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嘉靖三十五年的除夕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作者:老街胖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你不用擔心。”木下正淳慢慢地開口說道,聲音低沉而平穩,“我們會給你足夠的銀兩來專門支付這筆獎勵,絕對不會動用你的稅收一分一毫。”
李繼聽到這裏,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喜悅之情,他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如此甚好!那我就代替濟州百姓多謝木下大人了!”李繼激動地說道,他的聲音微微顫抖著,充滿了感激之意。
木下正淳連忙擺了擺手,微笑著迴答道:“不必言謝,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如果真要說感謝的話,你應該感謝我的家主周大人才對。”
“周大人?”李繼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疑惑之色,他皺起眉頭,努力思索著這個名字,但卻毫無頭緒。
“此名在下倒是頭迴聽聞,不知道周大人究竟是何方神聖?”李繼好奇地問道,這可是木下正淳的上司,之前從沒聽說過。
“這個嘛……”木下正淳的語氣變得有些淡然,他似乎在斟酌著該如何迴答這個問題。
過了片刻,他才緩緩地說道,“周大人的名諱並不是我等可以隨意透露的事情。他身份尊貴,自然有其特殊之處。還請李大人見諒。”
木下正淳的話語雖然客氣,但其中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之前周博仁早已明令禁止大明境外之人泄露自己的任何底細,哪怕隻是姓名也不得外傳。
畢竟周博仁自己仍身任大明官員一職,盡管這職位如今稍顯雞肋,且他已有數月未曾向其上司胡宗憲稟報,但他卻毫不擔憂。
緣由無他,胡宗憲乃嚴嵩一脈之人,而嚴嵩一方正欲拉攏自己,自然不會為難他這麽個微不足道的小官。
李繼見狀,也不好再追問下去,人家不肯說肯定有難言的苦衷。
“那是自然,是李某唐突了。”李繼趕忙賠笑道。
“不過李某還有一事不解,還望木下大人解惑。”李繼拱手道。
“但說無妨。”木下正淳笑著答道。
“既然這錢是由你們出,那為何還要通過本官來發放呢?直接發給百姓豈不是更省事?”李繼疑惑地問道。
“我們隻擅長打仗,不擅長民政。不過,我們也會派出人員與你們一起發放,作為監督,李大人沒有意見吧?”木下正淳很老實,實話實說。
李繼臉上的笑容如同盛開的花朵一般燦爛:“那是自然,大人明鑒!若不是大人英明神武、清正廉明,下官哪裏敢保證手下是否有那些貪汙受賄、違法亂紀之人呢?”
但是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自己擔任知縣已經許久,但大部分錢財都被金學成這個家夥給卷走了,自己隻能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利益。
原本還指望著借這次機會大撈一筆,誰曾想竟然還有人在一旁虎視眈眈地盯著。
這些朝鮮人啊,真是讓人無奈!他們畏懼倭國人如虎,卻對大明人毫無敬畏之心。
若是大明人前來攻占此地,無論如何李繼也會努力爭取到一些好處才行。
隻可惜事與願違,如今這局麵實在令人頭疼不已。
李繼一邊想著,一邊暗暗歎息,心中充滿了無盡的苦澀。
趙德盛補給完畢,帶著一號艦的官兵,迴到了五島。
當迴到五島時,時光已悄然流轉至嘉靖三十五年除夕的當天。
此時此刻,整座島嶼都被濃厚的節日氛圍所籠罩著,處處彌漫著喜慶祥和之氣。
周家軍的營地更是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就在這個時候,汪直帶著他的家人一同前來拜訪周博仁,並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禮。
這份禮物不僅包含了前朝的名貴畫作、珍奇古玩、金銀首飾等稀世珍寶,甚至還有上品的倭刀。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那一箱箱堆積如山的金子與銀子。
據估算,如果將這些金銀全部換算成白銀,其價值竟然高達 80 萬兩!
