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戚繼光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作者:老街胖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博仁趕路的時候,一般都不走陸路,都是坐船,原因無他,就是不想路上各種顛簸,而且自己也不暈船,反而在船上可以優哉遊哉地……看手機。
太陽足的時候就拿出來太陽能充電器偷偷的充電,反正自己每次坐船都在船艙的最高層,充電不會被人發現。
這次周博仁的船不是租的,而是徐邦瑞那邊提供的,這是一艘沙船,沙船具有平頭、方尾、平底、長寬比大、多桅多帆、吃水淺、載重量大等特點,不僅可以在沙灘多淺水的區域航行,還可以在風浪較多的大江大河中遠航。沙船上有腰舵,增強船隻在逆風行駛或在大風大浪的環境中的穩定性,防止橫漂的發生。
在這船上的時間,每天上午的時候,周博仁都會給這新收的三個徒弟上課。由於教的東西比較簡單,比如物理學方麵周博仁隻教了力學,以及普及了一些機械的知識;數學方麵則是四則運算,小數分數,三角函數,簡單的平麵和立體幾何。
三人掌握的都很好,當然接受速度比申時行那種妖孽要慢不少,不過比之前那十七人要好太多。他們參與製造了水力鍛錘,得到了實踐的鍛煉,現在周博仁教會了他們瓦特改良後的蒸汽機,就差上手實踐。
下午的時候,自己則和唐詩雨繼續講一些經濟和管理學知識,因為唐詩雨有了應天府做掌櫃的經曆,學的也比較快,以至於行駛到杭州,連匯率和股票期貨的知識都教給了唐詩雨,周博仁教無可教,以後隻能靠唐詩雨自己悟。
在周博仁的要求下,船慢悠悠得行駛了半個月,到達杭州,見到了傳說中的胡宗憲。
“下官南京兵部郎中周博仁,拜見總督大人。”
胡宗憲早就接到了嚴世蕃要結交周博仁的授意,上前一步笑嗬嗬的拖住正在行禮的周博仁,說道:“振南不必多禮,都是自己人。”
周博仁抬頭看著胡宗憲,這已經是個45歲的中年人,比較清瘦,不怒自威,確實有官員的模樣。
“振南,本官介紹一下,這是剛升為參將的戚繼光,負責防守倭寇出沒頻繁的錢塘江以東地區。”
戚繼光!終於見到了戚繼光!
周博仁眼睛轉過去,看向了傳說中的戚繼光。
戚繼光比胡宗憲還胖一點,二十九歲的戚繼光,威武雄壯,不愧是一代名將。
“元敬見過周大人。”文貴武輕,武將見了文官都要行禮。
“這就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戚將軍,果然一表人才。”周博仁由衷地讚歎道。
“周大人言重了,俞誌輔對周大人多有推崇,今日終於得見。”
胡宗憲見兩人聊得十分投機,自己也很開心,大手一揮,叫手下設下宴席給周博仁接風。
在一通商業互吹之後,戚繼光在宴席上問周博仁:“振南兄,不知道對如今的抗倭形勢怎麽看?”
周博仁喝的微醺,正值舒暢之際,隨口說道:“天天待在家裏抗倭有什麽意思,打過海峽去,解放全倭國才行。”
一語既出,舉座皆驚。
胡宗憲笑道:“振南好魄力。”
戚繼光說:“如果我們兵峰正盛,此舉倒也可取,不過目前我們軍士,見到倭寇就跑……”
周博仁知道戚繼光明年就要訓練浙兵,此時推他一把又何妨。
“那是因為這些都是兵油子,有好處衝的快,沒好處跑的比誰都遠。”周博仁不屑道,“這種人已經無可救藥,軟硬不吃,就該從隊伍中清除出去,招那些良家子弟來,否則打來打去肯定越來倭寇越多。”
戚繼光聽聞此言,手中酒杯的酒水都晃了出來。自己剛寫完《任臨觀請創立兵營公移》,首次提出了創立兵營,然後選兵、練兵的建議,還沒有遞交上去,沒想到英雄所見略同。
戚繼光激動道:“振南果真這麽認為?”
“那當然,當兵的怕死,不如迴家抱婆娘,否則害人害己,浪費我朝銀子糧秣。”周博仁不屑的說。
胡宗憲見此情況,周博仁畢竟是嚴世蕃要求結交的,也隻好順著說:“振南所見極是。”
戚繼光見氣氛都烘托到這了,從身上抽出奏疏,向胡宗憲行禮道:“總督大人,這是末將所寫選兵練兵奏疏,請總督大人過目,本人願選浙兵三千,親自訓練,比及三年,足堪禦敵,可省客兵歲費數倍矣!”
