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仁可不想直接要這無本萬利的生意,既然合作,就要拿出合作的誠意。


    “蔣鐵匠,你看這樣,我知道一些改進爐子的方法,我出一萬兩銀子用來改進,以後你們蔣家占三成股子,我占七成,掌櫃你們來當,你看如何?”


    蔣鐵匠本來是想把自己爐子雙手奉上,沒想到這個周公子不僅不要,還要出一萬兩銀子跟自己合作,蔣家也有三成股子,真的賺大了,但是還是覺得三成給自己太多,因為周公子還會改進爐子的法子,這個法子可是可以傳家的,竟然拿出來跟蔣家分享。


    蔣鐵匠連忙擺手說:“不行不行,周公子出錢出改進爐子的法子,怎麽著也要占八成股子,蔣家隻要兩成。”


    周博仁笑了笑,既然對方堅持,自己也就不說啥了。


    “行,那就這麽定了。”周博仁也很幹脆,貿然謙讓不是什麽好事。


    隨後周博仁給蔣鐵匠講了如何改進這個爐子。


    一是這個爐子首先應該建的再高一些,至少高一倍,然後在高路上加一個蓋子,這個蓋子距離爐子頂口大概半米的樣子,這樣能讓空氣充分流通,頂上的蓋子還能使溫度進一步提高。


    二是爐子裏麵除了用耐火磚之外,還要抹上一到兩層石墨,增加密封性,同時也耐高溫,能夠增加爐內的溫度。


    三是買來的鐵礦石需要粉碎,這樣能與空氣充分接觸。


    四是把木炭改用焦炭去煉製,從而使鐵更快的轉化成鋼。


    隨後周博仁畫了水力車的製作圖,用水力車帶動鼓風機,使得空氣能夠源源不斷的進入高爐內進行化學反應。


    另外鼓風機需要用鐵質螺旋槳。


    蔣鐵匠打死也想不到,一個讀書人竟然能知道這麽多煉鐵的知識,自己那邊秘密,嗬嗬,不提也罷。


    鐵爐子需要建設在河邊,需要用水力,周博仁想了一下,準備把煉鐵工坊建立在自家城外的莊子上,位置好也靠河,十分方便。


    “焦炭的話先在外麵采買吧,以後鋼產量上去了以後可以自己煉製焦炭。”周博仁說,“另外蔣升去看看能不能買點錳礦迴來,什麽是錳礦我一會教你辨認,看看沒有賣的就去找找,有一爐子需要加上這個,不過要加多少需要你們自己摸索,因為加了錳的鋼會很硬。先煉製幾爐看看效果。銀子沒了就去找薔薇閣的掌櫃唐詩雨。”


    給了蔣鐵匠一萬兩銀票,周博仁拍拍屁股走人了,這甩手掌櫃當的十分稱職。


    “爹,剛才周公子說的,您都明白吧。”蔣升反正沒有全聽懂。


    “老漢我幹了四十年,當然明白了,周公子真是神人,懂得這麽多,要不你去考科舉吧……”


    蔣升:“……”


    二十天後,當第一爐鐵水出爐的時候,蔣鐵匠瞪大了眼睛,這……直接出來的就是鋼水啊……


    三十天後,試驗出最佳配比的加了錳的鋼水也出爐了,造出來的黑色刀,一下就可以砍斷周博仁之前繳獲的倭刀,吹毛斷發已經不能用來形容這種可以量產的黑刀,周博仁直接造出來一百把,其中給了俞大猷黑刀和黑匕首各七十把,裝備了俞大猷的特種部隊。


    另外也造出了火銃槍管,火銃槍管是由鋼打造的,用了錳鋼的膛線機鑽了膛線,一百支槍管,僅僅用了十天,這種恐怖的生產效率嚇壞了蔣鐵匠,因為這個火銃槍管,隻是由一個學徒鑽出來的。


    蔣鐵匠不僅會煉鐵和打鐵,也會木匠活,手藝也是不錯的,根據周博仁給的圖紙,造出來了米尼步槍,米尼步槍的設計特點是使用了米尼彈,這種子彈是鉛彈,直徑略小於槍管膛徑,外部包裹一層油紙,使得子彈能夠緊密貼合膛線,從而提高射擊精度和射程,而且這種步槍是燧發槍,射速進一步提高,每分鍾裝填熟練的士兵可以發射四槍。


    至於發射的火藥,周博仁決定就由俞大猷解決去吧,同時給了俞大猷一萬兩銀票,讓他親自去工部下屬的軍器局中的火藥廠定做。嘉靖時代的官方火藥,周博仁可不信火藥的質量,必須要杜絕火藥廠的貪汙和以次充好。另外周博仁還告訴了俞大猷,如何用火藥廠的火藥作出顆粒化火藥,進一步提高步槍威力。


    俞大猷在野外試驗這種被周博仁取名為“振南步槍”的火銃,本來俞大猷認為這種火銃比官方的火銃輕,威力也不會大,沒想到一百步的距離,直接洞穿身穿兩層甲胄的稻草人,把俞大猷震驚到半天說不出話,原來這就是周小兄弟所說的“代差”。


    提高到二百步,已經看不清靶子了,發射了十幾次,俞大猷才在稻草人上發現一顆射穿前麵兩層甲胄停在稻草人裏麵的碎掉的彈丸。


    有了這種火銃、黑刀和黑匕首,俞大猷有信心,他這六十人的特種部隊可以一個照麵殺光之前入侵南京的那53個倭寇。


    聽說周小兄弟還在做所謂的“振南一號火炮”,據說比明軍所有的火炮都要厲害,還能被兩匹馬拉著跑,俞大猷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本來引以為傲的武藝,似乎沒有什麽用,人家一兩百步就可以致自己於死地,自己怎麽上,飛過去嗎?


    在蔣鐵匠建工坊煉鋼的期間,薔薇閣每日的營業額持續上升,從一天一萬兩白銀到三萬兩,香皂、香水、成衣和內衣工坊都在進行二次擴建,唐詩雨忙到每天連軸轉,雖然忙,但她也很快樂,因為自己對周家是有用的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所謂痛並快樂著。


    周博仁和徐邦瑞賺錢賺到麻木,周博仁也懶得數係統裏的積分是幾位數了,數字太多數不過來,而且還不斷地變多。不僅如此,鐵匠鋪用精鋼生產的農具,成本已經白菜價,但是為了箍桶巷所有的鐵匠不至於破產,周博仁含淚提高了精鋼農具的價格,每個鋤頭或者鐮刀的利潤僅僅隻有可憐的50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街胖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街胖橘並收藏大明發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最新章節