴的不喜也是在王博的意料之中,之所以插話轉移注意力,最主要的還是不想聽到他對王淵過激的評論,雖然隻是遠房族親,到底是一個王字,於自己也是有損臉麵的。
自然話題一扯千丈,看著趙揚說得一個唾沫一個釘心裏冷笑,真是給了一點顏色就開起了染坊,草包一個,虧得還說是在京都權貴身邊當護衛,不就是一條狗而已,值得這麽誇讚嗎?
夜幕晚餐後,趙揚和王博漫步花園,不約而同的走到了酸荷亭外。
“這兒也沒什麽好看的,趙兄,走吧!”為掩飾自己的尷尬王博提議“不像初夏還有蓮葉,如今隻剩下一枝枝枯杆在風中搖曳了!”
“唉,你倒是說說,咱們那三妹夫是個啥樣的人?”趙揚自然不是看花,中是尋了個理由找個偏僻的地方擺幾句閑話。
“百聞不如一見,既然你這麽好奇,為何不去水口村看看呢,八十裏路,打馬一天的行駛而已!”王博也隻是想讓他知難而退。
“對啊,看看去!”一拍大腿高興喝彩“明天就去,叫上徐渭,咱哥仨有個伴!”趙揚絕對是個行動派,他好奇的心蠢蠢欲動,恨不能趁夜前行。
徐渭也想去,可惜要上學堂,可不敢和兩個有出息的姐夫比可以隨便請假。當然,在心裏,他還是不想叫這兩混蛋姐夫,有時候覺得,這兩位還不如那個憨憨的王淵實在。物與以聚人以群分,所以不一同去也好。
“這什麽人啊?”用風馳電掣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兩匹馬在大道上飛奔而過,路上的行人躲閃不已,好在是有驚無險,馬過後總會有人驚恐詢問。
“不是當兵就是當匪的!”路人氣憤不已,當然,這種迴答也是因為馬已跑遠聽不見,這才有膽子說話。
一個時辰後,馬終於在一個小鎮上停了下來。
“怎麽樣,王兄!”勒了韁繩仰頭問道。
“趙兄,小弟甘拜下風!”王博抱拳迴道“薑還是老的辣,咱歇歇吧,人能跑馬也吃不消了,按行程來說,又行了一半路了,照這個速度再一個時辰就該到了!”
“哪裏哪裏,王兄你是做學問的,我趙揚就靠著騎馬討生活了,哪能相提並論呢!
”趙揚哈哈大笑“歇歇吧,不急的,去晚了今天就在三妹夫的莊上歇一夜,想必他是沒有意見的!”
都知道老子學文你習武,那為什麽還提議比馬呢?這混小子就是喜歡踩在人肩膀上,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不過,如果這件事都讓自己不痛快,那也小看我王博了。王博沒再說話跳下了馬,跟著趙揚進了一個茶棚。
一碗水灌了下去趙揚都還是站著的,與旁邊坐下優雅喝水的自己兩人還真是的搭調,無聲的笑了笑,趙揚開了年去京都如何,三五年後京都見,誰勝過誰還是兩說,當然,比起即將見到的王淵那就更是天上地下了。上天還是很公平的,你有知府老子,頭二十年你風光,接下來,該我上了!
水口山鎮不逢場,人跡也少,兩匹馬飛馳而過,茶館門前的譚生打了一個冷顫心下疑惑,這小鎮上什麽時候也過大馬了?這麽急為哪般?自從鎮上多了一個作坊好像慢慢變化不少了。什麽女人做工熱鬧得非比尋常,真正是反了她們了。這些還不算,最讓自己看不慣的,居然是鄰居有大佬爺們正襟圍坐不做學問做女工活,那叫什麽齊麻線的,你說說這都成什麽世道了。
“孩他娘,你看我這手藝如何?”手藝不是傳統的木工鐵匠,而是學齊麻線。冬季閑著也是閑著,天冷出門轉悠也沒個收獲,還不如跟著孩他娘齊點麻線,不就是兩根細線搭一起擰一下嗎,甭管齊多齊少,至少也能換點錢。
“不錯不錯!”女人掂起一看“粗細均勻線頭搭得也好,擰得也緊,不錯,和我的差不多,速度慢也不要緊,熟能生巧嘛!”女人很喜歡這種感覺。男人是大佬爺們,不煮飯洗衣服伺侯公公婆喂養孩子,那就多掙錢吧。掙不了錢你還當什麽二大爺?老娘抓緊時間一個月能掙兩三百文了,家裏的話語權是不是要改變一下了呢?腸子想反了不好裝屎,那成,你就一同努力齊麻線掙工錢。別不好意思,水口山鎮男女老幼幹這行的多的是,出去一打聽,沒幾個不會!