此時旁邊一位胡宗憲幕僚譏笑說:“自有督撫主持且從來未聞,戚將軍就不必多生事端了。”
“此言差矣,本將軍親眼所見,兵士見到倭寇衝來便四散潰逃,射出的箭竟然被倭寇徒手接住,如此兵士怎能抗擊強敵?”戚繼光氣憤的說道。
胡宗憲眼看要吵起來,便接過戚繼光奏疏,說到:“本官研究一下再做答複。”
周博仁懷裏有個新建衛所的批複,是徐邦瑞借著他老爹的名頭,動用京師的關係上下打點,走了嚴嵩的關係才得到的,就是想建立起自己的班底,為此周博仁花了不少銀子,本來想拿出來交由戚繼光練兵,忽然想到一件事, 剛探向懷裏的手便縮了迴去。
戚繼光是著名的愛國將領,他是忠於大明朝的,萬一自己訓練了兵士跟他走了,自己私自開疆拓土的計劃該怎麽辦?
訓練軍隊嘛,自己也會的,軍訓也參加過,也知道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是怎麽訓練,加上係統的幫助,不可能輸於戚繼光。
自己能幫戚繼光說話就不錯了,不必一直做這老好人。
酒席散了以後,戚繼光私下找了周博仁。
“周大人,經常聽俞總兵提起,說您給予了他兵法上的指導,也幫忙配置了武器。”
“戚將軍言重了,本官也隻不過是跟俞總兵探討了下,談不上指導。”
“俞總兵的六十人親兵隊,配了黑刀黑匕首,且每人都有振南步槍,還有兩門振南一號火炮,這次一萬五千人的倭寇,親兵隊一個照麵,倭寇就死了一百多人,且與倭寇戰鬥,一刀就把倭刀砍斷,以至於倭寇被迫向南逃亡福建,俞大人因此升任總兵。不知這些武器,可否給下官也配備一些?”
喲嗬,戚繼光,是過來打秋風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先不談這些武器,戚繼光將軍手下有值得信任且勇於拚命的親兵嗎?”
“這個…目前還沒有。”戚繼光垂頭喪氣。
太陽足的時候就拿出來太陽能充電器偷偷的充電,反正自己每次坐船都在船艙的最高層,充電不會被人發現。
這次周博仁的船不是租的,而是徐邦瑞那邊提供的,這是一艘沙船,沙船具有平頭、方尾、平底、長寬比大、多桅多帆、吃水淺、載重量大等特點,不僅可以在沙灘多淺水的區域航行,還可以在風浪較多的大江大河中遠航。沙船上有腰舵,增強船隻在逆風行駛或在大風大浪的環境中的穩定性,防止橫漂的發生。
在這船上的時間,每天上午的時候,周博仁都會給這新收的三個徒弟上課。由於教的東西比較簡單,比如物理學方麵周博仁隻教了力學,以及普及了一些機械的知識;數學方麵則是四則運算,小數分數,三角函數,簡單的平麵和立體幾何。
三人掌握的都很好,當然接受速度比申時行那種妖孽要慢不少,不過比之前那十七人要好太多。他們參與製造了水力鍛錘,得到了實踐的鍛煉,現在周博仁教會了他們瓦特改良後的蒸汽機,就差上手實踐。
下午的時候,自己則和唐詩雨繼續講一些經濟和管理學知識,因為唐詩雨有了應天府做掌櫃的經曆,學的也比較快,以至於行駛到杭州,連匯率和股票期貨的知識都教給了唐詩雨,周博仁教無可教,以後隻能靠唐詩雨自己悟。
在周博仁的要求下,船慢悠悠得行駛了半個月,到達杭州,見到了傳說中的胡宗憲。
“下官南京兵部郎中周博仁,拜見總督大人。”
胡宗憲早就接到了嚴世蕃要結交周博仁的授意,上前一步笑嗬嗬的拖住正在行禮的周博仁,說道:“振南不必多禮,都是自己人。”
周博仁抬頭看著胡宗憲,這已經是個45歲的中年人,比較清瘦,不怒自威,確實有官員的模樣。
“振南,本官介紹一下,這是剛升為參將的戚繼光,負責防守倭寇出沒頻繁的錢塘江以東地區。”
戚繼光!終於見到了戚繼光!
