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直樹嘿嘿地笑著,對著俞大猷說:“降不降?”


    俞大猷視死如歸,昂首挺立道:“大丈夫馬革裹屍,你們這些小小的倭寇必將被我大明將士砍為齏粉。”


    鬆下直樹頓時來了脾氣:“什麽小小倭寇,你們明國人自認為是天朝上國,瞧不起別國人,但是你們看看自己,為什麽我們能幾十上百人就能殺掉你們幾千人,這就是你們的天朝上國嗎?我們的王汪直身為明國人,比你們這些蛀蟲強多了。”


    鬆下直樹還沒有忘記這次要栽贓汪直的任務,其實俞大猷他是不打算殺的,留著給明國人的高官報個信才行。


    “汪直?你們是叛徒汪直的人?”俞大猷聽到這裏非常氣憤,“卑鄙小人耳!”


    “敢說我們汪直大王卑鄙?”鬆下直樹獰笑道,麵露兇光。


    突然隻聽見“砰砰”幾聲槍響,三個拿倭刀架在俞大猷脖子上的倭寇應聲而倒。


    鬆下直樹大吃一驚,轉眼看去隻見幾名穿著怪異的明國人手持火槍,槍口還冒著白煙。


    這是火槍兵!


    鬆下直樹最害怕的就是火槍兵。


    之前自己也派遣十幾個人的手下去擊殺俞大猷手下的火槍兵,結果全部被殺,對方卻連個受傷的人都沒有。


    對火槍的恐懼,已經刻在鬆下直樹的骨子裏。


    鬆下直樹二話不說,轉身就跑,對他來說,打得過就囂張,打不過直接溜,沒什麽好丟人的。


    有便宜上去占,沒便宜還弄一身騷肯定要跑。


    同時剩下的倭寇見到首領帶頭跑,也跟著四散而逃。


    周博仁隨後趕到,看到驚魂未定的俞大猷,附近沒有俞家軍的人,隻有自己的二連,明白了情況。


    周博仁上去拍拍俞大猷的肩膀:“俞總兵受傷了?”


    俞大猷看看地上已經斷為三截的長槍,撿起來槍頭,搖了搖頭說:“沒受傷,就是心裏煩悶,竟然被小倭寇襲營,真是丟人。”


    周博仁歎了口氣,畢竟俞大猷和戚繼光再出色,也不過是舊時代的將領,潛意識裏麵充滿了傲慢與偏見。


    輕視敵人,輕視新武器,不過這也沒什麽,畢竟咱在九十年代的時候被漂亮國的海灣大戰也震驚得不要不要的,從那後才奮起直追。


    其實這不是一件壞事,有時候你說破了嘴皮子也不如實際來一次有用,甚至實際來一次對有些人來說也會好了傷疤忘了疼。


    人性的通病。


    隻有克服了人性通病,人才能更上一層樓,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戚繼光率部也趕了過來,看到這邊戰場已經結束,俞大猷在拿著一截斷的槍頭發呆,地上各種兵器散亂地堆一地。


    “俞總兵,沒事吧?”戚繼光關心地問。


    俞大猷看向自己俞家軍的營帳,空空蕩蕩,附近沒有自己一個兵,估計除了自己親軍都跑了,或者死了,歎了口氣,說:“沒事,我這三千人估計死的死跑的跑,所剩無幾,戚將軍既然趕來了,說明受到的衝擊不大,還好沒有全鍋端。”


    此時,俞大猷的親兵們也陸續迴來,其中一人向俞大猷拱手道:“總兵,老楊、老張還有老李他們...都去了。”


    俞大猷抬頭,眼神波瀾不驚:“還剩下多少人?”


    “還剩五十二個。”親兵低頭道。


    俞大猷站著,不說話,受到的打擊太大。


    天亮後。


    營帳裏,俞大猷、戚繼光都默然不語,不一會兒,有各處兵士匯報。


    “報,俞總兵,我部還剩一百二十能戰之兵,陣亡八百五十二人,傷三百五十人,餘者皆潰逃。”


    “報,戚將軍,我部陣亡一百三十人,傷兩百二十人,幸得周大人家丁支援,否則傷亡更大。”


    周博仁一二連的連長早就向自己匯報了情況,無一人陣亡,倒是有十餘人與倭寇搏鬥過程中受輕傷,如今醫療兵正在給傷者裹藥。


    俞大猷沉默一會,開口道:“本官戎馬一生,打仗無數,勝也好敗也罷,從來沒有這麽窩囊過。這次汪直派人襲營,而胡大人那裏卻想招撫,我必須得上奏朝廷。”


    汪直這人自幼讀詩書,卻屢屢不中舉,很快他就轉變想法,既然科舉這路不行,那就試經商。起先他販鹽,不過官員層層盤剝,到最後得不到什麽利,有時候血本無歸。


    汪直投向了海上貿易,朱元璋下“片板不準下海”禁海令。汪直繼續海上貿易隻能偷偷走私,起初小打小鬧,隻做小買賣,賺了錢立刻打點官府。官府看他利不高且非常上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他去了。


    汪直走私事業越做越大,他本人為人豪爽,樂善好施,名頭也越來越響,許多人來加入他的團夥。最後,汪直有了一支強大武裝力量,海上霸主之位正式確定。


    汪直崛起引起朝廷注意。嘉靖三十二年,朝廷派俞大猷襲擊汪直老巢雙嶼港、瀝港。汪直不敵,隻能逃往倭國。


    此後,大明的雙嶼港和瀝港相繼覆滅,浙江的海上貿易遭受重創。


    倭國經濟落後,汪直帶去了許多新鮮東西,以葡萄牙人的火槍為甚。倭國人見識到火槍威力,想跟汪直打好關係,以便宜價得到先進的火槍,許多武士也投入其門下。


    很快,汪直此人就有了一支武器精良且人數上萬的隊伍,戰船達上百艘。東南亞、倭國和西洋貿易都在其控製之下。


    可是再大勢力也沒讓汪直開心。他汪直原本是讀書人,深受儒家影響,卻誤打誤撞走了走私道路,更是成為了朝廷通緝對象。汪直想要朝廷放開海禁,準許其海上貿易。


    胡宗憲一直派人給汪直做工作,為了讓他早日歸降,胡宗憲把汪直的母親妻兒從監獄中釋放,派人好生照應。


    汪直對胡宗憲所作所為很是感動不已,表示自己不想成為禍亂,隻因朝廷一再逼迫,家人也被拘捕,這才斷了後路。他表示朝廷能開放海上貿易,願意歸降。


    與使臣交涉後,汪直決定和胡宗憲當麵招降。


    然而當他經過杭州,杭州的巡按王本固,卻把汪直誘捕入獄,上疏朝廷。嘉靖得知大喜,與朝臣商議,最終嘉靖下詔汪直“直背華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梟示”


    汪直死後,海盜們群龍無首,隻能不斷侵擾東南沿海,最終引發“嘉靖大倭亂”。朝廷平定倭寇花了十餘年時間,沿海百姓卻苦不堪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