阿生肯定是不會,也不願意再學。但是,韓江卻是在努力的做。隻要是下雨天或者無事做時,他都要去齊麻線。用他的話說,贖身的錢還是大姑出的,能掙一點是一點。今天午飯後小寶和少爺玩累了就睡下了,韓江又認真的齊起了麻線,麻籃裏已有厚厚的一層,今下午齊完就可以挽麻團了。
不經事是長不大的,這家夥曾經不聽胡嬤嬤的話,吃了一暫終於長一智了,早這麽勤快懂事就好了。搖了搖頭,阿生走出了茅草屋,結果一頭撞上了結實的
胸膛。
“少爺!”摸了摸撞得生痛痛的鼻梁阿生呲牙喊道“少爺,你怎麽過來了!你不是和小寶玩累了睡覺了嗎?”
“碾子!”言簡意駭推開阿生徑直往碾子的方向走去,他身後跟著挑了穀子的老韓頭。
“韓老伯,米又吃完了啊!”不用說,少爺沒睡覺,是知道要碾米了覺得好玩從新房那邊跟過來了。
“是啊,韓江,先幹活!”韓老伯對兒子的成長是看眼裏疼在心裏,但他還是不讚成大男人齊麻線這事兒的,就算要學做事,學了祖上的篾匠也成啊,學這個三不像!
“就來!”韓江立即放下手中的麻線起了身,將麻籃端到角落裏,向另一間屋的碾子走去。
他走出去,王淵卻是對角落裏的麻籃感了興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爹,阿生走了啊?”這小子慣會偷奸耍滑,一遇到這種重活就不幹,才剛還在這兒呢“要不你去歇著吧,我一個人就好!”
“我搭一把手也好,這碾子重呢!”向門外看了眼“少爺不是挺喜歡的嗎,我看他也一路過來了,人呢,等會兒看他要不要幫你,等他來了我就讓!”韓老頭邊推著碾子邊道“江兒啊,我和你娘商量好了,開了年就讓你大姑幫忙物色一個女人,這次,你可得好好聽話,別再鬧出什麽事兒來,爹娘能救你一次,可不能救二次!”
“爹,您放心吧,兒子知道了!”娶媳婦啊,想娶還是有點心理陰影,張群英的事讓自己有點心亂如麻了。
麻,唉呀,不好,剛才少爺是進了自己的屋子,他不會、、、
------題外話------
竹枝明天要迴鄉下,沒有網,這幾天暫時一更,等迴去看情況再加更,親們,多多支持啊,謝謝!
“難怪!”周嬤嬤這才想通了所有的關節。當初就感覺太太是以退為進,果然如此。最早的時候想什麽給什麽,去觀雲庵躲清靜時也讓杏兒不拘著她。福份確實是有定數的,你一個小小的妾室,比當家主母享的榮華富貴都足,早該享完了!太太這一招實在是是妙啊,妙!
“嬤嬤!”突然想到什麽,季氏有些擔憂“元娘姐妹三人都出嫁這麽久了,還沒有消息傳來嗎?”女兒在徐家養著時自己一直很注意調養,三個女兒出嫁前特意還讓常大夫幫忙診了一個平安脈,確認沒有絲毫不妥。可是,出嫁都兩年多了,家裏的妾室懷了一個又一個了,嫁出去的女兒卻是一個都沒有信息傳來“會不會是?”唯一的可能,就是進了夫家遭了人毒手“不行,嬤嬤,正月裏迴家時你一定記得請常大夫過來一趟!”
“是,太太!”周嬤嬤也想到了這麽一點,不過,三位小姐沒有哪一個是笨的,再加上小姐身邊的陪嫁嬤嬤和丫頭都是貼心的,如果真的在夫家有什麽的話,那就隻能說對方手段太高防不勝防“不過,太太也不用擔心,畢竟,三位小姐的情況都有些特殊!”
特殊啊!
想想也是這個理兒。
元娘是老大,最早成親,趙楊身強力壯沒有好消息傳出來,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那孩子去了京都考武舉,而且現在是長居京都。
“嬤嬤,元娘這孩子怎麽不想法跟著去京都?”季氏還是忍不住又操心起來。
“太太,大小姐正月初二時說過,今年底等姑爺從京都迴來,或許趙家就會全家遷往京都了!”周嬤嬤安慰道“太太,您看,若是大小姐去了京都,以後你們母女相見的時間就短了,不如早點接她迴家好好聚聚!”