周博仁眼睛轉過去,看向了傳說中的戚繼光。
戚繼光比胡宗憲還胖一點,二十九歲的戚繼光,威武雄壯,不愧是一代名將。
“元敬見過周大人。”文貴武輕,武將見了文官都要行禮。
“這就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戚將軍,果然一表人才。”周博仁由衷地讚歎道。
“周大人言重了,俞誌輔對周大人多有推崇,今日終於得見。”
胡宗憲見兩人聊得十分投機,自己也很開心,大手一揮,叫手下設下宴席給周博仁接風。
在一通商業互吹之後,戚繼光在宴席上問周博仁:“振南兄,不知道對如今的抗倭形勢怎麽看?”
周博仁喝的微醺,正值舒暢之際,隨口說道:“天天待在家裏抗倭有什麽意思,打過海峽去,解放全倭國才行。”
一語既出,舉座皆驚。
胡宗憲笑道:“振南好魄力。”
戚繼光說:“如果我們兵峰正盛,此舉倒也可取,不過目前我們軍士,見到倭寇就跑……”
周博仁知道戚繼光明年就要訓練浙兵,此時推他一把又何妨。
“那是因為這些都是兵油子,有好處衝的快,沒好處跑的比誰都遠。”周博仁不屑道,“這種人已經無可救藥,軟硬不吃,就該從隊伍中清除出去,招那些良家子弟來,否則打來打去肯定越來倭寇越多。”
戚繼光聽聞此言,手中酒杯的酒水都晃了出來。自己剛寫完《任臨觀請創立兵營公移》,首次提出了創立兵營,然後選兵、練兵的建議,還沒有遞交上去,沒想到英雄所見略同。
戚繼光激動道:“振南果真這麽認為?”
“那當然,當兵的怕死,不如迴家抱婆娘,否則害人害己,浪費我朝銀子糧秣。”周博仁不屑的說。
胡宗憲見此情況,周博仁畢竟是嚴世蕃要求結交的,也隻好順著說:“振南所見極是。”
戚繼光見氣氛都烘托到這了,從身上抽出奏疏,向胡宗憲行禮道:“總督大人,這是末將所寫選兵練兵奏疏,請總督大人過目,本人願選浙兵三千,親自訓練,比及三年,足堪禦敵,可省客兵歲費數倍矣!”
此時旁邊一位胡宗憲幕僚譏笑說:“自有督撫主持且從來未聞,戚將軍就不必多生事端了。”
“此言差矣,本將軍親眼所見,兵士見到倭寇衝來便四散潰逃,射出的箭竟然被倭寇徒手接住,如此兵士怎能抗擊強敵?”戚繼光氣憤的說道。
胡宗憲眼看要吵起來,便接過戚繼光奏疏,說到:“本官研究一下再做答複。”
周博仁懷裏有個新建衛所的批複,是徐邦瑞借著他老爹的名頭,動用京師的關係上下打點,走了嚴嵩的關係才得到的,就是想建立起自己的班底,為此周博仁花了不少銀子,本來想拿出來交由戚繼光練兵,忽然想到一件事, 剛探向懷裏的手便縮了迴去。
戚繼光是著名的愛國將領,他是忠於大明朝的,萬一自己訓練了兵士跟他走了,自己私自開疆拓土的計劃該怎麽辦?
訓練軍隊嘛,自己也會的,軍訓也參加過,也知道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是怎麽訓練,加上係統的幫助,不可能輸於戚繼光。
自己能幫戚繼光說話就不錯了,不必一直做這老好人。
酒席散了以後,戚繼光私下找了周博仁。
“周大人,經常聽俞總兵提起,說您給予了他兵法上的指導,也幫忙配置了武器。”
“戚將軍言重了,本官也隻不過是跟俞總兵探討了下,談不上指導。”
“俞總兵的六十人親兵隊,配了黑刀黑匕首,且每人都有振南步槍,還有兩門振南一號火炮,這次一萬五千人的倭寇,親兵隊一個照麵,倭寇就死了一百多人,且與倭寇戰鬥,一刀就把倭刀砍斷,以至於倭寇被迫向南逃亡福建,俞大人因此升任總兵。不知這些武器,可否給下官也配備一些?”
喲嗬,戚繼光,是過來打秋風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先不談這些武器,戚繼光將軍手下有值得信任且勇於拚命的親兵嗎?”
“這個…目前還沒有。”戚繼光垂頭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