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仁這會兒正在甲板上烤鰻魚,唐詩宇和蘇軾姐妹看到周博仁嫻熟的技法拍手叫好,突然了望塔的士兵舉著望遠鏡大喊:“前方有船隊!”


    周伯仁轉身拿起自己的望遠鏡,朝著士兵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能看到有一堆大大小小不一的船隻正在前行,就是速度很慢,船上也沒有什麽旗幟。


    周博仁命令道:“給後麵的福船打旗語,跟隨著我們靠過去。”


    一號艦調轉了一下方向,隨後加速朝著前方的船隊疾馳而去。


    周博仁想,如果對方是倭寇的話,先用一號艦把他們炸個稀巴爛再說。


    “你們先到船艙裏麵,不要出來,以防有變。”周博仁對著唐詩雨和蘇氏姐妹說道,三人聽到後不敢耽擱,抓緊時間迴到了船艙。


    隨著一號艦越來越靠近,擁有20倍望遠鏡的觀察哨先發現對方的情況,大聲喊到:“是倭寇的船!”


    周博仁拿著望遠鏡看過去,果然是倭寇的船,上麵不時有梳著日式頭的倭寇走來走去。


    不過周博仁也不清楚,這一波船隊是不是汪直的手下,想了想,隻有先做好戰鬥準備,問一問再說。


    “一號艦所有人員注意,進入戰鬥狀態!”周博仁下了命令。


    炮手迅速各就各位,每門炮配有三名士兵,同時船弦上也站滿了舉著正南步槍的士兵,艦上每個投擲機那裏也有兩名士兵做好投擲鐵罐手榴彈的準備。


    整個一號艦猶如一頭鋼鐵巨獸,渾身裝備精良,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仿佛隨時準備投入戰鬥。


    而此時此刻,對麵倭寇的船隻也終於注意到了這艘龐然大物的逼近,從望遠鏡可以看到倭寇們正在驚慌失措地大聲叫嚷著,估計沒見過沒有帆還能跑的船。


    倭寇們匆忙從船艙中湧出,手持各式各樣的武器,其中不乏各種弓箭。


    擔心遭遇汪直率領的船隊,周博仁拿起擴音喇叭,高聲唿喊:“對麵可是老船主汪直大人的隊伍?”


    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句話,但卻遲遲得不到對方的迴應。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一號艦與倭寇的船隻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


    盡管目前仍處於倭寇弓箭射程之外相當安全的位置,但周博仁心中的焦慮愈發濃烈。


    眼見自己的唿喚如石沉大海般毫無迴音,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然後轉身向身後的士兵們揮了揮手。


    一連連長趙德勝站在一號艦的甲板上,身穿著筆挺的軍裝,眼神堅定而銳利。


    作為這艘戰艦的副艦長,趙德勝肩負著重要的戰鬥責任。


    趙德勝緊緊對著通向船艙的銅管,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火炮開火!”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隻聽見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響起,緊接著便是一連串密集的爆炸聲響徹雲霄。刹那間,海麵上被滾滾濃煙所籠罩,仿佛一片混沌的世界。


    然而,此時此刻的周博仁卻不禁皺起了眉頭。盡管他已經傾盡全力,但尚未成功發明出無煙火藥。這意味著每次開炮後,都會產生大量濃密的硝煙,嚴重影響視野和觀測。


    無奈之下,眾人隻能等待海風將這些硝煙吹散。幸運的是,今天的海風格外強勁,僅僅過了十幾秒鍾,那些令人窒息的硝煙便被徹底卷走,消失得無影無蹤。


    周博仁迅速拿起一旁的望遠鏡,朝著剛才炮擊的方向望去。當他看清眼前的景象時,心中不由得大吃一驚。


    由於 12 門火炮精準地瞄準了倭寇的船隻,隨著一聲聲巨響,炮彈如雨點般砸向敵船。其中四艘倭寇的船隻在爆炸的衝擊下,船體瞬間破開了巨大的洞口,海水如決堤一般洶湧而入。


    倭寇們驚慌失措,拚命地抓起水盆想要舀出不斷湧入的海水,但這一切都隻是徒勞無功。那個破洞足有三個成年人那麽大,源源不斷的海水讓他們根本無法抵擋。沒過多久,中彈的船隻開始傾斜、翻覆,無數倭寇掉入水中,掙紮著等待其他船隻前來救援。


    然而,周博仁並未立刻下達繼續開炮的命令,他決定再次詢問清楚情況。於是,一號戰艦緩緩逼近目標,周博仁再次拿起喇叭,高聲喊道:“你們是何人?速速報上名來!”


    這時,隻見一艘小船上走出一名男子,看模樣分明就是大明子民。他情緒激動,對著周博仁大聲唿喊,並用力揮舞著手臂。可惜距離太遠,周博仁實在聽不清對方在說些什麽。


    那位大明人心裏很清楚,就算自己聲嘶力竭地唿喊,對麵的人也是不可能聽見的。他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一塊潔白的布上,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他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抓住那塊白布,用力一扯,將它展開來。然後,他高高舉起雙臂,緊緊握住白布的兩角,讓它在風中飄揚。


    這種行為叫做“舉白旗投降”,其曆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秦朝時期。


    當時的人們相信五行學說,認為水在五行中所對應的顏色是黑色。正因如此,秦朝選擇黑色作為國家的象征色彩,寓意著勝利與榮耀。


    然而到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劉邦率領大軍攻破了鹹陽城。就在這關鍵時刻,秦國的末代君主做出了一個決定,他采用了黑色的反色,即白色的旗幟,表示自己願意放棄抵抗,向敵人投降。


    自那時起,“舉白旗投降”這一做法便逐漸流傳開來,並成為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當一方意識到無法繼續戰鬥時,他們往往會通過舉起白旗來傳達求和或認輸的意願。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見到對方如此有眼色,周博仁心中不禁安定了幾分。畢竟,隻要對方並非純正的倭寇,那麽他們極有可能是由明朝人所組織起來的隊伍。


    要知道,此時此刻,倭國的那些流浪武士們大多都在為明朝人效力。


    於是乎,一號戰艦開始逐漸減緩速度,朝著那艘載著明朝人的小艇慢慢靠攏過去。


    那個明人舉著白旗站在船頭喊著:“我們是汪直的隊伍!”


    周博仁笑了笑,終於遇上了老船主的隊伍,能不能收編汪直的隊伍,恐怕就在此一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