“嗯,明天派人去趙家看看吧!”嫁出去的女兒也得聽別人家的安排,順道看看趙揚有沒有迴鄉“玉娘那邊更讓人擔憂!”
“二小姐那邊姑爺年齡小,離圓房可能還有兩年!”周嬤嬤勸慰道:“太太,二姑爺下了場考了秀才,用這兩年時間好好做學問,等圓房時說不定就是一個大官了,到時候就是雙喜臨門了!”
“相對於趙揚的大大咧咧,王博那孩子內向,玉娘也是個心思重的,這
兩人我怎麽越看越覺得不得勁呢!”女大三,抱金磚,可是,女兒翻年就十八了,王博才十五,到時候會不會嫌棄玉娘年齡大呢?“還是怪我當初太草率了,要是她日子過得不好,我這個當娘的可就害了她了!”
“太太,您多慮了!”周嬤嬤寬慰道“二小姐年齡雖然比姑爺大,但長得小鳥依人,又溫柔賢淑,姑爺哪會嫌棄。再說了,這過日子,還不在各個,相比於三小姐,二小姐該是過得很好的了!”
“也是啊!”季氏長長的歎了口氣“嬤嬤,你說我怎麽就那麽笨啊,這三個女婿,一個比一個差。特別是嬌娘,王淵那孩子根本就、、、,嬌娘是打算一條道走下去了。王淵翻年二十一了吧,嬌娘也不小了,這樣下去,早晚得鬧出事兒啊!”季氏越這樣想越緊張“到時候,還是怪我這個當娘的害了她!”
“太太!”周嬤嬤都有些不忍了,這當娘的當得也太累了,永遠有操不完的心“太太,少爺迴來不是說三小姐在那邊過得很好嗎,王家出來的那個胡嬤嬤正張羅著給修房子,還說今年會開作坊。雖然三姑爺腦子不太好,隻要三小姐心放得寬想得通那就不是問題了。這日子是各人在過,她既然堅持那就是說她喜歡過這種日子,你更不用擔心了!”
“是啊,聽渭兒說得好,也不知道怎麽樣了,有時間了我也該去看看她!”季氏很傳統,女兒出嫁就是別人家的人受人管束,一般情況下是不輕易上門去看的。
三天後,派去王家和趙家的人都接迴了姑爺和出嫁的小姐。
“娘,家裏有什麽事兒嗎?”元娘這次迴來更是春風得意,趙揚在京都請了假迴鄉過年,而且,這是在老家過的最後一個年,待開春氣溫轉涼,趙氏合家搬往京都,隻留下武館和教頭。當然,去了京都依然還要開武館。娘家派人來請她迴去時,正值趙揚迴鄉的第三天,小區勝新婚,夫妻你儂我儂甜如蜜。一想到馮長春的事兒,元娘皺眉,莫不是又來了一個張長春李長春,還好,進了五福院沒看見那些妖妖嬈嬈的,否則姑奶奶可饒不了她們。
“沒事就不能接你們迴家啊?”季氏點頭她的頭笑罵“當真是嫁出去的女沷出去的水,娘家婆家就劃得這麽分明!”
“娘,哪有啊!”元娘還是鬆了口氣,畢竟,趙揚同行,如果在徐家又看到烏煙障氣的場景自己臉上也無光。現在的她不指望娘家給添助力,隻要不拖後腿就行了。
“娘,玉娘迴來了!”玉娘這次迴來臉上的笑容多了幾分,可能是與年齡
有關,在自己精心經營之下和王博關係總算輕鬆了不少。特別是王博才考中秀才後玉娘投其所好讓米兒看準時機在院子裏吟詩作畫偶遇過幾次,這樣以來二人的共同話題就多了,時不時還一起看書習文,大有紅袖添香的情趣。
“娘,嬌娘呢,嬌娘沒迴來?”正廳裏爹陪著兩個有出息的女婿談笑風聲,五福院裏娘和大姐有說有笑,左右看了一下,確實沒有嬌娘的影子。
“我說派人去接嬌娘迴來,渭兒說他三姐這個冬很忙,要修房要開作坊,沒空,等過些時候他替我去看看就成!”季氏笑罵道“渭兒自己想出去溜躂了還打著為我辦事的旗號,就知道專挑我愛聽的說!”
“這樣啊!”沒看見那個憨子,也沒見鄭嬤嬤和可兒,還以為帶去了湘竹院呢,原來沒有過來。爹給她置辦了莊子的事早早知道了,那時候她忙著討好王博分心泛術,不過那既然是爹的決定誰也改變不了,鬧起來反而覺得自己小肚雞腸“嬌娘還有錢修房子建作坊?”上次不是不喜歡憨子嗎?怎麽一下又這麽大方了,貼進去多少銀子了?難道就為了博他一個好名聲?怎麽可能,利益至上的親爹一定是在這個憨子身上發現了什麽值得他投入的好處!
