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大概一個月,周博仁要求的蒸汽船才能造好。


    在那之前,周博仁需要做很多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在義烏的士兵全部招到臨海來。


    第二件事就是去信告訴自己大哥徐邦瑞,叫他連同水手派兩艘福船到臨海。


    周博仁覺得自己的大事該啟動了。


    第一步,占領濟州,也就是後世的濟州島。


    周博仁需要在這裏養馬,同時以海盜的名義打下來駐兵占領。


    第二步,以濟州島作為跳板,攻占石見銀山,屬於現代日本的島根縣。


    石見銀山,這座神秘而古老的地方,承載著曆史的厚重與歲月的滄桑。相傳早在 1309 年,周防國的大名大內弘幸踏上了前往石見國的征程。在參拜北鬥妙見大菩薩之時,一段關於采銀的傳奇故事就此展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大內義興麾下的出雲國田儀村銅山主人三島清右衛門成為了這段曆史中的關鍵人物。正是他,在 1526 年 3 月的某一天,揭開了地下銀礦脈的神秘麵紗。然而,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內義隆接替父親大內義興登上王座。這位年輕有為的君主深知銀礦的巨大價值,於是在 1533 年,他巧妙地借助博多商人神穀壽貞之力,招攬了一批來自海外的能工巧匠。這些技藝精湛的匠人們帶來了一種先進的精煉技術,灰吹法。


    這種神奇的方法猶如一把金鑰匙,開啟了銀產量大幅提升的大門。在灰吹法的加持下,原本深埋地下的銀礦石得以煥發出耀眼的光芒。銀礦的產量節節攀升,為大內家族帶來了無盡的財富和榮耀。


    那時的日本,銀產量達到了巔峰,每年約有 200 噸的產出,猶如銀色的洪流般源源不斷。而石見銀礦,更是在其極盛之年創造了奇跡,生產了高達 38 噸(百萬兩)的純銀,這數量堪稱天文數字!其價值更是約合一百萬貫,如此巨大的財富,令人瞠目結舌。


    隨著石見銀山產量的上升,四周的大名們可坐不住了,大內義興和他兒子大內義隆,尼子經久和他孫子尼子晴久,還有毛利元就,為了爭奪銀山的主導權,那是大打出手。


    這場混戰一直持續到 1562 年,尼子家打不過,隻好向毛利元就俯首稱臣,這才讓毛利家成了最後的贏家。


    後來,元就之孫毛利輝元於 1584 年向豐臣秀吉屈服,自此毛利家與豐臣家各派家臣共同管理。而這,也成為了秀吉後來侵略朝鮮時的主要資金支柱,源源不斷地為其提供著強大的財力支持。


    等周博仁攻到島根時,按照曆史,就要跟大內家幹一仗。


    而這個時候,汪直在做什麽?


    周博仁的計劃,可繞不開汪直。


    嘉靖三十四年開始,胡宗憲為了招安汪直,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他首先做的就是將汪直的母親、妻子和兒女從監獄中釋放出來,並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和生活條件。


    這樣一來,就讓汪直感受到了朝廷的誠意。


    接著,胡宗憲又派遣使者蔣洲和陳可願前往日本,與汪直的養子王滶(毛海峰)進行交涉。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見到了汪直本人。胡宗憲的使者們向汪直詳細地闡述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當汪直得知自己的親人們都安然無恙時,心中的喜悅之情難以言表,不禁喜極而泣。


    他向使者們訴說著自己的苦衷:“其實我本來並沒有想要作亂,隻是因為俞總兵貪圖我的財富,將我的家眷拘禁起來,這才讓我走投無路,不得不走上這條道路。”


    通過這次接觸,胡宗憲成功地贏得了汪直的信任,也為後來的招安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汪直也意識到,與朝廷對抗並非長久之計,隻有接受招安,才能給自己和部下一個光明的未來。於是,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場可能引發更大衝突的危機得以化解。


    而對於通商互市的承諾,汪直更加無法抗拒。


    汪直表示願意聽從命令,汪直將蔣洲留在日本,為表示誠意,他命毛海峰護送陳可願迴國麵見胡宗憲,具體商量招撫和通商互市事誼。


    胡宗憲厚撫毛海峰,使汪直消除了疑慮。


    嘉靖三十六年,蔣洲得汪直佐助,與日本山口、豐後二國之主源義長(大內義長)、源義鎮(大友宗麟)皆達成協議。倭國歸還所掠人口,並備禮入貢。


    胡宗憲以此事奏於朝廷,獲支持,嘉靖詔胡宗憲厚賜來使,遣之還。


    直到嘉靖三十七年二月,汪直在杭州西湖遊玩時,被巡按王本固誘捕,嘉靖三十八年被斬殺。


    現在是嘉靖三十五年十月,汪直還好好活著。


    但是周博仁不能直接去找汪直,對他說你還有兩年就死啦,趕緊不要接受詔安,哪裏涼快哪裏玩去。


    自己的上司還在布局呢,周博仁這樣做就是純純的找死。


    要說汪直之前跟朝廷也是有一腿的。


    嘉靖二十九年,盧七和沈九這夥海盜把錢塘一帶搶了個遍。浙江海道副使丁湛隨口說了句“姑且允許私下交易”,汪直馬上樂嗬嗬地出兵,幫著官府滅了這夥海盜。


    說是幫忙,其實主要是他出的力,當然他也沒白幹,投降的海盜都被他收編了。


    從這以後,汪直就和大明地方政府、軍方好得跟蜜裏調油似的。


    汪盟主親自坐鎮烈港,搞起了走私貿易。浙江海上的走私船隻要掛上五峰令旗,那簡直就是一路綠燈,大明水師連問都不問。


    汪直的小弟們到杭州進貨,那些當差的就當看不見,他們輕輕鬆鬆就能買到刀槍火藥鉛彈這些違禁品,沿路的關卡也都不管。


    下方有著眾多老百姓作為堅實後盾全力支持著汪直;上方則與那些軍官和大戶們保持著緊密聯係,隻要招唿一聲便能迅速趕來相助。


    彼此之間的關係親密無間,甚至已經到了隻差斬雞頭、拜把子成為結拜兄弟這一步。


    說到底,這一切都不過是金錢所引發的爭端罷了。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但是好景不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