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仁繼續跟徐邦瑞詳細交談後,迴到了自己家。


    那倭寇已經被俞大猷部逼的南下到福建,在福建的山林裏,還在山裏轉悠呢,這樣看這也不是急需要解決的事情了。


    自己已經與徐邦瑞約好,他那邊負責造船,軍事化訓練大批船員,平時用來在朝鮮倭國交易,戰時作水師。


    周博仁負責建立自己的書院,培養技術人才,負責匠造各種兵器和火銃火炮,甚至還運作了一個衛所給周博仁指揮,至於這些武器和衛所的“批文”,徐邦瑞也順帶著搞定。


    從魏國公家出來之後,周博仁來到了自己的鐵匠鋪,見到了蔣老漢和他兒子蔣升。


    “周大人來了。”蔣老漢終於再次見到自己東家,而且還是官身,“見過周大人。”說完拉著蔣升要一起跪下。


    周博仁見狀上前拉住蔣老漢,連忙說:“以前怎麽稱唿現在還怎麽稱唿,見了我也不要跪,這不是折我的壽嘛。”


    “哪能啊,見到官老爺就下跪肯定沒錯。”蔣老漢訕訕的說道。


    這也是封建社會小人物的無奈。


    “無妨,現在鐵匠鋪子,生意怎樣?”


    “迴大人的話,咱這鐵匠鋪子,除了上次大人要給俞將軍的那批貨,剩下都是用百煉鐵來生產農具,咱的百煉鐵的價格比生鐵還便宜,這附近的鐵匠要麽來咱鋪子裏幹活,要麽轉行到其他地方去了。基本上應天府所有的農具,都有咱家鋪子來生產。”


    “哦?目前有多少手藝成熟的鐵匠?”周博仁忽然覺得這個蔣老漢似乎已經成功收購了應天府的所有鐵匠鋪。


    “現在咱的鐵匠鋪子,有鐵匠加木匠一共230人,手藝好的,也得有80個人,剩下主要是學徒。”


    “那這80個人都認字嗎?”


    “手藝好的鐵匠確實有幾個認字的,但是不多。”蔣老漢掰著手指頭數了一下,“基本上都是鐵匠的子嗣,自己也不是匠戶,本來想去讓兒子去讀書,結果發現不是這塊料,加起來會認字的有20個。”


    “哦,這麽多?”周博仁很詫異,本來能以為有一兩個就不錯了,沒想到能有20個人,簡直是上天給自己賞飯吃,“這樣,您把這20個人明天叫到我府上,我給他們包吃包住發月例錢,給他們講課,然後幫我製造東西。”


    “這怎…怎麽使得,大人包他們吃住就已經很好了,更何況還是讓他們讀書,怎麽還發月錢?”


    “我不是讓他們讀書去考科舉,而是更好的造東西出來,否則他們在這兒自己也能賺錢,為何一定要跟著我呢。一個月二兩銀子夠不夠?”


    周博仁說完就覺得後悔,一個月二兩銀子太低了,難道自己是周扒皮?


    “這也太多了,鐵匠一年能賺個三五兩已經是老天爺賞飯吃,包吃住一個月還二兩,一年可就24兩,他們全家都可以不用幹活了。”蔣老漢搖搖頭,覺得東家是有銀子燒的。


    “沒事,自己人,就這麽定了,蔣升也認識字吧?”


    “認識的,認識的。”還沒等自己老爹說話,蔣升就搶著道。


    “那明天就由蔣升帶著,一起到我府上吧。”


    “多謝周大人!”蔣老漢和蔣升同時喜道,跟著自己東家混,絕對不會吃虧,因為東家不但有錢,還是個不小的官,對於他們這種平民老百姓來說,是個絕對難以仰望的存在。


    周博仁迴去的時候,在擴建後的自己家,找了個大屋子,把當時用來教申時行的黑板拿過來裝好,擺好20人的桌椅,準備繼續自己的教學事業,反正官員報到隻要在截止日之內就行,還剩下半個月,足夠周博仁教他們的。


    為了進一步加快進度,周博仁找徐邦瑞,從太府那裏拿了不少標準的度量器具。


    明代對度量衡的管理非常嚴格,所有度量衡器具均由官府製造,以保證量值的統一。政府對私造度量衡器具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懲處,凡私造斛鬥秤度者“依律問罪”,知而不揭發者“事發一體究問”。


    此外,明代還設有專門的行政機構負責度量衡的管理,如太府。負責製造和校準度量衡器具,確保其準確性和統一性。


    這次的教學,周博仁準備教基本的數學知識、物理力學部分和一部分關於冶煉的化學知識,普及阿拉伯數字和標點符號,以及度量衡的轉換。


    關於設備製造,先從水利機械講起,看看吸收效果如何,再逐步教蒸汽機。


    當然,對於這些學生,周博仁還打算強化他們的體能,跟著自己每天鍛煉,這些人,就是以後自己的班底,也是自己的種子。本來還指望申時行,但是現在想想看,還是首輔之位比較適合他,畢竟曆史上他就是首輔。


    接下來的半個月,真是苦了周博仁。


    實際上手教他們,真的是各種情況百出,接受能力比申時行差了太多,不得已周博仁放慢了教學進度,以至於這半個月結束後,他們才堪堪學到水力機械製造。


    不過也有好處,在教學過程中,自己發現了其中有三個人接受能力明顯高於其他人,一個是蔣升,其他兩個,一個叫孫正,另一個叫張淳。這三個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年輕,最大的也就是蔣升了。


    在周博仁去兵部報到的前一天,周博仁把這三人交到自己麵前。


    “蔣升、孫正、張淳,你們三個是在我教學過程中,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最強的,而且你們也承接了父輩的手藝,接下來我準備讓你三個繼續跟我學習,我做兵部郎中的時候可能會去其他省份,你們也跟著我去,我有空就教你們。”


    三人立刻跪了下來:“謝師父。”


    哈?周博仁沒反應過來,自己這是又收了三個徒弟,在他們眼中,跟隨別人身邊學習就是拜師學藝。


    “也好,我就做你們師父。”既然古人腦子一根筋,就用他們的邏輯來吧,反正虱子多了不癢,弟子多了不愁。


    “你們先迴去,給你們家裏人說一聲。”


    “是!師父。”三人特別激動,跟著連中三元的官員學習,這是他們幾輩子也修不來的福分。


    聽說他們三人迴去以後的三天內,媒婆把他們家的門檻踩破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