“聽渭兒說是小打小鬧,修房的錢還是上次渭兒賣了街上的小院給送去的!”季氏怎麽又不明白玉娘所指呢,她也不想去解釋和辯駁,越描越黑。縱然是元娘玉娘心裏有什麽但看在親姐妹的份上也該忍了下來。
“小弟可真是厚此薄彼啊!”玉娘假裝吃味。
“你這孩子,哪會厚此薄彼,渭兒還不就是看嬌娘可憐,王家事發嬌娘和王淵連一個棲身之處都沒有,你爹雖然給置辦了莊子,但窮鄉僻壤的哪能好好安置!”問及莊上的情況渭兒隻是說好,好到什麽樣卻一句也不多說。如果讓元娘和玉娘認為徐渭偏袒嬌娘而生了間隙,往後也不好相處,特別是渭兒未來還靠著兩個姐夫提攜。
與五福院的其樂融融相比,正廳裏翁婿交談就沒那麽輕鬆了。趙揚還好,王博卻是越來惜字如金。哪怕是與他在林蔭學堂同窗幾年的趙揚也不願多談,就靜坐在那兒品著茶時爾點頭附和一下,任誰都看得出,這位是不耐煩應酬了。
“爹,三妹夫沒來嗎?”早聽聞了這個奇葩連襟背著元娘自己差點兒沒笑掉大牙。再想著當年亭子撫琴的美貌姑娘,大唿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想想京都世家權貴女子,像她一樣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女子可沒幾個,伸手就可以嫁入高門大戶,縱然是去做小也好過
嫁給一個憨子吧,真是虧死了!不過,當年出嫁時聽說是知府人家,一落千丈,好運不在啊!
“沒來!”不帶任何喜怒的兩個字也暴露了徐富貴的不爽。
“趙兄在京都高就,往後還望多多指點!”徐富貴的不喜也是在王博的意料之中,之所以插話轉移注意力,最主要的還是不想聽到他對王淵過激的評論,雖然隻是遠房族親,到底是一個王字,於自己也是有損臉麵的。
自然話題一扯千丈,看著趙揚說得一個唾沫一個釘心裏冷笑,真是給了一點顏色就開起了染坊,草包一個,虧得還說是在京都權貴身邊當護衛,不就是一條狗而已,值得這麽誇讚嗎?
夜幕晚餐後,趙揚和王博漫步花園,不約而同的走到了酸荷亭外。
“這兒也沒什麽好看的,趙兄,走吧!”為掩飾自己的尷尬王博提議“不像初夏還有蓮葉,如今隻剩下一枝枝枯杆在風中搖曳了!”
“唉,你倒是說說,咱們那三妹夫是個啥樣的人?”趙揚自然不是看花,中是尋了個理由找個偏僻的地方擺幾句閑話。
“百聞不如一見,既然你這麽好奇,為何不去水口村看看呢,八十裏路,打馬一天的行駛而已!”王博也隻是想讓他知難而退。
“對啊,看看去!”一拍大腿高興喝彩“明天就去,叫上徐渭,咱哥仨有個伴!”趙揚絕對是個行動派,他好奇的心蠢蠢欲動,恨不能趁夜前行。
徐渭也想去,可惜要上學堂,可不敢和兩個有出息的姐夫比可以隨便請假。當然,在心裏,他還是不想叫這兩混蛋姐夫,有時候覺得,這兩位還不如那個憨憨的王淵實在。物與以聚人以群分,所以不一同去也好。
“這什麽人啊?”用風馳電掣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兩匹馬在大道上飛奔而過,路上的行人躲閃不已,好在是有驚無險,馬過後總會有人驚恐詢問。
“不是當兵就是當匪的!”路人氣憤不已,當然,這種迴答也是因為馬已跑遠聽不見,這才有膽子說話。
一個時辰後,馬終於在一個小鎮上停了下來。
“怎麽樣,王兄!”勒了韁繩仰頭問道。
“趙兄,小弟甘拜下風!”王博抱拳迴道“薑還是老的辣,咱歇歇吧,人能跑馬也吃不消了,按行程來說,又行了一半路了,照這個速度再一個時辰就該到了!”
“哪裏哪裏,王兄你是做學問的,我趙揚就靠著騎馬討生活了,哪能相提並論呢!
”趙揚哈哈大笑“歇歇吧,不急的,去晚了今天就在三妹夫的莊上歇一夜,想必他是沒有意見的!”