麵對如此豐厚的饋贈,周博仁簡直笑得合不攏嘴。
要知道,如今的周博仁正麵臨著財政困境。
實際上,若是他現在仍有餘財,那也隻能仰仗徐邦瑞掌管的工坊以及走私貿易了。
可惜的是,那些銀子目前尚留在大明國內,對於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可謂鞭長莫及。
畢竟,大規模製造馬步槍和子彈所需的資金投入巨大無比,再加上還要維持五個營隊的日常糧草供應,周博仁所帶來的銀兩早已消耗殆盡。
此外,濟州島本身就貧困不堪,不僅無法收取到足夠的銀兩,反而需要不斷地補貼支出。
至於剛剛攻占下來的石見銀山,由於技術限製,其產量也相對較低,難以滿足需求。
不僅如此,周博仁派出的倭國武士團還順利地攻占了濟州,這讓周博仁嚐到了“外籍雇傭軍”帶來的甜頭。
他們不需要犧牲大明的子民,也無需支付俸祿,隻需提供少量的糧食,便能養活一批英勇善戰的武士,實在是太過劃算。
最重要的事,髒活累活不用自己幹。
於是,周博仁開始著手招募第二批武士團成員。
然而,由於時間和資金的限製,畢竟招募這些人還需要支付一筆不菲的安家費用,再加上第一批招募來的人中有許多都是汪直原先的部下,因此第二批的招募工作進展得異常艱難。
到目前為止,他僅僅招募到了兩千人而已。
對於這批新招募來的人員,周博仁計劃先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然後將其派遣去戍守石見銀山。
此外,他還會派遣周家軍的第五營分成兩批,一批駐守五島,另一批則駐守石見,過一陣子就互相換防,負責指揮這兩千名二期的倭國武士團。
趙德盛剛迴來,就被周博仁抓壯丁,訓練第二批武士團。
趙德盛:我謝謝你啊周老板。
唐詩雨和蘇氏姐妹忙來忙去,布置了自己家的“宅子”。
投奔周博仁後,汪直哪敢住著自己原來的“宮殿”,早就讓給周博仁一家居住。
周博仁則把宮殿作為第一營和近衛連的駐地,另外城外駐紮著其餘各營。
三四五營也在除夕當天晚上趕了迴來,周博仁與五個營長,二十五個連長以及影衛和近衛的負責人,共同度過了嘉靖三十五年的除夕,並在當晚去了各個營的駐地與士兵同樂。
嘉靖三十六年,開始了。
李繼聽到這裏,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喜悅之情,他瞪大了眼睛,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如此甚好!那我就代替濟州百姓多謝木下大人了!”李繼激動地說道,他的聲音微微顫抖著,充滿了感激之意。
木下正淳連忙擺了擺手,微笑著迴答道:“不必言謝,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如果真要說感謝的話,你應該感謝我的家主周大人才對。”
“周大人?”李繼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疑惑之色,他皺起眉頭,努力思索著這個名字,但卻毫無頭緒。
“此名在下倒是頭迴聽聞,不知道周大人究竟是何方神聖?”李繼好奇地問道,這可是木下正淳的上司,之前從沒聽說過。
“這個嘛……”木下正淳的語氣變得有些淡然,他似乎在斟酌著該如何迴答這個問題。
過了片刻,他才緩緩地說道,“周大人的名諱並不是我等可以隨意透露的事情。他身份尊貴,自然有其特殊之處。還請李大人見諒。”
木下正淳的話語雖然客氣,但其中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之前周博仁早已明令禁止大明境外之人泄露自己的任何底細,哪怕隻是姓名也不得外傳。
畢竟周博仁自己仍身任大明官員一職,盡管這職位如今稍顯雞肋,且他已有數月未曾向其上司胡宗憲稟報,但他卻毫不擔憂。
緣由無他,胡宗憲乃嚴嵩一脈之人,而嚴嵩一方正欲拉攏自己,自然不會為難他這麽個微不足道的小官。
李繼見狀,也不好再追問下去,人家不肯說肯定有難言的苦衷。
“那是自然,是李某唐突了。”李繼趕忙賠笑道。
“不過李某還有一事不解,還望木下大人解惑。”李繼拱手道。
“但說無妨。”木下正淳笑著答道。
“既然這錢是由你們出,那為何還要通過本官來發放呢?直接發給百姓豈不是更省事?”李繼疑惑地問道。
“我們隻擅長打仗,不擅長民政。不過,我們也會派出人員與你們一起發放,作為監督,李大人沒有意見吧?”木下正淳很老實,實話實說。
李繼臉上的笑容如同盛開的花朵一般燦爛:“那是自然,大人明鑒!若不是大人英明神武、清正廉明,下官哪裏敢保證手下是否有那些貪汙受賄、違法亂紀之人呢?”