都知道老子學文你習武,那為什麽還提議比馬呢?這混小子就是喜歡踩在人肩膀上,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不過,如果這件事都讓自己不痛快,那也小看我王博了。王博沒再說話跳下了馬,跟著趙揚進了一個茶棚。
一碗水灌了下去趙揚都還是站著的,與旁邊坐下優雅喝水的自己兩人還真是的搭調,無聲的笑了笑,趙揚開了年去京都如何,三五年後京都見,誰勝過誰還是兩說,當然,比起即將見到的王淵那就更是天上地下了。上天還是很公平的,你有知府老子,頭二十年你風光,接下來,該我上了!
水口山鎮不逢場,人跡也少,兩匹馬飛馳而過,茶館門前的譚生打了一個冷顫心下疑惑,這小鎮上什麽時候也過大馬了?這麽急為哪般?自從鎮上多了一個作坊好像慢慢變化不少了。什麽女人做工熱鬧得非比尋常,真正是反了她們了。這些還不算,最讓自己看不慣的,居然是鄰居有大佬爺們正襟圍坐不做學問做女工活,那叫什麽齊麻線的,你說說這都成什麽世道了。
“孩他娘,你看我這手藝如何?”手藝不是傳統的木工鐵匠,而是學齊麻線。冬季閑著也是閑著,天冷出門轉悠也沒個收獲,還不如跟著孩他娘齊點麻線,不就是兩根細線搭一起擰一下嗎,甭管齊多齊少,至少也能換點錢。
“不錯不錯!”女人掂起一看“粗細均勻線頭搭得也好,擰得也緊,不錯,和我的差不多,速度慢也不要緊,熟能生巧嘛!”女人很喜歡這種感覺。男人是大佬爺們,不煮飯洗衣服伺侯公公婆喂養孩子,那就多掙錢吧。掙不了錢你還當什麽二大爺?老娘抓緊時間一個月能掙兩三百文了,家裏的話語權是不是要改變一下了呢?腸子想反了不好裝屎,那成,你就一同努力齊麻線掙工錢。別不好意思,水口山鎮男女老幼幹這行的多的是,出去一打聽,沒幾個不會!
阿生肯定是不會,也不願意再學。但是,韓江卻是在努力的做。隻要是下雨天或者無事做時,他都要去齊麻線。用他的話說,贖身的錢還是大姑出的,能掙一點是一點。今天午飯後小寶和少爺玩累了就睡下了,韓江又認真的齊起了麻線,麻籃裏已有厚厚的一層,今下午齊完就可以挽麻團了。
不經事是長不大的,這家夥曾經不聽胡嬤嬤的話,吃了一暫終於長一智了,早這麽勤快懂事就好了。搖了搖頭,阿生走出了茅草屋,結果一頭撞上了結實的
胸膛。
“少爺!”摸了摸撞得生痛痛的鼻梁阿生呲牙喊道“少爺,你怎麽過來了!你不是和小寶玩累了睡覺了嗎?”
“碾子!”言簡意駭推開阿生徑直往碾子的方向走去,他身後跟著挑了穀子的老韓頭。
“韓老伯,米又吃完了啊!”不用說,少爺沒睡覺,是知道要碾米了覺得好玩從新房那邊跟過來了。
“是啊,韓江,先幹活!”韓老伯對兒子的成長是看眼裏疼在心裏,但他還是不讚成大男人齊麻線這事兒的,就算要學做事,學了祖上的篾匠也成啊,學這個三不像!
“就來!”韓江立即放下手中的麻線起了身,將麻籃端到角落裏,向另一間屋的碾子走去。
他走出去,王淵卻是對角落裏的麻籃感了興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爹,阿生走了啊?”這小子慣會偷奸耍滑,一遇到這種重活就不幹,才剛還在這兒呢“要不你去歇著吧,我一個人就好!”
“我搭一把手也好,這碾子重呢!”向門外看了眼“少爺不是挺喜歡的嗎,我看他也一路過來了,人呢,等會兒看他要不要幫你,等他來了我就讓!”韓老頭邊推著碾子邊道“江兒啊,我和你娘商量好了,開了年就讓你大姑幫忙物色一個女人,這次,你可得好好聽話,別再鬧出什麽事兒來,爹娘能救你一次,可不能救二次!”
“爹,您放心吧,兒子知道了!”娶媳婦啊,想娶還是有點心理陰影,張群英的事讓自己有點心亂如麻了。
麻,唉呀,不好,剛才少爺是進了自己的屋子,他不會、、、
------題外話------
竹枝明天要迴鄉下,沒有網,這幾天暫時一更,等迴去看情況再加更,親們,多多支持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