但是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自己擔任知縣已經許久,但大部分錢財都被金學成這個家夥給卷走了,自己隻能得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利益。
原本還指望著借這次機會大撈一筆,誰曾想竟然還有人在一旁虎視眈眈地盯著。
這些朝鮮人啊,真是讓人無奈!他們畏懼倭國人如虎,卻對大明人毫無敬畏之心。
若是大明人前來攻占此地,無論如何李繼也會努力爭取到一些好處才行。
隻可惜事與願違,如今這局麵實在令人頭疼不已。
李繼一邊想著,一邊暗暗歎息,心中充滿了無盡的苦澀。
趙德盛補給完畢,帶著一號艦的官兵,迴到了五島。
當迴到五島時,時光已悄然流轉至嘉靖三十五年除夕的當天。
此時此刻,整座島嶼都被濃厚的節日氛圍所籠罩著,處處彌漫著喜慶祥和之氣。
周家軍的營地更是張燈結彩、熱鬧非凡。
就在這個時候,汪直帶著他的家人一同前來拜訪周博仁,並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禮。
這份禮物不僅包含了前朝的名貴畫作、珍奇古玩、金銀首飾等稀世珍寶,甚至還有上品的倭刀。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那一箱箱堆積如山的金子與銀子。
據估算,如果將這些金銀全部換算成白銀,其價值竟然高達 80 萬兩!
麵對如此豐厚的饋贈,周博仁簡直笑得合不攏嘴。
要知道,如今的周博仁正麵臨著財政困境。
實際上,若是他現在仍有餘財,那也隻能仰仗徐邦瑞掌管的工坊以及走私貿易了。
可惜的是,那些銀子目前尚留在大明國內,對於解決眼前的燃眉之急可謂鞭長莫及。
畢竟,大規模製造馬步槍和子彈所需的資金投入巨大無比,再加上還要維持五個營隊的日常糧草供應,周博仁所帶來的銀兩早已消耗殆盡。
此外,濟州島本身就貧困不堪,不僅無法收取到足夠的銀兩,反而需要不斷地補貼支出。
至於剛剛攻占下來的石見銀山,由於技術限製,其產量也相對較低,難以滿足需求。
不僅如此,周博仁派出的倭國武士團還順利地攻占了濟州,這讓周博仁嚐到了“外籍雇傭軍”帶來的甜頭。
他們不需要犧牲大明的子民,也無需支付俸祿,隻需提供少量的糧食,便能養活一批英勇善戰的武士,實在是太過劃算。
最重要的事,髒活累活不用自己幹。
於是,周博仁開始著手招募第二批武士團成員。
然而,由於時間和資金的限製,畢竟招募這些人還需要支付一筆不菲的安家費用,再加上第一批招募來的人中有許多都是汪直原先的部下,因此第二批的招募工作進展得異常艱難。
到目前為止,他僅僅招募到了兩千人而已。
對於這批新招募來的人員,周博仁計劃先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然後將其派遣去戍守石見銀山。
此外,他還會派遣周家軍的第五營分成兩批,一批駐守五島,另一批則駐守石見,過一陣子就互相換防,負責指揮這兩千名二期的倭國武士團。
趙德盛剛迴來,就被周博仁抓壯丁,訓練第二批武士團。
趙德盛:我謝謝你啊周老板。
唐詩雨和蘇氏姐妹忙來忙去,布置了自己家的“宅子”。
投奔周博仁後,汪直哪敢住著自己原來的“宮殿”,早就讓給周博仁一家居住。
周博仁則把宮殿作為第一營和近衛連的駐地,另外城外駐紮著其餘各營。
三四五營也在除夕當天晚上趕了迴來,周博仁與五個營長,二十五個連長以及影衛和近衛的負責人,共同度過了嘉靖三十五年的除夕,並在當晚去了各個營的駐地與士兵同樂。
嘉靖三十六年,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